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习得语文教材人物写作技巧

时间:2022-07-04 09:29:00

如何习得语文教材人物写作技巧

摘要:该文论述了在高三复习中,关于人物描写方法可以借助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引导学生如何从教材中习得人物写作技巧,通过细节描写、情感张力、独特的视角等角度提高学生语文阅读与欣赏能力,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物描写技巧;细节描写;情感张力

中职高三语文教学大致有一种倾向:因为高考题来自课外,所以教材没有复习的必要,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名言名句之外,大抵可以放弃教材。大多数教师在复习伊始,便围绕20多个考点,逐步展开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实际上,“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名言,至今还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工具性质出发,还是从人文性质出发,教材始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写作素材的积累、语言素材的借鉴、人文精神的浸染、人生智慧的启迪等方面,都对高三学生带来启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怎样选择教材内容。笔者利用高三复习中关于人物描写技巧的专题,借助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引导学生从教材中习得人物写作技巧,提高语文阅读与欣赏能力,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一、把握细节描写,赋予人物以生命

教材人物类型丰富多样,如《合欢树》《我与地坛》《我的母亲》《卖白菜》,写的是“母亲”,文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我”最亲近的人。再如《一张诊断书》《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写的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是高尚的人,也是“我”敬仰的人,从文体角度讲,他们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最后的常春藤叶》写的是底层艺术家,《青龙偃月刀》写的是低层手工艺者,《老人与海》写年迈的渔夫,这些是小说中的人物,他们是普通人,但都是“我”敬佩的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些人物都是教材中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他们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长廊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的也许让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时代的烙印,有作家的寄托,有社会本质的反映,有人类共同的性格所在,也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这些性格的体现不是通过作家“贴标签”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体现的。在课堂上,笔者列举几例予以说明,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片段一:《林黛玉进贾府》“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师:这几句话,你能听出什么含义?又体现说话者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生1:有礼貌、有教养的黛玉。生2:林黛玉为自己不留下吃饭说明理由。生3:语言类的细节描写能细致、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和个性。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实则看出讲话者的细腻心理,她婉言拒绝邢夫人,表明对舅母的尊敬和感激,又顾全大局。如此的待人接物,言语得体,表现其修养和性格。片段二:《项链》“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师:这片段属于什么细节描写?生:心理。师:有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主人公什么性格特点?生:排比手法。用四个陶醉写出马蒂尔德梦想成真后兴奋、激动、忘乎所以近乎疯狂的心理状态。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真实流露的情感,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学生只有走进文本的深处,才会在自己的写作中深入浅出,灵活运用学到的各种技巧,使所写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

二、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张力

细节描写替代了直白的描述,更能突出笔下人物特点和精神状态,但是它不是孤立的客观描写,而是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尤其在散文中,因为散文欣赏的重点是作者的情感,所以笔者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文字背后的情感张力。比如,“母爱”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耳熟能详,如何写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母爱”,即从熟悉到陌生化处理,可以好好向教材学习。笔者通过两个写“母爱”的教材片段加以说明。片段一:《我与地坛》“我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师:这几句是写母亲看出门的儿子的一个特写镜头。你认为特写的内容是什么?生: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师:母亲为什么有这样的动作?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尊重儿子,但是又不放心儿子,她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反映出一种细腻、深沉的母爱。师:这好似作者多年以后回想到的一个母亲的动作,你认为作者当时写下这些文字时,充满了怎样的情感?生:想到母亲当时内心的悲伤、不安和希望儿子能坚强的种种复杂心理,作者百感交集。文字背后似乎有一种强大的情感张力,有着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告慰、怀念和当时年少不能理解母亲而无以为报的愧疚之情。片段二:《卖白菜》“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她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44444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444444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4444444444……”让学生关注加点两处(“一百零四棵”,末句关于种蔬菜过程的八个词语),并从情感角度分析,这两处描写的是不是普通的数字和简单的劳作过程。学生通读全文及细读这部分,可以看出这一段的细节描写很特殊。一百零四,并不是一个普通数字,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它不仅是一百零四棵白菜,更是经过人格化写法而陪伴“我”一起成长的一百零四个小伙伴。它们见证了母亲和“我”在这一年中的辛劳、快乐、喜悦和痛苦。母子一起劳动,终有收获的喜悦,却难以分享这劳动的成果,内心的酸楚、无奈、痛苦、悲哀,无不从字里行间流露。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当然也有时代的折射。以上的描写,没有刻意的渲染,如果师生沉浸下来,重温这些文字,就会感受到别样的亲情和爱。

三、寻找独特的视角作为切入点

视角独特,可以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写出一点新意。如教材中的《一张诊断书》,回忆林巧稚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不是直接写人物,而是以一张诊断书为切入点,层层引出了对林医生的描写及人物形象。初中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全文。学校月考文学作品阅读题《落叶》,就以“落叶”为线索写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怀念。有人说,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竭源泉,如何从这一源泉中不断汲取写作所需的活水,就看如何有效地去利用了。

作者:励珍英 单位:宁波建设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