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资源文化价值与产业开发思考

时间:2022-03-25 03:39:15

民间艺术资源文化价值与产业开发思考

摘要:区域性民间艺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地方文化的浸泽,一般都具有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宁波地区为例,探索并重新解构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按照市场规律将其中蕴含的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产业开发,这是对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也是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树立区域文化产业个性特征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地方产业转型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宁波;区域;民间艺术;文化价值;产业开发

随着当前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持续提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是我国当前及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提出,围绕着“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战略目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可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策,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民间艺术产业化开发是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价值的解构与重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开发运作,并实现利润的过程。

一、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

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往往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并重新解构文化价值,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开发,是对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更是地方经济转型的要求。关于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满足区域文化传承的需要,反映了民众的普世价值观。民间艺术带有明显的文化基因,浓缩着某一区域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重要内容,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以宁波为例,宁波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首先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宁波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河姆渡”“乌龟山”“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遗产积淀深厚,“梁祝”“董孝子”“天封塔斩妖”等传说故事深入人心,“十里红妆”“梅山舞狮”“奉化布龙”等民间节庆活动、村落家族文化丰富多彩……这些多元的民间艺术资源富含着一定的象征功能和鲜明的符号意义,其独有的文化价值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宁波地方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地区普通民众普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宁波精神和地方文化的具体形式和内在要素。(二)区域文化连续性的保证,巩固了区域的文化特征。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时代、地域、民族等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有一定文化差异的艺术形式。这种地域性文化差异正是该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也是区域文化连续性的保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市情和文化基因,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和区域精神。当下,中国城市间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区域竞争力不仅表现为影响力的提升、资源的抢占、品牌的营销,同时也是区域形象背书和文化产业崛起的重要保证。新一轮的区域竞争,将更注重细节与品位,注重其国际化程度与区域化特质。宁波地区民间艺术资源作为这个区域独有的文化基因和永恒的记忆,它与该地区的自然特质、经济特质共同构成了地域性特质,对于巩固区域文化特征,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三)推进区域产业转型的需要,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又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产业化视野下的区域民间艺术通过活化与创新,传递出商品独特的价值,再也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资源,更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带有鲜明的市场性,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以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推进地方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政策保障。各地区也纷纷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在一些地区也已经成为其支柱型产业。比如粤港澳提出构建湾区文化产业带,以粤港澳三地的民间艺术资源为切入口,借助湾区经济,发展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再如,《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以民族特色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的产业群,将昆明打造成为民族文化创意之都。可以说,政策红利给民间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部分被重新提出,成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区域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宁波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现状

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积淀,造就了本地区丰富多元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手工技艺。在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宁波地区民间艺术也都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特征,折射出宁波地区传统社会的民众信仰、风俗习惯和美好情感,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2017年是宁波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启动以来的第10个年头,经过10年的精心挖掘、整理、培育、扶持,宁波的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近五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中,宁波有9人获奖。目前宁波拥有部级“非遗”21项,省级“非遗”79项,市级“非遗”179项,县区级“非遗”500多项。独创的“三位一体”(对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进行整体保护)的“非遗”保护模式,让一大批濒临消逝的民间艺术项目重获新生,比如著名的“三金一嵌”(泥金彩漆、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和骨木镶嵌)传统工艺通过接轨市场,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奉化布龙、梅山舞狮等众多民间传统技艺纷纷走出国门、进入校园展示风采。近年来,在民间艺术资源的策展方式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从2016年起,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创新,一改过去以展品静态陈列为主的传统策展模式,运用现代多元的艺术手段演绎、品牌化运作推介,并结合各类主题活动,使民间艺术资源展示转变为可供大众参观、倾听、学习、体验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空间,引起了省内外非遗保护界人士的关注。这样的一些做法和成效都令人振奋。应该说,宁波市政府在保护地方文化方面采取了很多举措,取得了很多成效。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宣传认知及保护手段的不够全面、以及民间艺术传承后继无人等原因,一部分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不仅要采取措施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还要进一步合理地产业化开发符合地区文化特点的民间艺术资源,使其在新的时代迎接挑战,焕发生机。

三、宁波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步骤

当前,我国正加大扶持与推动设计产业力度。2014年3月,国务院《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将设计作为创新资源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从具体举措上激发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对经济的强劲拉动力。这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创新性视觉转换与产业化开发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以宁波为例,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可以分成“解码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链”三个步骤。(一)解码文化内涵是基础。正如前文所述,民间艺术带有鲜明的地方文化基因,浓缩着该地区人们的普世价值观。如何重新唤醒我们记忆深处曾经熟知的民间艺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年轻一辈的关注及参与热情?如何恰当地对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进行活化与创新开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充分考虑宁波区域文化特色,挖掘、整合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最大化展示,发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展需要的因子,在尊重其典型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编码,进行保存与继承,这是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比如,宁绍地区的婚嫁习俗“十里红妆”表面上反映了延绵十里器件物什,形容嫁妆的丰厚,实则显示了宁波地区精湛而独特的民间工艺及其所折射出的社会风貌、民俗意识、市民观念等,解析了宁波地方文化特色,“十里红妆”的设计思想,正是为今后相关文化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与思路(如图1)。再如这套“吉(鸡)祥如意亲子碗”(如图2)。设计师由“鸡缸杯”中公鸡带领小鸡觅食的场景得到灵感而设计的亲子碗,再现了中国文化中亲子间的情深意切。曾多次提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品牌塑造就是对其进行创新性的传承,依靠人们的智慧、技能和天赋,通过视觉设计的方式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品牌识别功能,并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应用,将丰富鲜活的民间艺术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民间艺术积聚成产业化态势,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紧跟时展进程进行革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提出:要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非遗”资源的传统文化样式,用当代设计语言转化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当代设计创意转化传统文化产业[1]。塑造民间艺术独特的品牌形象,首先得系统地梳理地方文化资源,通过符合时代特征的美学精神引领创意设计,将集中投射了本地区普适价值观的民间艺术通过吸纳现代元素进行设计转化和创新应用,形成崭新的文化形态,融入现代社会环境中,激活了地区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成为地区精神文化的载体,又是焕发市场活力的源动力。例如:故宫吉祥福袋(如图3),以故宫馆藏“白玉提梁石榴式卣”为原型进行创意设计,莲花造型环雕八吉祥图案,寓意佛佑平安、代代吉祥。此外,要将创造出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不同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推广,以满足市场需要。最后,还要实施品牌建设计划,进一步强化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品牌培育意识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三)实现文化产业链是目标。要最大化实现民间艺术的附加价值,还可以将民间艺术与相关企业进行广泛的联合,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民间艺术文化产业链。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1.丰富区域民间艺术的产品品种,促使其中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载体进行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使这些产品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2.以政府为主导,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向其购买更为个性化、专业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3.采用个性定制、精准营销、社群共生、网络共享等模式,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提供更为多元的文化服务。总之,民间艺术产业化推进的最终目的在于按照多元市场、多维思路,深度挖掘、传承保护、创新活化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并将其作为一种生产力纳入到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最大化实现民间艺术的附加值。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价值问题值得关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期的必然。我们只要在当代生活方式下对民间艺术蕴含的无形的文化观念进行活态传承与创新开发,寻求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宁波区域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一定就能够唤发生机,这对于形成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提高区域文化品位,促进宁波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与设计产业发展——关于“设计新六艺计划”的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14(6):87-92.

作者:陈立萍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