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8 17:06:08

农业生态治理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对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对保障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件的基础和前提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转变、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我国地理分布上山地丘陵多、耕地少的情况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将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普遍,各种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利益,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减少耕地和生态环境恶化,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地表塌陷和大气污染。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国家法律。法律没对农业生态环境做到周密保护。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片面强调效益已成为政府的追求,忽视了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

3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农业灌溉用水不达标,酸雨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产品产量和质量都造成影响,退化植被和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减少产量,而且还使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大大减少,使农业发展速度减慢。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酸雨污染对土壤、树木和植物腐蚀,并且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平衡,造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恢复时间更长,甚至出现了沙漠化。上述都是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影响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着到破坏,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减慢,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民生产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产生了农业经济危机,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使用污水,过量使用肥料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此外,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土壤中有机物,酸,碱和无机盐等重金属超标,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

4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有很多因素,应从多个角度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执法建设。完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和法律,加强法制建设,普及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和整改。此外,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并严格执行有关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提高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加强教育。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积极拓展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生态农业,宣传和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到重视,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滞后于发展,各级政府长期规划中都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并都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正在逐步完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管理。并惩治各种农业污染,尤其是对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制,进行监测和风险分析,定期对污染区或土壤监测,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恶化,立即停止污染行为并马上处理,以防止二次污染和破坏。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零污染,就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工业及服务业发展要扎起农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势互补,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市场的。

5结语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来源。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对促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宇 单位: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口陶黎新.从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口.甘肃农业.2012,52(05):6一66.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2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土壤重金属污染频发、地表水污染、耕地退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威胁民众身体健康,也使农业发展遭遇难以逾越的瓶颈,这既是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验。尽管发展永远是硬道理,但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降低或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共生,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解决农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然要求对农业进行生态风险规制与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指出,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而相应的法律机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现行农业发展法律机制之检视

现行农业发展法律制度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围绕土地产权的变动与保护所形成的一系列农业法律规范,其以经济效益优先为发展理念,以私权利为本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是个体主义法律价值观的体现。梳理现行的关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管是对土地、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还是对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都是以经济效益优先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法律制度,只不过是在立法目的的表述上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促进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土地管理法(1986)》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草原法(1985)》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渔业法(1986)》旨在“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水污染防治法(1984)》旨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是为了满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法(2013)》旨在“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村土地承包法(2009)》旨在“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森林法(1979)》旨在“能够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环境保护法(1979)》旨在“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检视现行的关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不仅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也缺失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内容的、限制行为主体过度行使私权利的制度规范,更缺少对环境资源利用人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环境行政监管,在此意义上,这些法律制度对引发农业生态环境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详言之,既有法律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其一,从整体法律体系上,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尚未纳入立法布局,现行立法既缺乏全局性、统一性、长远性、专门性,也缺乏综合治理思路;既缺乏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也缺乏系统保护与治理的价值观;既缺乏政策与法律的兼容性,更缺乏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单行法与单行法之间以及部门性与单行性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规范效果[1]。其二,从立法价值理念上,农业法律的制定大多缺乏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优先原则的指导,在当前绿色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既没有形成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前置性、不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立法设计,也缺乏适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的科学探寻[2]。其三,从发展、保护与防治的法律关系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制,没有从根本上体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不仅造成了农业法治建设、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生态保护的割裂[3],也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赖以为计的干净土壤、干净水变得更为稀缺,“用之不觉,失之难在”,更加剧了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其四,从法律救济手段上,传统法律规范无法为农业生态环境损害提供有效救济。民(民商)法作为重要的传统法律规范,维护了民事主体权利和市场交易秩序,但如果我们仍希冀用民事救济手段来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实现公众的环境利益诉求,那么客观上是做不到的。因为环境损害救治实践与司法审判的逻辑结论都已验证,环境是整体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属于人类共同的环境,环境利益也是人类共同的、不可分割的环境利益[4](P46),环境利益实现的过程是从负环境利益到环境利益的自然状态[5]。在此意义上,传统民事法律虽然可以对私权利主体的人身、财产利益实施有效的救济,但却无法对生态环境损害所造成的环境利益缺失状态提供法律救济。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为民事主体创设环境保护状态下的利益主体身份,也无法发现环境侵权中符合条件的责任人。其五,从环境法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治方面,环境政策与环境执法仍需要“善治”。《环境保护法(2014)》第49条、第50条增加了对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明确了政府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但就近年来环境法实施情况而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宗旨未得到真正理解和有效贯彻。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在环保“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下,地方政府不应被先验地视为环境执法的消极因素,事实上,公众对中国环境法实施现状不满意或对环境执法有更高诉求,源于行政权力配置、运作与环境执法之间的矛盾逻辑,是一种内生的发展与保护的困境而非外在困境,需要依赖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量化为制度性约束条件的改变与改善,而这依赖于政府决策由“嵌入”模式到“善治”模式的转型[6]。其六,从农业环境治理技术与财政支持方面,技术与财政支持仍需加强。土壤环境修复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没有技术支撑与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很难进行的。财政体制是治理污染环境、修复退化生态、落实环境责任的核心保障。随着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绿色发展的实施,将更加强化环境行政执法和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财政压力会成为重要问题。要想实现环境法的实施责任,必须借助公共产品配置的原理厘定环境法的实施责任,并确保其得以充分实现[7]。因此,保障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形成新发展理念与新型法律规范。农业绿色发展应在新发展理念下,在解构传统民事法律规范的“公私法”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估与“绿化”[8],建构符合农业绿色发展需要的生态法治体系。

二、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的逻辑基础

传统的“三高”农业发展方式,是以追求经济价值或经济指标作为唯一测量尺度的发展,这种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自然资源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逼近极限,使农业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9],而与其不同的绿色发展模式正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纠偏甚至是否定[10]。绿色发展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的逻辑基础。(一)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拼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全领域、立体型的法治体系[11]。生态法治建设既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与法治理念的有机结合,也是法治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生态法治建设关涉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问题,既关涉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也关系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又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不同利益主体、多种利益关系与多元利益诉求,更关乎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治理模式转轨、农民生活方式转型等方面[12],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领域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法律体系,但传统法律部门尤其是农业治理的“生态化”程度仍然不够充分。此外,涉及农业治理的不同法律制度之间尚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绿色发展”的有效推进,需要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安排等一系列生态法治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提供总体性框架。(二)农业绿色发展是保护农村生产力的需要。农业绿色发展使资源环境变为农业生产力[13]。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自然生产力也是生产力。也多次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也需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入分析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农村治理模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在生态环境硬约束条件下如何改进与转型,全面认识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建构和夯实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法治理论。我们深知,绿色发展是环境硬约束、环境危机倒逼出来的一种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法治理念及其制度设计的反思[14],因为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以哲学的主、客二分范式为基础[15],建立在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对客体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价值认知下,缺乏生态价值的终极关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农业领域重新定位、认识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对于农业农村的社会主体来说在思想领域是一次重大的认识飞跃,农业“资源开发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乡土社会”[16](P9)的认同,需要在“乡土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绿色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法治观,更需要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法治观念,并把生态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则和行动准则,促进生态友好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实施。(三)农业绿色发展是多元利益共同追求的结果。农业绿色发展是当代中国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在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多元利益诉求的条件下追求的一种发展,这要求对传统的农业发展观进行调适。一是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变革和生态法治理念转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树立农地生态环境健康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正确认识土壤污染、生态退化及其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形成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环保理念。二是形成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以生态价值理念为准则完善相关农业单行法的基本原则。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保护优先”原则应当进一步完善,调整为“生态优先、生态保持、生态民主、责任共担”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在“三农”发展过程中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互动。三是形成适应绿色发展的法律关系理论。农业社会的每个行为主体既是环境利益享有的权利主体,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义务主体。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中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双方先是履行生态环境义务的主体,其次才是环境权利主体,因为履行生态环境义务是享有农地环境权利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完善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原则理论。农业绿色发展应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作为基本原则,才能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基本方略。

三、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的建构路径

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法律文化等诸方面进行建构,但从农业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来看,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健全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涉及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同时还涉及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要素的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目前,我国农业法律制度仍停留在传统资源的利用层面,既没有将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利用作为环境资源利用手段,也没有把农业环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作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手段,更没有以农业生态结构稳定性为客体对象来建构法律原则与制度体系,而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损害现实迫切要求以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形成农业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网络交织而成的法律一体化制度,实现从预防、技术治理到资源保护、风险管控、多元公共治理的转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经营者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首先,确立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基本原则。一是确立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体现“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农业各环境资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农业环境污染防治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确立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基本原则[17]。人体健康与水土气等环境资源要素的安全程度密切相关,众多的外部因素如大气污染、过度的农业投入,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产品安全。三是以确立农地环境风险管控为基本原则。土壤污染防治以土壤健康程度为依据,以土壤污染治理、农地生态修复标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相联系,根据农产品安全与土壤污染之间并非“直接”和“线性”的关系,进行农地环境风险管控。其次,建立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一是强化政府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实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各级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政府负有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纳入考核评价范围。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二是健全农业生态空间规划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关要求,依托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本行政区域优势,拟订本行政区域生态空间规划。该内容应当包括农业功能区分类发展与保护、考虑农业生产力布局进行农业自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相应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三是建立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制度[18]。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机制,防治(控)土壤污染、水污染以及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预防土地掠夺利用所导致的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损现象的发生和发展[19],推动对农业废弃物等回收处理,促进对秸秆等资源化的循环利用。四是防止农业源污染制度。要求农业经营者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或零增长使用。水资源的稀缺要求有偿用水和节约用水,实施农业灌溉用水达标许可和总量控制。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农业源污染环境。五是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对农业产地生态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经营主体经营过程中,按照统一标准方法,对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农业环境容量,实施定期监测,建立台账,及时预警信息。六是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耕地污染、退化情况,进行休耕轮耕、发展有机农业,引导、鼓励土地经营者进行保护性经营,对保护性经营主体实施生态补偿。同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保护补偿金,确保其真正用于生态保护补偿。(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由于存在多个利益竞争关系,加之管理职能又存在交叉重叠,势必存在权力竞争。如果这些公权力配置问题能够较好地解决,不仅能够实现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目标,而且还可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是解决政府机关之间权力配置交叉难题的有效途径。首先,构建以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在农业环境治理工作中,客观上存在着政府多个部门都对生态环境空间或要素的某一方面的管理权,尽管国家多部法律对农业的环境管理权限作了规定,但赋有管理权力的不同机关之间大多存在职能的交叉与重叠,也存在权力的真空与断裂。这就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管理部门的多寡,而在于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如何实现协同管理。要改变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争权”“争利”的“乱象”,必须转变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式执法”到“整合式执法”的根本转变[20],而构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正是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有效路径。一是确立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行政职能主管部门。依照《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设置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主管部门。二是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空间或自然资源的分类治理目标,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环境专门治理体制。既可以对面源污染治理区域、重金属土壤修复区域等授权以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主进行,也可以对生态农业示范区、专业养殖区等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授权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主进行。三是按照《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水土保持法》《渔业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的规定,依据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应管理权限,明确综合治理体制下的政府不同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协调原则以及协同执法的程序性安排等。其次,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是框架性的,需要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才能有效实施,也才能形成长效的法律机制[21]。一是建立分类别分层级的治理机制。分类别治理是依照农业空间规划,进行资源节约保护性利用、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等,在分类别治理的前提下进行分级别管理,分级别管理是分类别治理的目的之一。分级别管理机制的建立,旨在实现农业环境资源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是依据不同农业资源类型的特点对需要实施特殊保护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管理方案,也是对一般性的农业环境资源进行普遍性管理。二是设立专门保护的治理机制。对一些特别的农业环境资源需要特殊保护的,需要专门立法实施特别保护,如湖泊保护中的“一湖一法”,渤海生态环境治理专门立法,湖长制、河长制等。三是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多头多元管理,选择性执法,极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效果。农业的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管理的多元性,而要成功破解多元管理的弊端,必须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建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的治理权协调机制,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选择。(三)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责任保障机制。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护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全方位的责任保障机制,具体包括严格责任制度、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制度与建立绩效奖惩制度三个方面。一是严格责任制度。严格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干部责任,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范围,作为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升迁的重要指标。在法律责任方面,不同的环境责任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环境民事责任由于侵权责任法对侵害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有效关注,不利于对环境公益的保护。在环境行政责任、环境刑事责任方面,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是缺失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才能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此外,“风暴式治理”的问责,具有一定随意性,从法治上需要加以规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多元治理主体,应该设立“多元共治”的社会责任治理模式[22]。二是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制度。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农业生产领域是农业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场域,正是农业经营者不合理、不科学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受损害,因此,应倡导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思维,建立农产品最大农药残留值标准制度,严格按照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标准,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有机耕作等绿色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以有机农产品消费带动农产品市场改革,建立农产品健康食品安全制度,政府应当对食品的健康程度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通报,通过众多宣传平台,培育国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23]。三是建立绩效奖惩制度。实施绩效奖惩,需要完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建立奖惩机制,然后视不同主体对绿色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和惩罚。

四、结语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开发;政产学研一体化

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是黄土高原集中连片的两大特困地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深度贫困集中分布的片区。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经过多年的治山治水,特别是我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产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开发,已经成为脱贫攻坚,区域解决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主要实施路径。相应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产生了新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支撑引领贫困地区生产发展、产业开发的生产力要素。

一、科技引领组织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

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发展进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实践经验与发展规律的认知:从重点实施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以土地资源组织农业生产要素的扶贫开发建设,正在转向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以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农业产业开发、以科学技术引领组织农业生产要素,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路径。吕梁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国地区,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区域。吕梁山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段;太行山土石山区,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其困难的地区。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是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扶贫开发有组织的实施,继续抓紧基本农田的建设。山西“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围绕解决温饱问题的主攻方向,是实施三大温饱工程。即:吕梁山以机修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土石山区以经济林、石坎梯田建设为主的太行山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晋北高寒冷凉地区以地膜覆盖为主的高产粮田建设工程。三大温饱工程的实施,使50个贫困县人均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分别达到1.9亩和1.4亩。在基本农田建设的牵动下,以水资源保护利用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土保持、梁峁沟坡综合治理的户包治理小流域建设的扶贫开发工程,同时得到推进。在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建设的基础上。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启动了贫困地区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的结构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扶贫开发在推进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拓开了发展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种植业、养殖业、果林业的生产基地建设工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进入农业产业开发的发展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的进展,从生产力发展方面分析:一是扶贫开发在基本农田建设牵动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建设的进程中,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利用,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正在转向以科技进步提升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提升生物资源的禀赋质量、生产能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调整资源利用结构,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发挥区域生产优势的开发建设阶段。二是贫困地区区域生产基地的扩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发的推进,使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进步和改造。农业产业开发,使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首先是物化到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农业科技,提高了资源的禀赋质量和生产能力。其次是在农业产业开发的实施进程中,劳动力逐步积累了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践经验和实施能力。农民在科学技术物化到实体性生产要素的推广应用中;在科技培训学习,实践操作的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生产经营素质得到提升,生产技能得到更新。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产生着重大的转变。再次是农业产业开发,新的生产设施、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注入到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项目中。有力地推进着贫困地区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着转折性的变化。转变的主要趋向是: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的建设路径。农业产业开发把贫困地区的生态治理建设、农村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建设推向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力要素组织方式的轨道: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化开发的生产力系统中,起着支撑引领的作用。以科学技术组织、配置、运筹生产力要素,在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开发进程中,不断提升资源禀赋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产发展效率。

二、科技进步支撑脱贫攻坚实施路径的选择

吕梁山区、太行山区,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治理开发到目前脱贫攻坚的农业产业开发,一直持续生态治理建设,创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一直持续探索生态治理与传统农业改造相结合相适应的开发建设途径。脱贫攻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解决区域整体贫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在2020年如期完成。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要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同时要在2020年基本完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目标。脱贫攻坚,要同时实施两个攻坚战。全国“三十五”生态环境保持规划指出,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推进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保护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适应。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建设承担着生态屏障建设、区域绿色发展基础构建的双重使命。吕梁山区、太行山区脱贫攻坚开发与治理建设的同步实施,集中于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提升贫困乡村产业竞争力;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基础构建,提升生态环境承载服务功能两个方面。贫困山区的特色产业开发,是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的组合优势,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建立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的联结机制。贫困地区产业开发、产业扶贫的简要概括。即是“一村一品一主体”。《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实施意见》,围绕贫困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特点,省级组织实施13项重点产业开发项目。种植业方面主要有:优质杂粮全产业链开发项目;优质特色蔬菜(食用菌)产业开发工程;优质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项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养殖业方面有:粮改饲草牧业发展工程;生猪、驴产业项目。经济林方面有: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退耕还水果项目;沙棘种植加工项目;油用牡丹种植加工项目。以及体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大宗农特产品电商促销项目。各市县同时要谋化实施相应的产业项目,确保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显著特点是:产业开发项目全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产业开发项目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产业开发项目组织贫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联接,带动产业开发项目产业链的延伸与贫困农户的参与和新技能的掌握应用。农业产业开发项目全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指向十分明确:一是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覆盖率提高;劳动力科技培训的全覆盖;支撑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开发的实施。二是以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生产要素引领贫困乡村产业开发项目产业链的延伸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已从注重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转向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设时期。治理建设与产业开发的结合,集中反映在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禀赋质量利用效率方面;集中反映在产业发展要遵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方面;集中反映在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就坚持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统筹贫困地区治山治水,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作出部署:推进林业产业扶贫、推进草原生态扶贫、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针对丘陵沟壑地区集中分布的深度贫困县,省委、省政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推进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五大项目。生态治理建设,在指导思想方面,着力于全方位、全地域、全方位,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部署治理建设项目;在项目联动方面,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治理的结合,围绕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禀赋质量的提高,构建与农业产业开发相适应的生态服务和生态承载功能提升的生态环境;在实施环节方面,突出林、草、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出经济林提质增效的技术推广;突出林下经济的开发;突出农林牧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普及;突出林果产业链的延伸。从按照系统工程部署生态治理项目到实施环节的具体内容,科学技术贯穿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治理的各类项目工程建设之中。

三、政产学研一体化农业产业开发的机制建设

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开发与生态治理的新进展与贫困地区科技进步的新进展,给科技推广服务、实施运行机制提出新需求。农业科技进步,从农业资源、生产要素的基础研究到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从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到生产实践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相互联接相互作用的运行过程。构成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结构。这一结构的主体是:研究开发层次、推广服务层次、应用实施层次。研究开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运行中,创造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是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主要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应用性成果的开发以及管理决策取向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的承载者,主要是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骨干企业。推广服务,把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是农业科技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农业科技研究到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环节。推广服务一是要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得到结合实际的创新、得到生产经营的成效;二是要使农户与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得到提高,得到扩散与普及。推广服务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也是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开发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的农、林、牧、水、机部门是推广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的技术力量、农业科技示范户、社会科技组织同样是推广服务的直接力量。应用实施的主体是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户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实施主体,一方面关注推广应用科技的预期收效;另一方面需求补缺对新技术学习、选择、使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的短板。农业科技进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普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这涉及农业产业开发的全过程,涉及生态治理的全过程。也联接着研究开发层次、推广服务层次的科技成果产出供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选择与传递机制的创新。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协同攻关,科技推广服务力量的组织整合,加强应用实施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强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的建设,在当前的脱贫攻坚中更具有现实作用和迫切性。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从组织领导到推动实施,各级政府是扶贫脱贫工作的主导者和责任人。各级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体制机制。贫困地区以科学技术组织生产力要素,实施农业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应用实施,要融入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之中。各级政府在实施方略、宏观调控、责任落实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推进贫困地区科技进步的保障。要构建和完善科技支撑引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开发,政产学研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民出版社,2016

[4]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人民出版社,2015

[5]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4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实现美丽中国梦不仅城市要美,农村更要美、必须美。美丽农村建设就必须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改善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农村社会的保障。和谐的农村社会就是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生活安定、农民团结互助的农村社会。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水土流失、土壤恶化、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和谐的农村社会,尤其是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第一,一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第二,一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

2、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3、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有效保护监管和长期治理,构建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是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第一,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在各类政策、措施、办法制定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测检查频率,强化监管队伍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只有很好地解决过去存在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第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4、推广农业新科技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发展农业新科技。第一,农业科技部门应主动适应各地农民需求推广农业新科技,长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推动农业科技下乡下田,让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灌溉率。第二,农业科技人员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过科技人员讲解和田间试验让农民接受并发展生态农业,真正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5、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一,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作者:张雪瑞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洋.“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经济,2015(4):7-9.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5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地区农业经济建设逐渐朝着工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很多劳动力密集产业入驻农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给农业经济提升造成困扰。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需要在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和加工,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借助先进工艺技术,降低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1]。

1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注重运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一定要确保农业生产与外部自然环境相协调,优化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发挥地方生态优势,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对传统生产模式进行调整,将其与先进的设备、工艺相结合,在扩大产品生产和加工规模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过度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达到环境承载力的相应标准。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结合技术含量较高的发展方式,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地方政府要加强支持和管理,集中力量治理污染问题,提供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支持,消除环境污染对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结合高效合理的技术手段,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废气、废水以及废料等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农业灌溉中运用滴灌技术可以在减少废料排放的同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应经过综合治理后集中排放,规范相关处理方式[2]。总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经济水平,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避免人才过度流失。同时,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开展农业生产和建设,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

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存在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农村地区建设了大量工厂、基础设施以及民用建筑等,导致耕地资源被占用,粮食产量无法得到保障。给生态农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除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外,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十分严峻,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灌溉的需求,尤其我国北方一些区域缺乏农业灌溉用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我国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管控力度薄弱,生产和生活废水、废料随意排放,其中以畜牧养殖中粪便排放所引发的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由于缺乏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养殖场周围空气质量较差,卫生问题严重,容易对居民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同时给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以此同时,水体净化技术未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和使用,不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3]。

2.2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地方政府通常采取优惠政策对外吸引大型企业入驻,很多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和费用,选择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建设工厂,虽然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关键作用,但是工业生产出现了大量废料、废气和废水,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化工类工厂排放的废物通常难以降解,且毒性极大,如果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改变土壤的成分,直接对农业生产和加工造成影响,降低农产品品质,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长期堆放在耕地附近,一旦出现降水,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对周围农田造成影响[4]。

2.3生活垃圾处理不科学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在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很多生活垃圾直接被掩埋或焚烧,虽然这种处理方式的成本较低,但是容易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大气、土壤以及水体质量。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每年仅固体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已经超过2亿t,其中可回收垃圾占比较低,仅占总体的40%左右,污染性强的有机肥料垃圾占比为36%左右。造成生活垃圾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垃圾回收系统,且农村居民的垃圾处理和生态防护意识不高,破坏了生态环境,给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3新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建立标准的生态管理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避免传统农业经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达到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目的,需要建立标准规范的生态管理机制。从地方政府部门角度来说,需要完善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监督体系,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实施分区监控,将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农村地区工厂经营状况和排污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情况进行惩罚,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必要保障。政府部门还需要从社会筹集治理农村生态的资金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拓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渠道,同时动员城市服务业以及旅游产业开展高效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定期派遣专业团队参与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和防范工作,为农民日常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规范农业生产和加工,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5]。

3.2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方式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号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设备开展生产工作,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和产量。通过对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标准规范的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为农村生产经营者提供科学技术指导,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鼓励经营者运用无害、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以及污染性相对较低的农药,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的控制,在提升生产水平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方式,鼓励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农产品。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生产经营的监督和控制,防止生产中过度利用污染性较强的化肥和农药,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破坏[6]。

3.3重视社会宣传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要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实现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环境治理模式的宣传,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治理理念。在实际开展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开展工作,提前编制科学合理的宣传目标和方案,使宣传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农业生产经营者,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建设。

3.4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地方政府要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规划,采取配套的优惠政策,例如资金援助、税收优惠政策等,为开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有利于降低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隐患,提升风险规避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建设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将未来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外部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需要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为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经济水平,应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模式是大势所趋。在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建立标准的生态管理机制,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优化,同时加强宣传和政策扶持,使生态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最终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秀强,陈莉莉.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管理观察,2016(5):23-26.

[2]胡进考.舟山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1.

[3]郝倩.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恶化成因分析[J].农业考古,2011(6):288-290.

[4]华启和,高金龙.试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治理路径———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个案[J].学术交流,2007(6):100-103.

[5]张铁亮,郑向群,师荣光,等.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772-3774.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6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132-134

[2]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7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战略定位;工作原则;对策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程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同时,农村环境保护又滞后于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程,成为短板中的短板。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标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思路,是履行好生态环境部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开展顶层设计、统一实施监测和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监察问责的新职责的当务之急。

1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现状

我国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保障不足,距离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仍有不小的差距。1.1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整体仍处起步阶段。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主要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8年至2017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435亿元。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13.8万个村庄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近2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各地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多万套,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900多万个(辆)。但是,截至2016年底,全国尚有近80%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治理,近50%的村庄没有实施改厕。以简单收集为标准,还仍有26.1%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治理。已经完成整治的村庄的环保设施长效运行维护仍然困难重重。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主要开展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环境统计年报相关数据显示:农业面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由2011年的1186.1万t、82.7万t下降至2015年的1068.6万t、72.6万t[1],下降率达10%左右;农业源总氮、总磷的排放基本保持稳定。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基本占到了全国废水污染物总排放量的“半壁江山”,目前的治理率远远不能满足农业面源的治理需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1.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尚处初期阶段。在中央本级,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专门设置农村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在省一级,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环境保护厅(局)均有相关职能处室履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职责。在基层,截至2014年,全国乡镇环保机构数量达到2968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0%,比2010年的1892个增加了60%;乡镇环保机构人员11900多人,比2010年的7100多人增加了68%。虽然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强化,但是相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现有的机构和队伍配置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及人才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1.3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尚需不断完善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已出台了《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以及《环境保护税法》等多部涉及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缺少系统设计,尚无一部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统筹规范农村环保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协调实施。二是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晰,甚至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执行力差。与工业污染防治一样,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也面临着厘清污染者和监管者责任的问题,但更为复杂的是,农民在污染治理方面的能力明显弱于工业生产者,现行法规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污染直接责任和治理的法律责任,加大了污染监管的难度。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综合性引导政策统筹部署了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农村环保工作,《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专项指导政策细化了农村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内容和时限,《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等进一步深入推动落实各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这些政策规划表现为“两多两不足”:一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多,而基层政府出台的相关实施办法和方案不足,极大影响了国家政策和规划的落地和实施效果。二是政策规划理论规定多,实践指导不足。国家出台的政策多以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为主,只提出了“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没给出“如何做”的方法,缺少对各地具体开展工作的指导,不能满足基层操作需要,被一些地方指责为“不接地气”。在农村环境标准方面,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农村环境标准少。截止2017年底,国家环境保护现行标准1833项,其中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标准仅20余项,占比不足现行标准的1.6%[2];在原环境保护部备案的186项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中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相关的标准仅6项,占备案标准的3.2%。二是标准制订存在大量空白区。在水环境标准方面,缺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等标准;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没有农药喷洒对大气的影响等标准;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参考的是城市生活垃圾控制标准,缺乏适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标准。三是部分标准标龄过长。现行《渔业水质标准》等标龄超过20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农业生产需要和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四是标准适用范围存在“一刀切”现象。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农村环境管理工作面临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情况复杂多样以及农村地区环保基础工作薄弱的双重挑战。2.1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给我国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带来独特的挑战。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2016年末,全国只有73.9%的村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17.4%的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3.5%的村庄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3]。同期,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44%,生活垃圾处理率98.45%[4],远高于农村地区相应数据。二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缺乏保障。2016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53个村庄的2210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9.3%,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以上)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要求的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以上)有较大差距。2.2农业粗放式发展带来面源污染积重难返。农业面源占比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低,未利用部分最终形成污染。农业生产的“小、散、乱、污”特征明显。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例为生猪42%、奶牛51%、肉牛28%、蛋鸡36%、肉鸡45%[5],除奶牛外,生猪、肉牛、蛋鸡、肉鸡总体仍以分散式养殖为主。与规模化养殖相比,分散式养殖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管理粗放、污染分散等突出特点,是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大户”。种植业则普遍存在化肥和农药过渡施用问题。2016年,全国平均施肥强度为443.5千克/公顷,是国际施肥上限(225千克/公顷)的1.97倍;平均施药强度12.9千克/公顷[6],是国际限值的1.84倍。2017年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7.8%、38.8%,比欧美发达国家低15~30个百分点。相比农村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产生量更大、源头更多、治理更加困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更为严重。不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从源头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全国范围的环境质量改善也不可能真正实现。2.3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增加环境管理难度。一是不同区域及农民个体收入差距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复杂性。农村地区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公共财政供给不足,集体经济能力和农民个人经济能力在解决环保等社会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区域间收入差距使得不同地区开展环保工作的能力相差较大。实践中,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远远走在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之前。这使实施全国统一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几乎成为不可能。二是人口流动造成的村庄空心化增加了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的艰巨性。许多村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幼儿、妇女、老人留守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只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短期回乡。劳动力减少使得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维护更加困难,同时由于人口周期性变化大,造成生活污染源稳定性差,增加了治理设施的运行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农业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农民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的积极性差,为实现农业绿色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增加了障碍。三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传统文化流失削弱了农村开展自我环境管理的能力。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变化对遵守礼法、尊敬老人等传统美德的冲击不可小觑,使得农村传统的社会治理手段失灵,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能力带来新的挑战。2.4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责任仍未充分落实。目前,基层政府是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主要力量,但各级政府部门关于农村环保工作协调推动不足,各部门职能和相关人员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主要表现在部门间尚未形成顺畅的协同工作机制,基层政府农村环保意识缺失。造成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未充分落实环保责任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方面在顶层设计上,政府与农民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均存在责任分工不清晰的问题;另一方面,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撑严重不足也加大了各级政府履职的难度。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仍将是我国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需要尽快明确政府职责、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提升对基层政府的支持力度。2.5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特点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亟待建立。我国现行环境监管体系主要是在应对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型污染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监督指导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在以下不适应:一是农业农村污染源量大面广,如果直接复制台账式的工业源监管方法,将面临海量的人力投入和漫长的工作周期,恐难适应当前农业农村污染源急迫的管理需求。二是农业农村污染源受地域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针对工业源的标准化治理模式及统一的监管要求不适用于农业农村污染源。三是农业农村污染源治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不能简单套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生态环境部负有开展生态环保工作顶层设计和统一监管的职责,当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真正开始履行农村环境治理职责后,监管将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工作。生态环境部门需尽早谋划、及时布局,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农村特点的可量化、可考核的监管机制。2.6便捷有效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模式严重欠缺。污染治理模式是包含管理思路、治理技术等关键要素的结构化、可操作的实施方法,是指导解决污染问题的具体方案和路线图。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中,由于资金有限、技术人员短缺,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生活污染治理模式和工业污染治理模式,需要探索投入低、运维简单、便捷有效的治理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可推广的治理模式。以目前推广采用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为例,就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村生活垃圾“进城”加剧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供需矛盾,易引发社会风险。二是现行模式运行成本高,难以持续良性运转。大量农村垃圾进城集中处理,经济欠发达的县区财政难以承受。三是部分地区采取非规范化填埋和焚烧处理垃圾,环境隐患凸显。不当的治理模式带来大量资金和人员投入,不仅难以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反而会造成设施闲置甚至污染加重的问题。2.7农村环境保护技术帮扶和宣传教育任重道远。农民作为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和治理受益主体有参与环境治理、合理分摊治理成本的义务。帮助农民提升承担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技术帮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职责。目前农村还普遍存在农民环保权利义务观念淡薄、技术帮扶严重不足等问题。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存在农民想参与环保却不知道如何做的尴尬局面。

3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3.1明确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位。一是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和抓手。一方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解决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有助于在农村地区建立生态化的农业经济体系和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生态环境保护新的关键领域。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短板,也蕴藏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潜在机遇。从污染控制角度看,必须做好减法降低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从生态保护角度看,农村地区兼有山水林田湖草多个生态系统,具有消纳污染物和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屏障作用,有条件做好加法扩大农村地区甚至全区域的生态环境容量。三是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标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无论从地域空间、生态系统类型,还是人口规模、文化传统看,农村都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和标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美丽中国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3.2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原则。一要坚持环境管理与乡村振兴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文化繁荣兴盛、治理体系创新、民生保障以及脱贫攻坚等其他乡村振兴工作密不可分。要树立一盘棋的概念,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政策和标准体系中,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与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关系,打破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村环境管理瓶颈。二要坚持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统筹规划。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发挥其消纳污染物和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屏障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三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特点决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必须强化污染预防,一方面阻止不合理的生产开发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废弃物利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避免农业粗放式发展继续加重农村地区污染。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协同发力。在管理要求上,兼顾各地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在工作重点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适度确定工作重点领域。在职责分工上,生态环境部门要与基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发力,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3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对策体系。一是夯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农村环保责任。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覆盖政府、企业、农民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环境质量负责,承担指导教育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护农业农村资源环境的主体责任,要为企业和农民承担污染治理责任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障政策。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履行对本行业的管理职责时,承担本行业污染治理的指导责任。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责指导各地开展农业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红线保护等工作。同时,逐步在法律层面明确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环保责任,倒逼其自觉采用高效、低毒、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二是建立全面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全面梳理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在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存在冲突的条款,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的内部一致性。同时,研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项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规范和专业化装备标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指南、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技术规范等,具体指导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监管。鼓励各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面源管理研究,以区域环境质量达标为底线制订地方标准。发挥市场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扶持第三方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污染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强化财政补贴机制,加大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投入。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探索农村居民适当缴费、村集体事业捐助等多渠道筹措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用。三是构建适应农村特点的环境监管体系。在监管要求上,要分类管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与规模化种植业比照工业污染管理,由业主自行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农民小规模种植业、养殖业污染治理由地方政府指导农民开展。允许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标准,对各类污染物宜用则用,宜治则治,宜排则排。在监管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对于农村生活污染源,以环境质量监管为主要量化考核办法,弱化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减轻监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化肥农药等量大面广的农业面源,以源头控制加抽样调查作为监管方式。同时建立村民自治环境管理组织,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加强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宣传教育,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监管方法上,加强与公安、交通等涉农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农村可视化监管系统资源共享机制,采用卫星遥感、摄像探头、无人机拍摄等多种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农村环境监管。同时,结合省以下生态环境部门垂改的工作,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解决农村环境监管的机构和人员问题。四是探索便捷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定期组织农村环境治理实用技术跟踪评估,各地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及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模式。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操作手册,形成规范化文件,用法规、规范和标准将先进经验模式固定下来。同时政府要为先进的治理模式提供保障机制,对好的治理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并调动市场因素,加快经验推广。五是完善农村环境教育和帮扶体系。细化农村环境教育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农业基层技术服务队伍,提供农业污染治理技术咨询和指导,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基层农村环保干部轮训制度,快速培养一批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员。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创建、职业农民教育、环境友好型农产品产地创建等,在农村建设一批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使农民能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成果。

4研究小结

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农村环境保护又滞后于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程,成为短板中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党的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标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思路,是履行好生态环境部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开展顶层设计、统一实施监测和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监察问责的新职责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在战略定位上,要明确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和抓手,是生态环境保护新的关键领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标志;在工作原则上,要坚持环境管理与乡村振兴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统筹规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协同发力;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对策体系,夯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农村环保责任,建立全面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构建适应农村特点的环境监管体系,探索便捷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完善农村环境教育和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历年环境统计年报.www.zhb.gov.cn/gzfw_13107/hjtj/hjtjnb/.

[2]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网站.kjs.mep.gov.cn/hjbhbz/.

[3]《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www.gov.cn/xinwen/2017-12/15/content_5247339.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2016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5]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编辑委员编.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7)[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经济发展事关小康社会建设与现代化强国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跨入崭新阶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并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形势。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时期,如何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效增产,在本已负荷过重的土地上只能不断地施药施肥,长此以往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有意识地开始保护和治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致力于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为题,尤其是农药和化肥过量问题、白色地膜污染问题等,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当前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双赢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2.农业生态环境引发的深层次思考。农业生态环境若不加以保护与治理必将持续恶化,更将引发深层次的严峻问题的出现。其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浪费与流失会导致农业用地的减少与人口增多的矛盾会愈加严重,进而影响种植业的产量与质量,阻碍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会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甚至会导致农民贫困或返贫。其三,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促使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将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幅降低,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

1.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指标,为全国各地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之后,全国各地从土地规划与使用、水土保持、农药化肥与地膜使用等方面入手,出台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并行之有效的推进相关工作,有效改善一直以来形势较为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论是从制度保障、行动能力、效果比对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有较大进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力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时难以根除,我们应当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在治理遗留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防止农业生态环境再次污染或恶化。2.农业经济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发展则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基础保障,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反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会阻碍农业经济发展。同样,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好了,就会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还会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说,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都必须清醒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3.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首先,农业是基础,如果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么农业发展必受其较大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其次,农业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到位,势必影响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迫在眉睫。最后,全面健康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证。只有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全面脱贫打下夯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证。

三、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

1.加强宣传和引导行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需要各方力量集体参与和努力,这就要求人们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识和觉悟、从实际行动上融入和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但现实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行动中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与引导工作是重要前提。首先,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所在,引导人们树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觉悟。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人们在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知道应该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最后,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手段,以传统的墙体宣传和广播宣传为基础,不断发展针对中青年人群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宣传手段。2.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运用好农业资源则是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首先,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用地。保护好现有耕地,杜绝非法占有可用耕地,通过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提升耕地使用效率。其次,做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我国现有耕地的灌溉方式仍以使用地下水为主,要积极推广和使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或降低地下水资源的浪费。最后,合理开发和利用农用物资。多来年,过度的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破坏了土壤和地下水资源,虽经过数年的治理有了成效,但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仍然紧迫。要积极通过推广科学的施肥、科学使用地膜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地下水质。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就会得到一定的保护,农业经济就会健康发展。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情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共同发展。首先,要把农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方法贯彻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因地制宜制定各地的农业发展计划。地域、土质、环境、气候、发展基础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各地不能选择同样的农业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特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向。其次,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例如,山林地区的乡村可以发展水果种植业、园林绿化业、山区畜牧放养业等。4.建立现代农业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首先,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普及和提升机械化操作能力和水平,降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影响。其次,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成规模化发展,逐步走向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最后,运用现代农业管理方法,有粗放式转向集约化,打造现代农业体系。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5.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农业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农业科学技术更是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已有的农业科学技术,例如,节水灌溉、生物可降解地膜、秸秆循环再利用等技术。由于人们对农业科学技术认知不足、了解不够,因此要加大宣传和引导,脚踏实地地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其次,要大力扶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事关农业发展的未来。各地要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鼓励和扶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后,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建立一支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团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锋正,刘新平,吴大付,刘向晖.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50(05):688-695.

[2]王海英.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以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为例[J].世界农业,2018(06):101-106+142.

[3]陈睿.西南地区农业生态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7):54-57.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9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的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泥沙量逐年增加,威胁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大幅度增长之势。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各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一)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大约12年的时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九以上(按郁闭度大于0.2计算,下同);改造坡耕地670万公顷,退耕还林5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13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5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工程;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在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建立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从现在起到2003年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力求起好步,开好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治理步伐,有效遏制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和湿地开发,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围湖造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实现梯田化。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到2003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96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七点六以上,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80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300万公顷,退耕还林3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面积6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2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1500万公顷。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立全国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

(二)中期目标。从2011—2030年,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之后,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这一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整治,黄河长江上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大见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四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百分之十二;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得到普遍运用,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公顷,力争一半左右的“三化”草地得到恢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再奋斗2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百分之二十六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三化”草地得到全面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环节的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并取得较为丰硕成果,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更为显著。相对来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较大、推进工作更为艰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面对当前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我们应积极分析挖掘问题根源,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应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的乡村保驾护航。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之根本,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能够为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尤其是在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土地、水资源等生产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但由于前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可耕地仍旧在不断耕作,相应的治理修复期就会延长。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查证根源,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控中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治理好耕地、水资源等,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资源保障。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面对农村发展现实和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搞活农村经济,不仅要强化农业基础,更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产业链,做强做大农村产业。而农村产业融合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走向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

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1.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地方政府跟进工作也先后制定系列措施和办法,整体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但由于历史欠账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部2018年年中的《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地下水水质明显好转,优良级和良好级分别达到8.8%和23.1%,但较差级仍然达到51.8%。与前几年相比,优良级地下水资源中明显增加,但较差级地下水资源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虽然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但耕地面积仍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出现减退,但净减少耕地面积的公顷数下降一半;全国耕地的平均质量等级中低等地仍占到了27.6%。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2.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变化既推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其一,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不仅用上了机械化操作,同时为了提供土壤肥力和减少人工费用,开始大量施肥、播散农药和覆盖地膜,导致过量使用,对耕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其二,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其生活用品购买力大幅提高,尤其是家用电器购买量和使用量大幅提升,所使用的水电和产生的垃圾数量呈现几何倍数递增,但农村生活配套处理设施不齐全,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掩埋,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入地下或周边水域,造成污染面积较大,给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面源性污染,多是由于过度施肥、过度播撒农药、过度使用地膜等农用物资造成的,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其一,农药化肥不仅用量大而且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2017年,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平均每公顷耕地农药化肥的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同时,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成。其二,为了追求高产量好高收益,大量使用农用地膜但因不便于回收而造成回收率低、破坏性强的问题,农用地膜短期内不易降解,不及时清理便会影响土壤自身循环修复,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其三,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禁止焚烧秸秆,但秸秆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归根到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路径在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农村居民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畜废弃物等造成的。其一,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加大资金扶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仍然极其有限,满足不了农村居民飞速提升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垃圾处理量。其二,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意丢弃废弃物,尤其是不易氧化的塑料袋、农药瓶、废旧电池等随意丢弃,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等现象处处可见,长此以往造成垃圾腐败变质,尤其是在夏季滋生蚊虫,造成更为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其三,农村居民常习惯于把家禽饲养与住宅相邻,家禽排泄物污染随处可见,不仅破坏环境,更易传播疾病。加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3.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不同步,污染存在转移现象。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过程中,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结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中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地区。其一,受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城市居民使用物品的周转率明显提升,城市废弃物累积速度提升,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较大压力,一些城市将难以就近销毁或掩埋的大量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增加了负担和难度。其二,受城市生态文明红线的制约,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开始把目标瞄准农村地区,而部分农村地区为了片面追求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未能以长远发展眼光来衡量企业的引入机制,致使一些落后产能企业流入农村地区,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量。

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议的对策建议

1.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也加大农业投入成本。因此,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和提高当地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并通过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当地农村居民科学种养殖,走科学的农业发展道路。第二,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和措施办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发展农业生态园、绿色农业产业园。第三,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激励和奖励措施加大研发、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可降解地膜等农用生产物资,从源头上给予农村居民农业绿色生产的保障。2.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齐头并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第一,地方各级政府要通过定期培训和积极引导,建立一支面向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和监督队伍,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带头人和引领者。第二,通过墙体画报、宣传栏和新型媒体等方式定期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生产、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让人们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并认识到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第三,各个基层农村生态环境小组要广泛听取农村居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建设性意见,采取一定的激励或奖励措施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自觉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3.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面对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的农村地区,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同步协调发展,防止和杜绝城市垃圾等带来的污染转移。第一,各地要创新发展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机制,统一调配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适当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和力度。第二,通过奖励、减免税等措施和办法积极引入社会机构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步伐,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三,各地要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平,谷光路,张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18(09):52-55.

[2]罗鹏,韩鹏.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基于法律与经济的双重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2.

[3]于法稳,杨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