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

时间:2022-07-09 09:53:09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

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举个例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广泛吟诵,流传至今,充分表现出作者“忧天下,爱民众”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段内容进行背诵,加深学生对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爱国行为进行简单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者的行为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爱国思想,比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为了回国进行国防建设冲破重重阻碍、鲁迅意识到“医心比医病”更重要时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这些事件都是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况,增加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

二、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是人的高级需要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即通过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或者是学生科学技术发明的过程中都要渗透审美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文章的启发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情经历,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美的渴望表达出来,进而形成一种较强的审美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赏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语言优美、声情并茂,在一字一句间皆表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美感,不仅如此,还会大量地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的美感。

2.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进步的不竭动力,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审美创造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小结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强化德育教育工作,不断加强高中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恪尽职守,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探究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促进我国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方法、手段,一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徐静工作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高中语文教育的实用和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实用教学的意义

语文作为语言学,实用性正是其工具性的体现。注重高中语文实用性教学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1)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让语文学科作为语言工具充分发挥其作用。高中语文的实用性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识字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而未将教学高度上升到要求学生利用语文课程培训自身的表达交际能力上,实用性教学的目标正是突破这种模式的束缚。(2)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用性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内心发生重大变化,对锻炼学生的语感、反应能力、技能水平有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的意义

语文不仅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工具学科,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审美趣味。重视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健全学生的人格。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多以物质享受为主,渐渐忘却了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社会风气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下一代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甚至是扭曲其性格。为了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极其重要。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心智尚未健全的高中生积极、健康的成长,让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通过所学知识完善自我的人格。(2)审美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有巨大作用。高中语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扎实自身的汉语文学基础,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多角度的“美”,这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重要作用。

二、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实用及审美教育

(一)对于实用教学而言

1.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汉语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语言,其字词的涵义、韵律和形体的美感是世界上独有的。“谈吐不俗”的人往往更容易让人亲近,人们更愿意亲近,这就是汉语的魅力。高中教学必须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好的本领都需要优秀的表达能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语文教学不得脱离实际。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应该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同时又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

3.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手段,老师必须要重视对这类活动的利用。实践活动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演讲、辩论赛、诗歌朗诵等,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巨大作用。在实践活动中,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正,给出中肯、合理的建议,以此推动语文实用性教学的发展。

(二)对于审美教学而言

高中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知识,每一首唐诗宋词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其人格有着巨大作用。要落实好审美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趣味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每篇文章,每首诗词的背后都潜藏着极其深厚的创作背景和逸闻趣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勾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完全可以将每篇文章中的美学价值用通俗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从中获益,不断印证自己的成长。

2.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不可再墨守成规,必须要打破沉疴,不断创新。很多古代文学过于枯燥,学生感到毫无兴趣,此时老师可以用现代社会现象对古文的意境进行解释,切忌照本宣科。汉字的深邃含义往往能够描绘出精彩绝伦的意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通过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在脑海中勾勒文章所描绘的社会现象、自然风光、事件发展过程等。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每位作者有感而发,老师只有帮助学生理解到当时作者的心情,方能对文章理解透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育的实用及审美教学对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巨大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作者:李富娥工作单位:云南省嵩明县四中

第三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具备完善思想道德水平。在高中阶段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能成为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人格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除了要教授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阶段人格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教育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和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社会也会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校园,学生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腐蚀,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语文学科是一个基础学科,学生们普遍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强,语文教学中推行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主人公都有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人物的精神和人格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内涵,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理解到马丁•路德金的精神,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二)人格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

我们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人的发展和精神面貌的养成,包括现今推行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满足人终身学习的目的。人格教育能够完善人的精神面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这就与人格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人格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将教育主体放到学生身上,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深化人格教育内涵,这就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注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在整个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生是教学的实践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推行人格教育,教师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实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保证自己的仪容整洁,符合教师的标准,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应该平易近人,不能自吹自擂,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学生做出一个良好的道德标准,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标杆,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进行人格教育时才能有理有据,促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格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除了教师言传身教,教师还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的典型人物。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的作者马丁路德金,演讲者的演讲稿中有着饱满的热情,以演讲的方式反抗当时的种族歧视,教师应该让学生发现马丁•路德金的反抗精神,并且引导学生描述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品质,从而学习这种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另外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身残志坚的品质。教师从教材中挖掘人格教育的内容技能引导学生健全人格,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人格教育的推进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正确推进高中阶段的人格教育。

作者:张秀芹工作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

第四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并且还是学生“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思想意识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1]。所以,加强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极为关键且有必要的。文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仅仅占据极少的一部分。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辅助性模块,这种情况不但对文学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诸多优秀文化作品基础之上的,强化文学教育,不单单是协助学生掌握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与价值,提升文学作品在学生心中所占据的地位。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综合水平与文化素养。

二、强化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有效对策

文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所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代语文教育当中,文学教育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与价值。

1.转变教学理念

语文,毫无疑问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交流工具,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由此可见,人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语文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发展性、延续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这一特性有充足的认识与感悟。同时,还必须在原先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对语文教学理念加以更新与变革,进而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这样方能确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融入文学教育。第一,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其充分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文学教育的必要性。第二,语文教师应当对课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选择其中具备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现的思想,进而体会文学作品当中的特殊魅力。

2.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水平提升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可以准确的掌握必修课程当中的涵义,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清楚了解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而获得相当的文学积累;同时还必须在这个前提之下,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例如可以选取《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中国小说作品选》以及《中外戏剧作品选》等中的文章。其所涉及内容丰富,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体,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与知识面,这样教师方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游刃有余。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与综合水平。

3.强化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课堂导入处理的好,那么学生就能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而一旦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就难以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与领悟。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在对其进行导入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同学回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体会欧阳修游滁州且沉醉山水的无限情怀,使学生了解到文人一般会出现心随山动,寄情山水。之后再引出本次所要学习的文章,指出苏轼在观赏完赤壁之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千古词作;然后,向学生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使其体会到长江的波澜壮阔;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大致的阅读,使学生产生共鸣。这种方式不但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还使语文课堂带有“文学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文学教育,可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优良的思想文化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个人情操不断提升的条件下,达到思维的发散与创新。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教育的渗入是极为有必要。

作者:刘景学工作单位:赤峰市阿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第五篇

一.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充分认识新课改的艰巨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虽早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对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还存在沿袭保守教学方法、教师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极度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等现象。在寄希望于目光短浅的改变教学现状的简单做法没有成功后,就陷入了语文教学课改的死胡同,并产生了畏难心理。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精神,灵活地探求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学习教学科研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

二.立足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创新性教育就在日常教育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之间的能动交流。教师还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的把知识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创新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要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灵活巧妙的调节课堂气氛;每节节课都应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启迪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拘泥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

三.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创新

人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味地遵循单一性的思维方式,时间长了便会形成思维定势,结果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时地被疑问所困,思想进入“死胡同”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问题也会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长时间进行这种训练,会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例如: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要求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合理创造,在独立活动中打破思维定势,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尽可能找出新、多、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思维丰富,有个性。

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兴趣是构成学生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力潜能,使之处于活跃、兴奋状态,能使学生的认识和意向活动全身的投入,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感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在语文和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意识。总之,知识经济时代是注重创新的时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特点,联系实际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鲁培长工作单位: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