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心理教育探讨

时间:2022-05-24 09:34:02

高中语文心理教育探讨

【摘要】受新课改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培训,同时还应当注重塑造学生品德,健全学生人格,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青少年;心理教育

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当中,除了以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还加入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内容,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心理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起正确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在简单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青年心理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力求通过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之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而对于当前正处于青少年发展关键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此时无法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帮助其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品德,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开展心理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需要借力高中语文教学,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和具体教学内容,开展青年心理教育,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有效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对策建议

1.积极借助人物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课文中所展现的各种人物形象,特别是正面的人物形象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如笔者曾经在开展《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语句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结合伟大领袖的生平和课文创作背景,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感受强大的伟人魄力、远大抱负理想的同时,用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积极心态感染学生,鼓励学生重新树立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而在开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笔者则通过带领学生用恩格斯的视角,与马克思开展一场灵魂上的交流与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品读课文,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笔者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小段有关马克思的人物传记片,利用生动立体的视频使得学生可以对马克思为全人类发展、为人类服务、为无产阶级斗争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马克思本人充满使命与责任意识的人物形象给予进一步了解。进而在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核心内涵的同时,可以利用马克思的崇高形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态度价值观。2.主动利用课堂活动。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需要主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差异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譬如说笔者在开展《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角色模拟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积极鼓励学生模仿作者马丁•路德•金,在班级当中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说比赛。而在此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生的情绪、语言能力等进行仔细观察,逐渐掌握了学生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随后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列举出了多个学生喜爱明星的成长奋斗故事,鼓励学生勇于逐梦、敢于拼搏,进而逐渐引导其能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为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畅所欲言,在有效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其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因此,笔者在开展《我与地坛》一课教学中,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在班级中谈谈自己与家人之间曾经出现的矛盾和纷争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法,鼓励其谈谈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何种父母,利用这种谈话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感悟深沉伟大的父爱与母爱的同时,可以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并利用平和的方式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有效加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之余,使其能够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负面情绪,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灵活运用课外实践。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单凭有限的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高中语文学习。而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教师渗透和开展心理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譬如笔者在讲解《咬文嚼字》时,则通过将学生按照具体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等。随后,笔者通过将课文分为若干部分并将其分派给各个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回忆以往自己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和方法,充当“一日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该部分知识内容的详细讲解。通过将课堂的教学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一方面,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激发,大大增加了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为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不仅顺利完成了心理教育,同时还有效帮助学生深化语文学习,树立起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通过成分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带领学生拜访名人故居、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方式,也可以使得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彻底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在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之下,将心理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心理教育是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践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核心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主动结合具体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借助人物分析、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外时间活动等逐渐渗透青年心理教育,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简娟.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4,(11):48-50.

[2]何素梅.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心理教育[J].语文天地,2014,(22):77-78.

[3]李艳秋.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学生的健美心理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2016,(01):57-59.44

作者:杜海燕 单位:安徽千人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