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传入与影响

时间:2022-10-23 10:03:53

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传入与影响

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成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吸收和获取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就是在近现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从《恰可图条约》后第一位来华的俄罗斯传教士团随行画家,到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的俄侨画家在中国开展的艺术活动,再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全盘苏化,直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影响力的消退。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与文化变迁。

关键词:俄罗斯;绘画艺术;俄侨画家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成为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吸收和获取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是在近现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从《恰可图条约》签订后第一位来华的俄罗斯传教士团随行画家,到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的俄侨画家在中国开展的艺术活动,再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全盘苏化,直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影响力的消退。本文围绕上述几个历史节点探讨中俄两国的绘画艺术交流问题。

一、《恰可图条约》与俄国传教士团随行画家来华

追溯俄罗斯绘画对中国影响的源头,大概要算1830—1864年期间俄罗斯传教士团的职业画家来华了。沙俄的东扩导致了1727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俄方称《恰克图条约》。条约规定了两国的边界和贸易,同时准许俄国向中国派出传教士团。此后的100多年间,俄国共向中国派出了14次传教士团,在第十一至十四届传教士团中,都有一名职业画家随行。职业画家受命于沙皇,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国进行社会文化、地理自然、民风习俗等内容的考察,并做客观的绘画记录。安东•米哈伊洛维奇•列加舍夫(1798—1865年),是第一个来到中国并停留10年的职业画家。列加舍夫仅有10件油画和水彩画作品存世,内容是对中国王公贵族人物的描绘和对城市风光的记录。科尔萨林1840年随第十二次传教士团来到北京,但仅在中国工作三年。现有藏在圣彼德堡俄罗斯博物馆的《万寿山的风景》,作品描绘了北京城外的迷人景色。奇穆托夫于1849年被编入第十三次传教士团,在中国生活了8年。奇穆托夫现有传世作品8幅,《北京城外景》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的普通百姓,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伊戈列夫于1857年主动要求加入第十四次传教士团。伊戈列夫擅长肖像画,《饥寒交迫的中国乞丐》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1]。与同期来华的画家王致诚、郞士宁相比,俄传教士团画家的表现意图与风格有显著的差异。首先,传教士团画家的作品多以客观记录的形式出现,不论是列加舍夫表现的官员贵族,还是伊戈列夫绘制的乞丐流民,都相对准确地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貌,侧重于绘画表现的客观性。其次,传教士团画家多受欧洲古典绘画训练,其作品风格与中国传统绘画保持距离。而不像郞士宁作为宫廷御用画家的身份,将其油画的表现方法与中国画进行融合,以确保其作品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教士团画家为数不多的作品目前散落于俄罗斯的各个博物馆。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也仅限于少数艺术史的研究者。因此,这种短暂而特殊的绘画交流,并没有对中国的绘画艺术及大众的审美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二、十月革命与俄侨画家在中国的艺术活动

20世纪初,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也使一批沙皇的支持者及权贵们流亡到世界各地。当时中国的哈尔滨、新疆、上海、大连等地也涌入了大批各阶层的俄罗斯流亡者。包括画家在内的俄罗斯文艺家来到中国进行艺术活动,他们设立工作室、开办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艺术学子,客观上推动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1.俄侨画家在中国的写生创作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学、历史学及画家来华写生调查和考古探险的活动逐渐增多。俄罗斯画家在描绘中国风光景色中,表达其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这一时期的俄籍画家曾到中国的内蒙古、北京、西藏、大连、上海、山西等地写生。其中代表性的画家分别是:尼•伊•克拉普琴科、亚•叶•雅克普列夫和尼•康•列利赫等。尼•伊•克拉普琴科在其中国见闻的书籍《去中国》中收录了大量的人物、景物画写生作品。其中包括《北京寡妇肖像》《北京满族女孩像》《戴北京头饰的满族妇女肖像》等。亚•叶•雅克普列夫两次来到中国,对富于东方神韵的北京风光及京剧题材深感兴趣,其作品先后在上海、巴黎展出。尼•康•列利赫在中国期间曾到过西藏,其画笔再现了唐古拉山的壮美景观,并以云冈石窟像等为题材进行创作,先后在哈尔滨等地举办画展。2.设立工作室和开办艺术学校哈尔滨的开放与国际化为俄罗斯艺术家施展艺术才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美术家设立工作室和开办艺术学校提供了条件。阿•叶•斯捷潘诺夫是20世纪40年代在哈尔滨从事舞台美术设计最有影响的俄籍画家,其舞美作品完全采用创作作品的设计手法,斯捷潘诺夫的绘画作品及舞美设计在哈尔滨有很大的影响。阿•尼•克列缅季耶夫是较早在哈尔滨创办美术学校的画家。阿•尼•克列缅季耶夫不仅是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美术教育家,在哈尔滨的美术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画家、翻译家高莽先生[2]。哈尔滨的荷花艺术学校也是由俄籍艺术家创办的,其中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专业,培养了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大批人才。荷花艺术学校的师资大多是才华横溢的画家,包括肖像画家米哈伊尔•基奇金、艺术史教师阿•阿•别尔纳达齐和瓦•米•阿纳斯塔耶夫、造型雕塑课教师阿•霍洛季洛、雕塑课教师是阿•卡缅斯基和米•基奇金等优秀艺术家和教育家,师资保证了荷花艺术学校教育质量的高水准。俄籍画家来到中国,有的是因为对十月革命后新政权的担忧,有的是对俄罗斯国内战乱的逃避。俄籍画家带来的俄罗斯绘画艺术也给中国的艺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尚,俄罗斯油画被认为是高贵和优雅艺术的象征,为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绘画体系全面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与马克西莫夫来华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苏联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美术教育方面则开展了对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的引进,选派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油画,以及聘请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来华培训等为标志对苏联美术进行全面学习与传播。1.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引进对苏联美术的学习,首先体现在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素描教学的纲领。1952年,杨成寅翻译并发表了《苏联高等美术学校绘画教学大纲》。在1955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上,来自全国20多所美术院校的专家一致主张推广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是俄罗斯油画的观察与训练基础,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推广,不仅为俄罗斯油画在中国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也同时成为全国艺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的通行标准。2.留苏学习与马克西莫夫来华教学1952—1962十年间,中国政府派出了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油画,先后赴苏的留学生包括:邓澍、冯真、全山石、张华清、李天祥、李俊、苏高礼、林岗、罗工柳、徐明华、肖锋、郭绍纲等12人,这些人回国后即成为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骨干教学力量。为进一步满足国内对俄罗斯油画教学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快了油画人才的培养速度。1955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油画训练班,学制两年,聘请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来华教学。这期训练班正式学员是魏传义、于长拱、汪诚一、秦征、武德祖、何孔德、王恤珠、袁浩、湛北新、王流秋、高虹、陆国英、冯法祀、任梦璋、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尚沪生、张文新、王德威及插班入学的俞云阶,共21人。这一期的学员毕业后回国到各地从事油画教学,强化了俄罗斯油画教学的有生力量。其中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留在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还担任中央美院院长和中国美协主席多年,他们的教学思想又进一步辐射到后来的学子,进一步延续发展了这一绘画教学体系。3.第二期俄罗斯油画训练班第一期油画训练班获得了成功,随后的第二届油画训练班拟邀请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涅普林采夫来华执教,后因政治原因而未能成行,改由曾在苏联学习油画的罗工柳先生主持教学[3]。学制也由此前的二年变为三年。罗工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学员有葛维墨、梁玉龙、李化吉、杜键、闻立鹏、马常利、钟涵等19人。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交恶,政治文化随即转向。但作为文化艺术的油画教学则未受影响。罗工柳先生延续了俄苏绘画的传统体系,训练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大规模的文化输入,在中国的艺术教育史上绝无仅有。一方面这种输入较快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特别是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引入,强化了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提升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这种大一统的美术教育体系也造成了思想观念的僵化和创作方法的单一等诸多弊端,特别是当光影素描与传统绘画相遇时的彼此不适,也给传统中国画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受更多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各地涌现许多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绘画群体,中国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思想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

四、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绘画艺术影响的消退

受中苏关系影响,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度中断。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俄两国逐渐恢复各层面的文化交往。在美术领域,国内这一时期出现了“八五新潮”和“新文人画”等美术运动。西方现代派美术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受到追捧。受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国力下降的影响,之后的俄罗斯没能在艺术观念和绘画创新方面给人们带来新的思想与启迪,俄苏风格的绘画样式此时已成为保守与落后的代名词而受到冷落。虽然近些年俄罗斯油画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中国美术的整体影响力却在逐渐消退。1985年,在黄山召开了被认为是思想和创作解放的“油画艺术研讨会”。之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西方现代派形式的美术群体。中国画领域的讨论也广泛展开,对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在中国画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与反思。在中国画的创作方面出现了以回归传统为特点的系列“新文人画展”。无论是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上被称为“八五美术思潮”的西方现代派实验绘画,还是主张回归传统的中国画样式,所带来的思想冲击与创作效应,都在观念和实践上消解了俄苏绘画风格在中国美术教育上的独尊地位。1989年,中国赴俄罗斯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成为公派的最后批次。陈科、张伟、周思旻、孙韬、叶南、蒋进军6位同学成为列宾美术学院接收的最后几位中国留学生[4]。经过几十年对俄罗斯和欧美国家在绘画艺术上的引进、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美术院校的油画教学已经有了多样化的风格选择和完备的教学体系。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室为例,既有研究欧洲古典绘画的第一工作室,也有研究当代油画创作的第四工作室。在教学内容上,像《油画材料与技法》之类的课程很普及。与60年前中俄两国在美术教育方面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迥然不同,现在的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已经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油画专业教育。不能否认,俄罗斯的绘画史上不仅有像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希施金、康定斯基、夏加尔、梅利尼科夫这些耀眼的名字,而且还有严谨和独具民族性的现实主义教育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几代人延续的俄罗斯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的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俄罗斯油画朴实、厚重、雄浑的现实主义审美风格也对几代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审美影响。在国家停止公派留学生之后,近年来,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宾美院和莫斯科的苏里柯夫美院每年接到来自中国的申请,以个人自费、高校访问学者等形式的报名人数不断增多。这说明俄罗斯绘画艺术仍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综上所述,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可大致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一是1727年《恰可图条约》之后俄罗斯传教士团随行画家来华,开始有了俄国画家在华绘画活动的历史记载;二是1918年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的俄侨画家在哈尔滨等地进行写生创作与开办艺术学校等;三是20世纪50年代全盘苏化的文化输入,绘画上以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引进和马克西莫夫来华开办油画训练班为标志;四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苏联解体,艺术观念趋于多元并对单一的苏化美术教育体系进行反思,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力开始消退。但几代人的美术教育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文化的延续性使俄罗斯绘画艺术仍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从侧面折射出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与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肖玉秋.用丹青描绘中国的19世纪俄国画家[J].俄罗斯文艺,2002(2).

[2]卢禹舜.黑龙江美术发展简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

[3]水天中.俄苏美术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影响[J].美术馆,2008(1).

[4]孙韬,叶南.涅瓦回望——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绘画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袁俊华 单位: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