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思考

时间:2022-12-19 03:17:58

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思考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本科教学质量的外部机制,其目的是推进院校逐步完善教学质量内控体系。本文从审核评估的背景;我国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及发展;基于审核评估的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构建有效的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内控体系4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医学院校在审核评估大背景下,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时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审核评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医学教育改革

我国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8年结束,通过全方位的评估与考量,检验了5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意见指出,将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本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是否符合自身制定的培养目标,因此,此次评估以院校自我评估作为重点。

1我国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及发展

我国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对参评院校进行审核评估考察。审核评估包含外部审核及内部审核两部分,即是一种外部机构审核与学校自我审核相结合的一种评估模式。不同于前两个评估模式,审核评估不制定统一的标准,不对院校进行分类,也不将参评院校进行比较[1],而是由学校对照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及审核要点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再由外部机构的专家进校考察,并形成审核报告,其中包含对院校做出成绩的肯定、指出现有的薄弱项目并给出改进意见及建议[2]。1.1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进程。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始的较晚,首轮评估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8年结束,通过全方位的评估与考量,检验了5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在2011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中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系”[3]。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意见指出,将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对参评的院校进行了分类,分为没参加过院校评估(2000年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和院校评估合格的普通本科院校。首先,9号文件明确对参评院校进行了分类:对前者进行合格评估,对后者进行审核评估。其次,也对本次评估的项目及形式做了新的规定,在原有评估手段的基础上,新增了学校的自我评估,要求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分类开展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及国际评估等[4]。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首次评估的经验,进行审核评估。本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是否符合自身制定的培养目标,因此,此次评估以院校自我评估作为重点。1.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选择审核评估作为新一轮评估工作的模式,不仅是源于前期对国外广泛的评估经验的学习与研究,更是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考验。目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及科研成果不突出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个最为显著的问题[4]。这两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重视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院校对自身有合理的办学定位;讨论并调整院校的科研重点;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然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需要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的。只有适合及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达到院校的办学定位,形成一套适合(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培养模式[5]。相较于合格评估及分类评估,审核评估更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内部保障体系更加重视,并更加注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察。通过国际上审核评估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是审核评估的重点[6]。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如果此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有再优秀的师资队伍、再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很难长期的保障学校教学质量。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引入审核评估这一模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7]。”审核评估把高等院校作为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要求学校通过自我评估进行全方位的自我“体检”,而外部机构则是对院校提供的“体检报告”进行检查,并最终给出指导意见。每所院校都有各自不同特点,审核评估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固定、统一的评估标准,而是对院校反映出的问题“对症下药”,虽然“病症”各不相同,可对于“健康的指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育部是有明确要求的,这代表教育部对“体检”对象是有明确要求的。

2基于审核评估的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1高等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可归纳为以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为中心,以高校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其中,高等院校内部保障质量体系建设涵盖了包括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等十几项工作任务[10]。本轮教学评估工作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二十字的指导方针,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实证性这五个原则,强调“以学校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指导理念,涵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所有环节,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五个度”进行评价与考核,诊断学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国家需求进一步契合。审核评估是一种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模式,而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依托于学校相关的组织机构,梳理及掌握学校各个教育教学管理环节中影响质量的信息及要点,形成一个有明确职责及任务的质量监控有机整体[1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教学质量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职能。因此,学校内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十分关键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形成学校自我监控的机制,从而提高学校办学的水平及教学质量[12]。2.2医学院校进行审核评估的必要性。相较于综合类高等院校,医学类院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一些学者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具有高等医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的综合性、教育模式的终身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教育要求的职业性、教育规模的适度性、教育标准的国际性、教育成本的高值性、教育基地的社会性等特点[8]。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原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卫生部2011年的纲要指出,目前是我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人民对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并且医药卫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纲要提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统筹推进其他各类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这五大主要任务。由于我国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的现状,在保证精英教育的同时,也要求医学类院校根据现实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教育的规模。这对于医学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来讲,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需要医学院校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调整培养方向,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及能力的培养。而本科审核评估正是从人才培养的源头进行评价和把关。2.3高等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现存问题。从已有的经验来看,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普遍存在缺少专门的监控机构、各部门配合契合度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13]。而由于医学类院校的特殊性,其也存在着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不均衡。重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的监控,淡化了对实践教学、临床教学的监控。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9],而临床实践教学必须在临床医院完成,这也决定了高等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是相辅相成的存在。虽然审核评估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学校本部的考量,也包含了对学校附属的各临床教学医院的评估与考核。但是,由于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学校对各附属医院教学质量的监控存在着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度较低。医学院校各院系、职能部门存在着教学、管理、科研、医疗等“多肩挑”的问题,这就使得部分教职工缺乏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深度学习,学校的质量文化氛围相对较弱,缺少对教学质量问题的关注和主动作为。

3构建有效的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内控体系

3.1根据医学教育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培养对人民生命及健康负责的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这是由高等医学教育的精英教育特点决定的。这一特点要求医学院校从入学开始就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而建立科学、严谨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是院校提供高水平的医学教育的前提。根据不同医学院校的不同情况和办学的不同要求,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在保障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基础上,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15]。不仅要保障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一标准的建立,离不开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督,医学院校需要参考医学教育标准的相关要求,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对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定与考量。在教学评价及质量监控工作中,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全面均衡的评价,在做好对理论教学与结果评价监控的同时,也要对实践教学与过程监控进行考量与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医学教育各个环节的管理,而且还要形成可持续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医学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3.2依据终身教育的医学教育特点,完善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医学是不断更新、不断改变的科学,这要求医学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随着医学的进步不断的改善。由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价是全程性的评价过程,医学院校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把握教育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这就要求对教育教学质量时刻关注,及时改进。正因为医学院校对教育教学过程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就是行之有效的外部评估机制,与此呼应,医学院校应建立更为完善、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以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任何管理行为的规范都离不开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的匹配[14]。医科院校的质量保障及评价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大量的调研与实践作为准备,而且需要合适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建设相配合。医学院校要建立涵盖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全过程的质量保障制度,同时,高等医学院校还应设立完整的内部质量保障队伍,建立校、院两级的管理体制,将质量保障落到实处,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对教学质量保障进行细致、系统的梳理与控制。同时还应建立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部门,从宏观角度,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反感及改善措施。同时,院校还应该结合评建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3.3夯实教学是立校之本的理念,提高对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果最终通过教学质量反映出来。高质量的教学也是培养“顶天立地”的医学人才的前提。不论是高层次的医疗科研人才,还是在基层工作的医疗护理人员,都需要扎实的基础,过硬的技术。本科教学如同一栋高楼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楼就很难建的高、盖的稳。盖房时需要监管,收房时需要验收,这既是对住在高楼里的居民负责,也是对居住在周围的人们负责。本科教学的好坏不仅关乎到在校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乎整个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未来。审核评估就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检”过程。目前,我国新一轮的审核评估工作正在如期进行,学校教职员工对于自身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改进意识应伴随着评估工作的开展而逐步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推广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改革理念,重视教学评价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立严谨有效的监督奖励制度,推动教师队伍逐步培养和增强教学评估和教学改进意识,形成教学质量优化改进氛围,全面提升教学服务质量。伴随着对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视,各医学院校还应同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团队的队伍建设,支持相关各部门建立立体通畅的沟通渠道,明确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职责,同时设立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考核的长效机制,以积极有力的执行力量和稳定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教学评价改进制度的实施推行。

4结语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本科教学质量的外部监管评估机制,其目的是推进院校逐步建设及完善教学质量内控体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质量和人民生命及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的价值逐渐被整个社会所重视,对于人健康的需求越发突出,因此医学教育在现阶段尤为重要。完善的教学质量内控体制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都有良性的监督和评价作用,为培养未来可以对人民健康负责的医护人员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作者:杨玥 武艳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