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31

农村教育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1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要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比重的目标仍有一段差距。数据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如表1所示,从2005-2009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却在3%左右波动。从国际水平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6.2%,发展中国家也约为4%。如表2所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919.98亿元增至2006年的2177.27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由2000年的597.66亿元增至2006年的1880.57亿元。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首先,在省市之间的不均衡。以下选取浙江和贵州两省为例。〔4〕2009年,浙江省在教育投入上,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7841.39元,最低的温州市是4528.68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10568.30元,最低的湖州市是5812.68元。而2009年的贵州,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贵阳市为3565.65元,最低的毕节地区只有1800.6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是贵阳市3960.09元,最低的毕节地区为2130.64元。此外,中央在对省级的转移支付中,常常为了达到宏观目标,以牺牲落后地区的利益来成全发达地区的要求。下面是1998-2004年,以中央政府对江苏、湖北、贵州、云南四省的教育拨款情况为例:江苏由17.94亿元上升到30.24亿元、湖北由18.68亿元上升到33.99亿元、云南由1.35亿下降到0.49亿元、贵州由0.19亿元上升到0.22亿元。〔5〕由此可见,需要中央大力转移支付的落后地区反而得到的很少,而不需要中央转移支付资助的发达省反而得到很多。其次,在城乡间的不平衡。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不仅在经济上落后于城市,在义务教育的教育资源与办学条件方面也低于城市,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03-2010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由810.07元增加到3802.9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86.96%提高到94.78%;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60.91元增加到862.0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2.95%提高到92.71%。〔6〕虽然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重心”过低,客观上拉大了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富裕地区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过去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明确把县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管理主体。从管理角度出发,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性较强,让地方政府实行管理,有利于贴近和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7〕但是,以地方政府作为投入主体,却带来了很多问题。据统计,2006-2010年,全国财政已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458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10亿元,地方财政安排2078亿元,总体体现了中央作为投入主体。但是有数据显示:仅2008年一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就达3711亿元,而“新机制”后中央5个年度累积才拿出2510亿元,平均每年拿出502亿元,这尚不足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年支出的14%。〔8〕所以,实施“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重心仍在地方而非中央,“小马拉大车,大车拉小马”的行为、财权和事权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困境。

原因分析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由中央、省、县、镇四级财政共同投入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但我国目前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模糊,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力明显增强,地方财力削弱。但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地方政府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8%,县级约占9%、省级约占11%,而中央只占了近总支出2%。〔9〕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很多县镇级财政是“吃饭财政”,连基本的教师工资的支付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改造校舍、增添办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了。2.高层次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和额度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保障。我国高层次政府的转移支付科学依据不足,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10〕通常是高层次政府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来确定转移支付额度,极易造成资金的实际供给与需求不相符。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财政能力和发展水平实行区别对待: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可以适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将转移支付的相关程序纳入法制化建设。3.中央、省政府转移支付的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使用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政府职能混乱、权责不清、不够公开透明化,中央、省级的拨款常常在下拨过程中“跑、漏、滴”,到了县镇级政府往往少得可怜。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还存在着资金被挪用、滥用及贪污等现象。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2

提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波兰农村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任在地方政府上,农村地区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结构性问题的挑战比城市更加严峻。尽管波兰农村地区从国家获得的教育补助金较多,在教育设施更新和扩大方面的投入甚至高于城市(见表1),但由于农村教育自身收入较低且获得家长的赞助较少,与城市相比,仍然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困难。资金匮乏的问题在基础教育上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地方政府很难得到国家的教育补助金;另一方面,国家又强制地方政府对那些愿意将6岁孩子送到小学学习的家长负责,而相对于城市家长而言,农村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又相对贫乏,所以农村地方政府面临着更大的财政压力。在城市,所有6岁儿童的父母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小学读书,而农村不愿意送孩子读小学的家长超过10%,这导致了城乡孩子在接受早期教育方面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为了城乡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均衡,农村6岁的儿童应该接受小学教育,应该鼓励农村家长将5岁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小学预备班的教育。波兰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规定所有6岁儿童必须接受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借助教育助学金等教育资助方式让所有6岁儿童登记注册学习。通过缩减工业工程和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教育财政支出(减少3.6%),将城市的普通教育支出减少约3.3亿(这部分资金相当于很多农村或郊区普通教育资金的1/3),这些节省下来的可观的资金投入于农村基础教育中,为农村6岁儿童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教育助学金[2]25。此措施对农村各地区的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有农村6岁儿童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通过这种支助方式,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增加了11%,减轻了农村关闭小型学校和解聘教师的压力。波兰政府部门对教育资金的再分配,不仅使教育均等化问题得到改善,而且提高了已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城市的基础教育也未因此而受到明显的影响,因为城市的家长一般都拥有更好的能力以私人的方式为基础教育作贡献。在农村5岁儿童入小学预备班学习的问题上,波兰教育部已拿出具体计划,以保障5岁儿童进入小学预备班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并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波兰现阶段农村拥有5岁儿童20万名,其中15%的儿童将有机会在该项目实施第一年进入预科班学习,另外15%的儿童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相继进入,直到75%的儿童进入小学预科班[2]27。该计划的实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依赖于农村教育管理智慧,即农村教育的发展借助相邻城市的发展(据1999年波兰教育部统计,为了让农村教育的发展接近城市教育,国家政府将城市收入的30%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采用就近救济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减少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数量,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实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优质发展,即通过经费投入和提高教师质量,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适度关闭小规模学校,实现地方政府财政分配高效益

为了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波兰通过关闭部分小规模学校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无论从长远还是短期来看,关闭小规模学校的问题还有待商榷,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两种矛盾:一种是因财政问题导致的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因学校关闭问题导致的地方政府和家长之间的矛盾。由于波兰农村各地区分布相对分散,再加上人口数量的锐减,为了实现每位适龄儿童都有学上的目标,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量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所产生的高消耗和低质量的问题又是非常棘手的,亟待解决。所以,适度关闭部分小规模学校,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学校人数极其少的小规模学校是有必要的。为了避免这样的做法导致那些地区的孩子面临辍学的问题,在执行该建议的同时,波兰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措施,如对那些因关闭本地学校而需要到外地读书的学生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和经费上的补贴,使其能顺利实现转学,同时,也将关闭部分学校所节省的资金用于集中学校教育的经费投入上,以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质量。此外,波兰政府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一方面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地处偏远地区孩子的交通问题。总之,适度关闭部分小规模学校的同时,还应将节省的资金用于诸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集中学校的教育投入上,将尽最大努力缓解那些因关闭本地区学校而上学受阻的学生和家长的困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教育目标。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3

一、农村教育硕士的发展与问题

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即通过推荐免试入学和免费攻读学位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到部级和省级贫困县的学校任教。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取“1+1+3”的教育方式。2006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扩大了实施地区,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展到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新增了培养单位,增加了4所师范大学开展专项推荐免试工作;调整了培养方式,由“1+1+3”变为“3+1+1”的模式[1]。具体培养方式为:前三年,取得农村教育硕士入学资格的学生(以下简称为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签约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到培养学校注册研究生学籍,脱产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回到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继续课程学习,并撰写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后,由高校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目前全国试点省份均有一至两所大学承担了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任务[2]。农村教育硕士学位的设立顺应了我国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以及农村教育的复杂性,使现实中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培养出真正满足中国农村实际需要的教师。农村教育硕士是教育硕士的分支之一。教育硕士最先产生于美国,是美国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学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专业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教育硕士被引进中国,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育硕士实施时间还比较短,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还直接脱胎于教育硕士,缺乏与中国农村实际的有机联系。二是如何使这些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能真正为农村服务。农村教育硕士从教的地方都是部级和省级贫困地区,缺少发展的机会和资源,这与教育硕士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在服务期满后仍有志于从事农村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其中的真知灼见对今天的农村教育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二、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乡村教育改革。他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同时他又指出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而培养教师的关键则在于师范教育和师范学校。他强调“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3]。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他明确提出师范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培养师资[4]。他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师范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实践着他的师范教育思想。1927至1930年间他开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致力于乡村教师的培养和乡村教育的改造。在实践中,他结合教育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极富指导意义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就认识到中国教育必须联系中国国情的问题。他指出中国教育界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缺乏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5]。中国乡村教育包括乡村师范教育的问题在于脱离农村实际,以城市为导向,他认为我们的师范教育必须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3]。除了重视教育联系实际之外,陶行知还非常强调对教师进行终身教育,他认为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人不应以从学校毕业作为教育的结束。只有教师自身得到充实,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此外,陶行知也十分重视师德建设,他不仅以身作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且鼓励青年教师要有“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精神,要投身于最需要教师的贫困地区。总之,在有关乡村教师培养的论述中,他强调教育联系农村实际、突出中心学校的地位,主张教师教育的终身性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这对我国当前开展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如何培养出真正满足中国农村实际需要的教师以及如何使这些教师能真正为农村服务这两个问题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三、启示

(一)实现签约学校与高校之间的互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强调师范生必须先在农村实际锻炼3年,之后再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可见,农村教育硕士实际上是由签约学校和高等院校共同培养的,且签约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的签约学校实质上与陶行知一再强调的中心学校(承担师范生实习任务的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师范生实践锻炼提高的主要场所。陶行知非常重视中心学校的作用,他指出“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6]。他强调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认为师范学校和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但在我国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签约学校的建设却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地方。签约学校不仅是师范生最初开始工作的地方,而且也是他们不断学习提高的基地。师范生有效融入农村学校之中,才能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也才能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使3年后的理论学习更有意义。只有高等院校与签约学校的有机互动才能真正有助于高校、师范生以及签约校三方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高校和签约农村学校间的沟通与互动,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举措。第一,高校应邀请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向研究生传授教学实践经验。同时,高校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密切联系农村实际[7]。陶行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楷模,在师范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他形成了“生活教育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要面向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大自然。在教学方式上,他主张教学做合一,指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不然便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这些都值得高校借鉴与学习。第二,签约学校要及时吸收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果。通过经常性地聘请高校教师来讲学或座谈,签约学校可以不断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农村学校的整体进步。特别是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的问题,高校更要注重从理论上给予引导和解答。

(二)加强农村教育硕士的终身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这一思想实际上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一种延伸[8]。他的“生活教育论”强调生活即教育,因此教育不仅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包括生活的各个阶段。他认为教育在纵向上应是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他设想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其中他非常强调师范学校的继续教育的职责。他指出内地有许多师范学校对毕业生毫不关心是最不好的现象,强调学校对毕业生有继续培养的责任。农村教育硕士取得学位、结束5年的学习生活,只是其整个教育生涯的一部分而已。在他们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后,只有继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只有国家为农村教育硕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也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因而,农村教育硕士的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必然,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育内容要联系实际。陶行知强调成人教育要以成人生活为中心,因此,农村教育硕士的继续教育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要以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境为出发点,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对农村教育硕士的继续教育可以不以学科而以问题为单元组织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受训教师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实际教育问题的解决。第二,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陶行知为了适应成人生活的需要,在成人教育方面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先生制”、“艺友制”等。虽然在今天的继续教育中我们不必直接采用这些方式,但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农村教育硕士正式开始工作之后,再对他们实施系统的教育会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成为必然。在教师培训上,长期、短期,面授、远程,半脱产、全脱产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形式,关键是要做到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三)重视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道德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环境一般比较艰苦,发展机会也相对较少。要使农村教育硕士这些优秀人才能真正为农村服务,除了物质上的鼓励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精神修养,加强职业道德。陶行知非常重视师德的培养,他曾对教师提出五点希望,即:信仰心、责任心、共和精神、开辟精神以及试验精神[9]。联系今天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我们尤其应该强调师德中的信仰心和责任心。因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教育,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对学生倾注爱心,他才能在相对艰苦和不利的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乐教乐业。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注意以下几点。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创建西部教育强区为主要任务,以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学校为契机,带领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学术和教育科普活动,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咨询服务,为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二、总体思路

根据省、市教育学会和区教育局2009学年的工作意见和要求,紧密围绕全区“打造特色学校、创建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不断创新学会工作机制,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紧密围绕区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效整合学会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学会活力,充分发挥学会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术活动,不断增强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

1、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方向,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1)通过出版“*区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成果汇编”,大力宣传“十五”优秀成果并促进已结题的科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与转化。

(2)加强对省、市、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典型调研工作;推动立项的科研课题,特别是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新课改等方面的重点规划课题的认真实施;切实抓好省、市、区级课题的中期总结、指导与检查。

(3)区教育学会将积极配合市教科所指导并督促宜二中、宜八中、宜四中、打金街幼儿园等部分学校对已结题的省、市、区级科研课题进行认真修改并在2009年5月按时上报省教科所参加省政府第四届普教科研课题评奖活动。

2、定期举办“特色学校论坛”,大力介绍、宣传全国各地学校打造学校特色的先进典型经验和作法。

3、与市教科所联合主办“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就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积极向区教育行政部门建言献策。

4、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以教育学会为主从09年起与区师培中心定期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说课(优质课)比赛或学科论文、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并形成惯例,在09年6月进行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在*年12月进行高、初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2)积极与市教育学会联系并定期组织和协调区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开展活动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表彰和奖励。

5、发挥教育学会优势,大力开展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活动。

(1)大力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高全省中小学以法办学、以法施教,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配合区语委会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不断提升我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社会氛围。

(3)区教育学会将与区语委会、区教育局联合在09年4月举办“中、小学生华夏杯钢笔字、毛笔字书法比赛”活动,在09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朗诵比赛”。

6、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就德育工作、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专题,组织学会专家开展专题研讨,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研究。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配合教育局开展“赢在课堂”等教学技能系列活动,通过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家评课等形式,推广优秀课改经验和成果,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研究,重点开展初三、高三考点的专项研究,确保*区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8、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构建多层次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区内名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初步建立学术研究指导队伍层级体系,进一步配合区教育局和市培中心搞好市、区骨干教师培训,整合区域教育人力资源,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开展现代教科研方法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学会课题负责人、学会骨干人员进行科研能力培训,同时学科专委会将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9、进一步加强学会下属各专委会工作。

(1)定期召开学会下属各专委会负责人工作会,进行专委会工作交流,对专委会工作中遇到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短期集中研讨和交流。

(2)做好学会论文评选和年会活动。鼓励教师参与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优化论文评选的程序,进一步提高论文评选的公正性;开好各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3)组织教育学会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交流。

(4)学会下属各专委会每期必须组织基层学校开展1—2次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在活动开展前应及时通知学会秘书处和学会主要领导,重要活动应邀请学会主要领导和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参加,活动开展后应及时以工作简报或通讯形式报教育学会秘书处,区教育学会秘书处设在区师培中心教科室,联系人员:刘川、李华;联系电话:5101422。

10、强化学会自身建设。

(1)加强学会制度建设和机构的建设,根据学会章程,鼓励学校教育学会分会积极开展活动和培训,定期搞好区教育学会的年审和法人登记工作,确定赵春光和李华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定于2009年3月召开*区第二届教育学会*年年会并形成惯例,由教育学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进行*年学会工作总结并对09年工作进行安排。

(3)规范学会常规工作:学会及所属各专委会的工作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活动有方案、有专题、有信息、有成效;加强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处要为学会和专委会活动的开展服好务,组织协调学会各项活动,编制学会简报和学习资料,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会长或教育局领导请示、汇报,并向师培中心领导通报。

(4)自觉贯彻、落实好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相关精神,修订、完善学会各种规章制度,优化学会奖励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对*区的教研、科研中有较大贡献的专委会或课题,得到教育局认可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奖励,同时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特别是在评审成果、评选先进的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公正,抵制学术腐败,

(5)坚持“一刊一网一简报”制度,努力办好《*教育》学刊,注意解决办刊中的实际问题;认真搞好学会月工作简报制度并在区师培中心网站开设“教育学会”专题网页,对学会工作进行专题安排。

(6)提高学会办公人员办公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一刊一网一简报”的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流作用,加强上下沟通,省内外交流,扩大对外宣传。认真加强与主管部门、基层学会、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建立与兄弟学会、基层组织的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5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幼儿园管理为抓手,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使我区幼教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幼儿园管理,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年”活动。以抓幼儿园日常管理为切入点,积极做好“四个规范”。一是规范幼儿园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坚持分类动态管理,实行年检制度。二是规范幼儿园的收费。加强幼儿园的收费检查,建立收费公示制度和公开电话举报制度。三是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坚持办园条件,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游戏教学,严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及幼儿园小学化行为。规范招生行为,严禁用不正当行为进行竞争,加大对非法办园打击的力度。四是规范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机制,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开展安全专项督查。同时,切实做好“二个落实”。一是督促民办幼儿园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上级政府的要求,确保教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医保”和“学平险”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幼儿“双投双保”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年”活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全区幼儿教师中广泛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当立德树人标兵”主题活动,努力倡导讲师德、讲大局、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园要继续推行师德承诺制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上半年举办一次幼儿园“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活动。

3、加强幼儿园教学管理,认真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各园要以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为抓手,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要加大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园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各园要围绕建国63周年深入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把德育活动有机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要注重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加强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六一”儿童节,各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要加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努力为幼儿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快乐的人文环境。积极开展市优质园评估活动,树立一批市优质示范园。

5、加强农村教育,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年”活动。各镇要努力办好1所中心示范园,发挥其对全镇幼儿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开展“城乡结对”系列帮扶活动,扎实开展“送教下乡”、“定点帮扶”等活动,下半年组织专项检查,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幼儿园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帮扶能手”。

三、具体安排

二月:1、下发09年幼儿教育工作安排;

2、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回头看;

3、签订安全责任状。

三月:1、协助市教育局做好农村幼儿教育的调研;

2、商议乡镇中心示范园的建设工作;

3、给已评估定级的农村幼儿园授牌。

四月:1、开展幼儿教师政治思想工作调研;

2、开展幼儿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交流;

五月:1、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

2、组织示范园外出参观学习。

六月:1、庆“六一”活动

2、参加市幼儿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七、八月:1、组织学习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优质园的有关文件”;

2、市优质园的申报

3、参加省、市幼儿教师技能技巧选拔赛

九月:1、年报;

2、市优质园的初评

十月:“城乡结对帮扶”经验交流

十一月:1、对城区评估已满三年以上的三级园进行复评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6

年,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围绕全省和全厅教育工作大局,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提高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实效性,扩大为教育实际服务的影响力,推进教育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一、教育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1.关注全省教育重大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完成了15项年度计划课题,重点组织了农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两大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参与了江西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制定;高考自主命题的可行性研究课题成果被委厅领导和省政府采纳,年我省成功实行了普通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自主命题。

2.积极参加全省和委厅中心工作,认真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委、厅领导交给的任务,长期派出科研骨干6人离所参加省委和委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和省政府征兵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专项工作;先后抽调人员多次参与委、厅组织的全省中小学安全、春秋季开学收费工作综合督查以及全省示范性幼儿园的考核评估等工作;认真办理省政协委员提案,得到满意评价;指派专人负责承办美国科技教育协会捐赠江西乡村学校图书和资金的工作;承办厅关工委的日常工作。

3.组织了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江西省教育热点问题招标课题”的申报和评审。采取“盲评”方式,评选出11项中标课题,确保了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4.组织了全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年度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共评出重点课题89项,一般课题323项。课题申报程序和评审结果在网上公布,管理得到加强,质量显著提高,为促进和繁荣全省教育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组织召开了省教育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年工作会议。省教育学会以“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组织征文326篇,评选出等级奖106篇。与省中小学德育办公室联合主办全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视频论坛,编辑出版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专辑,推动了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的发展。

6.组织学科专家审查了全省中小学地方教材7大类、83册,近600万字。参与了由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规范全省中小学教材市场的专题调研工作,完成了调研报告。与厅基教处合作制订了全省地方教材系列管理办法。

7.组织了全省第五届“教师·教改·科研”征文评选活动,受理应征论文1095篇。评审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86篇,三等奖378篇,社会反映良好,激发了全省基层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8.省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与厅师范处共同主持了全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专项评估,组成4个专家评估组评估了21所学校。

9.按照教育部关工委的要求,在全省组织评审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征文587篇。申报并创建了5所全国性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学校。组织对全省10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调研和科研培训指导。

10.全所科研人员发表各种学术论文28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了学术专著《谈教论育》、《怎样做个好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读本》(全国发行)。

二、科普和科研开发工作得到新发展

1.《中国教育报》年2月17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所主办的省家长函授学校的办学成就,使之成为我省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教育品牌。2004—学年度,招收全省各类家长学员14万人。组织讲师团赴全省各地巡回讲课60余场,听课的家长学员4万多人,受到家长热烈欢迎。

2.召开了省家长函授学校年办学工作会议,对全省家庭教育工作42个先进单位和4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编辑了《家庭教育论文选编》和《家教个案选编》两本资料(20万字),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育人知识。

3.组建了省教育厅家庭教育巡回报告团,遴选出报告团正式人选,进行了集中强化训练2次,今年将分期分批赴全省各地巡回演讲。编辑出版了《怎样做个好家长——江西省家庭教育巡回报告团报告集》(13万字),宣传推广以德教子、以德育人的成功家教经验。

4.积极开展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组织编写了《绿色证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中小学地方教材,成果量达280万字。

5.组织全省中小学校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中国发明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小学生科技制作创新作品竞赛,全省有31件作品在全国获奖。

6.组织全所科研人员下基层调查研究、指导课题研究300多天,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校长教师培训等52场次,为推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得到基层学校广泛好评。

7.《江西教育科研》杂志在保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术品味的前提下,增设了“高等教育研究”专栏,并进行扩版探索。全年出版14期(含增刊2期),审稿1000多万字,刊发各类学术论文600多篇,近260万字。期刊在全国教育理论界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影响力继续提高。年被宣传、出版部门评为江西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学术质量奖。

8.《家教指导》报进一步贴近家长的需求,全年编辑出版小幼版和中学版各16期,累计64万字,成为联系家庭、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纽带。

三、内部管理和思想作风建设有了新进步

1.根据科研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积极开展内部管理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了《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制订了《工作人员业绩量化考核报告表》、《课题管理办法》和《课题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岗位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2.与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签订了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交流合作协议,实行人员交流、科研合作和资源共享。

3.以优化政务环境为契机,全面实行所务公开,将课题招标、评审立项、结题验收,教材审查、刊物用稿等工作程序和要求在网上公之于众,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提高全所工作人员为基层学校和群众服务的自觉性。

4.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全所同志积极承担委厅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任务,主动提供意见、建议、信息资料,做到“接受任务不推诿、完成任务不拖沓、服务质量创一流”,努力树立教科所新形象。

5.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禁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班子成员定期向全所同志进行廉政述职报告,接受群众监督。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力量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影响了科研精品的产生。

2.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和教育实际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加强。

3.生存压力较大,挂靠部门多,工作任务重,科研经费不足,影响了科研力量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

4.内部管理机制尚缺乏创新活力,队伍素质提高缺乏得力措施和有效办法。分配不公、劳逸不均的现象尚未改变。

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

紧紧围绕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和委厅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贴近教育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质量,为进一步做好“五篇文章”,落实“六个更加注重”,促进江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总体要求

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参谋和咨询作用,以破解教育难点为己任,以有价值、有份量、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实际提供有力指导。

三、工作目标

(一)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课题研究:

1.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研究;

2.大力发展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性研究;

3.着力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

4.江西省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研究;

5.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研究。

(二)全面启动省基础教育评估中心工作,开展全省示范性高中、职业教育等项评估工作。

(三)组织江西省家庭教育巡回报告团分期分批赴全省各地巡回演讲,更新广大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组织全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各项实施工作和年度规划课题评审,分层次举办教育科研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科学事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更好地为繁荣我省教育科学服务。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质量家庭教育因素

一、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利用各种因素促进动态生成;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来那个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蔡元培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毕业论文答辩。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念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更被封建家长奉为圣言。然而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一些农村这一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教育者,许多家庭教育者仍然不愿意将太多的金钱投入到女性受教育者身上。引用龚继红,钟涨宝的“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直接投资的影响”调查资料就能清楚的看到家庭在各项事务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家庭男孩的教育。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农村长期以来积淀的思想观念是不无关系的,以男为重、重男轻女的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发生的,团体核心凝聚力的打造。“教育平等观”与之相对立,许多城市家庭是独生女,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男女平等观,并且在教育中实践了教育平等观。

3.家庭教育者自身状况

家庭教育需要通过家庭教育者来实施。因此家庭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地位等因素也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家庭教育者自身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因素

家庭教育者的职业背景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上直接发生,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经验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还需要从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各类刊物中汲取经验教训,论文范文素质拓展活动在高职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实例,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而很多农村家庭教育者文化素养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MPA,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3)与学校合作态度

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及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合作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家庭教育者与学校不合作,就不能得到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进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二、通过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来提高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的建议

1.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这些错误观念不转变,家庭教育将难以有大的发展。“成绩至上观”、“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无用观”等观念的存在使得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使家庭教育者转变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公务员之家

2.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甚至已经赶超了城市家庭,只是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教育者还没有家庭教育的投资意识。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投资的意义,量力对家庭教育增加投资。

3.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多为严厉型或放纵型两个极端。在这样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下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引导但不可过于干预,包容其个性发展但不可过于放任,促使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4.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多是处于自发的、比较随意的状态,还没有科学、规范化的教育引导机制,特别是实施这种教育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在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经济方面的保障上都还存在薄弱环节。长效机制能帮助家庭教育者了解家庭教育功能,指导家庭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家庭教育者多途径获得教育信息和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使家庭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0.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亲年研究,2005,(3):19.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研究近况;相关论文;量化分析

教育史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领域,也是拥有博士点数量较多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专业杂志——(教育史研究)(季刊)是全国中文核心刊物,1989年始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唯一专业刊物,《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其选题大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方向,其研究程度基本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准。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近6年刊发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现状作一基本描述。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刊登在(教育史研究)1999—2004年的论文中,选出所有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午,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2.论文的选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志趣,其总体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对(教育史研究)论文选题的归类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外国教育史领域近些年来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我们将教育史研究分为四大领域: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理论与思潮、史学研究(在归类时,我们将涉及某个具体人物及其思想的论文归为“人物与思想”,将概括性讨论某种理论、思想或思潮的论文归人“理论与思潮”。由于后3类中个别也包含有具体的人物,因此在归类时有6篇文章进行重复归类)。通过对132篇论文的逐个归类,取得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6年来,《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中,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占外国教育史论文总数的43.2%,对教育制度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占41.?%,两者合计占84.9%,对理论与思潮以及史学研究的文章分别占10.6%、9.0%。可见,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是我国外教史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之一——《美国教育史期刊)(AmericanEduca-tionalHistoryJoumM)表现出相同的研究趋向,《美国教育史期刊)有关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90%[1]。不过,相对于美国72%的“教育制度与实践”论文比例,我国学者似更倾向于对“教育人物及思想”的研究。

根据论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还对外国教育史类论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论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部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密集,形成了热点研究领域。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史类论文研究最集中的问题领域,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研究次之,教师教育再其次,接着依次是职业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女子教育、农村教育、公民教育、家庭教育、扫盲教育、种族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这类题材的论文通常都是2篇或2篇以下。

(1)教育人物及思想。从论文涉及的外国教育史的具体人物看,6年来共计38位,古代部分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西塞罗4人;近代部分包括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田、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纽曼、阿诺德、马克思、康德、孔德、杰斐逊等13人;现代部分包括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林曼德、蒙台梭利、赫钦斯、马卡连柯、马斯洛、布里克曼、爱因斯坦、甘地、约翰逊、穆罕默德·阿里、戴尔、贝林、克雷明、克伯雷、库恩、斯昔林、罗杰斯、雅斯贝尔斯、博耶等21人。古代、近代、现代人物在全部人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34.2%和55.3%。

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杜威的研究是人物与思想研究的重点。研究杜威的文章最多,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共计11篇,分别探讨了杜威的知识观、环境观、素质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杜威对教育家的影响、杜威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一方面表明杜威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发挥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正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二,一些以前没有或较少被研究的人物也进人了教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埃及教育改革家穆罕默德·阿里、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美国政治家杰斐逊、印度政治家甘地等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表明外国教育史在人物及思想研究方面正在开拓新的领域。

第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文中,有些论文较为注重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去挖掘历史素材,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叙述中寻找现实变革的思想源泉。例如,寻找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的联系、挖掘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主体性学习的关系、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自我教育机制的关联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制度和实践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这一领域6年来共57篇,根据上述论文所涉及的论题,我们将内容相近或同一论题的论文归为一类,统计其篇数,发现在这一领域中,仍然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其他题材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非正规教育领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家庭、教会、妇女、民族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教育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得到研究的。例如,有关家庭教育的(19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有关宗教与教育的(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关民族教育的(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等等。

(3)教育理论与思潮。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在全部论文中占10.6%,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9%[引。对教育思潮的研究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要素主义、古希腊教育思想和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思潮等;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教育功能、西方学术自由、人的学说与教学、美国大学理念等理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4)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对史学本身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近6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加强了对外国教育史学的反思,学科反思类论文占论文总数的9.0%,远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1%[1],这表明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正处于师范教育转型给基础学科带来冲击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教师学科自身的反省远比转型早已完成的美国要频繁、深入得多。外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关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功能、作用、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取向。

3.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研究的国别范围。从空间上看,可包括全球或世界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包含了若干国家在内的地区范围的研究,还可以是国别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别研究的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论文涉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捷克、印度、埃及、刚果等。其中对美国的研究达36篇之多,占总数的27.3%。对英、法、德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有相当的比例。尽管不乏(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东南亚五国华文华人高等教育论略)、《刚果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等一类的论文,但研究中的欧美中心倾向依然如故。

(2)研究内容的时段分布。我们将研究时间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由于有些论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是横跨上述年段的,因此,根据论文所涉时间的实际情况,增补了“通史”和“近现代”两个时间段。论文内容的时段分布情况详见研究内容时段分布一览表。

可见,在研究内容的时间取向上,主要还是以近、现代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2.7%。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所占比例较低。与(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国教育史类论文研究内容古代、近代和现代分别占22.7%、27.8%和49.5%相比[2],外国教育史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而相对于<美国教育史期刊)对古代、欧洲影响初始阶段、殖民地阶段研究的零记录来说[3],我国对外国教育史的古代研究还是有所涉及。这一状况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此两者间的折衷倾向。

4.论文合撰程度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考察科研水平和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合撰程度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撰论文的比率,合撰指数表示的就是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与总论文数的比例。本次统计显示,论文作者总人次为147人,合撰论文数为15篇;2篇以上的作者数为16人,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论文合撰指数为1.11,合撰程度为11.4%。也就是说,合作撰写的论文仅仅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些,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单枪匹马搞研究的,几乎没有跨校或跨单位的项目研究成果,这与外国教育史的论著编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外国教育史的许多著作,特别是通史类的著述都是由众多学者联合攻关、合撰而成的[4]。对此台湾学者也作过专门的阐述,认为“集体合作是大陆教育史研究的特色之一,”[3],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专著或史料编译,一般可以把它或按时期或按地域或按人物在参与撰写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教材编写的分配模式,反映出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是倾向于合作的;而研究论文的撰写不同于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更具有研究的性质,通常需要以项目或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通常要高于教材,学者们在项目或专题的研究上反而不倾向于合作,这说明教材编写式的研究对我国研究者的影响根深蒂固,并制约了外国教育史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专题取向的研究。这种教材取向的研究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5.引文文献情况

篇均引文的多少是作者信息意识的表现,也是吸收利用已有成果能力的表现。6年来,全部116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共有引文1807条(包括注释和文献),引文运用率为90.9%(132论文中120篇有引文)。引文最多的为41条。篇均引文为13.7条,这个水平与JCR(《期刊引证报告》)对2000年收录的45种中国期刊和抽样统计的45种国际期刊的篇均引文数的统计结果相比,接近中国的期刊篇均引文14条,但与国际篇均引文的28条还有很大距离,本项研究还对论文所引文献的语种和类别进行了分析统计:

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的文献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1442条,占79.8%,英文349条,占19.30,6,其它语种的引用很少。在引文条数上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340条,达到最高点。

在引文类别上,主要是论著书籍,论文类的次之,还有的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但比较少。引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教育史学论著以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资料。

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引文方面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语种的引用上。但引用语种还较为单一,英语居多,其它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较少,使得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在语言上就难以突破“欧美中心”。

6.研究方法

所统计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者居多。比较法在研究历史人物及思想方面较为常用,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既有同国比较,又有中外比较。例如,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比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比较、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比较、夸美纽斯与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比较,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思想比较等等。在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研究中,历史法应用较广,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或过程的定性描述。文献法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方法,这从<教育史研究)接近我国期刊篇均引文率便可窥见一斑。总体来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田野调查法、考古学、人种志以及新史学的一些方法在论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既是受研究条件和环境限制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对新的史学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史研究》6年来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国教育史研究渐趋活跃,研究内容和领域都有一定的拓展,对学科自身建设的反省工作虽未达到像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那样出版相关专著的阶段,但对学科反思的初步思考已经形成,并有向纵深发展的倾向。本项研究显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重点关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在研究中注意历史资料的引证,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国教育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研究领域仍然较为局限、研究人员的语种单一、缺乏专题性研究的合作攻关、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过少、研究方法较为陈旧、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只有在对自身研究状况和水平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希望本文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推进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能够发挥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双阳.美国教育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考察——近五年《美国教育史期刊》刊发论文的量化分析[EB/OL],http://jckc.6n1.um.m2004—3—11/2005—04—02.

[2]肖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况考察——对近五年{教育史研究}相关论文的量化分析[EB/OL],http://jckc.2004-03—11/2005—04—02/

[3]周愚文.近二十年大陆教育史研究的量化分析[J].国立台湾师大学报(教育类),2004,(1):91—102。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研究近况;相关论文;量化分析

教育史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领域,也是拥有博士点数量较多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专业杂志——(教育史研究)(季刊)是全国中文核心刊物,1989年始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唯一专业刊物,《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其选题大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方向,其研究程度基本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准。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近6年刊发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现状作一基本描述。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刊登在(教育史研究)1999—2004年的论文中,选出所有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午,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2.论文的选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志趣,其总体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对(教育史研究)论文选题的归类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外国教育史领域近些年来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我们将教育史研究分为四大领域: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理论与思潮、史学研究(在归类时,我们将涉及某个具体人物及其思想的论文归为“人物与思想”,将概括性讨论某种理论、思想或思潮的论文归人“理论与思潮”。由于后3类中个别也包含有具体的人物,因此在归类时有6篇文章进行重复归类)。通过对132篇论文的逐个归类,取得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6年来,《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中,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占外国教育史论文总数的43.2%,对教育制度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占41.?%,两者合计占84.9%,对理论与思潮以及史学研究的文章分别占10.6%、9.0%。可见,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是我国外教史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之一——《美国教育史期刊)(AmericanEduca-tionalHistoryJoumM)表现出相同的研究趋向,《美国教育史期刊)有关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90%[1]。不过,相对于美国72%的“教育制度与实践”论文比例,我国学者似更倾向于对“教育人物及思想”的研究。

根据论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还对外国教育史类论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论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部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密集,形成了热点研究领域。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史类论文研究最集中的问题领域,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研究次之,教师教育再其次,接着依次是职业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女子教育、农村教育、公民教育、家庭教育、扫盲教育、种族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这类题材的论文通常都是2篇或2篇以下。

(1)教育人物及思想。从论文涉及的外国教育史的具体人物看,6年来共计38位,古代部分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西塞罗4人;近代部分包括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田、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纽曼、阿诺德、马克思、康德、孔德、杰斐逊等13人;现代部分包括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林曼德、蒙台梭利、赫钦斯、马卡连柯、马斯洛、布里克曼、爱因斯坦、甘地、约翰逊、穆罕默德·阿里、戴尔、贝林、克雷明、克伯雷、库恩、斯昔林、罗杰斯、雅斯贝尔斯、博耶等21人。古代、近代、现代人物在全部人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34.2%和55.3%。

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杜威的研究是人物与思想研究的重点。研究杜威的文章最多,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共计11篇,分别探讨了杜威的知识观、环境观、素质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杜威对教育家的影响、杜威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一方面表明杜威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发挥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正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二,一些以前没有或较少被研究的人物也进人了教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埃及教育改革家穆罕默德·阿里、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美国政治家杰斐逊、印度政治家甘地等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表明外国教育史在人物及思想研究方面正在开拓新的领域。

第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文中,有些论文较为注重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去挖掘历史素材,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叙述中寻找现实变革的思想源泉。例如,寻找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的联系、挖掘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主体性学习的关系、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自我教育机制的关联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制度和实践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这一领域6年来共57篇,根据上述论文所涉及的论题,我们将内容相近或同一论题的论文归为一类,统计其篇数,发现在这一领域中,仍然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其他题材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非正规教育领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家庭、教会、妇女、民族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教育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得到研究的。例如,有关家庭教育的(19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有关宗教与教育的(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关民族教育的(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等等。

(3)教育理论与思潮。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在全部论文中占10.6%,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9%[引。对教育思潮的研究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要素主义、古希腊教育思想和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思潮等;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教育功能、西方学术自由、人的学说与教学、美国大学理念等理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4)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对史学本身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近6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加强了对外国教育史学的反思,学科反思类论文占论文总数的9.0%,远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1%[1],这表明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正处于师范教育转型给基础学科带来冲击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教师学科自身的反省远比转型早已完成的美国要频繁、深入得多。外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关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功能、作用、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取向。

3.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研究的国别范围。从空间上看,可包括全球或世界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包含了若干国家在内的地区范围的研究,还可以是国别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别研究的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论文涉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捷克、印度、埃及、刚果等。其中对美国的研究达36篇之多,占总数的27.3%。对英、法、德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有相当的比例。尽管不乏(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东南亚五国华文华人高等教育论略)、《刚果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等一类的论文,但研究中的欧美中心倾向依然如故。

(2)研究内容的时段分布。我们将研究时间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由于有些论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是横跨上述年段的,因此,根据论文所涉时间的实际情况,增补了“通史”和“近现代”两个时间段。论文内容的时段分布情况详见研究内容时段分布一览表。

可见,在研究内容的时间取向上,主要还是以近、现代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2.7%。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所占比例较低。与(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国教育史类论文研究内容古代、近代和现代分别占22.7%、27.8%和49.5%相比[2],外国教育史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而相对于<美国教育史期刊)对古代、欧洲影响初始阶段、殖民地阶段研究的零记录来说[3],我国对外国教育史的古代研究还是有所涉及。这一状况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此两者间的折衷倾向。

4.论文合撰程度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考察科研水平和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合撰程度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撰论文的比率,合撰指数表示的就是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与总论文数的比例。本次统计显示,论文作者总人次为147人,合撰论文数为15篇;2篇以上的作者数为16人,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论文合撰指数为1.11,合撰程度为11.4%。也就是说,合作撰写的论文仅仅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些,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单枪匹马搞研究的,几乎没有跨校或跨单位的项目研究成果,这与外国教育史的论著编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外国教育史的许多著作,特别是通史类的著述都是由众多学者联合攻关、合撰而成的[4]。对此台湾学者也作过专门的阐述,认为“集体合作是大陆教育史研究的特色之一,”[3],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专著或史料编译,一般可以把它或按时期或按地域或按人物在参与撰写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教材编写的分配模式,反映出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是倾向于合作的;而研究论文的撰写不同于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更具有研究的性质,通常需要以项目或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通常要高于教材,学者们在项目或专题的研究上反而不倾向于合作,这说明教材编写式的研究对我国研究者的影响根深蒂固,并制约了外国教育史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专题取向的研究。这种教材取向的研究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5.引文文献情况

篇均引文的多少是作者信息意识的表现,也是吸收利用已有成果能力的表现。6年来,全部116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共有引文1807条(包括注释和文献),引文运用率为90.9%(132论文中120篇有引文)。引文最多的为41条。篇均引文为13.7条,这个水平与JCR(《期刊引证报告》)对2000年收录的45种中国期刊和抽样统计的45种国际期刊的篇均引文数的统计结果相比,接近中国的期刊篇均引文14条,但与国际篇均引文的28条还有很大距离,本项研究还对论文所引文献的语种和类别进行了分析统计:

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的文献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1442条,占79.8%,英文349条,占19.30,6,其它语种的引用很少。在引文条数上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340条,达到最高点。

在引文类别上,主要是论著书籍,论文类的次之,还有的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但比较少。引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教育史学论著以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资料。

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引文方面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语种的引用上。但引用语种还较为单一,英语居多,其它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较少,使得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在语言上就难以突破“欧美中心”。

6.研究方法

所统计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者居多。比较法在研究历史人物及思想方面较为常用,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既有同国比较,又有中外比较。例如,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比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比较、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比较、夸美纽斯与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比较,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思想比较等等。在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研究中,历史法应用较广,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或过程的定性描述。文献法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方法,这从<教育史研究)接近我国期刊篇均引文率便可窥见一斑。总体来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田野调查法、考古学、人种志以及新史学的一些方法在论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既是受研究条件和环境限制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对新的史学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史研究》6年来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国教育史研究渐趋活跃,研究内容和领域都有一定的拓展,对学科自身建设的反省工作虽未达到像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那样出版相关专著的阶段,但对学科反思的初步思考已经形成,并有向纵深发展的倾向。本项研究显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重点关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在研究中注意历史资料的引证,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国教育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研究领域仍然较为局限、研究人员的语种单一、缺乏专题性研究的合作攻关、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过少、研究方法较为陈旧、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只有在对自身研究状况和水平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希望本文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推进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能够发挥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双阳.美国教育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考察——近五年《美国教育史期刊》刊发论文的量化分析[EB/OL].

[2]肖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况考察——对近五年{教育史研究}相关论文的量化分析[EB/OL],

[3]周愚文.近二十年大陆教育史研究的量化分析[J].国立台湾师大学报(教育类),2004,(1):91—102。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教育工作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公正的教育政策要保障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与资格的认定的公正。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参与主体必须具有公正意识,教育政策内容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

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教育工作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随着政策科学的兴起,教育政策研究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1]教育政策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人们除了从政策学角度分析教育政策外,广大的学者还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来分析教育政策,伦理学视角是近几年来人们分析教育政策问题采用的视角之一。

一、教育政策公正的内涵

公正是伦理学的重大问题之—,这个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既是法学概念、政治学概念又是伦理学概念。在伦理学中,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办事公平正直、坚持真理、合乎情理、不存私心。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体现人们的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2]所谓教育政策公正,就是指教育政策要保证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保证受教育者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说,教育政策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保证公正: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分配、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的分配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

(一)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

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并且国家规定适龄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政策作为国家为教育事业制定的行为规则,应该保障受教育者的入学权利。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公正也就是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发展权利。

(二)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发展个体,理应享有相同的发展条件。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的公正也就是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让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过程中都享有公正的发展条件。

(三)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的培养质量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评定。在评定中,每个个体都应该接受相同的评定标准。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认定的公正也就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发展水平,在同一标准下获得资格的认定。

教育政策的公正涉及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公正的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利益,让受教育者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要和实现受教育者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育政策公正的实现途径

教育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为准则。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公正,我们首先要保证政策制定参与者的参与公正,其次要保证政策内容的公正。

(一)参与主体的参与公正

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繁复的工作,目前,中国的政策制定比较关注民主性,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政策的制定。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国家的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政策利益相关人员的参与,只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加政策制定过程,政策的出台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人都是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必须保持一颗公正之心,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争取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照意见。

(二)政策内容的公正

教育政策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公正的教育政策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公正。为了保证教育政策内容的公正,政策制定者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同质的平等,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同质的平等观是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相对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平等的观念也日益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现在,差异的平等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差异的平等观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只要个体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就是真正的平等。这种差异的平等观让人们对平等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

教育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平等原则,以便实现政策目标,发挥政策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制定要按照同质平等观的要求,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制定要按照差异平等观的要求,保证受教育者获得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条件和结果。

2、补偿原则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政策为了实现公正,必须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助推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阀。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作为自己的目标,保证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阶层之间的相对公平。[3]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教育政策应该考虑这些不平衡的现实,遵循补偿原则。补偿政策是政府对处境不利人群(弱势群体)实施的特殊政策,其目的是使其在原则上享受与别人同样的教育权。[4]

(1)城乡之间

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乡村的教育事业,有的城市正向教育现代化大力迈进,而一些乡村地区连基本的入学率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教育的大力发展了。我国的教育政策长期以来以城市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没有考虑广大农村的现状,让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体现对农村的关注,补偿农村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让农村的孩子们获得同样的教育发展机会。补偿原则的遵循可以用政策来弥补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也是政策的作用之一。

(2)区域之间

我国的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快于西部内陆地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就相应地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的教育事业经费充足,可以吸引优质的师资力量,其教育质量明显优于西部地区。教育政策在制定中总是“一刀切”,有些政策对东部地区有利,对西部地区就是揠苗助长。

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体现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当地补偿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这种补偿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3)阶层之间

阶层是社会人群的一种人为划分的结构,它反映社会人群的社会地位、资本状况等。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内部因为收入、财富、权力差异等原因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等,这种不均等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阶层之间的教育。有些人竟然利用权或者钱在教育领域进行交易,谋求教育资源的最大化。

为了教育的公平,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考虑阶层之间的差异,补偿社会弱势群体。高校中关于贫困生的一些政策可以说是补偿原则的表现,这些政策让贫困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了他们的学习权利。

公正是教育政策的伦理诉求,只有公正的教育政策才可以真正地发挥政策应该具有的作用,才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的参与主体应该保持公正的意识,力求制定公正的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分析与当前教育政策热点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29-32.

[2]施修华.学校教育伦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