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创新设计分析

时间:2022-04-27 03:07:45

语文实践活动创新设计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有着高度契合性,其调度效果值得期待。教师要精选活动内容、创设活动情境、优化活动程序、拓宽活动训练,让学生顺利进入活动之中,自然成长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以学定教;实践活动;创新设计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并根据其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施教做好铺垫的过程。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利用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展开指导,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心理触动,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时,需要有创新意识,充分观照学生的“先学”实况,以便及时做出教学调整,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精选内容,凸显活动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实践活动有相关阐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运用规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接受实际,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故事会、演讲比赛、诵读展示、课堂演绎、手抄报、实地观察等都属于语文学科的实践内容,教师在具体选择时,需要有充分的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选择。如教学统编教材第六册《燕子》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诵读课文内容,对燕子外貌描写展开鉴赏,并给学生布设一个实践操作性任务:认真阅读文本内容,观察课文插图,研究小燕子的形态特点,利用手中的画笔,或者是进行剪纸操作,画出或者剪出小燕子的形象,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画小燕子或者剪小燕子形象,都积极给出回应,顺利进入实践操作环节。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必要的引导,课堂学习互动气氛渐浓。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画、剪小燕子形象的实践活动任务,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内容和学生生活认知紧密接轨,自然有更强的调度性。教师让学生快速行动起来,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文本内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二、创设情境,体现活动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力基础、学习悟性、学习兴趣取向都有其个性特征,教师在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时,若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研究,并利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观察、游戏、竞赛、制作、调查、访问、信息搜集、实物观察、课本剧创编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形式,对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有重要帮助。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有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刻画,教师以此进行活动设计:阅读文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讲故事比赛,评选出小组“故事大王”。讲述故事时,需要讲究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渲染气氛,并使用生活语言。学生都有讲故事的经历,自然能够顺利进入操作环节。因为教师要求比较具体,学生讲故事时有章可循,教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集中评价,就能帮助学生顺利构建起学科认知体系。一次讲故事比赛,将学生带入了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在讲故事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呈现出多元化。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爱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其训练效果也十分显著。教师给出更多的操作引导,帮助学生规划操作程序,实践活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优化程序,突出活动主体性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活动时,教师还要对活动程序展开优化处理,以提升活动的助学效果。活动程序由多个环节组成,教师要针对活动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自然是主角,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对活动程序展开全面整合处理。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前演讲、读后感、开心一刻、美文共赏等活动展开后,教师需要全程跟踪,适时介入,对活动程序进行相应调整。如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文本内容,创作一篇童话故事,然后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特殊兴趣,虽然创作童话有不少难度,但学生还是积极投入其中,并顺利完成了相关创作任务。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纷纷要求诵读自己的作品。有学生写自己成为一棵摇钱树,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金钱,但有一个前提,摇钱者要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不然是摇不下金钱的……有学生写自己变成了神奇的种子,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发芽、开花、结果,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走向富裕……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奇妙的设计进行了专业化点评,肯定了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教师为学生布设童话创作任务,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启动想象思维,创编出许多有意思的童话故事,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一定启迪,实践活动呈现出较好的效果。

四、拓宽训练,追求活动创造性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主体性、趣味性特征,还体现着创造性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并联系生活、面向世界、沟通校内外,将学生感兴趣的、有时代气息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活动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自然成长学科认知。读写训练、社会调查、制作发明、实验操作、社会宣传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发展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学生大多都去过海洋馆,对海洋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让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并及时推出实践活动任务:海底世界充满无穷奥秘,课外展开信息搜集,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平台,有针对性地搜集海洋奥秘,如深海动物、海底火山等内容,看谁能够找到更多相关信息,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展示可以是自行讲述,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电子信息进行展示。学生领到这个实践活动任务后,开始了自己的实践操作。他们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挑选有价值的信息材料,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将信息传递到班级网络交互平台上。教师对学生传输来的信息进行筛选,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一个信息搜集实践任务,将学生带入了网络世界之中。小学生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已经具备,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探索机会。学生在信息搜集整合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多方面的,在信息展示过程中,他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能力锻炼。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已成为主流意识,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以学定教理念,符合学生的主体学习诉求。特别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前提,突出活动的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创造性,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学科基本能力。学生对实践活动有特殊参与热情,教师要借助实践活动推开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的时空环境。

作者:谢捷 单位: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