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校本教材研究

时间:2022-07-04 09:27:22

高中语文阅读校本教材研究

一、基于桂山文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校本教材开发的文化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2]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是教材建设的技术操作,更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基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教育目的来说,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旨在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从人本主义来说,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主要以“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为目的,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促进学生的进步,最终使语文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唤醒灵魂、完善心智、建构自我的范例。在语文阅读校本教材资源的选择上,我们将着眼点立足于学校的优秀文化。桂山中学从清乾隆时期的桂山书院到如今的重点高中,有261年悠久历史,其中也培养了诸如爱国社会活动家陈君葆、中将级医学家尹炳生、当代著名企业家陈卓林等无数杰出校友。传统活动如五桂山行军、地震测报、贫困地区互助活动、桂山大讲堂、桂山大舞台等,这些活动都深深打上了桂山烙印,无疑是我校最为珍贵的瑰宝。因此,我们认为,对学校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赋予学校每一寸空间、每一片草木砖瓦绵长隽永的文化意味,让书香成为一代代学子的长情陪伴和最美记忆,使它更好地服务于语文阅读,这对学校、对学生来说,皆是大有可为之事。

二、编纂基于桂山文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校本教材的现实意义

为了使校本教材的编撰更贴近学生,笔者针对所在学校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高一年级共1046人,发放问卷1046份,收回问卷1020份,有效问卷990份;高二年级共1135人,发放问卷1135份,收回问卷1100份,有效问卷1023份,信效度良好,适用性强。此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生对学校举行的“重走英雄路”“与科学握手,与名校有约”“手拉手献爱心”“地震测报”“桂山大讲堂”“桂山大舞台”等传统活动的喜爱与认可程度;学生对校史、杰出校友、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一)学生对本校校园活动的喜爱认可程度高。根据问卷调查,高一高二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了解学校文化的高达64.51%;对重走英雄路活动非常喜欢的为38.71%,比较喜欢的为30.23%;对与科学握手、与名校有约活动非常喜欢的为56.79%;对手拉手献爱心活动非常喜欢的为39.20%,比较喜欢的为29.05%;对地震测报活动非常喜欢的为31.81%,比较喜欢的为27.90%;对桂山大讲堂活动非常喜欢的为45.57%;对桂山大舞台活动非常喜欢的为40.20%,比较喜欢的为29.05%。由此得知,学生对学校传统活动的认可度及喜爱度高,并有较大热情参与到以上活动中。我们认为,除了仅仅举办以上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活动的余热,发动更多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与感悟,并将优秀文章结集成册,通过写作、阅读与鉴赏,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3](二)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低。高一高二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反馈如下:高一高二学生对校园文化非常了解的仅为2.70%;对261年校史非常了解的为2.03%;对校歌文化内涵非常了解的为3.29%;对校徽的文化寓意非常了解的为13.13%;对校训的文化寓意非常了解的为11.18%;对学校精神的文化寓意非常了解的为8.55%;对象征学校精神的木棉花非常了解的为11.50%;对杰出校友非常了解的仅为2.03%。同时,笔者原设想高二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对校园文化的了解程度要比高一新生的高,但根据调查,了解程度同样不高。由此得知,加强学生对校史校情等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与教育迫在眉睫。而校本教材作为传播渗透校园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及学校发展的灵魂,具有传播面广、渗透性强、持续性久、选择性多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经分析,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低的具体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学习空间相对狭窄,现有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及生活体验不相适应。在教育功利化面前,很多学校忘记了核心素养的提升,忘记了尊重个体生命成长,凭借纯理性的态度审视和规范学生、规范教育,向学生传递、灌输某种终极价值。其二,校园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载体受限。学校仅通过入学教育、早会活动等单一的方式宣传校园传统文化,力度不够,载体单一。“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校园文化主要借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尤其是借助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媒介———语文校本教材来培养。”[4]因此,挖掘本校现有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依托于学校本身的校园文化氛围、历史底蕴,因校制宜编撰语文阅读校本教材,将各方面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一方面,使得学生通过阅读校本教材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学校,升华爱校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帮助学校通过校本教材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彰显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束富强.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罗诚 单位:中山市桂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