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龙江剧传承研究

时间:2022-03-27 09:18:43

民间艺术龙江剧传承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巨大挑战,龙江剧也不例外。本文从龙江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出发,深入分析龙江剧的概念及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其传承价值及路径,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龙江剧的现代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龙江剧;情感;拓展;传承

龙江剧诞生于20个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却因为一些客观与非客观的因素拉开了自身与特定社会背景的距离。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龙江剧虽然并没有停止过向前迈进的脚步,却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如龙江剧存在与时展脱离,与市场、观众需求脱节,创作队伍缺失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龙江剧,探究其艺术特色及发展策略,以使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未来更加夺目,重新散发迷人的光芒。

一、民间艺术“龙江剧”概述

1959年,经过多年的舞台剧目实验,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改革创造中,融合了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的艺术特点,发展起来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要求的全新的地方剧种,即龙江剧。龙江剧的突出特点主要包含两方面:唱腔和表演。从唱腔来看,龙江剧扎根于黑龙江民间艺术土壤,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音乐的基础上,又适当融入了一些东北民歌、皮影戏、大鼓等民艺术形式,再经过反复实验,形成了通俗易懂、新鲜好听,同时贴近百姓生活的词曲样式。其唱腔主要选用[四平调],再结合[喇叭牌子]、[锔大缸]、[哭糜子]、[梨花五更]、[红柳子]等一系列辅助曲调,创造出一种新声腔。这种唱腔既有“板腔体”的音乐特征,又含“曲牌联套体”的精华,在当地广为传唱。从表演上看,龙江剧融合了东北二人转、拉场戏、东北民间舞蹈、大秧歌、京剧、评剧等艺术形式的表演程式,但又十分强调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更加重视生活化。龙江剧的“唱”讲究韵味,“念”讲究乡土味,“做”多是手绢功、扇子功、水袖功,“打”则借鉴京剧和评剧。以水袖功为例,龙江剧中讲究长和多。“长”一般在三尺以上,讲求抖、提、掸、甩、耍,有一定难度;“多”指花样多,有各种缠袖和各种旋花袖。

二、龙江剧的现代传承策略

(一)与时俱进,互相融合发展。龙江剧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新剧目与大众的欣赏口味不符,导致观众越来越少。想要突破这一瓶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龙江剧必须与时俱进,从时代需求、观众审美和剧种建设需要出发,善于借鉴二人转、拉场戏等姊妹艺术形式,将这些优秀的艺术元素融入进来,经过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意识形态,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体现独特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为自身的复兴与发展开拓新道路。(二)立足市场,凸显地域特色。由于地域差异、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禁锢,龙江剧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市场脱节,与观众需求相脱节的现实境遇。尤其面对各种新文化艺术潮流的不断渗透,龙江剧的发展堪忧。事实上,龙江剧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必须立足当地,从地域性角度出发,尊重其客观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同时尊重历史赋予其的特定色彩,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展现龙江剧的气魄,绵延龙江剧的魂,以黑土地特有的地域文化“二人转”式幽默诙谐的喜剧传统为本源,开拓更加宽广的市场。(三)培养人才,注入新鲜血液。龙江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面对近年来剧作家群体老龄化,表演人才缺失的现实境遇,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表演者认识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借此摆脱长期困扰龙江剧的付出与所得不均衡的状态。首先,培养青年剧作家。当前,各行业优秀的人才层出不穷,龙江剧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形似,自然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讲,在培养青年剧作家方面,需要在本地开设各种补习班,积极送他们学习深造,对于那些优秀的编剧人才,应给予适当的政策照顾,以此吸引年轻编剧投身戏剧创作事业。其次,与学校教育结合。把龙江剧搬进课堂,借助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一批对传承龙江剧这一事业充满着热情和渴望的专业人才,促使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同时进行,以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在龙江剧急需创新与发展的当下,其创作者必须意识到:只有发展龙江剧的个性,形成特有的表演程式和独特的舞台风格,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否则,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龙江剧特有的艺术特点及价值,不断探索新路线、新方法,与时俱进,形成地域化的现实优势,积极培养专业的接班人,以使龙江剧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得更加旺盛,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张永全.龙江剧在音乐院校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6(2).

[2]李思囡,李娜.论黑龙江传统民间艺术“龙江剧”的现代传承策略[J].艺术教育2015(5).

[3]王喜祥.浅谈龙江剧的唱腔音乐和表演[J].艺术活力,2011(17).

作者:李梦同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