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语言与写作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10 09:23:00
导语:语文课语言与写作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但现实语文教学却脱离了这一宗旨,教师在课堂上讲《三个太阳》,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献身精神;讲《孔乙己》,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讲《松鼠》,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松鼠的习性……如此而已,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和生物、地理常识课了。另外一些教师则千方百计地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连文言文《愚公移山》,也要让学生担任愚公、智叟和愚公妻子的角色,进行移山表演。对于无法表演的课文,也要学生模拟几个造型,如上《出师表》,叫学生模仿诸葛亮的形态。这些表演、造型除了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外,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无任何裨益。虽然语文需要同其它课程融合,但仍应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其它学科的课,不能不是语文课的悲哀。
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课文课应该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表情达意的。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如此,课堂应该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张志公先生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张志公先生这句话表明语文课不能光靠讲,应该多练习。吕叔湘先生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大多是“练为讲服务”,教师滔滔不绝,练习却极少。而那些表演,则不是语言练习。一切表演都是为了直观化,即用形象去理解语言的抽象。这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语言学习中,作为辅助手段,无可非议;在中学语文课堂,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语文学习在于练习,而练习中最主要的在于作文练习。这样,语文课堂上的“讲”,应该围绕作文教学进行。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而我们的语文教师习惯于课文内容上的分析,所设的问题也是内容理解方面的,如此学生的思维也只能是依循作者或老师设定的思路,很难有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创新了。即使在课堂上运用电化和多媒体教学,也只是翻新教学花样,学生的创新思维依然得不到发展。这样日积月累,教出来的学生大多不会写文章,甚至连语文老师也写不好文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打破从内容上分析的授课方法,改从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方法上入手。
语文课本里每篇文章的材料也许是最能表现中心的,但并不绝对,也许还能选择其它的材料,甚至还能有更好的材料。这如同毛衣一样,有用晴仑的,有用全毛的,也有用晴仑、全毛混纺的。即使是百分之一百的全毛,也有产地和质量的问题。这样,老师授课时可以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选材后,把作者的材料全部推翻,让他们广开思路,去思索其它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在使学生了解了竞争对手罗致给马克·吐温的罪名后,把这些罪名全部去掉,让学生想象其它的罪名。如可以想象车祸后逃之夭夭的罪名,在竞争对手办公室安装窃听器的罪名,以及偷税漏税、吸毒贩毒和走私军火等一系列罪名。这样的思索,等于是重写《竞选州长》。倘若每篇课文都能这样训导,既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作文时思路的开阔,真正做到了叶圣陶所说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作用。
其次,文章的结构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不能一味赞美作者结构的完美,以至使学生认为高不可攀。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你的毛衣是编织得不错,但我可以织出更好的毛衣。这样,教师在授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叫学生拆散作者的结构,让他们讨论其它的结构法。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家境的贫困引出对于勒叔叔的盼望,然后在船上不期而遇。文章这样结构,教参和教师都赞美作者“结构之巧妙”。这样的赞美除了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篇佳作、是世界名篇以外,一无所得。其实,文章的结构不是绝对的。《我的叔叔于勒》也可以全家在船上欣赏美景开篇,以引出对于勒的盼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后遇到于勒后则逃之夭夭;可以直接以逃之夭夭开篇,引出对于勒的回忆,再回到逃之夭夭时的场景;也可以直接写于勒的经历,以他个人的遭遇谋篇布局。课堂上能经常这样地让学生学习不同的编织法,不盲目崇拜作者,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形成了。
文章授完后,经常是做课后练习,写一写字词,再背诵背诵,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则忽略了。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创新是最基本的前提。作文创新是对课文而言的,只要是有别于课文的,就是一种创新。如此,可以进行仿写、续写和改写等训练。这里的仿写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仿课文结构,内容则是全新的。续写则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情节发展等再展开思索。如鲁迅《孔乙己》,并没有写出孔乙己的下场,可以让学生写孔乙己走出酒店以后的情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没写出于勒最后的命运,可以让学生写“于勒叔叔回来了”,或“于勒叔叔的新遭遇”等。即使是那些没有情节的散文,也可以对某个细节、某个侧面进行续写。如《老山界》,可以让学生写红军下山的情况;杨朔的《荔枝蜜》,可以写农民的无私奉献等。改写,是课文题目不变,内容和结构则是全新的。如学了《荔枝蜜》后,也让学生写《荔枝蜜》,内容可以是写母爱的、可以是写科学家奉献的、也可以是写国家、民族的等等。语文课堂如果能这样授课,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到了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语文课要走出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从写作入手,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有望得到提高。
[摘要]课文课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不仅仅要学习语文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表情达意的。语文学习在于练习,而练习中最主要的在于作文练习。这样,语文课堂应该围绕语言和作文进行教学。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健词]语文课语言教学写作教学
-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
- 下一篇:语文课复习方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