平面设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8 17:24:20

平面设计教育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1

一、讲评前应该了解学生的想法

在我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中,以全面建立思维训练模式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目的,在教学中靠有趣的内容和方式来吸引学生,而不是靠考勤和思想教育来管理学生。在教学中应增加师生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释疑解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课题来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丰富了教学的基本思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收获颇丰,这样也能使学生身心放松地进行课题研究。然而,注意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在讲评中,教师应该通过互动来了解学生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基础素质;强调学生多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和理解,对事物要有着探究的兴趣;把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出来,对于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我们不要担心他们会超越界限,而应该肯定他们的审美表达。

二、讲评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毕加索、米罗、凡•高、蒙德里安等画家能成为世界级大师,创造出了和前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的惯性,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如包豪斯学院的伊顿,他经常带领学生在顶楼做操,以忘记各种杂念为教学实施的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我们应该在旧的模式中去创新,在现在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讲评形式:

1.对比性讲评。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把优秀的作业作为范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鉴别、提高,以获取技能。

2.欣赏性讲评。选择好的作业,引导学生抓住“为什么这里处理得好”这个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挖掘性讲评。选择差一点的作业,引导学生“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挑剔性讲评。选择优秀作业,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找“茬”挑“刺”。在评讲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智慧和积极性。这样,就会达到鼓励的目的。

5.上台式讲评。将作业按不同类别分开展出,让学生三五成群边看边交换意见。留出时间给愿意上台讲述自己作品的学生,并对他们的积极上台予以表扬。教师应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讲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眼界和审美素质。6.“小组式”讲评。这是一种良好的开拓思维的讲评方式。对于每一个概念的分析,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讨论,都会给学生带来思路上的启发。这种形式比较自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让设计与艺术的讲座穿插进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互动式的讨论,包括学生、师生、教师间的,以互动的形势让思维活跃,在谈论中让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三、讲评中应让教师的“范例性”贯穿其中

“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教学要做到少而精,要求每一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强调教学必须坚持典型性;教材必须具备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张实施“范例教学”体系,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范例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性”。

1.“基本性”,它要求在高等艺术设计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门学科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强调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与规律。

2.“基础性”,它强调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的设计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自如地掌握各种基本的设计概念和设计科学规律之间的关系。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2

1一骑红尘妃子笑,谁人知是荔枝来之信息传播

信息元素可以说是网络最基本的元素,互联网自始至终都起着一个信息传播的做用,也是由此而产生的。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网络传播的诞生。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网页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网页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我们大家所共知的传媒方式有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这些在现代媒体中仍然占主要位置。如果与互联系网络比较的话,它们这些传媒方式就显的相当单一。因此它们的先天缺陷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像这种单一的传达方式也使设计师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官的综合使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其他的事物。为了能使信息传达的更全面一些,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设计师也在寻找着一个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因此当今互联网络顺利的成为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也为设计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达手段与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平面设计师的关注。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2横看成岭侧成峰之视觉效果

可以说网页是通过视觉元素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这里说的视觉元素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视频,为了使网页获得最大的视觉传达功能,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人们视觉流向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展示窗口”里。由此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因此,设计时应该研究各种视觉造型元素之间的距离、位置、面积和视觉流程的问题。

从理论说起,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因为人眼独特的结构,造成只能产生一个焦点,而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地方。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阅读一种信息时,视觉总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再看什么。视觉流程往往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方向感,它无形中形成一种脉络,似乎有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一个主旋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平面上,上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下半部则让人稳定和压抑。同样,平面的左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右半部让人稳定和压抑。所以平面的视觉影响力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也就是最优选的地方。

所以在网页设计中,重要的信息和标题栏通常在这个位置出现。只要遵循视觉流程和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就可以更为灵活的运用。在网页设计中,灵活而合理地运用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组织好自然流畅的视觉导向,直接影响到传播者传达信息的准确与有效性。

3进化、发展之必要

网页设计这门学科是一门后期新兴的设计类与网络方面交叉的学科,在最近的几年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它是以网络为载体,把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以最快捷与最方便的模式传达给每一位与之相关的人员,但是单单这种标准是不够的,人们也对在观看各类信息的同时逐步产生了视视美观的需求。然而每个人对美的追求是不尽相同的,网页设计也是同样的。因为要求了网页不光是把各类信息与事物放上去能看就行,这些对现在的人们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这时设计师就要考虑如何使受众能更好更有效率的接收到网页上的信息。这方面就需要从审美入手了,如何制作出清晰、整体性效果好的页面。使人们浏览起来更方面,心情更舒畅,制作出清晰、整体性好的页面。使人浏览起来心情愉快,接收信息也会更加容易。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平面设计美学的一种继承和延伸。

我们经常所说的如变化和统一、条理与反复、对比和调和、均齐与平衡等,对网页中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都是十分有效的视觉规律。首先,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须统一和具有秩序,形式表现必须服从内容要求,网页上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视觉流程,能自然而有序地达到信息诉求的重点位置。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到网页上去的时候,考虑怎样把它们以合理统一的方式来排布,使整体感加强同时又有变化。怎样使它们脉络清楚又富有清晰的视觉效果等等。这样使页面更丰富,更有生气,看起来就不感到枯燥。其次,突出主题要素,必须在众多构成要素中突出一个清楚的主体,它应尽可能地成为阅读时视线流动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主体要素,浏览者的视线将会无所适从,或者导致视线流动偏离设计的初衷。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构成效果

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目前也是网页设计的主体,文字是网页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网页中的主要信息描述要素,所以网页中文字将占据相当大的面积,文字表现的好与坏将影响到整个网页的质量。网页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传达各种信息,而要达到这种传达的有效性,必须考虑文字编辑的整体效果,能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页面繁杂零乱,减去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易读。不能为造型而编辑,忘记了文字本身是传达内容和表达信息的主题。

网页文字编排与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信息内容的性质及特点的要求,其风格要与内容特性相吻合,而不是相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如政府网页其文字具有庄重和规范的特质,字体造型规整而有序,简洁而大方;休闲旅游类内容网页,文字编辑应具有欢快轻盈的风格,字体生动活泼,跳跃明快,有鲜明的节奏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有关历史文化教育方面的网页,字体编辑可具有一种苍劲古朴的意蕴、端庄典雅的风范或优美清新的格调;公司网页可根据行业性质、企业理念或产品特点,追求某种富于活力的字体编排与设计;个人主页则可结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及追求,别出心裁,给人一种强烈独特印象。

在网页文字的编排与设计中,由于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字体,导致字体的变化趋于多样化这既为网页编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对编排与设计的选择能力提出了考验。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但在同一网页上,使用几种字体尚需精心编辑和考虑。一般来讲,同一页面上使用的字体种类最多只能有三四种。由于文本字体的显示是需要本地硬盘字体文件的支持的,所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过多的字体是没有意义的。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页面的形象要素之一,除了表意以外,还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给人以美好印象,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

图片是文字以外最早引入到网络中的多媒体对象。网络可以图文并茂地向用户提供信息,成倍地加大了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而且图片的引入也大大美化了网络页面。可以说,要使网页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最为简捷省力的办法就是使用图片。对于一条信息来说,图片对受众吸引也远远超过单纯的文字。

图片的位置、面积、数量、形式、方向等直接关系到网页的视觉传达。在图片的选择和优化的同时,应考虑图片在整体编辑计划中的作用,达到和谐整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页面图片的合理选用时,一要注意统一,二要注意悦目,三要注意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处理和相关文字编排在一起的图片时。

网页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品,因为它既要求文字的优美流畅,又要求页面的新颖、整洁,使用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页面更加生动。而且,浏览者在洲览网页时,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页面的色彩设计,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者的观赏兴趣。因此,色彩设计在网页设计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网页的色彩设计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整个页面的色彩选择,确定一个主色调,可以有利于体现网站主题。我们现在看到的网页,一般以浅颜色为背景的居多,如浅灰色、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以浅颜色为底,柔和、素淡,配上深颜色的字,如黑色,读来自然、流畅,也有利于突出页面的重点,有利于整个页面的配色,更容易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掌握。其他一些次要内容,如背景图片、线条适宜采用不抢眼的颜色,以免喧宾夺主。只有少量精心选择的元素,为了突出强调的需要,才采用明亮的色彩,这些彩色亮点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如果用得太多了,就会形成一种均匀的噪声,而达不到强调的效果。

其次,在背景的色调搭配上一定要注意不能有强烈的对比,特别是同时使用色彩对立的颜色。大面积颜色适宜采用低比度,因为过于丰富的背景色彩会影响前景图片和文字的取色,严重时会使文字溶于背景中,不易辨识。所以,背景一般应以单纯为宜。如果需要一定的变化以增加背景的厚度,也应是在尽量统一的前提下的一种变化。例如在制用标题时,为追求醒目的视觉效果,可用比较深的颜色,配上对比鲜明的字体。实际上背景的作用主要在于统一整个网页的风格和情调,对视觉的主体起到一定的衬托和协调作用,一方面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体现网站的主题。

5技术、设计之两手都

网络技术与设计创意的紧密结合,使网页的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网页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干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技术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把浏览者带入一个真正现实中的虚拟世界。

技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在网页艺术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创意思维;培养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不能缺少创意思维,平面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对此,院校与教师要更新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一、现代平面设计教育中培养创意思维的必要性

(一)打破常规思维的恒常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一种稳定、安逸的生活状态。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多数人会墨守成规,不愿意或是没勇气去改变现状。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在这种常规思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思维惯性,表现在具体设计活动中,就是重在模仿,批量复制已有作品,而怠于自我创新,不仅让设计教育工作无法开展,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为此,在现代平面设计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重构知识体系与认知体系,敢于怀疑现有真理与权威,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憧憬设计巨匠的同时,让自己也能成为他人眼中的“伟人”。(二)利用创意思维的方向性。创意思维强调的不仅是全方位思考,更要在全方位的角度下做到灵活应变,以思维上的转变促进行为的转变,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概括来讲,创意思维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多向思维。正如诗人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也需有这种认知,在日常学习或是作品创作中,努力从多方向思考,避免思维盲点,才能对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创造优秀的作品。例如科学伟人牛顿,众所周知,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源于一颗苹果树,苹果落地在多数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牛顿却发现了其中的“不普通”,推进了整个科学界的发展,这便是一种多向思维的体现;第二,转向思维。对转向思维的最好概括,莫过于诗人陆游的佳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有时会遇到瓶颈,此时不妨改变思维,从相关学科着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曲线救国”之效;第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即“反其道而思之”[2],通过答案求解条件,比较著名的事例是“司马光砸缸”和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当然,这一思维同样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为作品设计添彩。

二、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在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没有结合此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部分学生在踏入社会后综合素养不够,创新能力缺乏,无法独立完成工作要求。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还是学校与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只延续传统教学,完成“教”这一部分,而忽略了“用”,学生即使充分掌握了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也做不到“学以致用”,最终学校培养的也只是单一型人才,而非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二)教学方式不先进。在教学方式方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也即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只会让教师在“唱独角戏”中失去教学热情,学生也容易对平面设计专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进入课堂,参与到教师的讲解中,教学中的两大主体都以“应付差事”的态度敷衍了事,何谈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天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呢?加之艺术类专业的门槛日益降低,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难以起到“雕琢”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在“批量教学”中失去个性化发展的机会,流于普通人行列。(三)课程体系不完善。关于学习,循序渐进是关键。在目前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从大一至大四都有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如大一有基础造型课程、大二有设计基础课程、大三有设计理论课程、大四有综合创作课程。看似这一课程规划很是科学,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3]。深思原因,课程的教授缺乏指导思想的贯穿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也即教师只关注于某一阶段的教学,而忽视了前后知识的串联,学生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学到的设计知识都是零散的,没有设计方面的“大局观”,作品设计没有坚实、稳固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自然也就“不堪一击”,无法“脱颖而出”,所以,只有“循序”没有“渐进”的课程体系,还需逐步完善。(四)教学安排不全面。学校对于平面设计教育的教学安排不全面,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实践教学占比小。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占比却远远低于理论教学的占比,学生难以在这种教学安排中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以至于在面对具体设计工作时无从下手,此时再培养实践能力,则为时已晚;其二是缺乏实习场所。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有一段实习时间,以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平面设计专业也有这一环节,但如前所述,平面设计极具实践性,所以,就需要额外增加实习时间,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面临的窘境便是实习平台的缺乏,但这一方面离不开学校的推动,所以,就需要学校积极联系相关企业与实习基地,以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使学生在具体创作中能了解行业需求,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能在步入社会后快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4],适应工作环境,而不是在教学中“纸上谈兵”,毕竟,“光说不练”是“假把式”。

三、在现代平面设计教育中培养创意思维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纵观近30年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没有做到与社会接轨。目前市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设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更是创新型人才,对此不难理解,因为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劳动力,有时候过多的劳动力反而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才能优化企业的人才队伍,使企业更富有竞争力,企业对于设计专业也是同样的要求。但是在平面设计教育的实际教学中,本科院校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论知识,专科院校重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术,这种“分类”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平面设计教育教学首先要更新理念,通过加大对市场现状的研究,了解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才能在此基础上改革具体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培养创意能力。创意思维是从事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的素养,尤其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创意是设计的灵魂[5],所以,需要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意能力,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目标。有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供教师借鉴:第一,营造和谐环境。在训练学生创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品,并予以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不要让学生在“胆怯”中丧失成长的机会,沦为“抄版师”;第二,组织课余活动。如前文中所述,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除了布置课后作业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使学生能在实际创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善,当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设计风格,实现个性化发展;第三,成立研究中心。院校可以成立研究创新能力的中心,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促进,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鉴赏力。(三)提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既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要求,更是时展的要求,对此,院校的平面设计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一,改革基础课程。理论是实践的先驱,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潜力的发掘,对此,院校的课程体系必须要优化,眼界、思维、审美与技能缺一不可,才能使学生在未来设计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6];第二,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一方面,书籍是作者宝贵的人生经历,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能够在体会他人情感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以丰富人生阅历,为设计注入灵魂;另一方面,灵感是学生创作的源泉,而灵感的获得,“闭门造车”绝非上策,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在其他学科中得到启发,以推动自我创作的步伐。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创意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之事,还需各方力量长期积累,才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刘花弟.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2]邵长青.平面设计中的思维创意[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4):108-109.

[3]莫文柏.现代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策略[J].大众文艺,2015(13):248.

[4]张爽,董磊,孙莹.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5):97.

[5]丁丁.探究创意思维在平面设计教育中的现状和建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5):8028-8029.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4

1新时期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从教学观念来看,很多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平面设计实践,忽视了平面设计理论课程的指导作用,平面设计理论课时数较少,缺乏对平面设计理论的全面讲解,导致学生对平面设计理论掌握不够完整,学生的平面设计实践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并且,有些高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平面设计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平面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实践,导致学生的平面设计创新能力较差。从教学方法来看,很多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对平面设计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的平面设计课程学习过于被动。1.2教学评价不完善。很多高校平面设计教学评价不够完善,缺乏激励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讲,这些高校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评价过程中仅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没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没有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目的,而是将学生的排名作为评价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不好,但在学习过程中努力了,却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积极性。1.3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高校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将所有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所有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知识讲解过于简单,难以满足优秀学生对平面设计知识的需求。并且,很多平面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采用分层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1.4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有些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平面设计专业知识比较陈旧,缺乏对先进的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教学能力较差。并且,还有一些平面设计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缺乏对先进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学习,教学观念和方法过于陈旧,不符合新课改对平面设计教学的要求,平面设计教学模式滞后。另外,有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素养,没有做到廉洁从教,缺乏对学生的关爱,没有积极为学生做示范和榜样,对工作敷衍塞责,工作效率较低。

2新时期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策略

2.1优化教学目标。科学的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积极优化教学目标,设置科学的平面设计教学目标。为此,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将学生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并且,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另外,高校平面设计应强调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开展创造设计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平面设计教学的重要目标。2.2加强师资建设。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的支持,因此,高校应加强平面设计课程师资建设。高校应加强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师的专业培训,强化平面设计课程教师对平面设计专业知识和平面设计操作能力的学习,确保教师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增强平面设计教学的专业性。并且,高校应加强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师的教育培训,强化平面设计教师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加强教师的教育技能训练,增强平面设计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另外,高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平面设计课程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工作、关爱学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2.3改进教学方法。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必须改进滞后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此,高校应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加强平面设计课堂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平面设计课程中,提高学生在平面设计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平面设计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高校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在情感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2.4优化教学评价。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应积极优化教学评价,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激励性评价。为此,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对学生平面设计学习过程和其他各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并且,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采用多元化评价,确保评价观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平面设计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龙惠敏.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新探索——评《平面设计基础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22):85.

[2]王惠.传统书法艺术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09):126-127.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产学研;平面设计;教学例析

平面设计是一个基础性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作为一门教学实践,平面设计这一课程只有融入到产学研的背景之中,才能彰显它自身的创新价值,才能使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日趋复杂化的教育教学背景保持一致。例析产学研背景下的平面设计及其教学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产学研背景的形成

探讨产学研视角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项基于时代教育教学背景,研究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首先明确了产学研背景的构成,总结出它与传统教育教学背景的差异,才能立足这一研究视角,继续探讨平面设计教学的相关问题。平面设计教学的产学研背景是由两方面的要素构成的:一是理论背景;二是实践背景。下边分别叙述之:(一)产学研的理论背景。产学研理论背景的形成是研究者基于人才培养实践改革的理性思考。“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出发,研究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套适合产学研用平台发展的理论体系,进而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补充,推动政府、学术界、企业联合开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为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提供参考。”[1](P188)分析引文可知,产学研的理论背景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它在弥补传统人才培养弊端的基础上,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产学研理论背景的形成体现为众多研究者结合不同教学实践对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在知网上,以“产学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获取无数的研究文献。其中涉及到产学研一体化问题、产学研与教育教学结合的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诸多问题。仔细阅读这些研究性文献可知,产学研是在协同理论与现代人才培养实践的结合后产生的,产学研是协同创新理论参与人才培养实践的必然结果。(二)产学研的实践背景。产学研理论背景的形成有利于产学研教育教学实践的展开。或者说,产学研结合视角下平面设计教学的开展要依赖于产学研理论背景的形成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又促进了产学研理论背景的完善。平面设计教学的产学研背景是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产学研理论指导下的平面教学实践;二是产学研理论指导下的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前者而言,它似乎不用我们过多地说明。仅从梁伟所撰写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平面设计专业为例》文中以宁波大红鹰学院平面设计教学为个案的研究结论“开放式项目课程教学、工作室教学,以及适当开发家长资源、‘专业+公司’产学融通等有效途径的实践,认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相长,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P70~72)这样的表述中可以窥见。仔细分析引文,我们就能明确,产学研视角下平面教学改革是在传统项目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适当开发其他课程资源,通过“专业+公司”的融通实践,创新了传统人才的培养方式。正是对许许多多类似的经验总结,才有了本次探讨产学研视角的基础。平面设计是一项创新性实践,它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在其他各学科中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参考自己的设计经验,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考才能完成的。故而在其实践背景的探讨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平面设计的产学研实践,还要拓宽自己的视角,把其他学科的产学研改革实践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角之中,从而在借鉴与创新中完成对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从另一个方面讲,既然平面设计与其他学科都具有共同的教育教学本质,那么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借鉴就成了研究中必然存在的一件事情。为此,我们也理应把研究的视角放宽一些,以使之更适合于对平面设计教学问题的探讨。

二、产学研探讨视角的着眼点

产学研视角是我们本次探讨平面设计教学问题的背景,为此我们必须要对这一背景的特点有一明确的了解。如果上述探讨是为了证明产学研背景形成是我们本次探讨平面设计教学问题的客观环境的话,那么现在的说明则意在强调如何把握这一环境去促进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发展。下边我们就对“产学研”的每一个构成及教学启示进行逐一的分析:(一)“产”就是需求。“产学研”是一个统一体,但在这个统一体里,产、学、研分别代表不同的内涵,或者说产、学、研对平面教学有着不同的指导价值。“产学研”中的“产”本质是“需求”。“产”就是“生产”。生产就需要人才,因此这里的“产”提示着我们应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另一个方面看,产学研是对以前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的继续与发展。只有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才能确定如何进行平面设计教学,如何改革平面设计教学的传统实践。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建立‘专业+工作室+项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出平面设计专业的新型高端人才。”[3](P91~92)从其结论中可知,“专业+工作室+项目”这一模式早已出现在上一篇引用的文献里,而这样的人才需求,既是企业发展所面对的时代背景,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特点。(二)“学”就是改革。在“产学研”中,“学”的内涵应该主要指向“教学”。但这里的教学则是整合教育教学复杂化背景的实践,为此我们把其与“改革”等同。即,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如何改革平面设计教学实践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师,他们都采取各自不同的办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法,设计什么样的改革步骤,它都必须依赖于对传统教学实践的继承,体现出对传统教学的完善。换言之,“产学研”中的“学”就是平面设计教学适合人才需求的一种教学性改变。(三)“研”就是创新。“产学研”中的“研”并非单纯地指向某一个特定领域里的科研。从字面看,“产学研”是“产”“学”“研”三个要素的统一体,三者的统一体现着一种“互惠性的思想”。“互惠”就是三个要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下,既推动了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的目的,又实现了产、学、研间的协同发展。因而这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了产的模式,创新了学的方法,创新了研的机制,产学研三者才能实现彼此间的互惠。因而,这里的“研”就是全面的科研实践。

三、平面设计教学例析

在明确了产学研背景的形成与其构成的特点之后,我们在此以个案例析的方式,探讨平面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既是平面设计教学复杂化背景的必然要求,又是平面设计教学继往开来,实现改革的前提。在以往的研究文献里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就业需求的文献,但在这些文献的研究中,研究者多是在分解“产学研”要素基础上的研究,他们没有把学生的就业需求与产学研的背景相互整合。“就业需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术语。在不同的时期,它有不同的含义。在产学研背景下,就业需求不再是平面设计教学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一种被动性适应,而是通过教学改革主动地适应就业环境的一种客观表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应该体现出如下表现:首先,就业需求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要培养具有传承创新人才的学生。研的基础要基于对平面设计教学传统的继承,研的表现又应体现为继承上的创新。故而,平面人才的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了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任务。“多元的民族纹样图案使平面设计的构成形式灵活多样,中华汉字独特的结构与寓意给平面设计带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色彩组合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崇尚自然的观念。”[4](P164)从这则引文可以看出,平面设计可以从民族文化中获取元素与灵感。这里所谈及到的“元素”既存在于某一特定民族的现代文化成果里,又体现在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故而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就是一种继承中的创新。其次,借鉴与创新。如果说继承是创新的基础,那么借鉴就是创新的动力。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成果的借鉴完成平面设计的创新。这里的借鉴与创新,既指平面设计实践自身,也指平面设计教学的实践。对于前者而言,研究者多有论述,故在此不再赘述。对于后者而言,借鉴平面教学设计的经验,创新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许更具教学意义。例如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方法早已运用于平面设计的教学之中,但究其来源,这一教学方法不过是一个泊来品。它怎样才能融入到以突出中国文化为主的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之中呢?这需要任课老师在借鉴其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平面设计教学的实践,创新性地运用这一教学改革理论,然后才能出现有实效的平面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二)以教学改革为特征的平面设计教学。正如前边所谈及的那样,在“产学研”这一整体中,“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改革”。故而在教学改革的视角下,探讨平面设计教学,不能脱离“改革”这一核心特点。平面设计教学中都需要改革什么呢?首先,改革平面设计的教学方法就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必然之路。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改方法,对此有研究者认为“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诞生了许多新事物,微课就是其中之一。”[5](P9~10)如果把微课引入到平面教学实践之中就成了许多任课老师关注的焦点。如何运用微课简化平面设计教学的难度,如何结合微课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创新能力,以及把微课与其他的教学改革理论相互整合,这些都是我们探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比如,平面设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的融合,比如平面设计微课与碎片化学习理论的整合等,都是如此。其次,改革平面设计教学的学习途径。互联网+教学背景的形成,不仅拓宽了平面设计教的具体途径,而且也更新了平面设计学的传统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提出这样的理念“近几年,微信公众号成为大众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媒介渠道,在教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6](P82~83)从引文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号被引入到平面设计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途径的拓展。在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教学途径拓展中,它涉及到微课的利用,涉及到平面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涉及到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诸多平面设计教学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对象的层面上,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更是突破了学校围墙的限制,使更多愿意从事平面设计学习的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方便。(三)以创新为特点的平面设计教学研究。“产学研”中的“研”旨在创新,而创新的结果又势必会促进“产”与“学”的结合。这就势必造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平面设计教学局面的形成。首先,创新平面设计的教学理念是产学研的重点。产、学、研的整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新教学的事物,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前提。故而,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件创新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作为是一种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它理应成为产学研视角下平面设计教学的核心。其次,产学研视角下平面设计教学实践的全面创新。若想实现产、学、研的全面结合,创新必须渗透到全面的教学实践之中。从平面设计的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再到教学效果的评价,全部教学环节都需要创新。从这一点上说,没有全面的创新,产、学、研的结合就会存在问题,平面设计教学就更不能适合产学研的教育教学背景。

总之,在产学研视角下探讨平面设计教学的相关问题,应该对其背景的形成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总结出产学研结合视角的特点,从而为如何探讨平面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为此,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产学研视角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个案式的例析。

参考文献

[1]肖永军,李国茹.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

[2]梁伟.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平面设计专业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

[3]罗才胜.“互联网+”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平面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3).

[4]李笑颖.浅析民族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12).

[5]吴雅慧.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创意思维;平面设计教育;现状;建议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指设计者通过文字、图形以及各种符号的排列组合使其对观赏者产生视觉冲击,传达某种信息的新型专业。近年来,平面设计发展十分迅猛,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展平面设计有关专业,平面设计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平面设计人才在市场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平面设计思想的创意化,平面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创意思维,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创意思维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可以说,创意思维是平面设计发展的动力,也是平面设计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同时,市场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要也着眼于创意思维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习者的创意思维尤其关键。

一、创意思维的含义和特性

1、创意思维的定义

创意思维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某种手段加以表现的能力或本领。创意思维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创意成果的产生,同时创意成果也是创意思维形象化的表现。创意思维的特性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其思维活动不同,产生的创意思维也不尽相同。创意思维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变化性以及不可控性,创意思维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创意思维的产生和运用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意思维的参与,创意思维也将成为未来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2、创意思维的特性

创意思维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质,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创意思维的特性如下:第一,恒常性。创意思维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创意思维是指个人的思维特性或思维习惯所形成的一种特性,因而具有恒常性。第二,突破性。突破性作为创意思维最为重要的性质,决定了创意思维的社会价值以及发展潜力,即创意思维在实践发展中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不断突破的性质。第三,方向性。创意思维的产生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创意思维的作用范围也是特定的,不是随机产生的。

二、平面设计教育现状

1、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缺少明确的目标

平面设计教育活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某些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但其人才发展目标尚未明确。平面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发展方向,人才的培养缺少专业的发展规划。早期的平面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鉴赏能力,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平面设计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逐渐提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平面设计教育也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但自平面设计发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人才发展目标,从而缺少特定的发展方向,其教育活动的效率也不是十分理想。

2、平面设计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创新

平面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较为相似,因此,平面设计在产生发展之初也将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作为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师资力量的分配,与美术专业都十分相似,缺少自身的教育模式[1]。长时间使用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使得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缺少创新,造成其发展的停滞不前。

3、学生缺少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要求较高,因此,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化实践训练,但在实际的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弱化。同时,平面设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频繁,学习者缺少参与平面设计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因而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三、平面设计教育中强化创意思维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缺少创意思维能力是无法正常进行平面设计学习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必定蕴含着设计者强大的思维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学习者要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谋求职业发展的广大愿景,学习者必须加强对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能力。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加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鼓励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第二,鼓励学生对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鉴赏,吸取优秀设计人员的学习经验;第三,在日常的平面设计学习中注重训练其创新精神,将创意思维与实践相融合。

2、改革平面设计教育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平面设计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从突破美术专业教育模式开始,首先,平面设计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将创新思维与专业发展方向相融合;其次,要优化平面设计师资力量的配备,使用专业素养较高的平面设计教学人员,教学人员要能够引领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最后,要不断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变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2]。此外,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创意思维的培养需要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要将教学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实践性内容的教学上;其次,要多多组织学习者进行工作实践,积累平面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学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创意思维的培养。

四、结语

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缺少明确的目标、平面设计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创新、学生缺少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平面设计教育活动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针对这一现状,平面设计教育人员需要从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改革平面设计教育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等方面加强对平面设计学习者创意思维的培养,强化平面设计专业素养,以此适应市场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促进平面设计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彬彬 任远 单位: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创造性思维

伴随着社会城市化规划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对于掌握了具有专业操作技术技能的人才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对于专业操作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要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为其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台;一方面,在进行传统作业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状况,运用自身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为传统作业技术能够得到变革提供不竭的动力,特别是针对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如何能够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开发并利用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在平面设计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设计方案,促进自身专业操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升,是今后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所努力的重点方向。

一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总体来说,平面设计是对于策划所形成的方案以平面图形的方式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过程,它是将现有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终端信息处理技术、美学、艺术创作等多方面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对所涉及并获取到的信息在电子终端中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主要内容,是对专业技术操作人员视觉、感官、构思、技巧运用等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方式,是集创造力、专业知识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技能。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系统性,平面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图文处理工作,是将电子信息科技、艺术领域以及对周边生活的感知能力进行有效综合运用的系统运作,使其对现有的素材及资源进行合理最大最优化的配置,各环节衔接紧密,步步紧扣,形成了对信息处理的统一整体;其次是技术专业性,对于实施有效的平面设计就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各环节、各部门当中进行专业化的技术操作,通过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电子终端处理以及平面设计主题构思创作等手法,使平面设计所得出的作品更具专业化,更具有适用性能;第三是作品的创造性,在进行平面设计的作业过程中,将以获得的素材及相关资源运用技术人员对于设计主题的理解深入进行创造性创作,使其平面作品在遵循原有设计主题的当中能够具有一定的创造,其设计作品具有时代性和较高的审美视觉感官,适用程度更高。

二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从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得知,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充分掌握并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和设计技巧,并且能够通过自己对于整体设计的感官认知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综合学习素养,其创造性思维是实施平面设计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是产生新思想、新假设、运用新颖、独创的先决条件,是进行平面设计主题创作的思想框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得,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难,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表现在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置及课时安排没有落实到位,换而言之就是没有建立并完善中职教育管理体制,使得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不能在合理、合规的教学管理体系氛围中持续开展下去,一方面,受社会公众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层次不齐,但是从普遍来看都是对中职教育采取的相对偏执的看法,其关注程度不高,投入力度也不大,虽然随着近些年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行业领域,短期内形成不了太大的改观;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中职教育参与者以及学生其思想观念的偏差,使得中职教育发展速度一直处于落后或者停滞状态,由于受其针对的群体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参与者和学生都认为中职教育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教育阶段,只是为了混时间、等毕业,错误的思想导致其整体发展处于畸形的尴尬境地。

从微观方面来讲,首先从教育实施参与者方面来讲,平面设计的课程安排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平面设计就业现状进行编排,使得课堂实践过于固化,完全依照教学大纲及计划没有针对性,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得到调动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过多的停留于课堂内,而没有引入课堂外的学习内容没有深入生活去寻找创作素材,固化了学生的学习思想氛围,创新性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其次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中职学生入学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接受技术含量较高的知识相对困难,最终导致厌学不爱学习的不良影响因素,同时学生在进行平面设计作业过程中作品结构相对简单,临摹手法相对严重,创作作品没有体现出创新思维,平面创作作品过于呆板,其创造能力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平面设计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探索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创

造性思维的路径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平面设计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中职平面设计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平面设计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凭借出色的创造性思维开展的平面设计作业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这个最终目标,我们应当通过学校教育实践参与者与学生两者共同努力,在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设计技巧创造出具有创新思想的设计作品,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具体表现如下:从学校教育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应当为中职平面设计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使其能够在良好的发展氛围当中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视力度,通过向社会公众宣讲使其能够明白中职教育并非世人所持的偏执印象,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教育组成部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方面应当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并持续完善中职类学校的建设规划以及管理监管制度,使其朝着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加大对中职类院校软件及硬件的投入力度,改善其教学环境,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及时培养并提高教师团队职业能力,特别是平面设计,要针对其教学形式广泛、结构形式多样、作品评定专业等特征,寻找到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突破重点难点,为学生提高创新性思维构建良好的平台。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所提供的便利条件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改变原有的学习思想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及教师对于自己学习综合素质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同时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让教师能够在学生开发其自身创新思维时提供良好的思想及设计指导,学生平面设计能力能够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对于平面设计课程本身,学生应当在学习好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优势,积极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设计素材以及设计资源,建立广泛的获取渠道并获得相对应的创作灵感,使设计作品能够推陈出新摆脱临摹固化的不利因素影响,一方面积极锻炼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在针对平面设计课程时,有意识的进行“异想天开”式的作品构思,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实施过程,其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积极推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学习其它学科的过程中开展更为有效地学习活动,通过积极改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充分激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更加适应了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卉馨.任务中心课型“工作任务书”教学模式研究——以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11):55-57.

[2]姚秋波.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与学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99-100,156.

[3]高传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探究[J].职教通讯,2015,(3):76-80.

[4]陈晓群.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J].职业,2017,(29):84-85.

[5]毛蒲.浅析平面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10):111.

[6]芮彩虹.对平面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90-90.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8

平面设计教育作为高职类及师范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在开设目的、开设时间、开设条件、开设课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扩招以后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进校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学生学习宽泛基础课程,因为平均课时量少,都没能较深入地学习,使得学生没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方向,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更无从谈起,离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根据对现在的从业设计师的比例调查,平面设计师的数量达到了所有种类设计师的52.44%。中国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社会急需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这样巨大的从业空间一方面给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也给建立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艺术院校重艺术轻技能,理工院校重技能轻艺术,这两种平面设计的人才观都略有偏颇。如何才能在重技能和重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现在许多专家考虑的问题。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将艺术平面设计教育归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仅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艺术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这样的背景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落后的教学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死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意识也被抑制了。而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只有注入新观念、新想法,才能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2.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虽然系列地修完了各专业基础课,但并不等于已具备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中。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只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大部分同学只是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即可。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

3.泛滥的电脑设计。计算机特技是电脑软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合理地利用它能产生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奇特效果。但是大家不假思索,不加控制地利用就会泛滥。

4.较差的动手能力。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原因,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而很少有机会进行设计训练。其实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完全是一门试验课程,老师在讲解要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高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高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并在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掌握知识结构框架,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积累和实践。艺术平面设计不能忽视学生平时的实践经验积累。长期处在封闭的训练中,学生不了解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社会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锻炼,吸取经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可组织学生参加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板报设计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明白学好平面设计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其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讲述必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索然无味,应该结合案例教学,加上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难以掌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树立现代设计观念。观念决定一切,用什么观念指导办学和学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和质量。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一踏进美术系的大门,就应该牢固地树立设计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以现代设计意识来统帅学习期间的全部过程,明确每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及它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个性,才具有创新力。

四、思考与总结

虽然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我认为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教育模式。以往平面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着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设计的观念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葳,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与设计,2005,(12).

[2]陈基才.现代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教育的二元制[J].2004,(3).

[3]彭建祥.创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探讨[J].2006,(6).

[4]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J].2006,(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杨玲,李连天.以市场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场,2006,(7).

[7]秋蕾.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M].陕西教育出版社.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平面设计;创新能力培养

一、平面设计教学的地位

平面设计课程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借助图形图像处理、矢量图像制作等多种软件实现平面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旨在为企业的产品进行平面宣传,发挥广告效应。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胜任平面设计师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能力是平面设计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平面设计师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面设计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适应新环境,创造新的未来,同时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作品。平面设计师平时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平面设计师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启发和有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平面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自主更新自己的知识。可以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平面设计师来说刻不容缓。

1.教学内容需要创新

在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注重高科技、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要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按照软件的商业应用精心设计几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又包括小的制作,设计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引入软件新的功能,使学生保持求知欲和创作欲,这样其才有学习的动力。设计的项目如产品形象设计,包括名片、企业Logo、卡类、请柬等,其他类如喷绘广告、灯箱广告、图像合成和Web图像等。这些项目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与制作,学生可以通过调研和走访相关企业完成真实的项目,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讨论和教师指导加以解决。这样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平面设计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从教育教学方法入手,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避免学生一味地利用软件照抄照搬,这样根本不会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具有创造性,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下功夫,采用最新的综合案例,让每一位平面设计学习者都能发挥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思路。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处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不能让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实际运用,要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思想。因此,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摆在教育者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3.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参加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对平面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学到的知识不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那么知识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所谓眼看千遍不如手摸一遍。充分发挥高科技、多媒体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要寻求一切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参加社会实践对平面设计师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平面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设计师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提高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其能够适应各种困难和挑战,符合社会要求,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平面设计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课程培养目标的首位很有必要。教师要在平面设计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有效教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进而为其今后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创造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来泉.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2]董燕.试论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与职业,2010(9).

平面设计教育范文篇10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