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8 17:06:08

农业环境治理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1

关键词:“十四五”;农村生态环境;对策及建议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村宜居环境将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且国家也一直在探索解决办法。

1“十三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效

1.1组织架构得到完善

完善的组织架构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明确了其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相关执法工作等一系列主要工作职责。这次机构改革从本质上明确了生态环境部监督者的职责,使我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基础和条件[1]。

1.2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生态环境部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2]。

1.3不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监管体系

自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建开始,环保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形成多方监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2019—2020年,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监测、执法,宣传“齐下乡”,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宣传农村环保政策,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使农村环境整治的监管体系得到完善[2]。

1.4持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抓手,生态环境部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央财政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近300亿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完成了全国“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排查和综合治理试点,让近13.6万个农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2]。

1.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通过多种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观,农村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9年年底,依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全国已有86%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整治,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较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2]。

2“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2018年,全国建成30余万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完成近160万km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日处理能力提高到近1000万t。尽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有较大提升,但从总体数据上看,农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的占比依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比例偏低、治理强度分散、治理地域分布不均等。从实际治理效果上看,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无法有效保障运维资金、治理设施相对分散、设施建设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难以规避。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十四五”期间依然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一块较大短板[2]。农村污水治理效率不足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效率仅为8.6%,有效治理比例在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仅为11.0%,其中有23个省份均小于10%[3]。

2.2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由于农村村居较为分散,农村的环卫设施和垃圾处理站等覆盖率较低,导致在田间地头或者坑塘内依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有些甚至堆积在水源地内,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4]。

2.3农村农业污染治理

从整体上来看,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两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部分农作物需要较大量的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污染;二是由于部分农田太过靠近河流,汛期由雨水冲刷等原因所造成的水体污染[4]。农业点源污染则主要是来自农村一家一户的畜禽散养以及少部分水产养殖废水的无组织排放。

2.4乡镇工业污染治理

部分乡镇出现工业污染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矿区的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如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管理不规范,造成矿产裸露,降雨后会冲刷矿区土壤;另一部分重金属元素会随着地表水进入附近河流或浅层土壤中,又或在矿产预处理中使用大量水资源,大量重金属随废水排出造成水体污染及土壤污染[4]。二是农村私营作坊的无组织排放,如在参与生态环境部组织的洛阳大气帮扶活动中,发现洛阳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共有68家唐三彩制作作坊,但无一家拥有正规环评手续,全村也无一家作坊拥有排污许可。

3原因分析

3.1资金保障不足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目前由县级财政统管的EPC模式和PPP模式是应用最多的两种建设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其实质都是政府“兜底”。目前,建设资金保障不足、运维资金来源少的问题在各省普遍存在[5]。中国大多数村镇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在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要优先考虑“六稳”“六保”工作,如何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是一个难题。

3.2基层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印发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文件要求在2020年6月底前要涵盖“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编制工作,但是基层环境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客观因素[5]。

3.3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

以农村污水处理为例,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缺乏统一的评估认证标准和最佳适用技术指南,不少地方的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存在“工艺技术选择难、工程方案确定难”的问题[5]。

3.4综合监管不到位

目前,虽然全国约30%农村生活污水已经得到处理,但仍有近30%省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低于60%。形式主义在部分地区问题较突出,后续运维资金上配套难,监管上重视轻,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偏离农村实际[5]。

4“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4.1细化资金的保障来源

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健全以中央补助、地方主导、村民付费、企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加大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同时把京津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农村环境保护实际相结合,细化并明确“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保障来源[5]。

4.2科学匡算投入,避免形式主义

“十四五”期间,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村庄发展定位的客观需求,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的农村环境治理目标和要求,科学核算农村环境治理所需要的资金规模,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基层政府也应根据城镇及乡村发展规划等需求,合理确定区域内农村环境治理的优先次序,将所需资金纳入基层财政预算,切实将事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事办好,避免“数据交差”[5]。

4.3科学帮扶

应加强对编制农村环境治理规划的指导帮扶工作,通过七大流域机构,技术专家以及省、市、县各级环保机构的全方位、系统化帮扶,切实针对各地在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布局、技术选取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科学帮扶,保障农村环境治理规划能够有效落地并实施,有效实现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5]。

4.4搭建技术共享平台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农村所需要的技术与模式不尽相同的原因,应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专家科学系统地分析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所采用技术的特点及空间适宜性,细化各类技术指标的适用范围,提出一整套“分门别类”的技术供给清单。在此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共享实际治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此同时,基层环境管理部门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可基于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需求,提出一份“满足自身需求”的技术清单。通过多方位的技术供给与需求清单的有效衔接,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农村指导意见或指南[5]。

4.5实施有效监管

对农村生态治理中的规划、建设、验收移交和运维等各个流程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工作。在政府层面,依托信息数据,强化政府主动监管,启用依托生态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在公众参与层面,全面推进强化社会监管及公众参与监管,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科学性评估,确保治理成效的有效性,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确保实现建设“让人民满意工程”的目标[5]。

4.6畅通由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部分农村地区可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尝试探索推进农村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政府机构应引导部分地区利用特色乡村旅游、农产品基地、休闲农业等与农村环境整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树立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的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农村产业链发展相融合。总结和推广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探索出一条能让农村百姓富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6]。

4.7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与科普教育力度

大部分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习惯置身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之外,为寻求农村百姓的积极配合,推进各种政策、制度的有效实施,须持续加大科普教育与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创新建设管理模式,让村民由“旁观者”转变为“志愿者”,各方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美丽乡村[7]。

参考文献

[1]孙炳彦.关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展,2020,45(3):103-107.

[2]王波,郑利杰,王夏晖.我国“十四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总体思路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51-55.

[3]王俊能,赵学涛,蔡楠,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效率[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2):2665-2674.

[4]柳玉云.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9):113-114.

[5]苏丽,马景顺.河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对策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1):17-22.

[6]贾小梅,于奇,王文懿,等.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5):623-626.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之产生的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也日益加剧,成为抑制美丽乡村建设的难题,如何有效治理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从原来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窘状到如今的“村村建立垃圾池,户户铺设排污管”,农村环境逐渐向好的态势发展,但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大力加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力度,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一、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源分析

现阶段,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必要的设施技术支撑,农村的环境污染现象愈发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污染

我国在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农业生产方式仍处于大量依靠化肥、农药来增产增收的粗放生产阶段,由于缺乏测土配方等必要的科技手段,盲目施肥过量,农作物不能完全吸收,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物渗入土壤和水体,直接导致了土壤酸化、土质层变薄、肥力下降,水体发黑变臭,使得农产品质量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虽然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较高,但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水平有限,收割作业时达不到秸秆还田的质量标准,农民为了耕作方便,往往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造成农村局部地区空气环境的污染,也危害到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此外,畜禽养殖粪污、农作物地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造成了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二)工业排放污染

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大政方针下,大量的工业企业逐步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环境承载力受到极大挑战。据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分布较广,大部分制造业规模小,运营资金有限,缺乏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技术和设备改造,加之农村地区政策环境宽松,对环境监管力度不强,农村工业企业没有污染排放达标处理的强制管控,加之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撑,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沟渠和土壤中,这些工业生产废弃物中甚至含有毒性物质和微量的重金属元素,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三)农民生活污染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农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升,但由此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如塑料垃圾、废旧电池、厨余剩菜以及各种洗涮污水等,这些垃圾和污水如果随意丢弃和排放,不仅会妨碍农民的日常生活,降低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也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近年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统一建立村级垃圾回收站,收集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户户铺设排污管道,农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好转,比以往更加整洁干净。但是目前,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都还相对薄弱,处理方式以焚烧和简易填埋为主,这种处理方式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还会因填埋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农民生活污水大多未经标准化处理被排放到就近的水体中,对区域水源造成污染。农村的生活垃圾的日益增加与如何有效治理之间还存在着矛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探寻更有益的途径,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

二、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下农村环境治理的困境

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指导下,建设环境宜居美丽乡村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进行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是一项长期复杂性工作,需要持续大量投入才能保障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如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长效保障机制,农村污染治理将会因资金短缺而成为“应景工程”。在生态文明社会构建背景下,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中央财政部门也针对农村环境污染设立专项治理资金,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逐步地改善,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占地面积广,面源污染情况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缓解污染日益加重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资金难以满足需求,依靠政府单一的财政资金支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二)制度供给缺失,监管力度受阻

制度体系建设是农村环境污染有效治理的保证,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应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制度体系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约束机制。目前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主要适用于城市地区的污染防治,对于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缺乏针对性,且许多条文过于笼统,对农村污染治理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关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由于法律制度的供给缺失,虽然许多农村地区建立了地方环保机构,但环境监测和管理人员对于环境破坏监督不力,执行力度不强,收效甚微,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没有设定严格的标准,市场上的化肥农药销售无人管控,不能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因此急待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和执行力度。

(三)治理主体单一,民众参与意识淡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以“村民主体、激发动力”为基本原则,建立多主体联动治理机制。但长期以来,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依靠政府单一主体来贯彻执行环保政策,往往会因人力不足等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治理目标,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事实证明,单一主体治理方式不适应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要求。城市地区对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大,民众环保意识强,许多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环保志愿者团体;而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知度低,加之缺乏必要的媒体宣传普及和引导参与机制,造成大部分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态度淡漠,意识不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不明确自身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担当,将环保简单归纳为政府工作任务,因此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出现“角色缺位”现象。

(四)盲目发展经济,生态考量欠缺

党中央强调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但这一宏观战略并没有明确的实施要求和考量标准,一些农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为了完成脱贫攻坚的短期目标,实现农村人口的早日脱贫,过度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忽视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容量。乡村的自然资源被无节制的开发,农民为了增产增收,滥用化肥农药,大面积的山林、河流因经济发展需求遭到破坏,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盲目引进能源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以重工业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没有以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底线约束力为准入标准。这种以透支生态环境来获取经济增速的方式却是难以长久,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下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坚持以增强民生福祉为核心,推动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形成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助推美丽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注入

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面对当前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困境,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是很有必要的。其一,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中央政府要切实考虑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适当增加对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投入,设立环保基建项目资金、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环保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等,统筹规划资金用度,以有效推进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治理进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乡村。其二,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此外,要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合理调配资金,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环保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其三,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降低税收、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以及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来,形成社会力量协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管力度

现实表明,法律和制度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的可靠保障。要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改善,必须建立长效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首先,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法规制度。“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政策法规的刚性约束来保障治理的效能,政府职能部门应针对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特殊性,进行覆盖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农业生产污染以及工业排放污染的全国性立法工作,并修改完善既有的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删改不合理之处,细化、量化操作性不强的条例。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立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辖区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制定地方性法规,确保每一项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监管制度。通过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监管制度能有效约束农村企业和村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从污染源上控制,实施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管控体系,设定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等,用以防范和控制污染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以追责和惩戒的方法严厉处置污染行为,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巡查力度,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彻底的责任追究,并根据损害程度给予罚款、责令整改、取消生产经营许可等处置,以此警示企业和个人要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后,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领导责任落实制度。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如果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容易出现工作推诿和扯皮现象,从而影响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效率。地方党委作为领导者,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落实责任担当,要明确界定地方党委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并划定相关工作内容,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和绿色产业发展指标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

(三)加大宣传教育,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格局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农民群众的多元力量共同投入,才能助力乡村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长远目标。首先,政府主体要当好生态“引路人”。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更是宣传引导者,民众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参与度,需要依靠政府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利用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介向大众普及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人们知法守法的意识,树立对自然的敬畏心理,此外还要对民众开展广泛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张贴图画标语、举办环保文艺汇演、宣扬典型模范事迹等,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的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自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其次,社会主体要当好生态“助梦人”。社会主体是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环保企业和环保志愿者组织等,他们的积极参与能搭建政府、企业和村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环保企业可以提供清洁、环卫等专业技术服务,政府部门因技术缺乏或人力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与环保企业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保企业自身的环境处理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能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针对性服务,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质量和效率。环保志愿者组织由热衷于环保事业的群众自发组成,他们会定期深入农村,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以及环保技能培训,也能及时向社会传播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最后,农民群众要当好生态“守护人”。农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农村环境的“守护人”,只有这样农村环境才能得到长久维持。村民要转变观念,意识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体作用,积极参加环保知识培训,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养殖技术,规范自身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行为,自觉维护农村环境的优美。同时,还要提高对环境保护的监管意识,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四)统筹规划发展,严格环境准入规定

进行农村环境治理,必须改变唯GDP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综合考虑本地的资源特色、环境优势以及产业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一,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业的生产要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自然资源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对于山川、河流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要着重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对于农业种植区域,要提倡有机农产品生产,利用废弃农作物制作有机肥料,减少对工业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生产出更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第二,建立工业园区,严格环境准入规定。城市工业向农村的大量转移,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没有实行严格的管控制度,也引起严重的污染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工业园区,对入园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禁止不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节能减排等标准的项目入驻园区,限制能源型、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倡企业更新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开展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农村环境治理的中国语境与中国道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201-203.

[2]伏森,陈怀远,林文哲.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J].乡村科技,2020(02):110-113.

[3]冯晓灿.多中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01):42-43.

[4]黄懿.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9(05):66-70.

[5]罗福周,李静.农村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研究[J].生态经济.2019(10):171-176.

[6]张芷婧.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农民主体性探究[J].农业经济.2019(09):94-95.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置于突出地位,并纳入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十三五”规划,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行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处理,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农村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综观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整体改善不大,甚至呈现出资源约束趋紧、局部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致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陷入了治理困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既是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治理问题的深入反思,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主要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原因、治理改善和对策建议等内容为主。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卢智增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借鉴国外经验五个层面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1]。李咏梅指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加大公众参与力度[2]。王春凤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在市场和政府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治理成本和产权划分间的平衡,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足的途径之一[3]。黄英等利用DEA分析法,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4]。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困境的再分析,把包容性治理的理念引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位,以保护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协同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民的治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2包容性治理的内涵界定

包容性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是在西方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个任何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统一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5]。英国学者格里•斯特罗克(GerryStroker)梳理了治理理论的五个基本主要命题:1)治理包括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行动者;2)在处理社会及经济议题时,责任与界线的界定并不是非常清楚;3)在集体行动中,行动者彼此间存有权力互赖的关系;4)治理系一个行动者拥有自主性且自我管理的网络;5)治理强调政府运用新的政策工具或技术来指导或驾驭来成就目标,而非一味依赖权威或命令[6]。可见,治理不再意味着唯政府主义,政府不再是单一的治理主体,但是市场和社会的不足与政府的职能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起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治理”是一个舶来概念,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能否采用拿来主义,尚值得商榷或证伪。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方治理理论所强调的治理主体的多元、多种模式的运用与协作的理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己成为社会管理尤其是公共部门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目标追求。包容性治理的内涵与善治理论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善治理论主要是引用西方“goodgovernance”理论,即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保持公共利益持续增长的管理过程。中国古籍《汉书》载有:“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俞可平教授将西方的善治、“goodgovernance”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善政善治的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韵味的善治概念,即认为善治是一种力图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新型关系,是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管理等手段综合治理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最佳状态。基于此,从本质上讲政府善治是一种治理模式的选择,是一种治理路径的选择,是政府作为治理的主体,以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和归宿,将国家权力回归社会,还政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包容性治理是在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容性的“发展”与“共享”理念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包容性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治国之“大智慧”。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中国古籍中有大量有关“包容性”的论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是指“领导、统治”,“公”是指办事公平、公正、公道,“常”是指常规、规律,包括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因此,“包容性治理”这一新命题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胸怀寻求公平正义。提倡包容性治理理念,就是在社会治理中要尽可能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带动社会参与,扩展服务内容,满足多方位、异质性的社会需求[7]。从本质上看,包容性是民主治理的一项核心价值[8],它的关心的是弱势群体基于法治的平等参与、平等对待和平等权利。

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困境

3.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统计,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生活污水90亿吨,人粪尿年产量2.6亿吨;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加重,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其中化学需氧量占了43%,总氮占了57%,总磷占了67%[9]1;二是农村地区围湖造地、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依然存在;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仍然有近3亿人喝不上健康的饮用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所致[9]89,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癌症村数量在逐年上升。由此可见,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威胁到近8亿农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3.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困境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是改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十三五”规划,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出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治理、农业生态源污染治理的投入;通过《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2015年8月,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随着我国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的态势,农村地区正在受到乡镇企业污染和城市污染转移的双重威胁,农村生态治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陷入了越重视越严峻的悖论中,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政府监管虚置。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涉及一个从源头控制到中间监管再到生态修复的动态持续的过程。地方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一旦疏于源头保护,往往会处于被动的局面,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将会急剧增加,使得政府疲于应付,影响政府科学决策,甚至酿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实践中,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基于政绩前途考虑,根据中央的要求采取源头保护、责任追究、生态修复等方式严格治理农村生态问题,甚至对农村的乡镇企业实施环境问题否决制,但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缺乏长期性、制度性的机制,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和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生态绩效。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使其常常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而致使生态治理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监管乏力,往往抱着“不危害,不治理”的原则,只有当生态环境恶化,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时,政府部门才选择干预并治理,这种监管的虚置,无疑增加了治理成本,也使治理成效大打折扣。二是乡镇企业治污动力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也是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环节。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理性经济人,乡镇企业往往唯利益至上而罔顾环保投入。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往往地域性强、规模小,资金薄弱、技术含量底,无力将其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期较长、收益慢的生态治理中去。加之乡镇企业往往处于农村隐蔽地带,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对污染行为往往带有侥幸心理,而让其通过道德自律,自觉投资治污缺乏现实性。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耦合。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就业的重要作用,其所缴纳的税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地方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污染行为只要不带太大的危害,往往视而不见,即使对其治理,也限于临时整顿,以罚代管。因此,乡镇企业由于违法成本较低,加之保护伞的遮蔽,也使其对生态换进治理缺少动力。三是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程度和深度有限。社会公众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体验者,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和治理能够触及到政府难以触及的地方。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治理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较多地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的方式,加之社会组织发育迟缓,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途径极其有限,致使社会自发参与治理的程度和深度非常有限。尤其是作为农村生态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往往追求获得短期生存利益而忽视对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此外,由于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农业生产生活中所造成的污染及其周边企业的环境污染缺乏敏感和危机意识,只要不威胁到其生存状态,往往对环境污染行为听之任之,加之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也大大限制了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治理主体合力不足。生态环境是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因此,对其治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仅靠政府的“单枪匹马”的主导力量是不够的。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依靠环保、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的管理,由于条块分割,这些部门之间面临职责权限不清晰,导致治理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此外,由于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效应的特征,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乡镇企业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民,更多关注的是其自身的投资成本和效益;加之法律法规的缺失,企业和农民参与生态治理的意识薄弱,致使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缺乏整体合力作用。由此可见,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除了需要加大必要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需要破解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运用包容性治理理论,尊重和发挥多元主体在农村生态治理中作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和收益的最大化。

4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机制

4.1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结构

“包容性治理”的理论精髓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方向,因此,在实践中,要结合我国实际,形成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包容性治理结构。一是要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公共事务,所涉利害关系人众多。由于政府掌握并占有丰富的经济、社会、行政资源,决定了其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者,政府承担着“掌舵人”的角色,各级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整体规划、监管控制将直接决定治理成效的大小。因此,政府首先应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化为绩效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政府要将农村生态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并统筹协调好环保、水利、国土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任务,建立政府与乡镇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使农村生态治理真正成为全员参与、协同治理的新格局。二是要强化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作用。乡镇企业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态势。因此,必须成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乡镇企业而言,首先要把注重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有机统一。乡镇企业发展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一个良好的企业,只有注重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快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革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三是壮大发展社会力量在生态治理中的参与、监督作用。农民生产生活的有限理性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其污染行为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分散性,政府有形的手很难触及这些区域,使得末端治理鞭长莫及。所以,农民自觉遵守道德操守和法律法规成为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凭借。发挥农民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新媒体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倡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进行绿色消费,增强农民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农民及相应社会组织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社会力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2加强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到地方政府、乡镇企业、农民、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复杂系统工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大小,取决于各级政府及其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等社会力量的利益整合和动员程度,以及多方利益主体之间彼此密切配合的程度。因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就在于各治理主体追求自身“私利”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利”之间的矛盾。乡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单纯让乡镇企业投入资金进行节能减排,或者直接参与生态治理显然比较被动;而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希望通过农药化肥等的投入来增加其农业产出。对此,政府应给予包容,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扶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其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并对于绿色产业(产品)给予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而对于污染企业,要给予严厉处罚。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产品进行绿色产品规制,并发挥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监管,社会公众通过购买绿色产品,抵制超标准、高污染的产品,让乡镇企业和农民认识到产品和生态环境之间是唇寒齿亡的关系,进而使其自觉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以为广大民众提供健康、环保的生活、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治理成果的共享。

4.3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权益

农民是农村生态治理中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他们承受着来自农业生产、农村工业污染的双重危害。但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力量薄弱,始终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加之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农民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因而其利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政府要尊重作为弱势群体农民的环境权和生命健康权,完善现有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加生态环境信息的公布,增强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认知度,同时对于涉及农民健康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和建设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让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话语表达权,并自觉接受农民、社会的监督,使农民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是包容性治理的主旨。

4.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立法

实践证明,强有力的法律规范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的有效保障,严格的行政执法能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一是我国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相结合的立法体系,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真正有法可依,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立法既要强调以预防、修复生态环境为目标,又要完善公众的环境权,对弱势群体农民进行生态权利保障,以保证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顺利实施;此外,要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量化农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生态刑法中有关生态环境犯罪以及损害赔偿的规定,以使法律真正成为高压线,从而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保驾护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程序建设。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要明确执法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严格审查并要依法严厉惩戒。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覆盖省、县、乡(镇)、村的全方位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基层执法队伍;此外,要将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纳入基层党政机关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政府绩效考核和农村环保责任制。农村生态环境的包容性治理是一种生态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径的选择,其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治理过程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治理成果(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食品)为社会成员所共享,通过综合运用价值引导、行政管控、法律规制等多种手段,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效益的整体优化,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小静 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智增.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广西博白县为例[J].学术交流,2015(9):115-119.

[2]李咏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农村经济,2015(1):94-99.

[3]王春凤.城郊农村生态环境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析:基于河北省廊坊市近郊农村的考察[J].理论导刊,2011(12):65—67.

[4]黄英,周智,黄娟.基于DEA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3):75—77.

[5]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6]Stoker,G..GovernanceasTheory:FiveProposi-tions[J].InternationalSocialScienceJournal,1998,115(1):19-26.

[7]常修泽.包容性体制创新论[EB/OL].(2012-10-08)[2017-02-01].theory.people.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4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乡村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现如今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决定了环境治理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建设,并且在农村公众参与治理环境治理是必然的途径。对于我国当前发展情况而言,在农村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今年我国的经济在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但随着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突显,农村的过度开垦导致生态平衡受到影响。尽管公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加强之中,但是环境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保护和管理。

一、农村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一)公众参与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参与

历史背景及社会机制多种因素引导下,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主要实施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自上而下模式快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让农村改革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制度及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群众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农村群众希望把握话语权,成为治理主体。单一性“自上而下”的模式会减轻社会力量的付出,不利于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致使参与权难以很好地表现出来,公众的参与处于弱化的状态,公众的行动力无法发掘出来。而如果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重视民众的参与性,积极发动人民参与社会环境治理,支持公众的行动,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

(二)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观念参与

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观念性参与、行为性参与和监督性参与。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治理情况来看,民主在观念性参与表现性很强。《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7》中显示,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当中,环境污染排在第2名,这说明了我国公众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环境关注的比例达到了45.1%,与2006的数据相对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2]。此外,有67%的公众认为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很严重的。比2006增加了5个百分点。但从实践行动上来看,我国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比例却是很低的,国内仅有6%的公众在最近3个月内参与了环境治理活动,知道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的人占了1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公众还只是停留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上,没有将语言转换为行动力,缺乏具体的实践。

(三)公众参与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事后参与

公民参与公共治理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民无参与阶段。该阶段的公民主要由政府主导,其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二阶段是象征性参与阶段。公民具有了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但在行动力上确实表现不足,参与的自主性不高[3];第三阶段是公民享有合法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和责任。就目前从我国公民的参与性程度来看,既不处于第一阶段的“无参与”,也不属于第三阶段的“责任性参与”阶段,而是至于两者之间的“象征性参与”阶段。象征性参与公共治理也可称作为事后参与,主要是指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之后,为了维护公民自身的利益,而通过相关的途径,如信访、举报等一种途径来参与。这种参与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环境的治理只能起到监督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四)公民参与问题的无序性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必须在政府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超出了法律的规定,必然会走向无序性。从近年所发生的环境治理的问题来看,由于不具有政策相关的文化知识,对相关制度难以进行科学的评判。每个个体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未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4]。有时利益的表达途径也不具有准确性和充分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失序和无序,在治理上容易出现一些消极因素。由于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制度的管理还缺少一定的保障,加上公民参与的途径较少,所以需要相关部门严加审视,重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途径建设,保障公众的利益表达。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度不足的阻滞因素

在实践中,阻碍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有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内部动力疲软、政府和市场发展所存在的不足和农村缺乏一定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一)公众参与的内部动力不足

内部动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目前农民较忽视环境建设过程的公共利益。农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收入,为了使农业的利益获得最佳,在作物生长中并不使用有机化肥,把一些可以当作肥料的资源变成污染物,而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5]。乡村环境治理过程中,未对农民进行环境治理理念及优势进行宣传,导致农民对于乡村治理优势认知水平不够,无法正确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也就不会产生较强环境治理参与动力。

(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外部动力不足

企业和地方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两大主要因素,首先表现为地方相关部门的工作只涉及与管理政府内部的公共事务,而没有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也只是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种模式下,资源的过度扩张加深了环境的破坏程度。外部失灵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而市场中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主要是以追求经济目标为导向,为了获得商业利益,使得环境发展让渡于经济效益,进一步地加大了环境治理问题的难度。既往企业认为利益及公益无法兼得,对于地方环境治理水平是不认同的企业选择更重视自己的利益,而政府将环境治理放在第一位,导致乡村环境治理主体出现了冲突,而这种冲突是可以进行平衡及化解的。

(三)农村环保法有待加强

《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在治理的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农村环境问题该如何保护,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以及法律措施。从根本上来说,是难以解决目前农村环境破坏问题的。我国自2014年1月1日起,首部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填补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空白。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6]。在这次的修订法案当中,一共增加了四项农村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为农村的环境保护实现了城乡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政策制度的支持,有利于为公民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探讨

(一)农村的社会组织是实现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强农村环保组织的建设,建设村庄内环保参与网络和村庄外环保参与网络。村庄内的环保组织可以是环保合作小组、社区环保组织的形式,也可以是村民自行组建环保组织。他们共同的利益都是为了解决农村环保问题,为了维护了农村生态平衡而组建起来。村庄外的环保参与网络是社会性的组织,也可以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其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先进的思想体系、经济和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当村庄外环保参与组织通过自动聚集,积极地投身于农村环境保护中,对农村的环保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对于农村的环保问题,社区外与社区加强基础合作,村民参与到环境治理的网络中,就使得环境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农村环保制度建设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保障

社会组织的运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环保法律的制度支持。要让农村的环保组织和社会性组织联动起来,就必须加强建设农村环保法制度的制定,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在完善《农村环保法》的基础之上,制定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如《农村土壤污染法》《农村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良好法律制度保障。同时,行政部门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致力推动农村民间组织和农村环保协会的设立,提高农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培育良好的社会组织。政府的公信力对于社会和农村生态问题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组织建设的保障。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维护人民的利益,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提升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

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主要起着监督和引导作用,政府发挥作用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效果。在环境建设中,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宣传治理环境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来帮助民众了解个体对于环境治理的作用,规范他们生活习惯,自觉地保护环境。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倡导环境理念的建设,引导企业优化结构,调整产业。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在环境生态的建设中树立公信力,号召民主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

(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是由基层及群众共同创造、协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增加城乡交流,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农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让旅游者体验到农村休闲娱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乡村环境及民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满足农村创收经济需求,吸引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及观光业,不断优化农村环境,保持农村乡土及田园特色,同时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互利共生的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得到各方的有力支持,形成联动力量。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所以更需要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大力引导,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村民都积极地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组织中来,改善不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农业的耕种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是一个长远发展的问题,需要各方不断协调,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转型,提升生产的质量。企业自身也要调整生产方案,不能依靠过度开发资源而忽视环境。除此之外,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也极为重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是保障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此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将农村村民个人利益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形成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有助于村民形成较强环境治理内驱力,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治理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宁,王芳.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中的社区介入:必要、可能与实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2):41-50.

[2]李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1):1-3.

[3]尹文嘉,余治青.农村生态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5):185-187.

[4]刘义兵.农村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模式的认知与提升[D].南昌:南昌大学,2018.

[5]李崇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研究[J].乡村科技,2018(5):95-96.

[6]王颖,罗淼.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管理政策不足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5):107-108.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环节的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并取得较为丰硕成果,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更为显著。相对来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较大、推进工作更为艰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面对当前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我们应积极分析挖掘问题根源,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应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的乡村保驾护航。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之根本,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能够为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尤其是在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土地、水资源等生产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但由于前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可耕地仍旧在不断耕作,相应的治理修复期就会延长。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查证根源,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控中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治理好耕地、水资源等,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资源保障。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面对农村发展现实和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搞活农村经济,不仅要强化农业基础,更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产业链,做强做大农村产业。而农村产业融合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走向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

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1.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地方政府跟进工作也先后制定系列措施和办法,整体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但由于历史欠账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部2018年年中的《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地下水水质明显好转,优良级和良好级分别达到8.8%和23.1%,但较差级仍然达到51.8%。与前几年相比,优良级地下水资源中明显增加,但较差级地下水资源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虽然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但耕地面积仍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出现减退,但净减少耕地面积的公顷数下降一半;全国耕地的平均质量等级中低等地仍占到了27.6%。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2.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变化既推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其一,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不仅用上了机械化操作,同时为了提供土壤肥力和减少人工费用,开始大量施肥、播散农药和覆盖地膜,导致过量使用,对耕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其二,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其生活用品购买力大幅提高,尤其是家用电器购买量和使用量大幅提升,所使用的水电和产生的垃圾数量呈现几何倍数递增,但农村生活配套处理设施不齐全,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掩埋,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入地下或周边水域,造成污染面积较大,给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面源性污染,多是由于过度施肥、过度播撒农药、过度使用地膜等农用物资造成的,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其一,农药化肥不仅用量大而且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2017年,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平均每公顷耕地农药化肥的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同时,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成。其二,为了追求高产量好高收益,大量使用农用地膜但因不便于回收而造成回收率低、破坏性强的问题,农用地膜短期内不易降解,不及时清理便会影响土壤自身循环修复,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其三,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禁止焚烧秸秆,但秸秆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归根到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路径在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农村居民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畜废弃物等造成的。其一,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加大资金扶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仍然极其有限,满足不了农村居民飞速提升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垃圾处理量。其二,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意丢弃废弃物,尤其是不易氧化的塑料袋、农药瓶、废旧电池等随意丢弃,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等现象处处可见,长此以往造成垃圾腐败变质,尤其是在夏季滋生蚊虫,造成更为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其三,农村居民常习惯于把家禽饲养与住宅相邻,家禽排泄物污染随处可见,不仅破坏环境,更易传播疾病。加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3.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不同步,污染存在转移现象。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过程中,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结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中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地区。其一,受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城市居民使用物品的周转率明显提升,城市废弃物累积速度提升,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较大压力,一些城市将难以就近销毁或掩埋的大量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增加了负担和难度。其二,受城市生态文明红线的制约,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开始把目标瞄准农村地区,而部分农村地区为了片面追求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未能以长远发展眼光来衡量企业的引入机制,致使一些落后产能企业流入农村地区,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量。

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议的对策建议

1.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也加大农业投入成本。因此,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和提高当地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并通过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当地农村居民科学种养殖,走科学的农业发展道路。第二,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和措施办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发展农业生态园、绿色农业产业园。第三,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激励和奖励措施加大研发、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可降解地膜等农用生产物资,从源头上给予农村居民农业绿色生产的保障。2.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齐头并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第一,地方各级政府要通过定期培训和积极引导,建立一支面向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和监督队伍,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带头人和引领者。第二,通过墙体画报、宣传栏和新型媒体等方式定期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生产、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让人们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并认识到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第三,各个基层农村生态环境小组要广泛听取农村居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建设性意见,采取一定的激励或奖励措施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自觉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3.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面对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的农村地区,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同步协调发展,防止和杜绝城市垃圾等带来的污染转移。第一,各地要创新发展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机制,统一调配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适当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和力度。第二,通过奖励、减免税等措施和办法积极引入社会机构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步伐,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三,各地要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平,谷光路,张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18(09):52-55.

[2]罗鹏,韩鹏.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基于法律与经济的双重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2.

[3]于法稳,杨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5-12.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责任兼任主任,做到该项工作随时有人管,随时有人做。

二、落实责任制

一是制定了《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城乡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任务。二是实行城乡环境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站(股室)负责人签订了城乡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各站(股室)工作的职责,增强了他们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三是针对我局公共区域面积大这一特点,聘请1名门卫专门负责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并实行每天清扫1次,确保了公共区域环境卫生。

三、狠抓环境治理进村社

一是每月5日组织我局职工参加镇社区环境卫生大扫除。二是认真实施化肥减量提效工程。根据不同乡镇、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通过分类指导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方式,减少了化肥不合理投入。三是采取物理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完成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5万亩,实现主要作物绿色防控覆盖达2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25%。四是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80人次,采取查阅进销台账、“三证”、标签、营业执照等方式;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监管,现场销毁禁、限用农药品种5个计10公斤。五是大力推广秸秆养畜技术和秸秆农业利用等措施,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63%。六是引导11户养殖大户和54家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畜禽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等方式,转变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有效避免了面源污染。七是在农作物收割后,通过采取组织农民捡拾和耕耙土地等方式,对耕地内农膜进行清理收集,清理收集的农膜由村保洁员统一按可回收垃圾进行处理,有效杜绝了白色污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法律问题;制度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外在面貌得到了全面改善,整齐的街道、崭新的住房都让农村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自然资源的破坏、工业污染的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进一步优化农村的环境,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立法、加强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我国农村经济才能有着更长远的发展,才能跳出外国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因此,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构建农村环境的治理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

在学理上,农村环境治理与农业环境治理的概念容易混淆。学术界未形成农村环境治理和农业环境治理的统一概念。由于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很难为后续的立法工作、司法工作与执法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指导。为此,学术界应尽快统一一个包含农业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综合概念,为将来关于涉农环境的立法、司法、执法工作提供学理上的基础。从实际应用上来看,区分农业环境治理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意义不大,因为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农村进行的,而农村又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固有区域,基于此,在立法技术上建议统一改为涉农环境治理与保护。这样既统一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概念,又区分了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概念。在现实中,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主要面临工业化污染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具体来说,其一,工业化污染严重。处于经济利益和企业生产成本的考虑,城市中的许多企业将高能耗、高排放和重污染的生产经营项目向农村转移。各种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无害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河流和土壤之中。在城市工业转入农村的同时,乡镇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与城市重工业规模大、相对集中相比,乡镇企业呈现出规模小、相对分散的特点,这对农村环境治理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其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大部分位于近农村地区,近些年政府逐步重视环境的保护,早在2005年8月,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而现在农村烧荒、砍伐林木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造成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每年烧荒引发的火灾都有发生,屡禁不止。烧荒问题需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否则将严重破坏动植物的栖息空间,也会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稀有资源的保护来说都是重创,这些问题都与总书记的要求背道而驰。其三,农民本身环境的保护认识不强和环保法律知识欠缺。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还略显偏低,受到小农思维的影响,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大量、过度使用农药、环肥、地膜,这就给土地污染和食品安全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大部分的农民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农村土地的原生态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农民使用地膜残片不易分解,更是影响到了土地的渗透性。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粪便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河流中、甚至是田地旁、山林里,这些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

农村环境立法有待进一步健全。我国对环境立法予以高度重视,于2014年4月24日修改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在环境立法领域里一次重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条款较少。《环境保护法》在33条、49条和50条中,专门规定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条款。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中也较为分散的规定了农村环境治理保护的相关条款。剩下的就是散见于政府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之中,而这些法规规章对相关污染参数规定的标准参差不齐,许多地方法院在审理农村环境案件中,因适用的法律条文不一致,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而且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初衷较多的是以城市为中心,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不足,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缺乏法律依据。农村环境治理的司法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我国各级法院中专门设立的环境纠纷法庭可谓凤毛麟角,由于涉农类的纠纷案件多由县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而环境纠纷类案件又多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这样就会出现涉农环境纠纷案件在管辖权上出现异议的问题。而且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的法官多出身于城市。接触农村案件较少、涉农纠纷处理经验相对不足,而目前有许多涉及农村的环境纠纷的案件又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农村村民的环境权问题的案件又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涌现出许多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案件,这使涉农环境保护司法的工作效率大为降低。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纠纷的法律问题,应当加大力气从设立专门的审理涉农环境案件的人民法院入手。农村环境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所涉及的行政部门较多比如农业局、水利局和交通局等,这些部门均有部分权力进行执法,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行政机关,这就形成了各部门之间利益相对不协调。一旦出现农村环境问题,就出现了群龙治水的局面,甚至对本部门“有利”的案件。各部门争相执法,导致农民或村集体不知道该听哪个执法机构的,如遇到跨部门、跨地域、比较难啃的农村环境纠纷,就会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三、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

为有效地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制定出一部独立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涉及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都比较完善,而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却相对薄弱。因此,要统筹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的立法工作尤为重要,切不可顾此失彼。在建立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法》的框架下,逐步构建以下几项法律制度。(一)基于农业、农村和城乡一体化构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建立农业环境保护体系。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在大的层面上规定了我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职责,但是法律规范的比较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首先,政府的指导责任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在农业环境中推广使用新技术,加强农业污染源的监测和预警,协调各行政机构采取的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水土枯竭等生态失调现象。进一步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其次,在政府指导职责方面,进一步细化包括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和其他农业经营组织)科学种植和养殖。用法律规定的形式,科学规定出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其他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剂量,科学使用和处理农业地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构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村居民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保护,用专门的《农村(涉农)环境保护法》规定我国各级人民治政府的主要职责。要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出涉农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支持和政府所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在防治土壤污染、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禽畜养殖、屠宰污染等农村环境领域加大法律法规的制定。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水平,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综合整治。同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县级政府是负责组织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责任方,不得将政府工作委托给村集体或个人甚至其他营利性组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农村的污染,农村对城市的影响进一步的密切,甚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要形成新的涉农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在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等诸多环节上,加大基础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在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卫生废弃物等化学、生物废弃物的管理中,要设立安全度高的回收设施集中处置,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明确权利义务进而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二)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补偿、监督制度。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补偿制度。农民朴素、务实的性格和心理,决定了我们国家在实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以经济手段调节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由于我国农村环境的保护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点,基本上只有投资、回报较少,甚至没有回报。而政府的专项资金的投入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一些地方的政府对农村环保的投入非常有限,甚至是不投入。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农村“垃圾靠刮,水靠蒸发,灰靠雨刷”的治理状态,因此,各级政府要在污水处理、垃圾点和垃圾桶清运站建设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对生态系统本身的保护和恢复的成本进行补偿,对农村区域环境生态系统设施加大投入和补偿力度。对农民因保护农村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此外,还应加大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地区和对象的资金投入。构建政府监督职责和执法机构的制度。各项法律和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制定统一的涉农环境保护法律的同时要将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重大环境事故报告制度以及政府相关领导引咎辞职制度写入法条之中。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农村环境执法部门,该部门直接隶属国家生态环境部,参照国家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的组织机构形式,在人事任免和财务保障等方面实行垂直管理,同时赋予各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部门行政诉讼主体地位资格,与相对应的审理农村环境纠纷的专门人民法庭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三)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度和司法制度。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度。我国法律学术理论上对法律责任进行了区分,把法律责任划分成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在追究破坏农村环境行为的行政责任方面要规定出违法者因违反法律法规而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由行政机关追究相关人员违法排放、超标排放、擅自开工建设、违反信息公开等其他情况的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同时还应规定行政问责制度,一级政府对同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级政府负责人对现任下级政府的负责人,由于过错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影响行政秩序、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在保护农村环境问题上,具有以下情形的,要给予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而给予行政许可的;对危害农村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纵容的;依法应对危害农村环境行为而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而未作出决定的;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等其他情况。在农村环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方面,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刑法》中对该领域已经做了严格的、完整的法律规范,在追究法律责任时可以直接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司法制度。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农村(涉农)环境保护法庭,因此建议在农村环境纠纷比较多的地区,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农村(涉农)环境保护法庭。由于涉农环境保护案件的专业性比较强,涉及面也比较广,在负责审理农村环境纠纷的案件的法庭的人员配备上就更应该侧重于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具有丰富的农学知识的、具有处置农村环境纠纷能力的基层区、县一级法院的法官。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严重的脱离基层实践,因此在专门审理涉农环境纠纷的案件中基层区、县一级的人民法院的法官比较有优势,在法庭人民陪审员的配置上应侧重于有农村生产、生活经验或在农村比较德高望重的人参与庭审工作。同时在审判技巧上,由于涉农环境纠纷的案件具有较强地缘性的特征,建议司法机关在审理涉农环境保护案件时多采取调解的方式,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环境的纠纷,也维护了农村村民之间的邻里感情。设立与环境保护法庭相对应的环境保护执行庭,负责对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工作,由于审理农村环境纠纷案件避免不了要到污染源进行实地的调查,因此在司法保障方面要给予审理农村环境案件的法院干警特殊的岗位津贴补助和卫生补助。这样既能保护干警的生理、心理健康,又能提高办案效率,还能够将优秀的法院干警留在农村基层,心无旁骛的开展司法工作。(四)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制度。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农村环保意识与农村环保法律观念、增加民众的参与度,离不开对农村环境法律的宣传。为此,需要培养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农民和其他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之中。具体做法上,可借助当前各种新媒体和网络平台,采取灵活多样、贴近于群众、语言简练明快、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群众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让他们充分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调动起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让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管理参与意识深入到老百姓的心中,使他们弄够运用法律手段切实的保护好自己的权力。同时加大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典型案例的宣教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农民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树立典型。而对农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对其进行物质惩罚的同时,还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媒体曝光,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简言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人类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我们需要健康的空气、水源和土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安全和国民的生命健康权。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更要建立起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王允华,杨兴东.绿色发展视野下农村环境治理法律规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12):40-42.

[2]吕东明.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8(2):36-68.

[3]范和生,唐惠敏.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变迁与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4):149-155.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8

【关键词】山区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问题

山区环境治理历来是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问题。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具有脆弱性,山区环境治理存在诸多困难。山区环境综合治理不仅关系着区域内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还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紧密相连。如何从全局出发,做好区域内环境综合治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自然环境简述

象明彝族乡位于勐腊县北部,是西双版纳州唯一的彝族乡,地处北纬21°59′~22°19′,东经101°08′~101°26′,东与易武镇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乡交界,北与景洪市勐旺乡毗邻。辖有倚邦、安乐、曼林、曼庄、龙谷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66个自然村),具体情况见表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雨量较大,地势复杂,多山多水,环境条件复杂,环境治理和开发难度大。总体来说,象明彝族乡区域的环境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地区多山多水,且年降雨量较大,雨水和河水冲刷力度大,土质营养流失,这严重影响了区域内农业发展,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种植,产量也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给区域内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地质灾害隐患,影响区域内人们正常生活。其次,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活动、生产生活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都会对该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此外,该乡区域位于小黑江流域,辖区内所有河流都汇入小黑江。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水资源污染逐步加重,给当地水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总体来说,象明彝族乡区域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进一步开发,居民生活废弃物逐渐增多,处理问题难解决,村庄环境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综合治理难度大。

2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局部生态改善,但整体恶化趋势未改。当前该区域环境问题已引起注意,治理与保护措施也在推行,但总体来说,局部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区域整体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并未得以根本扭转。区域是一个整体,综合治理强调“综合”的治理理念,而当前的环境治理大多是从局部出发,从微观入手,难以从区域整体环境保护与治理出发,从而导致综合治理进程缓慢,效果十分有限。2.2生活与工业废弃物污染严重,开发与治理难并行随着社会发展,该区域人口越来越多,农业、工业、旅游等经济活动扩展,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环境承载量超出区域正常承载力,在有限的恢复周期内不断展开新的开发活动,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给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极大的阻碍,难以实现治理与地区开发并举。此外,随着当地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诸多不易降解和就地处理的产品进入农村,这些难以降解的工业产品在农村没有专门的处理措施,给当地环境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典型的如废旧手机、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物品。2.3水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和工业活动,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污染原因大致可归纳为:①养殖业污染,即养殖禽畜的排泄物等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或渗入河道,造成水质污染;②居民生活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河道,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等现象屡禁不止;③当地工业废水排入水中,造成水质污染。水污染是当地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但水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范围广,牵涉利益主体众多,且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影响,治理起来难度极大。2.4治理技术滞后,缺少有效投入。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中,治理技术是核心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管理技术的进步,环境治理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区域环境治理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象明彝族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技术仍较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和地形地势的限制,治理技术难以科学完整地应用到其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村寨分散,点多面广先进治理技术成本较高,治理期间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而资金基础薄弱限制了治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此外,先进的治理技术同样需要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引入,人才不足问题同样限制了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5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不到位。当前环境治理过程中,区域内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不到位,居民环保意识和发展理念较差,严重阻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进程。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居民生活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给区域造成严重的生活污染,最典型的是生活固体废弃物的丢弃;②由于缺乏环境生态理念,导致当地发展路径和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农业化肥造成土壤污染,过度开发土地、生活污水污染水质等;③综合治理策略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除了环保部门的管理和约束之外,居民和企业的配合是环境治理措施得以落实的关键因素,而民众的配合有赖于整体环保意识的提升。

3环境综合治理策略

3.1树立区域全局意识,从整体上改善区域环境。要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则要树立全局意识,从宏观角度出发,这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根据该区域内的发展开发举措和生态环境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规划,统筹区域治理全局,设置综合治理目标,并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1-3];②在全局统筹下,做好微观和局部的治理工作,针对不同局部的环境状况和特点,将治理工作细化,并落实到各个负责机构。象明彝族乡区域内共有椅邦、安乐、曼林、曼庄和龙谷五个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在治理纲要的指导下,分别对每个村寨的环境及发展模式进行考察与研究,针对不同的特点,制定适宜的环境治理策略,并以村委会为单位,部署治理工作。做到宏观指导和微观治理相结合,协调整体与局部,全面改善山区环境治理局面。3.2全面保护山区环境,保护与治理为重。在山区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治理为重,而不能将开发和经济利益放在首位。首先要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为先”的治理理念,做到保护和预防。针对当地环境制定保护政策,对当地环境脆弱地区,要出台预防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出现,为生态环境的修复留出足够的时间,严格管控当地生态环境,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因此,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平衡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环境,严格治理,全面提高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保障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重点治理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找到主要矛盾。象明彝族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问题则在于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水体污染,减少生活和工业废弃物污染,制定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案。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对污染区域水体进行动态监测,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抓好污染源治理,增强区域内居民保护水体清洁的意识,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严格控制企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有害废气等的排放量,有序建立垃圾处理降解站,出台垃圾排放、处理管理管控措施,治理垃圾污染乱象。3.4发展治理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环境综合治理离不开治理技术的加持,因此应学习和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和治理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应用,引进治理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术和人才来提高治理效率。此外,还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重在开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首先当地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环境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适当增加财政投入,为环境治理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发挥当地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做到多管齐下,保障环境治理的物质需求。3.5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从整体出发,对区域内的环境特征和保护措施进行科普,可通过制作拍摄环境保护纪录片、举办环境知识公益讲座等方式,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可通过环保部门官网、官方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大众媒体及时播报象明彝族乡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发展情况,公布环保方案和措施,让当地企业、居民及时把握环境治理动态和相关政策,保证其知情权,号召居民更新环保理念,及时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积极配合环境治理政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山区环境综合治理中,要树立“综合治理”“预防和保护为主”的理念,在整体科学布局指导下,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并利用先进治理技术,促进综合治理效果的提升,保障区域环境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娅兰.山区水土保持发展现状与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49-50.

[2]蒋良富.基于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76.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理念;综合整治;多元共治

一、陕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意义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逐渐向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产业化带动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的生态系统和平衡状态遭受破坏。再加上农村的居住条件并不均衡,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环境卫生有待改善。总体上来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仍然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为改善这一现状,近年来中央不断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力改革农村环境和乡村建设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报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都提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村容村貌提升和厕所革命为行动目标,争取到2020年年底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接近85%、户数累计超过600万,对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陕南、陕北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在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上也要确保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农村环境问题不光影响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繁荣稳定的大局,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意义非常重大。

二、陕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有待增强。农村环境污染源小而多,面广而散,治理难度较大,虽然各地推出了政府主导治理的模式,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政府忽略了村民的力量。农民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思维习惯是在多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客观形成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且环保观念在农村地区宣传不到位,农民主动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觉改变传统陋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村民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环保的概念还没有植根于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依然有不少农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面对综合整治,等、靠、要思想严重。(二)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不足。与城市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是天然落后的,尤其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配置不到位,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得不到纠正。没有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乱排,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混杂各种油污、剩菜、洗涤剂)很难清理;垃圾乱扔,尤其是河沟两旁的堆积物、河面的漂浮物,味道刺鼻,环境堪忧。并且农村的自来水也远未得到普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三)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极为缺乏,环境问题大部分首先爆发在城市,所以世界各国的环保法主要是针对城市环境污染。我国在出台环境法律法规之初,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依然是接近空白,没有一部法律法规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现有的指导性法律条文对农村环境保护都是被涵盖在其他法律法规之中,其中有少数的条文缺乏针对性,采用了概括性的文字来表述,具体操作空子大,无法用于实际中去。例如,简单概括性文字表述在现有的环保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指出具体问题采用的处罚程度和处罚措施,在实践中还是无法可依。(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涉及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就村组道路硬化、绿化、文化墙建设几项来说,一个村就需要投入几十万元,一个县就需要投入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再加上环卫设施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工资等,对大多数县区财政和缺乏经济支撑的镇村来说,困难巨大。(五)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参差不齐。从综合整治的效果来看,一些区县成绩突出,如延安市宝塔区、西安市高陵区、石泉县、太白县、合阳县等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大,效果明显,但很多村镇治理效果仍不理想。总体而言,川原县区好于山区县,铁路、公路干线沿线镇村好于偏远镇村,经济条件和群众基础好的村好于其他村。从整治工作来看,不少县区和镇村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短期突击整治、轻长期管护机制建立,重外观建设、轻内部整治,重局部整治、轻全面治理。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空白,部分基础设施损坏,道路硬化年久失修问题较为突出。

三、陕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培养健康发展的村民自治观念。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文艺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农村环境现状、污染危害,并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其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如使用清洁能源,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带领家长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如参观环境展览,用视觉刺激较强的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教给大家科学的应对方法。举办各种环保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形式主义。例如,联合农村当地的卫生服务机构和诊所举办科学讲座,给农民分析环境污染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联合当地中小学校举办捡垃圾志愿活动。当地学校和卫生服务机构是最容易发动起来的,也是最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二)建立健全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除了增强环保观念,还需要大量的配套基础设施,只靠行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般都比较大,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在投入上还是要施行以政府为主,以社会各方投入为辅的多方投入机制。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筹资机制。一是明确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加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专项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结合起来,把生态农业项目摆在首位;三是政府要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投融资进行合理引导。(三)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定法律法规中要注意法律法规的便于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一个针对性强、比较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单行法—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相关法律规范的体系。应该发展和农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对农业资源保护虽然有提及,却没有与农村污染的防护与防治、生活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等相结合。我国需要制定与农村农业发展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如《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态农业保障法》等法律。(四)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源头治理。农村面积广阔,但是村庄比较分散,垃圾污染以及水污染的规模一般都较小,所以很难集中整治。在治理上要把握就地、就近消化的原则,这也符合大自然本身的特点。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并鼓励绿色生活;明确垃圾产生责任,谁的垃圾谁负责,同时政府可以现金奖励方式进行鼓励,调动大家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料垃圾,要设置不同收集设施,对农村医疗垃圾,要定点定期回收处理;对建筑垃圾,要定点堆放集中处理。在污水处理方面,实行就地处理、源头处理,如采用分户处理的新技术。可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如浙江等省和陕西省延川县的“垃圾兑换超市”做法、积极推广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农业循环产业链的循环链畜禽生态养殖“西乡模式”等。(五)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理念,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以多元共治的理念来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以及相关企业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机制,是顺利推进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举措之一。第一,决策共谋。以村两委为代表的基层组织或环境治理团队构建村民与政府对话的渠道和交流的公共平台。第二,项目共建。支持基层领导或企业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实行各方共建。第三,设施共管。政府层面,要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村民层面,应通过村民会议将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垃圾、污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村容村貌维护纳入村规民约等。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30-32.

[2]李冠杰.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机制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6):156-158.

[3]刘子琳,吴根义,罗惠莉,等.源头分类对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影响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8,26(01):70-72+76.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篇10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要求,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规划建设为动力,以治理村容村貌和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为载体,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纪检组长

*县规划和建设局局长

*县城乡规划局局长

成员: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县农办、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县畜牧食品局、县农能局、县爱卫办、*镇、*镇、*镇、*乡、*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规划和建设局,由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结合灾后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农房修缮加固,确保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顺利开展。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环境治理与创造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条件,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配套设施,保护林盘资源,培育农村支撑产业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引导,节约土地,扎实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四、工作目标

通过治理,试点村要达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特色突出、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村庄。

五、治理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结合当地实际,修建符合要求的村内主干道和户通道路,完善供排水、能源、通信、电力等基础,修建村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治安联防室、便民商店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配套路灯、绿化、健身等附属设施;广电、通讯、电力安装规范,进村入户。

(二)治理农房院落。在开展“两池六改”和“六清四化”工作的基础上,拆除乱搭乱建房屋和残垣断壁,统一围墙、建筑风格,清洁墙壁,整理屋瓦,清理院外林盘,填埋粪坑灰池;柴草农具杂物分类整齐堆放,做到院外风格一致,院内整齐干净,室内清洁卫生。农房重建的设计风格要与川西民居风格一致,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

(三)整治村容村貌。以治理“脏”、“乱”为重点,推行柴草农具入户进屋措施,治理乱堆乱放现象;改变家禽满村放养习惯,改为院内圈养,解决村户院落粪便满地问题;修建垃圾池、垃圾中转站,配套垃圾清运制度,改变房前屋后堆放垃圾的不良陋习;疏浚沟渠河道,清淘堰塘垃圾淤泥,建设生产、生活污水沉淀过滤和净化设施,实现水流干净清亮,村容整洁清爽。

(四)民居建设。对试点村内的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坡屋面、三合或L型布局为特征的传统农家院落采取维护、修缮措施,对风貌不协调的农居要按照当地民居风格进行调整,要做到与当地的古建筑风貌、人文环境和地域特色相一致,与历史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的农耕文化气息。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4月25日至2009年5月25日

在已确定农村环境治理试点村的基础上,做好试点村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治理目标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进行宣传动员,全面部署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9年5月26日至2009年11月30日

按照治理目标、内容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各试点村的治理工作计划,缓急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在2009年11底顺利完成。

(三)验收考核阶段:2009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15日

县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形式对5个乡镇试点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考核。

七、工作措施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任务重、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紧紧围绕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充分尊重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使治理试点村的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整合力量,组织专家分析并解决治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各试点村乡镇为试点村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治理试点工作的落实,每月底前将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送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四结合”。

1.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相结合。以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加快试点村道路、沟渠、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受灾群众在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上重建和维修,避免异址建设,占用耕地。

2.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农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要配套完善道路、沟渠、垃圾池、沼气池、通信等基础设施,满足社区功能要求,提高其环境承载能力和居住凝聚力。

3.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林盘资源保护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纳入规划保护的林盘,一是要加强聚居型林盘道路、供水、排污、电力、能源、通信和卫生等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提升林盘内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二是要保护生态型林盘的树木和植被,禁止砍伐、移栽和买卖林盘内竹林、树木,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维护林木树种的多样性,治理林盘周边的河流、沟渠,保护林盘整体的“田园风光”景观和生态系统。

4.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各试点村要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立足自身地域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实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地处城镇、风景名胜区周边及河流沿岸等生态环境较好、林盘规模较大、传统民居保存较好的村庄,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农耕文化资源,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环境、卫生、房屋的治理,增强接待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体验农耕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对其余村庄要积极探索,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宜小型化生产的庭院经济、苗圃园艺、反季节蔬菜、水产牲畜养殖、中药材等特色生态农业,并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不断凝聚产业力量,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使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把握治理重点,突出治理效果。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从灾后农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出发,把握轻重缓急,明确治理重点,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从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密切的路桥沟渠、拉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突出治理成效,解决与农民利益密切联系的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缺乏问题,使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为争取农民积极参与治理打下基础,提供动力。

(三)协调部门分工。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在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有序推进治理各项工作。

县规划和建设局牵头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试点工作,协调试点村乡镇与部门之间相关事宜,为试点村镇房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试点村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的指导协调工作;

县城乡规划局负责村庄人居环境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村庄道路修建、路标设置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河沟堰塘等水利设施和农民饮用水水源规划建设工作;

县农能局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使用的指导工作;

县畜牧食品局负责畜禽、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本级财政经费落实和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污染源治理和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指导监督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绿化树种选择栽培的指导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对试点村卫生院提供业务指导。

县旅游局负责试点村内乡村旅游、农家休闲开发规划指导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县爱卫办负责改水、改厕、改圈、改厨的卫生达标和灭“四害”的指导工作;

县农办负责对试点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业务指导。

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将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