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29

论文经济管理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1

根据各个有关行业在会计上的核算指标的建立上来看,不但遵守了行业所具有的特点,能够更全面以及更加准确的反映出资金活动以及财务在收支上的动态的相关信息,并且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上要尽可能的去满足在考察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规划中的实施状况的主要要求。他在处理一些一般的会计事务当中,所需要开展的会计上的核算、进行会计上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其更加的真实、更加的精确,并能够快速的进行处理,提供会计相关的信息资料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出会计和信息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信息又为会计的管理上提供重要的服务。会计充满着信息。这是根据会计的概念所决定的。会计的概念:是以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根据相关的价值量的变动科学和准确的反映出在一定的时间内经济活动的状况。而信息的主要来源又是根据相关的《会计法》的法规制度的对所有的单位,处理有关会计的手续、进行单位会计上的准确核算、完成会计上的监督和管理的全部过程。这个在处理有关的会计手续、进行会计的准确的核算、实施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又是提高经济的管理力度、保证相关财产的安全、提升经济在管理上的目的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说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与经济管理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2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重要作用

2.1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作为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来和控制着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为企业自身在经营和生产的管理当中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并且能够为科学性的经济预测以及合理有效的经营和企业生产上的管理提供最完善、最完善的依据,同时能够发挥出自身具有的作用在企业这个大的系统当中。由于在企业自身的大系统当中可以分为制定规划,企业的生产、商品的供应、产品的销售、财务会计管理等许多个分支系统,其中财务会计管理这个分支系统能够与其他的分支系统相互间的配合与协调,同时要更好的运用会计信息的职能上的作用,才能够促使企业这个大的系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总体功能上的作用,在组织所有可利用资源的过程当中,要选择最佳的方式,以此能够确保企业这个大的系统实现最合理有效、最完善和健全的长久目标。根据上述的阐述,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对于整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2.2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会计信息无论是在企业的系统当中,还是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当中对于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能够依靠的比较重要的信息资料,将会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以预算会计为例,他的针对性的目标是实施国家经济上的预算,从一个相关单位的核算能够反映出来国家在预算这个部份当中的执行情况,但通过逐个级别的综合以后则能够全面的反映出来各个地方以及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相关的信息。国家能够参考这方面相关的信息,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有关财政的收支平衡对全社会的经济上所产生的反作用,以此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及时的制定出有效的宏观经济对其管理的方式,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在综合上的平衡。我们能够推断出,会计信息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有效的管理上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提高会计信息管理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3.1以完善好会计相关的准则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

当前,在我国会计准则还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作用,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只是依赖着会计准则的本身健全和完善会计的信息质量,因此继续建设和改进有关准则的配套法律法规是相当重要的。一是要提高会计法规的在制定上的健全和完善。与其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不仅能够保证会计准则具备更高水平公平正义,更能够为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秩序的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二要持续性的增强与各个监督管理机构的相互配合,加强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交流。三是要在今后的会计准则的施行过程当中,要始终保持着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达成有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的进行公布。同时要健全和完善有关的财政部门和企业的两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体系,能够及时的反馈出一些问题,并合理有效的处理出现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有关会的计准则正处在持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逐步的与国际上的会计准则接轨。每个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企业都应该及时的关注相关的动态和将要开展的活动在会计准则中,能够及时的跟随着其有关会计信息情况的步伐,同时能够运用更新的会计准则来更好的处理各个有关事项。

3.2增大政府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监管机构对企业进行外部的有效监督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是能够有效的参与监督管理整个的市场。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整个市场上的公平公正,建设一个在经济上能够不间断和良好发展的社会。我国的监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的配合协调,更好的遵守监管的体系当中的联动机制和高速的发展,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监督管理。在普通的事件后,我们要进行监管的监督过程中,不只是监管的结果。监管力度的大小直接能够影响到相关的企业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在信息质量上的水平,具体的措施:一要更新监督管理的观念,持续的进行有效监管,增大进行监管后的监管水平和效率。二是要完善监督管理的方法,在总体上提升监督的力度,为了能够及时的找出违规的现象,更好的实现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协调配合。作为公司管理层的人员,在开展对公司相关的会计监督的时候,如果发现本公司以及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操控利润,利用一些比较专业的关系进行一些虚构的交易,导致市场的秩序混乱等等,必须对有关的专业人员和相关机构严惩不待,进一步的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同时必须提高惩罚的程度。

4总结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硕士论文,就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医院由“专家管理”向“管理专家”过渡的有效途径,是医院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总会计师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总会计师制度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总会计师条例》颁布实施13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总体方案,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加强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医疗活动同时伴随着经济活动,在国家财政资金补助不足的情况下,提供医疗服务所耗费的一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必须以货币交换的形式取得补偿,才能维持医疗再生产。医疗活动是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应在医院经济活动领域内贯彻经济核算原则,促进医院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医疗成本消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多年来,我国的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但在经营管理中实行企业化管理,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医院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大、中型医院拥有职工上千人,资产总值、年业务收支达几亿元,门诊、急诊人次达上百万人次,出院人次达上万人次,这其中的绝大部分经费依靠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来解决,经济核算任务繁重,经济管理是医院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要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院长须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经济信息,而这方面的资料信息要靠会计来提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事业领导人所共知的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置总会计师对医院改革发展,加强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法律依据

(一)1999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大、中型卫生事业单位逐步设置总会计师,组织和领导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二)我国2000年7月1日新修改颁布实施的《会计法》特别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有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三)1998年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中也要求:“符合条件的医院要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设置的总会计师将成为医院行政领导的成员,履行主管医院经济管理的行政职权,直接对院长负责,对医院管理目标负责,对会计法规负责。

三、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可以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医疗形势上讲,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正面临着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是医院进行改革发展、推行全成本核算、单病种限价、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及与国际卫生质量标准接轨的有力保证。从财务管理上讲,医院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者须由总会计师加以协调。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建立总会计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科室核算员为一体的会计管理核算体系,贯彻“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会计管理原则,服务监督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为医院有序经营、健康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完善医院领导体制、优化领导结构的重要措施

我国入世后,市场经济实现一体化。国际卫生质量标准要求医院管理干部、尤其是院级领导班子,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懂得管理知识。必须有一个能掌握信息、懂医学、善经营、有权威、会管理的配套的领导班子,来组织管理医院这个复杂系统工程,切实解决近年来一些医院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固定资产流失、不合理收费等现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之一。

(三)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强化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综合效益的有力保障

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经济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发挥医院内部各类人、财、物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综合效益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财会部门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一个职能机构。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后,由总会计师组织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与医院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经济管理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一个高效的医院管理体系。这必将有利于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更好地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四)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需要

医院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实行职务分管制度。即不相容职务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经管,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权责划分入手,对医疗服务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必将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综合效益,确保医院财产安全,全面实现医院经济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由“专家管理”向“管理专家”过渡的有效途径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公务员之家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4

毕业论文对于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毕业前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和展示,它更侧重于体现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一种应用型学科,它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或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目标,但是,近年来,经济管理专业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并没有达到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缺乏创新性。因此,有关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话题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

2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笔者设计了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看法、毕业论选题、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服务环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质量及影响因素7个方面,30多个问题。毕业论文质量及影响因素包括行为主体、教学条件、论文管理、社会实践、就业环境等方面问题,内容包括毕业论文重要性、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控制、毕业论文完成周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毕业论文监督与评价等6个方面,30多个问题。其中,毕业论文质量及影响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指导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等。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采用了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和论文指导教师,调查时间为2014年5月中旬。在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3份,回收率96.50%;在整理问卷数据时,剔除无效问卷15份,有效回收率为92.23%。

3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

3.1选题过于宽泛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仍有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存在题目太大的问题,结果往往因为自身知识有限和能力不足,使论述难以深入,要么难以继续写作,要么解决不了问题。此外,选题模糊、题目过于陈旧、选题雷同、与学生志趣或优势脱节等问题也不少见。选题是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因此,选题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普遍存在选题宽泛、选题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有限,使得对于所选题目的研究很难深入,可谓困难重重;另外也存在选题滞后于现实需要、雷同性强等问题。

3.2论文写作的表达能力偏弱毕业论文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理论基础的匮乏、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使得毕业论文出现理论基础性不强、前后逻辑结构混乱等问题。另外,由于毕业生很少能够做到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得到真实数据,因此毕业论文呈现出的内容会出现与现实脱节、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等情况。

3.3论文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脑的普及,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较强,但这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例如,学生完成日常作业和论文时已经养成了借助搜索引擎和大量借鉴其他网络资源的习惯,以至于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得不到锻炼和提升。长此以往,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也会过度依赖网络资源中他人的论文等学术成果,导致毕业论文中缺乏自己的理论观点,创新性更是难以达到要求,反而大量出现抄袭、拼凑和雷同等现象。对此,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加大监督力度并建立起合理的惩罚机制。

4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学生自身因素

4.1.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实践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认为从结构、字数等形式上符合规范要求即可,忽视了论文的实践功能和专业领域研究能力的训练。通过对2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71%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前的一种形式,只要完成的差不多,教师都会同意毕业,因此“敷衍对付一下”就可以;但是也有23%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掌握能力的一种体现,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是检验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写作能力的绝佳机会,认为“一定要认真完成”;另外,有6%的学生认为学校设置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这些环节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会耽误他们找工作或者考研等等,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

4.1.2学生用于撰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虽然学校下达撰写论文任务是在大四上学期,但是学生实际撰写论文的时间大多是在大四下学期,而这段时间刚好是考研、考公务员、考职称或证书、跑人才市场、面试、实习等的时间,占用了撰写论文的时间。对毕业论文投入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整个毕业论文完成投入时间在1周以内的占24.38%,1~2周的占31.67%,2周~1个月的占21.21%,1~2个月的占16.42%,2个月以上的占6.32%。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都在半个月以内,而学校安排的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在半年左右,如此悬殊的时间差可以看出毕业生投入到毕业论文上的精力非常有限。但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有些毕业生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少并不是因为真的忙到不可开交,上文提到的“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往往只是学生拖延和懒惰的借口。其实,从根本上说,要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质量首先要使毕业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

4.1.3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各个求学时期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部分学生,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习惯大都是死记硬背、考前突击,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缺乏学校和教师的严格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日益散漫,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能够针对社会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因此论文中会出现许多抽象空洞的理论。虽然学校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过经贸应用文写作和社会调查等课程,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和学生的重视和掌握程度等,并没有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起到显著作用。

4.2指导教师因素

4.2.1指导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本科生论文思想和观点的形成比较困难,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甚至包括思维方式。本科生由于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有限,其毕业论文很难形成系统的思想和体系,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但由于指导教师,特别是对于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指导教师来说,他们本身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他们投入在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在关于教师指导的调查中发现,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感觉很满意”的学生占到90.26%,“感觉一般”的学生占到6.42%,“感觉不满意”的学生占到3.32%。在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次数上,指导“3次以下”的占36.82%,指导“3次以上”的占63.18%。在指导方式上,最普遍的是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其次,当面指导的也有很多。以上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持肯定态度,只有极少数学生对教师的指导工作存在质疑。

4.2.2青年教师增多,指导经验不足近年来,为了解决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许多学校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他们虽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但是由于进入高校不久,对本科教学的程序和方法的了解并不全面,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与功能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往往不能有的放矢。同时,由于青年教师与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差距较小,对学生要求不十分严格,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监管没有完全的主动性,也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4.3学校方面的因素

4.3.1可供查阅的资料和渠道有限关于“查找文献的主要途径”的调查中,85.47%的学生选择了“网上查询资料”,但学生们上网查询资料的方式大部分还是拘泥于“百度”等搜索引擎,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效率还很低,这与学生平时缺少关于查找文献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有关。仅有14.38%的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仍然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但是由于学校图书馆馆藏的经济管理类资料有限,并且更新速度滞后于实际需要,因此只有少数学生会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作为参考。仅有极少数学生能较好地利用实习单位的一手资料,根据所掌握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论文写作。这一调查结果暴露出学生日常写作的欠缺以及文献检索与利用效率的低下,学校应开设相应社会调查、文献查阅和写作等课程,教师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中制订相应的计划和目标。

4.3.2缺少实践和调研的机会现在企业和公共组织对大学生实习和调研大多采取婉言拒绝的态度,这不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出面联系有合作关系或者相关的单位,经常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或调研。但近些年来,学校出于学生安全和经费的考虑,组织学生实习和调研活动普遍存在次数少、时间短等现象。

4.3.3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不明确当前很多院校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还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标准,仅仅只有成绩评定的等级设置,对各等级比较详细的要求还不是很明确,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不明晰,一般只有对论文评定的等级,缺少细则性的评分标准。特别是对于经济管理类这种社会科学类的毕业论文,本身主观评价差异比较大,容易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这样一来,各指导教师无法根据相关标准来评定学生毕业论文的好坏,每个指导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评定,不同指导教师的评定标准不一致,有的指导教师要求较严,有的指导教师要求松,出现了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如果没有一套统一详细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的话,各指导教师就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地按照评分标准判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到底如何。不同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观要求的严格或放松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

5解决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改进路径

5.1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要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工作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在当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建高校学生论文写作诚信机制,对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严厉惩罚,以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5.2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更新观念,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培养不应该看成是某一个阶段的任务,应该把对本科生进行社会调查、科学研究的培养和锻炼作为一个常态化的日常学习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通过日常能力的锻炼激发学生完成科研工作中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指导教师对于因未掌握专业和实践能力而导致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学生要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对于违反毕业论文写作诚信机制、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应制订严格的惩罚机制。

5.3加强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强的学科,因此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选题大都是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题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拥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动向,而不应只是身居象牙塔。因此,要加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要把符合条件的一线教师列入到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队伍中,特别是要发挥一些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高职称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把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效果作为教师工作表现的重要考评标准,以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增强师资力量;第二,青年教师可以以毕业论文副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主要负责论文的格式排版等,同时要在指导过程中向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积累论文指导经验,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以使论文指导工作的代际过度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断档现象;第三,可以外聘一些校外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在岗人员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这既可以补充高校师资力量,又可以实现指导教师多层次、多元化;第四,要在增加指导教师数量的同时,注重保持指导教师队伍的质量,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积极认真地对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5.4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要达到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效果,就要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进行连续的过程控制。对于学生和指导教师在论文选题、检查、指导、答辩等关键环节的表现要进行书面的记录,以便掌握整个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实时动态。具体来说,学校、学院、专业这三个层级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考核监督标准,分期、分批地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教学督导,以督促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论文,最终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现代医院价值链服务利润链营销战略

一、现代医院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每个企业都是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作业的集合,所有这些作业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总产出,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其服务的目的是治疗疾病、产出健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医学知识的拥有和使用,以及社会、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上。医院价值链,即医院运营的各种作业的集合,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

基本作业主要有:内向物流,包括良好的药品、器械管理及即时将其运送到各部门和科室;运营,即利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诊疗救护;外向物流,即提供合理的交通、运送方式,便于患者到医院就诊;营销与销售;服务,主要指延续性服务,如传统的随访工作。

辅助作业主要包括: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结构建立等。

在医院管理中可以运用价值链管理重组医疗服务流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第一,强化可以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增值作业,同时减少或者消除不能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非增值作业。减少各种物资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输时间、病人待诊流程中的等待时间、病人的手术准备时间、检验科对标本的复核流程等。如减少“退药”作业这一非增值作业环节,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来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简化和压缩非增值作业。如对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制,或取消挂号制,实行病人持卡就诊制,对门诊就诊流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以减少病人排队和待诊时间。

第三,整合作业流程。英国伦敦的Hillingdon医院在医疗服务流程重组中,将血液检查从原来由中心检验室进行改为在患者所在的临床科室进行,使等待血液检查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瑞典的Stockholm医院在手术流程重组中,通过建立手术准备室,在手术准备室为病人适时进行预麻醉,成功解决了原有手术流程中,由于病人在手术室内所导致的上一个手术结束到下一个手术开始之间平均需要59分钟的问题;通过对各手术室功能的整合,改变了过去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做法,不但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而且在增加手术数量的同时将其16个手术室关闭了4个。

第四,将医院的物资流、药品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统一起来,最终形成资源、作业、成本及价值的有机结合,获取竞争优势。

二、现代医院的服务利润链管理

1994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赫斯凯特(JamesL.Heskett)、萨塞(W.EarlSasser)、施莱辛格(LeonardA.Schlesinger)、琼斯(ThomasO.Jones)等提出了“服务利润链”这一服务管理模型,如图所示:

顾客所获价值是服务利润链的核心,是指顾客所获得的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质量同顾客总成本之比,它连接着企业的内部员工管理和外部的市场经营;顾客所获价值决定着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决定企业获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最后决定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对于医院服务利润链而言,临床一线人员的满意度取决于医院对他们的服务和行管、后勤人员对他们的支持性服务。一线人员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确保患者的利益和价值:诊断明确和诊疗有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以及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对医疗费用的解释,以及大处方、滥检查的相对减少等;只有患者获得他们期望的价值,才会对技术、服务、收费等多个方面满意,才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满意的患者很大部分会成为医院的忠诚患者,忠诚患者在有新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时候,会再次到医院就医,会向其他患者称赞医院、推荐医院;忠诚患者的长期价值会使得医院业务量增加,医院经营成本降低,医院品牌形象改善,医院竞争力增强,并最终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医院的经营和竞争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医院对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情况。

现代医院管理可以根据服务利润链模型调整相应的管理策略:

第一,更好地实施员工关系管理,包括从制度上、组织上、经费上等方面建立开展员工关系管理的保证机制;完善沟通渠道,如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内部沟通的制度,了解员工的愿望和需求,开展一些例行性的沟通活动;关爱员工,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关注员工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解决员工思想上的包袱;完善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体现在薪酬、晋升、培训发展、职位变动等方面上。公务员之家

第二,更好地实施患者关系管理,培育满意患者、忠诚患者。成立患者关系管理部门,建立患者数据库,广泛收集和储存有价值的患者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定期更新。

第三,开展关系营销,建立和保持顾客关系。成立电话咨询中心,随时为患者解答疑问;加大院内院外的宣传,利用患者数据库实施相关的销售,如定期给患者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病情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利用患者口碑开展患者推荐活动,长期忠诚患者的口碑宣传效应会发挥很大的作用,间接地帮助医院创造效益。

三、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医院战略规划

SWOT分析代表组织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的分析,实际上是对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势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方面。

1.现代医院优势分析

(1)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市场营销运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强势宣传,高薪聘用专家,突出专科特色,打造品牌,吸引病人就诊;对于已就诊的患者,强化其对医院忠诚度,以如何帮助预约复诊等方式,让其逐步成为忠诚客户。

(2)逐渐建立价格优势。医院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根据具体实际打造“平价医院”、“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符合市场规律。

(3)提供温馨的服务。导医为患者提供全程就诊服务,宾馆式的服务待遇让看病成为一种享受。逐渐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隐私;针对前来就诊的每位患者建立健全病历档案,定期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发送祝福健康语;前来就诊住院患者实行免费接送,加强医后、术后跟踪回访服务,将病人的关心延伸到院外,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2.现代医院劣势分析

国家对待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如医务人员的身份转换困难、职称评定、医院项目设置、人事、政府监督者等方面。

3.现代医院机会分析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医疗市场,面对医疗市场秩序的不够完善,要吸引患者,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充分利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和自主定价,只要看准市场机会,很快能调整战略思路。

4.现代医院威胁分析

(1)医疗市场份额有限,各种不同类型的医院都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的意识和行动是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部分从业者虚假广告,形成了对现代医院信任危机的考验。

(3)有些医疗纠纷处理不妥,后果严重。

因此,现代医院只有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才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机会,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现代医院要发展,必须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走出关系式经营管理模式。

(2)严把质量关。质量是现代医院的生命线:一是人才引进严格把关,人才决定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高低;二是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尤其是要引进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3)打造信誉、权威。聘政府或专家学者顾问团,与著名高校联合打造博士后培养基地等。

四、现代医院市场营销战略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是以扩大医疗市场份额为目标战略,不断扩大自己的形象,树立诚信、廉洁的奉献精神,开展独树一帜的核心技术,提供患者预期的、贴心的、超前的服务,不断创造需求,吸引病人,占领更多的医疗市场。

1.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Ps

(1)产品,即服务,服务范围很广,并有所侧重,如“微笑活动”、“家庭病床”等。

(2)地点,即医院为使病人接近和得到其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3)促销,医院将其服务类型或技术告知患者并说服其来院诊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价格,不同的诊疗方法有不同的价格,通过病人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而合法进行不同的收费。

2.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Cs

(1)顾客问题解决,医院通过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帮助有医疗需要的人们解决问题。

(2)顾客的成本,病人就诊所需的花费,医护人员技术高,信誉好,价格合理。

(3)便利,看病或就诊时方便、快捷程度。

(4)沟通,在医院的顾客大部分是病人,他们不仅是来看病,也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因此,现代医院综合运用以下的各类营销战略:

第一,品牌战略。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先进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乃至医院的环境和医院的总体形象都会成为患者选择就诊的条件之一,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医名牌是市场经营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医院的品牌,除了医疗服务作为特殊产品所固有的技术含量、质量和价格三大要素外,还应有专家知名度、专科特色、高精尖仪器、技术水平及优质服务等要素形成的无形资产。

第二,服务战略。重视服务流通的各个环节,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用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从患者需求出发,提供能基本满足患者的无形服务。如给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深入浅出的解释,合理有效的检查,精湛高超的诊治技能,舒适安全的病房条件,和蔼可亲的服务质量等。

第三,价格战略。医疗服务的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医疗市场需求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在不增加社会医药费,确实减少药品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服务价格内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增加劳务服务如诊疗费、护理费、抢救费、手术费的价格;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应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基本医院服务项目的价格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在实施时要增加透明度,实行明码标价,让就医患者自愿选择。

参考文献:

[1]贺杨杨:浅析价值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19~20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其功能分析,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提出整合实验资源的设想,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

目前,财经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等专业,该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ERP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等,这些课程所用软件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借助网络来运行,即计算机网络与各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因此,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将这些模拟软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课程功能分析

1.ERP实验课程

ERP实验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获取现代管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最佳途径。目前,该专业设有《ERP生产运作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系统》等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可在金碟ERP-K3系统、金算盘ERP等模拟操作系统上运行,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工作站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2k、WinXP。

2.会计电算化实验

该实验开设初、中、高级电算化,都是在多媒体会计实验室操作平台下进行实验,主要完成账套的建立,总账系统的管理,利用工资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的日常工资业务处理等操作。本软件也都以WINDOWS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3.证券、外汇交易实验

证券交易包括股票交易、外汇买卖、期货交易等。该实验是在世华模拟股票财税系统V2.0平台上进行业务处理,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了解证券交易的主要流程,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3AdvancedServer;工作站(包括学生机和教师机)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2000、windows98。

4.电子商务实验

该项实验开设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用技术》等实验,通过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来完成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借助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网上资源,掌握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流程及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本软件也是以Windows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从以上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功能要求,以及对同类院校的考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财经类高等院校中实验室建设中大多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形式建设,主要是财经类院校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相应实验大多是采取软件模拟的实验方式,以验证性实验居多。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实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为硬件平台,以各专业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材料,可以搭建一个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平台,以达到资源共享。

三、实验教学平台建立

1.硬件资源整合

(1)服务器配置与建设。服务器的作用主要用于网络版教学应用软件访问、数据存贮、数据交换等,由于实验教学数据的重要性,特别是金融专业证券期货、外汇交易及其他等课程实时在线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服务器管理不仅要在速度、软件调用等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学院网络中心服务器规划采用硬盘阵列形式,支持RAID的级别有:RAIDADG,RAID5,同时硬盘的阵列形式可以自由扩展、获取最佳兼容性,并对系统数据采取容错保护。由于金碟ERP-K3系统等软件运行的要求,要求服务器配置要高些,运行速度要快,存储容量要足够大。目前实验中心服务器配置:配置两个双核IntelXeon5110处理器,配置4GB(4x1GB)PC2-5300全缓冲DIMMs(DDR2-667)内存,64MB高速缓存,集成双NC373i多功能千兆网卡等。另外,选用性能较好的CISCO4006交换机为核心交换机接入和级联,用HP高性能服务器作为整个网络硬环境支撑的平台,在学院整体网络结构上,由多台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组成网络平台,校园网主干为1000M以太网,实验中心100M交换到桌面。采用这种模式,实验中心可为工商、电子商务等专业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并可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课程提供实验场所等。

(2)服务器安全管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用服务器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院每台服务器均设有实时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管理,以防止本网及外网的非授权访问和病毒攻击造成服务器瘫痪等现象的发生。

(3)工作站配置与建设。工作站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操作的主要工具,在选型上要充分考虑工作站运行速度快慢、性能稳定等因素。因此,工作站除了安全管理外(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还配有各专业应用软件供学生进行实验。目前ERP机房硬件环境。学生机基本配置:CPU:

INTEL赛扬处理器346/512MDDRII533内存/硬盘80G7200转SATA接口/主机:INTEL915GV芯片组等;安装Windows2000Professional、WindowsXPProfessional多重操作系统,公务员之家

把基础软件和低版本的软件装入Windows2000,把专业软件分别装入WindowsXP上,为保证专业软件的正常使用,每台工作站上都安装硬盘还原卡,对计算机硬盘实施保护。

2.软件资源方面

有了硬件平台,要发挥实验室的功能,软件建设尤其重要。目前学院也非常重视软件建设,购买正版金碟ERPU8、纳税申报实验室、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世华模拟股票系统V2.0、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等正版软件。

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模式分析

随着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快建设的步伐,建设了大批实验室,提高了硬件配置。同时,财经类院校校园网络平台都日益成熟,合理利用学院的网络规模,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应用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接入Internet的方法,进行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采用用户使用最多的网络协议--TCP/IP,建立基于B/S的网络模式。同时实验平台上应给每位学生与教师、管理员设立唯一账户,给每位学生设计像资源管理器式的专业课程实验数据存放文件夹,建立学生、课程、班级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如需要某门课的实验数据,只需选上课教师所对应上课班级的学生的课程实验数据文件夹进行汇总,就可快速得到实验内容。同时还将实验的原始数据如统计数据、证券数据等不断的存储在数据中心,为今后的实验室评估及科研开展积累数据。

五、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思路

学院实验网络的建设,我们在考虑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要考虑各专业特性和特色。增加形式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实施实验考核制度,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目前我院建设的ERP实验中心、国际贸易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硬件配置上都已具有较高的水平,还要把新颖的实验项目与教学方案加以融合和渗透、采用优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良好的管理理念方法,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才会显示出专业特色,才能造就出类拔萃的人才,才能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才,这就是整合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7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不过分依靠资源来寻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增长,并且要能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综合利用资源,让经济系统能够与整个生态系统相融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并且要求在经济增长中综合利用资源,让经济能够融合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当中,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是遵循自然规律和能量流动方式的,其目的是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低污染、零排放,以此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人们能够以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促进人类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循环经济需要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是要有新的经济观,不能超过资源的承载力,只有在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同时,循环经济要形成新的价值观,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还要考虑到自然的修复能力,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以不断促进自然的和谐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工业中,人们的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使得自然的负荷越来越重,因此必须要形成新的生产观,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废弃物的再利用原则,力争做到排放无害化,保证生态的平衡。

二、我国旅游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旅游经济在体制上是不完善的,无法做到资源的高效运用,典型特征就是低投入、高利润。旅游景点一般是以国家垄断的方式进行保护的,这就导致了旅游市场的封闭性,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加上旅游经济管理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由于我国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个部门合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存在经费投入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区对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很小,导致设施配套不完善,景区主要的道路和绿化工作不到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高效运作。旅游开发部门也缺乏长远的目光,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再加上旅游相关部门缺乏创新理念,旅游产品都是以往的主题和方案,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导致游客的数量逐渐减少,使旅游行业信誉受损,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三、创新旅游经济管理的思路

旅游行业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与当地资源、环境、人文和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旅游经济要实现系统观创新,构建系统管理和控制的系统观,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打造品牌景区,有效促进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融合,加强旅游行业的规划和融合,以系统为原则,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管理要实现经济观的创新,就要优化旅游业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保证游客能够拥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在不危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最合理的经济利益,在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利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旅游经济管理还要实现环境伦理观的创新,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宣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循环经济的视域下要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系统。同时还要实现好生产观念的创新,节约生产,促进绿色生产,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帮助游客实现消费观念的创新,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减少消费上对环境的破坏,促进民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循环经济视角下,旅游企业是产品形成和资源消耗的关键所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构建与自身企业相适应的循环经济体制是十分重要的,鼓励当地旅游产业控制好旅游设施的规模,禁止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系统,减少旅游服务过程中的物质能源消耗,倡导展开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旅游经济管理需要重视经济产业链的循环,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再利用,这也是旅游业内部分工的结果,同时旅游业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优化企业,保证旅游业的上游产业链和下游产业链能够得到相应的延伸,实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管理,我们要构建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出行,鼓励人们爱护环境,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变成全人类的责任。

作者:孟昱龙 霍婧媛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双.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管理[J].经济视角,2011(02).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8

这里又碰到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是照搬照抄洋教条呢,还是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指经济总量出现失衡的状态,针对前一状态,通常采取紧缩银根的对策,以抑制需求;针对后一状态,则采取放松银根的对策,以刺激需求。但是,这种需求管理办法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只管了总量,顾不上结构。如果经济失衡是由结构矛盾引起的,或者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相互交织,它便无能为力了。其次,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总量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结构矛盾是制约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长过程的主导矛盾。靠刺激或抑制需求总量的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结构问题的。再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化过剩生产能力,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供求结构。90年代初,由于各地各部门竞相追求超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急速膨胀,1993年上半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70.7%.尽管当年中央政府实行了紧缩银根,但全年投资仍增长50.6%,工业生产增长高达21.1%,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形成了过剩生产能力。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约1/3供过于求,家电行业生产能力过剩1/2到1/3,机械行业开工率不到50%.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无视供给结构状况,无视迅速膨胀的生产能力,把启动经济的希望都寄托在扩大总需求上,那势必事倍功半。尤其有害的是,把在盲目扩张中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视为高速增长的潜在因素。如果按这种观点行事,我国经济恐怕难以走出“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怪圈。

“有效需求不足”,这是“通货紧缩论”的重要论据。投资和消费是构成内需的两大要素。需求总量足与不足,不能根据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判断。经验数据例如上一周期年需求增长平均值可以参考,但应考虑当年需求生成的新因素和条件,以及经济的实际承受力。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1%,居民消费水平增长7.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8%.这样的增长规模和速度,与历史上正常年份比,或者与其它国家同期比,都难作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判断。上世纪80年代末曾出现所谓“市场疲软”。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7.2%,1990年增长2.4%,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为4.1%,3.8%.俩相比较,1997年经济怎么能作出“需求不足”的判断呢?如果说需求增长乏力,似乎更确切些。

但是,需求总量增长并不意味结构各部分同步增长。相反,总量增长恰恰掩盖了各组成部分增长的不平衡。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的供给逐步增加,最终告别了短缺,但农民收入却徘徊不前,特别是纯农户的收入出现下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990年——1996年分别为1.8%,2.0%,5.9%,3.2%,5.0%,9.0%,4.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分别为-2.11%,7.39%,7.34%,-14.35%,4.07%,6.12%,12.1%,县和县以下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53%下降为1997年39%.因此,真正“有效需求不足”的是占人口总数的70%的农民。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第二步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农民税费负担沉重,增收致富门路涌堵。农村深化改革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靠放松银根是无济于事的。1989年以来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靠增加财政赤字和增发国债来扩大需求总量,投资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并没有改变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的状态。1998年——2001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6.3%,6.3%,8.2%,7.0%,均低于城市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比上年增长5%,2000年增长1.9%.而且在农民收入平均数下还掩盖着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其中,除了至今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3000万农民之外,还有几千万失业和半失业的农民工。农村市场是我国至今尚未充分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近几年我国内需持续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市场的拓展有限。

投资持续增长乏力,并不是市场主体投资需求不足,也不是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投资领域之广,待开发的领域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问题出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税费负担过重;加之企业改制步履艰难,改制的成本和代价巨大。在这种条件下,相当多的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都很困难,怎么有实力顾得上发展和改革?改变企业在转型时期的艰难处境,依靠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输血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银行连续8次降息,对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是有作用的,但对激励企业投资却未起到预期的作用。用政府取代企业充当投资主体是否可行呢?显然,这是喧宾夺主,背离了改革的方向,不能长久。

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

价格常年下降,这是“通货紧缩论”的又一论椐。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反常态的走势:即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市场物价却常年处于低迷状态。在经济运行正常情况下,如果物价走势常年低迷,全面下降,这就意味着经济周期进入了衰退或危机阶段。现代经济学把衰退的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又归结为银根紧缩所致。所以,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紧缩,认为它是货币现象,主张转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用流行的“通货紧缩论”能解释清楚我国当前的经济态势吗?从现象上看,除了物价低迷之外,其他方面都无法与“通货紧缩论”对上号。首先,从1997年以来经济年增幅一直保持在7%以上的速度运行,表明并不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难题。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经济年增幅保持在这个区间是恰当的。一旦达到两位数,就会超越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引发通货膨胀,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按照“紧缩论”的主张,只有总需求再翻一番,速度再增加一倍,物价才能转降为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势必重蹈1992年经济过热的覆辙。其次,现行物价指数不能充分反映转型时期的特点,不能全面反映市场物价的动态。当前,价外价,灰色价格和黑市价格依然是市场管理中的一大突出的难题。例如,幼儿园和学校以“赞助”名义收取的高额费用,聘用家庭教师支付的报酬,保姆或小时工的工资,住宅区物业管理名目繁多的收费,医疗服务方面的灰色费用等。这些付费项目已经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仅次于基本生活需要的位置,而且金额和种类还有上升与发展的趋势。反映在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中,随着恩格尔系数下降,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支出相对下降,用于服务方面的支出却绝对上升。特别是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超过了居民的经济承受力。一方面官方的价格指数下降,另方面价外价和未列入统计的价格却呈现上涨的势头。所以仅仅用现行物价指数判断经济形势,是有局限性的。再次,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近几年物价走势在度过全面紧束之后正处在缓慢调整过程之中。如果用基期年1990年为基数进行比较,这几年物价依然呈缓慢上升之势。据统计局资料,消费物价指数1995年为183.3,1996年为198.6,1999年为199.6,2000年为200.4,2001年为201.8.但是,用环比方法计算的指数,却呈现下降的态势。因此,把两种指数联系起来分析,才能对物价走势作出恰当的判断。

论文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来自

所谓“通货紧缩”是否由于货币政策偏紧引起的呢?根据经验数据,只要广义货币增长高于经济增长1倍再加几个百分点,就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会发生偏紧或偏松的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货币供应一直保持适度的增长幅。1997年比上年增长19.5%,1998年14.8%,1999年14.7%,2000年12.2%,2001年17.6%.问题不在于货币总量,而在于货币投向。农业是基础产业,但农业技术改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今仍然为资金短缺所困。而农村金融却出现存大于贷的反常现象,农村金融机构把在农村吸收的大量存款约4000-5000亿元上调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不改变货币投向,即使再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燃眉之急。金融体制的弊端用总量政策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离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的大背景,对经济形势是难以作出恰当的判断的。

支撑速度与化解风险:孰轻孰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宏观调节面临着两难抉择:即一方面要消除93年紧缩引起的负面影响,遏制经济增幅下滑的态势,另方面又要正视1992年非经济因素诱发经济超高速增长造成的后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伏的隐患,化解风险。

1992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了一股争速度,“上台阶”的热潮,不考虑客观条件的许可,上项目铺摊子,建市场热,招商引资热,办开发区热,工业园区热,高新技术区热,房地产热,硅谷光谷热,楼堂馆所热,一浪高过一浪,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有人形容,那时期银行敞开口袋放贷,财政敞开国库花钱。货币(广义)供应量超常增长,1991年为26.5%,1992年31.2%,1993年37.3%,1994年34.5%,1995年29.4%,1996年25.4%.货币多年超经济发行,给金融业埋下了风险隐患。当时就有人指出,按照最保守的估算,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不低于24%.从理论上说,商业银行早应进入破产程序。如今完全是靠国家信誉支撑。1998年以来,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速度是上去了,但金融隐患也在增长,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赤字骤增,以1990年为100,1993年上升1倍,1994年上升2.9倍。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逐年攀升,1990年为12.1%,1992年上升为17.8%,1994年为20.2%,1996年为24.7%,1997年26.8%.这里说的是硬赤字,不包括或有债务或隐性债务。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预算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都不列赤字。但是,90年代以来,财政收支的缺口却呈现逐年上升势头。而随着改革深化,或有债务上升的势头更大。

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

国际经济形势也向我国提出严峻挑战。1997年6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波及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大鳄几次冲击香港金融市场,企图染指我国内地经济。所幸的是我国未实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这道防波堤才使我们幸免于难。否则,后果是难以设想的。然而,抵御了外患却不该无视内忧的存在。不消除潜伏的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国际投机资本随时会伺机兴风作浪,冲击我国金融市场,搅乱我国经济。所以,防外患必须除内忧。而且开放资本市场,实行资本项目人民币自由兑换不过是时间问题。化解潜伏的金融风险是开放金融市场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此同时经济年增幅又出现下滑的趋势,1993年以来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实际的威胁。尽管年增长6%-7%的速度与其他国家比较,是很高的速度,但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提供的实际效益要比发达国家少得多。大体上说,我国经济增长6%-7%,也就相当于发达国家增长2%-3%.如果增长速度低于这个速度,维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安置适龄人口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适当扩大基建规模,便难以实现。在现行体制下,没有必要的速度,便没有效益;效益要靠速度拉动,速度出效益。我们喊了十多年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至今没有变成现实。所以,90年代后期,宏观调控面临一项任务,就是遏止经济增幅下滑,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

但是,在有限资源供给的约束下,既要保速度,又要化解经济风险,却存在着难以兼顾的矛盾。不但增长要增加投入,而且化解风险需要的投入更多。补足社保基金缺口,降低企业和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这些都需要国家投入巨额资金。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中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包括化解经济隐患和风险。没有发展,就不能创造出解决问题的物质前提。但是,如果无视经济风险和隐患的存在,只顾发展和增长,继续铺摊子拼速度,那么,势必付出恶化风险和隐患的沉重代价,最终将经济拖进不可持续的泥潭。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一再表明,化解经济风险和隐患恰恰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前提。当二者不能完全兼顾时,应当率先抉择消除潜伏的危机,在化解并最终消除危机的前提下,使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有限资源的分配,既要优先用于化解风险,同时又要使经济增幅适应发展的最低限的需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爆发了全面危机,才有必要全力以赴克服危机,以暂时牺牲增长和发展为代价度过难关。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如果把着眼点放在转变增长方式和深化改革上,而不是求助于扩张性经济政策支撑速度,解决矛盾的空间是很大的,消除潜在危机和保持必要的速度是可以兼顾的。

近几年推行扩张性政策,虽然支撑了速度,但同时付出了加大亦已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负面影响将会日益显露,深化改革的路途将更加崎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更艰难。体制是推动经济快速?高效?稳步?持续发展的长期起作用的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政策却是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当前,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已经成为继续推行渐进式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的一大障碍。经济隐患不是孤立的,它是和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的。经济隐患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经济不稳定又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因此,从确保全局的稳定出发,在争速度和消除忧患之间作出抉择,孰轻孰重,是不难理解的。

被市场边缘化的弱者:农民

工业化和城市化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经济市场化,农村被卷进市场经济大潮,农民成为市场的参与者。市场通行的是弱肉强食法则。农民是天生弱者,农业是天生的弱势产业。因此,任何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都会面临如何对待农民和农业的问题。特别是象我国这样的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大国。

在社会主义经济史上,无论是苏联,或中国,都曾经通过对农民征税和实行“剪刀差”政策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这个政策“把农民整得很苦”(语),实际上是变相剥夺农民。工业化并没有给农民直接带来多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相反,造成了普遍贫困,城乡二元结构趋向稳固化。

回过头来看市场化过程中农民的命运如何呢?近二十年推行了市场化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全面市场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改革的步骤却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立足点,按城乡两大板块分别分步推进的。板块式改革模式虽可避免一体化改革带来的强震,但通过以下的分析,将可以看到它的局限性和弊端。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建国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一直偏向城市,轻视农村,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公平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甚至还在强化。近几年迫于城市失业剧增的压力,城市社保体系的建设加快了步伐。但农村社保制度至今依然缺位。虽然稳定土地使用权事实上起着社会保障的作用,但决不能取代现代文明社会创造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初期,依靠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减少。但随后却出现了大量返贫现象,因疾病致贫,因灾害返贫,因经营亏损破产,因失业而返贫,因税费负担沉重而致贫等,农村出现了一个人数不少于原有贫困人口的新的返贫群体。由于政府拨付的扶贫资金有限,而农村社保体系迟迟没有就位,致使农村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不稳。同时,由于农村社保体系缺位,阻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土地作为商品,按市场规则运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没有社保制度为前提,一旦农民失去土地,便失去了生活保障。

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

——土地流转中农民遭到变相剥夺。土地现在还不能作为商品自由流通,政府依法对农民承包的土地实行有偿征用制度。由于没有依法监管的规范化的统一的土地市场,由于农民不拥有土地处置的自主权,由于房地产业过度投机,普遍存在着征地补偿费过低,农民利益受损。土地补偿费与土地最终售价每亩相差十几倍到几十倍。例如,南方某市,每亩补偿费只有2万多元的地,拍卖价竟高达100多万元。通过征地“剪刀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被剥夺了20000多亿元。巨额暴利驱使许多地方上演了一幕幕新的“圈地运动”。按照每征一亩地就有1.4个农民离开土地,每年征用300万亩左右计算,就有4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2002年上半年信访部门受理的案件中,有73%涉及征地问题。现在城市化热潮正在兴起,“经营城市”的口号势将引发更大的“圈地运动”。有农民愤慨地说:“别人发财用我们的命根子铺路。”

——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机会不公平,甚至受到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目前全国离乡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9400万人,务工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但是,当前的状况是,城市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城乡统一的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又滞后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滞后”已经产生了负面效应: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松动,但附加了种种限制条件,绝大多数农民工过着“二等公民”“三等公民”的生活,许多人栖息在工棚或贫民窟,无权享受市政当局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福利设施,子女不能进入公立学校或幼儿院,干的是城市居民嫌弃的苦活重活脏活和危险工种,不少厂矿或工地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实施,伤亡事故经常发生,受害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拖欠血汗工资克扣工钱且数额巨大,一旦失业既得不到救济金又得不到再就业培训,从事个体经营要负担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尤其令人费解的是,有些地方雇佣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农民工,但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时却剔除了农民工,不计算农民工的贡献。

——政府垄断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流通的体制,束缚了农民经营自主权,窒息了市场机制作用,农民利益受到伤害。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深化改革重要步骤,推出了粮棉流通新体制,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办法。新政策实施的结果却产生了设计者始料不及的负面效应:喂肥了粮贩子和不法之徒,损害了农民,背上了财政补贴的包袱。它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私商与收购员互相勾结,任意压级压价,将农民拒之门外,乘机低价收购,然后再按国家定价卖给收购站,或者收购人员按优价收购私商出售的劣质粮棉。结果,政府的保护价没有保护农民,却中饱了不法分子的私囊。现在此项政策作了改变,但粮食部门经营亏损却成了财政的沉重包袱。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始终没有到位,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不是直接给予农民,而是落到流通环节。目前粮食部门亏损挂帐已高达4000多亿元。

——收入分配不公,农民负担沉重。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约为3:1.如果和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比较约为4:1.但农民的税费负担却比城市居民高。农业税按田亩征收,类似个人所得税,但没有起征点的限制;三提五统,按产量和收入提取,包括地租和所得税;营业税,或市场管理费,按销售额交纳。农民还承担大量的城市居民所不缴纳的名目繁多的税外费。其中,一项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70%由乡镇财政负担。而乡镇财政连“吃饭”都保不了,不得不转嫁到农民身上。义务教育有名无实,致使农村学龄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另一大项是农民要供养大量的在编和不在编的“吃皇粮”的乡村干部和其他脱产人员。仅以在编人员1200多万计算,大约75个农民供养一个脱产人员。某省每个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平均多达448人。近二年农村费税改革艰难,有些地区出现回潮,有些地区明减暗不减,主要是因为减负未改体制,没有触动庞大的官僚体制。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普遍实行私有化,并未取得“一私就灵”的神效。改制一没有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没有走出整体低效益,高消耗,高污染,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以至政府不得不下令强制关闭“五小企业”。二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安置就业人数绝对数减少,比1996年减少1000多万。三是产生了一个新生的权贵阶层。在改制过程中,有些原来的企业领导人或乡镇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掌握了企业产权,摇身一变成为私人企业主,廉价或无偿地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

分析表明,“三农”本应是扩大内需的主体,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源,但是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却被市场进一步边缘化。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直接的物质利益。

扩大内需:一篇尚未破题的文章

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近期遏止经济减速,而且能够给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这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几年实施这一方针是有成效的。但是做好扩大内需这篇文章却非易事。

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

近几年,政府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并提出了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反思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扩大什么内需,怎样扩大内需,如何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以及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等问题,从中找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反周期的相机对策,应视导致周期的原因,采取扩大需求,或者改善增加供给,或者二者并举的措施,以熨平周期。基于对我国90年代后期经济态势的判断,实行了旨在克服“需求不足”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现在还要继续执行此项政策,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扩大内需这篇文章有了好的命题,但是还不能说已经破题了。

——是以产值增长速度唯此为大,还是以扩大内需为宗旨。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生产是为了消费,并依赖消费。与消费需求相脱节或对立的生产,是注定要衰退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总是片面追求产值高速增长,给经济建设造成很大损害。改革开放之初,早就明确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但时至今日经济增长和发展依然被这只无形的手所左右。提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初衷,就是要保速度。产值增幅是第一位的,需求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保速度。虽说中央计划不再是指令,但依然是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指标。各地方,各部门竞相攀比产值增幅。不管是否能增加消费需求,只要能提高速度,什么办法都用上。近几年,上下都认为“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但读一读历年发表的统计公报,除了个别区省,没有几个省市经济增长速度等于或低于全国的增幅。经济高增长与占人口绝对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需求不足共生形成了强烈反差,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经济高增长与城乡贫困人口数量剧增形成对立,这些反常态的现实难道还不足以令人反思吗?

——是以公共设施建设为投资重点,还是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为重点。

内需的一大项就是投资。投资是和最终消费需求相对而言的生产消费需求。按照资金投向和用途,可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投资。我国是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但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近几年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国债投资选择了公共基础实施建设为重点。现在我国交通运输状况已经有了显著改善。但是,把基础实施建设作为中长期投资重点,是否恰当,有必要进行探讨。首先,从加快工业化的要求来看,应当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使之成为改造和装备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超越的,是第三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所无法取代的。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发展已有相当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规模过小,在世界制造业生产能力中所占份额仅为0.18%;技术层次低,每年投资所需要的设备约有40%-50%靠进口,机械工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有1/10;产品附加值低,加工贸易占出口额40%以上。因此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迫在眉睫。同时,外国的经验表明,一旦经济衰颓或不景气时,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恰恰是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有效机制。近几年在投资方向上,历年更新改造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平均不到15%,最低的年份不到1%.其次,近几年基础实施建设在选项和建设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超越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例如,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轨道的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等,这些建设项目都明显过分超前,耗资巨大,实效低。再次,在安置就业,增加居民消费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所起的作用有限。2001年和1997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近50%,而最终消费仅增长35.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增长了1.6个百分点,为59.7%,依然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的比重还降低了0.1个百分点,仅增长31.7%.可见,消费比重偏低的状况并未改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受到限制。至于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则成下降的趋势。投资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幅上升,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1.5-2个百分点,然而失业率上升的势头却得不到遏制。

——扩大内需,要不要遏制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

国外的经验表明,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是无法根除的。但必须遏制和调控。否则,任其发展,必然导致灾难性后果。远的不说,近期美国所谓“新经济”的破灭,纳斯达克股指狂泻,日本10余年经济衰退至今不见曙光,便是例证。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泡沫经济所产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房地产虚热造成的经济泡沫。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及房屋商品化,给房地产行业提供了牟取暴利和寻租的机遇,掀起了炒作房地产的投机热潮,致使房地产热经年不衰,即使房屋空置率骤升,烂尾楼成片,银行贷款无力偿还,房地产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以权力为依托的垄断经营,将市场调节拒之门外,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一大特殊景观。2001年与1997年相比,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投资增长了51%,而房地产投资却增长了109%.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商品房空置总量已经达到1.3亿平方米左右,其中有一半的房屋已经空置了一年以上,占压资金2500亿元,不良资产居全国各行业之首,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5%.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大刮“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之风,给房地产业虚热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其次,股市过度投机形成的泡沫,虽然对居民和政府增收有暂时的效应,但泡沫注定是要破灭的。一旦股市狂泻,众多中小投资者将被推入破产陷阱。我国股市发展已初具规模,股票市值4万多亿元,上市公司1200多家,投资者6000多万。近2年股市低迷,股指大幅下跌,沪指从2001年高点2245点下跌到目前的1400点,投资者财富缩水。但目前股市的市盈率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尽管利好的信息不断,但股市依然没有重现昔日的“繁荣”。当前,应当利用股市低迷时机,整顿和规范股市,处理好维护投资者利益和经济发展整体利益的关系,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的新难题:外需与内需的关系。

明确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建设的长期方针,无疑,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并不是对立的。但必须明确,开放是为了扩大内需,为了全国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因此,开放应服务于扩大内需,服从扩大内需。这个主从关系是不应也是不能颠倒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摆正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由于受部门利益和产业结构的制约,依然没有解决。首先,在某些行业中,借进口贸易,将扩大内需转换为扩大外需,冲击了国内市场。有资料表明,内需仅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27%.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需设备有2/3来自进口,而机械行业却严重开工不足,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为51.86%,每年贸易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投资对扩大内需的实际拉动作用大打折扣。其次,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过高。目前,进出口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高达60%,为世界大国之最。美国在世界贸易额中占居32%,但美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到20%.内需依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是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眼下对维持经济增长速度有一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弊多利少。一是不利于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把有限的资源都消耗在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以廉价的劳动成本换取外汇,得到的回报是以延缓和牺牲工业化为代价,换取出口高速增长。二是不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这些商品在品牌和质量方面也缺乏竞争优势,更不用说在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贸易方面,至今我国还没有取得与世界第6贸易大国地位相应的份额。三是加工贸易比重过大。我国的出口企业大都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为外国跨国公司从事零部件加工或制成品组装,充当国际打工仔,出卖廉价的劳动力,高额利润为外国公司所得。四是对外依附性强,风险大。我们一方面要承受世界市场景气变幻的冲击,同时还要为跨国公司承担经营风险和研制开发风险。所以,继续把出口额作为显示外贸政绩的唯此唯大的指标,是十分有害的。“出口多元化”不是外贸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减员增效”:作茧自缚之策。

城乡贫困人口剧增是导致最终消费乏力主因。近几年,我国经济出现的又一反常规现象,就是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贫困入口却大量增加,引起居民购买力相对萎缩,最终导致经济持续发展受阻,不得不求助于扩张性经济政策。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反思,不能说与制度设计和决策不当无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就业形势就呈现日趋严峻之势。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资料,1993年—1996年,城镇失业职工人数年均以48.7%的增幅上升。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失业人数约600万人,下岗职工约1400万人,不包括停产半停产的在职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农村还有6000万贫困人口。如此庞大的贫困群体,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本应由反通货膨胀转向反高失业,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保资金的投入,减少贫困人口;另方面广开就业门路,实施再就业工程,降低失业率,减少企业改制的成本和代价,并使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基本群众利益得到应有的补偿。但是,政府却按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原则加大了企业改制的力度和强度,对已经出现的下岗潮和失业潮推波助澜,以至使下岗和失业人数空前剧增。当政府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时,面对的不仅是社会投资不足,而且还有一个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的待救济的贫困群体。

“减员增效”,这原本是企业为了解决因冗员而增加成本致使利润下降而采取的办法。它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是明确的,有限的。如果政府将它确定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在全社会范围普遍推行,企业纷纷裁员,必然导致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待救济的贫困人口上升,从而引起居民有购买力的需求下降,即使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也是难逃经济衰退的厄运。普遍减员,就是普遍减效。当前我国的现状就是佐证。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冗员。这是个制度性问题。解决这个难症不能下猛药。欲速则不达。俄罗斯“休克”至今15个年头还没有结束“疗程”,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既要解决国有企业人浮于事,又要实现经济稳步增长,防止经济衰退,这确实是个大难题。

在推行“减员增效”的同时,近几年还出台了住房商品化,废止了公费医疗制,实行非义务教育收费等多项改革。这些改革都需要大幅度增加职工的支出。但工资制度却没有相应地进行改革,依然实行的是不完全工资制。广大职工对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都不看好,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节制消费,增加储蓄。这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分析近几年政府出台的改革步骤和政策措施,似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不当之处。一方面,用一只手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另方面,用另只手遏制消费需求,导致经济持续增长乏力。这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迟迟不能淡化,不能收场的重要原因。

——症结:消费和积累比例失调。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主流观点是“有效需求不足”。但是,“有效需求”是指投资需求还是指消费需求?从政策取向来看,是前者而不是后者。1998年以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6500亿元国债,主要用于投资。1998-2001年,预算内基建投资分别增长77.7%,44.8%,7.78%,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8%,5%,10.2%,13.05%.高投资拉动了经济高增长。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8%,7.1%,8%,7.3%.但是,同期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既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更大大低于投资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7.9%,7.5%,9.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别为3.4%,2.2%,1.9%,5%.结果,导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积累率从1997年的38%上升到2002年42.1%;消费率从58.1%下降为57.9%.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从80%下降为77.9%;农民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从50%下降为44.3%.2001年,城乡居民最终消费人均每天仅为9.8元,略高于联合国的1美元作为贫困线的标准。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重积累轻消费,高积累低消费,是导致我国经济长期不能步入稳定持续增长的久治不愈的顽症。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过热,积累率高达38%-38.5%;90年代初期,经济连续4年两位数的增幅,积累率高达39.3%-43.5%,最后不得不紧缩银根。当前,有些行业和地区在利润和“政绩”的驱使下,出现了盲目上项目扩大投资的“虚”热。局部过热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经济局部“虚”热引起的隐患是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的。但是,按照目前靠继续增加投资来克服“有效需求不足”拉动经济的思路,必然加剧积累率过高引起居民消费需求继续相对萎缩,从而遏制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经济过热。

当前,我国经济中,一方面,积累率过高,另方面,物价指数长期低迷。这是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势既不同于90年代初,也不同于西方国家。首先,我国现时市场供求格局已经改变,基本消费品和主要投资品的供给告别了“短缺”,因物资供不应求引起物价上涨的历史不再重现。其次,居民消费需求受到来自积累和改革的双重压力,以至出现投资热与消费相对萎缩并存的现象,导致消费品价格长期走低。再次,投资拉动消费的传导机制受阻。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拉动消费。但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从投资到消费的传导机制却被阻隔。近几年,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而居民储蓄余额却超常增长。1998-2001年,分别增长17.1%,11.6%,7.9%,14.7%.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项改革,阻碍了储蓄向消费转化,阻碍了有购买力的需求变现。最后,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投资领域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外商以进口设备抵扣投资予以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高积累高投资的压力,所以允许积累率短期略高。目前我国的积累率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老生常谈话改革:尊重客观规律

解放思想是“求是”的前提。但解放思想如果背离了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唯意志论的陷阱,重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覆辙。

1.改革要从我国生产力的现状出发,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办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改革大业的根据和出发点。无论目标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或者实施步骤和方法,改革战略和战术的抉择,都必须按照这个规律的要求办事。经济体制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经济改革实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有人认为,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既然我们要搞市场经济,就只能向西方国家学习,拜西方经济学大师为师。但是,学习不等于照搬照抄,改革不能依样画葫芦。这些年在改革的进程中,经常出现方案夭折,模式走形,功能扭曲,改革异化的现象。例如,股份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可供选择的一种形式。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挂上了股份公司的招牌,但大都是名不副实的翻牌公司,企业并不按市场经济规则运作;企业经营资不抵债,实行破产制度,这原本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但在全国范围却刮起了一股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风潮,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股票上市流通,原本是为了搞活企业,为企业和投资者开辟一个融通资金的渠道,但在我们这里却蜕化为从股民兜里圈钱,为国有企业脱困提供一条捷径;中介组织本应以公正公平服务为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这些年如雨后春笋建立的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却异化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性组织,以至与客户串通一气弄虚作假,坑害公众,欺骗政府,等等。改革走形,机制异化,功能扭曲,如果仅仅是个别的偶而出现的现象,那还可以理解。问题在于,这些现象恰恰是大量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久治不愈的顽症。这是令人深思的。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怀疑改革的方向。我们对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义无返顾。但是,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按照生产力决定作用的规律的要求办事,改革必须从我国生产力现状出发,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不同之处,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现代工业与小农经济并存;现代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并存;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和整体素质低下并存;自然资源总量大和人均资源稀缺并存;资源公共占有和非公共占有并存;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政治权力集权化并存,等等。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方向,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接,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不可逾越的中国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全面私有化,是历史的大倒退;全盘西化,此路不通。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遵循中国社会自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给它的客观规律。俄罗斯的殷鉴不远。“休克”私有化,不可取:“渐进”私有化,也不可为。这是一条死路,它只能进一步激化现存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导致改革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失去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2.要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和观点。改革是前无古人的艰难事业。20多年来我们一直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行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没有或不需要理论指导。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明确的。然而,在具体运用层次上,一些理论观点却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决定取舍。

例如:——在收入分配领域,多年来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指导原则,实践的结果,却是始料不及的: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贫富分化加剧,贫困人口骤增。按照实践的标准,有必要对这一原则重新认识。首先,它没有区别宏观经济分配和微观经济分配,再分配和直接分配。如果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它是要解决初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因此,这里应当遵循的原则,不是“效率优先”,而是“公平分配”。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如果它是指企业层面的分配,即初次分配,这里是必须讲求效率的。但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前提,实行等量劳动即等价交换的原则。分配的效率来自分配的公平公正。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效率必然受到损害。虽然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但在现阶段它是唯一可行的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恰恰正是这个原则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基本规律。在这个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存在谁优谁次,谁主谁副,谁先谁后的问题。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其次,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就是劳动的平等权利,就是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平等权利。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依然是人们的谋生手段的条件下,舍此,别无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对按劳分配本意的曲解。再次,从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来说,分配是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的需要,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讲效率的分配是不存在的,完全没有效率的分配是没有的。有的西方学者早就对“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表示疑问。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德说过:“以效率为依据所要求的实际工资率模式,可能会有利于极少数富裕的财产所有者”,“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效率,公平和产权》)他的看法来自西方国家的长期实践,而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现状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

——“民族经济”过时论。时下,有一种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大量出现,民族经济,民族产业,民族企业已不存在,国家经济利益也发生了变化。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生产,加工,销售,投资,融资实现全球化,跨国公司的产权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国籍淡化,越来越深地融入东道国整体经济之中,成为东道国的公民,成为“本土企业”,给东道国缴纳税金,安置就业,促进增长,这就使国家的经济利益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这一观点可称之为新“三无世界论”,即无民族国家利益,无民族经济,无民族企业。“三无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对实践是有害的。首先,它无视当今世界存在国家的客观事实,否定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趋向,并不意味着从此进入了大同世界,国家走向消亡。相反,世界市场一体化过程自起步之日起,就充满了国家间,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甚至战争。二战后,这一过程大大加快。但世界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远不是平等,公平,公正的;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仍然可望不可及;这里通行的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几个经济强国居主导地位,超级大国把对外经济贸易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世贸组织的建立并没有改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它的现行规则又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按照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原则制定的。其次,跨国公司的产生并非自今日起。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适应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今非昔比。但是,第一,跨国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并未根本改变。无论股票如何分散化,国际化,股票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垄断财团或寡头手中。对于垄断资本来说,股份化意味着以少量的自有资本控制大量的他人资本,从而增强资本控制权;意味着经营风险分散化,从而将经营风险转嫁到公众身上。股权分散化与所有权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第二,跨国公司的经营宗旨也未改变。它进入别国不是来扶贫济困,不是来赞助工业化和现代化,而是为了占领对方市场,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得稀缺资源,从而牟取垄断利润。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依靠跨国公司实现的;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依靠跨国公司摆脱了贫困走向民富国强的。对跨国公司开放市场,引进一个竞争对手,是为了在与强者的博弈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跨国公司的本意并不是希望为自己培植一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这是不以它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奈的选择。第三,“经济全球化”并非意味着国家主权消亡,国家间利益趋同。“经济全球化”是个内涵杂乱,外延无边的概念。如果将它理解为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那么,由于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国家间利益便有一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就是国家间利益共同点。实现共同利益,达到互利,是靠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是以承认各自主权和产权的独立性不可侵犯为前提的。跨国公司进入别国从事生产和营销,成为东道国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但它决不会因此成为与民族企业无区别的东道国的公民,改变了产权和国籍。纳税,那是它应尽的义务,不过是取之于彼还之于彼,羊毛出自羊身上。安置就业,这正是它利润的来源。而且它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远抵不上因它参与竞争而破产失业的人数。对引进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要具体分析,当它的国家景气指数上升时,它会增加廉价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从而带动出口国经济增长;当经济衰退时,转嫁危机是它惯用的伎俩。我们曾经迷恋“以市场换技术”,但得到的回答是:市场是非要不可的,技术则要另开价。我们花大钱买来的是二三流甚至是淘汰的技术,而无偿让出的是对跨国公司生死攸关的市场。市场在当代经济中是最稀缺的珍贵资源。“市场无价”,这是当代经济中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荒谬现象,也是如今世界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重要表现。最后,在开放的条件下,跨国公司的进入是否改变了国家经济利益的内容呢?国家经济利益是否就是税收,就业,增长?东道国的利益与跨国公司的利益是否便因此融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必须分清国家根本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本国利益和跨国公司利益,民族利益和世界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过时论”的潜台词是“退出论”。在他们看来,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跨国公司的作用与本土企业是一样的,与东道国的利益已融合,那么,“民族企业”便可退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希望便可寄托在跨国公司身上。这种主张的利益倾向是十分清楚的。有的人在谈论国企改革时念念不忘“产权明晰”,产权改革唯此唯大,但在谈论跨国公司时却鼓吹“无国籍,无产权”,令人费解。

3.改革要从客观条件的许可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只讲必要性紧迫性,不讲可能性和客观条件。

我国经济改革选择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这是我国生产力发展趋势决定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起点,比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要低的多,物质基础要薄弱得多。先天不足是我国改革的一大弱点。我们采取恰当的改革战略和战术,可以缩短与这些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弥补我国经济上的不足。然而,我们绝对不能超越生产力和其他客观条件的许可成就改革大业,必须重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在条件上下功夫。

改革现在已经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和以往的改革不同,新阶段改革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代价,高风险的特点。改革的对象,领域,范围,内容,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牵连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这是全社会利益大改组,大调整,大分化,重新组合的时期。因此,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出台,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经济上,心理上的实际承受力,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果;任何一种方案的实施,都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地进行利益再分配,决不能让少数人侵吞改革的成果,而将改革的成本和代价强加到广大工农群众肩上。

然而,在改革的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方面却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例如,在劳动就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还是一揽子改革,一步到位。

近几年,城市改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数量,速度,推出一系列措施和步骤: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扭亏增盈;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公费医疗,实行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行非义务教育自费;改革退休制度,建立养老保险等。改革有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出台的措施多,涵盖面广,涉及到城市各行业,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直至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二是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大,通过这些措施全面彻底改革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打碎铁饭碗”,废止原来实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直接牵动亿万职工和居民切身利益的损益。三是改革的时间紧迫,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措施到位,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四是改革重点主要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城市非国有企业的业主和职工的利益不仅未受影响,相反受益。

这些改革措施是市场化改革应有之意。这里不讨论各种改革方案的优劣,仅从改革的战略战术来探讨出台的时机,步骤和改革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没有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长期为国家建设作了重大贡献的基本群众承担了改革的成本,代价和风险。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先富者享受了改革的成果,但很多人逃避对社会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二是职工损益没有得到足够补偿,政府对职工的历史欠帐过多。我国企业冗员数量大,是体制造成的。失业不是自愿性的,也不是结构性的,而是特殊的体制性失业,责任主要在政府。因此,解决冗员不能简单地采用裁员的办法。况且,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即不完全工资制。工资中本应包括用于社会保障的部分已经扣除,作为财政资金预留在政府预算之中,形成政府对职工的负债。因此,在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时,应给职工足够的补偿。三是分配制度没有相应地进行改革,分配秩序混乱,收入差距全面扩大,贫富分化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就业和社保制度按现行步骤改革,对缓解社会矛盾不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失业大军和贫困人口急剧增长,政府和社会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沉重的代价。

——国企脱困和企业改制能否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速成”。

在我国改革史上,国企改革起步最早,措施最多,但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实行利润分成开始,我们做过种种选择和尝试,最终确定了大中型企业改革以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为参照模式。本文不探讨这种企业模式是否适应我国基本制度以及是否是理想模式,仅分析建立这种企业制度所需要的条件。西方企业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几百年的过程,现行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不是终结的理想制度。我国改革没有必要重复这一过程,能够实现跨越式变革。但能不能做到,则取决于能否创造好必要的条件。条件成熟了,则水到渠成。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改革政企不分,党企不分的制度,把对企业的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实行依法治企。我国体制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治与经济合一,政治凌驾于经济之上,政企合一。企业改制不触动这一点,现代企业制度便有名无实。近几年有些改革措施不是推进政企分治,而是强化政企合一,背离了改革方向。企业改制是不能避开或跨越政治体制改革的。又如,企业改制必须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如企业办社会,资产负债率过高,人浮于事,等等。解决这些难题,企业自身是无能为力的,必须由政府出资,协调财政,金融,劳动,以及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统筹安排。这不仅受政府财力的制约,而且必须有劳动就业,银行金融,教育,社会保障等行业方面的改革相配套。但这些部门却自顾不暇。再如,股份公司是股份经济中的企业形式。它是近代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以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为条件的。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普遍推行股份制时,证券市场还在酝酿之中,股份公司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企业领导人对建立股份公司的热情奇高,但盲目性很大,大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但市场发育却是无法人工合成的。总之,企业改制重要的,不是改换名称,而是转变经营机制;经营机制能否转换,怎样转换,则取决于客观条件。在条件不成熟时,用行政办法或者用变相搞运动的办法人工合成现代企业制度,可能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并非结语的话:回到“西柏坡”

党中央新一届领导上任后集体去西柏坡“朝圣”。此举深得民心。这一行动具有象征性意义,重要的是要把宣言和承诺付诸于行动。理论时下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短缺的是行动。

说到“西柏坡”,不能不指出对经济中的隐患推波助澜的三股浊流:一是官场上和城市建设中的奢靡腐化的浊流;二是经济腐败和权力腐败合流;三是工作中的浮夸形式主义爱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这几股浊流相互推波助澜汇合成恶浪,冲击经济改革,吞食发展的成果,吮吸人民的血汗,侵蚀党和政府的机体,毒化社会风气和人的心灵。现在,我们面临着安置下岗职工,降低失业率,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减少财政赤字,弥补社保资金缺口,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等艰巨任务,却苦于财力不足。其实,出路和办法是有的。只要有决心,有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譬如,只要坚决严令禁止公款邀请和公费旅游,每年就可以省下数千亿元;只要坚决刹住城市建设中的奢靡之风,禁止兴建奢华的楼堂馆所,每年就能够从固定资产投资中划拨几千亿元用于改革方面的需要。这些问题既然久治不愈,看来只能求助于立法。至于反腐败,近几年力度不能说小,但势头并未得到遏止。有人把时下反腐败比作割韭菜,割了一茬长一茬;有人说枪子敌不过票子,一不怕关,二不怕死;有人面对西方国家丑闻迭出,认为腐败是市场经济的产儿,割不断,理更乱。这些悲观论调是站不住的。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能束手待毙,任这个毒瘤腐蚀党和政府的机体,最终重蹈苏共的覆辙。面对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当吸取这些年反腐败的经验和教训,从制度和体制方面消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切实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把党的领导纳入法制和法治的轨道,对权力实行监督和制约,杜绝权力通向腐败的路径。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9

1.1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一定的调控,从而使得本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所谓行政手段调控,是指政府部门在对本地区经济走势有着清晰的认识的前提下,通过推出更多的涉农政策,使本地区农业经济更加快速、规范的发展。政府通过引进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或企业,带动发展当地的龙头企业。对优势加工企业予以大力的发展,使优势产业带得以建立并促使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进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就是要在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政府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确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对本地区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进行完整的规划。行政调控作为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一直都被各级政府广泛应用,行政体系就有针对性、灵活性,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执行力度,避免了“一刀切”的情况。一直以来,行政管理都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有力武器,它为我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管理特点。行政管理手段是众多经济管理手段中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法。行政管理的管理力度比自由调控的管理方式管理力度更大,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通过引进大型企业或新型产业来调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由调控模式所无法做到的。而且,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控的管理手段的效率和灵活度也要高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可以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立,让龙头型经济得到更好的推动使之发展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要让市场、农户、企业之间的联系得以强化,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更好的提高,而不必通过执行严格的法律调控,最大程度避免了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干预。

2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经济管理

2.1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通过制定法律进行经济调控,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对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调整,也指政府部门通过建设仲裁体系来保障农民合法收入。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经济管理是众多管理手段中最严格的管理手段,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经济调控一般是在市场自由调控和行政管理均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时来使用。而一般来说,法律调控手段还是作为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的秩序的管理手段,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人员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篇10

1.1作用对于运输企业在经济管理中,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提示,可以将SPSS软件应用到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针对企业在沿海运输业、铁路运输业以及公路管理养护业等多个方面,采取SPSS软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避免企业经济财务状况的恶化,也可以改善企业经济管理手段,改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各利益关系。

1.2运输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为了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状况,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水平、股东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企业发展能力等入手,为其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经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3建立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为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手段,在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中,应用电子技术,打开SPSS软件,对企业的经济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图1就是SPSS软件的工作界面。

1.4分析方法在对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对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进行适合度检验,可以采取相关系数进行矩阵检验,若是统计检验中相关系数小于0.3且没有通过统计检验,那么,对于这些变量,就不应该施行因子分析;若是相关系数大于0.3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就较适合因子分析。经过标准化的指标关系数矩阵,就可以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便利进行因子分析,从而预见企业经济发展趋势。并且在分析方法中,还可以应用KMO、Bartlett球形检验,依然将检验结果进行因子分析。

1.5因子分析在对运输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电子技术手段,在经济管理中应用SPSS软件,选择合理的主因子,并对其去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因为在SPSS软件中,对于公共因子贡献率,可以表示该因子反映的原指标信息量,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子数据质量。在因子分析中,对于主因子,包括在运输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营运资金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以及还包括资产负债率、权益对负债比率与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这些都具有较高载荷,从而通过这些数据因子变量,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运输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且针对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及固定资产增长率这些主因子,则可以很好的反映运输企业的发展能力;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可以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也被称为营运因子;针对固定资产净利润率等因子,也同样具有较高载荷,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营利能力。通过因子分析,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可以很好的了解运输企业当前的经济形势,而且也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企业今后的经济发展,以及运输企业在今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2SPSS软件在运输企业车辆财产分析中的应用

2.1SPSS软件发挥的作用把电子技术应用到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在车辆经济寿命管理方面,应用SPSS软件,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也可以在经济寿命计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因此应该管理好车辆财产,确保车辆经济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分析车辆经济寿命,从而确定单台车辆的更新年限,计算分析出企业经济管理中每年对车辆更新的费用,这对运输企业今后经济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2.2一般计算方法对于车辆经济寿命计算中,其一般计算方法原理为假定企业购置运输设备的费用为K,那么其使用年限设为T,然后可以按使用年限来分摊每年购置费用,故此,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得车辆购置的费用反而减少。对于一般计算中,随车辆设备使用年限延长,其车辆设备效能也会下降,计算年使用费递增额方法,就对假定:各年使用费用为直线的增长趋势,但由于每年的增加额有所不同,因此也不完全相同,就可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样本数据,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以此来分析车辆经济寿命。

2.3选择样本数据在该计算分析中,我们选择车辆的行驶里程以及耗油量为数据样本,并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数据处理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影响,需要把样本根据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样本数据的各种影响因素是统计的关键要点。表1中就是采集的样本数据。在选取样本数据之后,并确定使用费项目,将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从而便于计算经济寿命。

2.4计算经济寿命当前,多数公路运输企业资金匮乏,承受能力较差,如果不认真进行测算,盲目进行快速折旧,必将使本来就紧张的财务状况,非但得不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其紧张的财务紧张程度,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经济状况较好的车队或经营状况较好的车型先行折旧,利用SPSS软件分析计算,对行车里程、累计行车里程以及当年燃料消耗等数据作出分析,通过调查证明企业的车辆经济寿命,从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为车辆折损提供相应的经济费用,支持企业的车辆维护。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运输企业的车辆经济寿命,为企业经济调整以及经济发展都提供有力的电子技术支持。通过调查证明上述结论基本符合实际。如清华大学相关人员以某地区解放牌货运车的经济寿命作为调查样本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如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大约为7~9年,如按10%折现率计算,大约为8~10年。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