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元素应用与传承

时间:2022-10-23 09:28:59

民间艺术元素应用与传承

【摘要】公共艺术是当代环境文化范畴,是大众文化空间艺术,在我国属于正在兴起艺术领域,时间虽然不长,但影响巨大,成为目前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中重要文化艺术表现形态。公共艺术本身具有的文化多元性和艺术形态的多维性,拓宽公共艺术表现空间,也为该艺术的民族化、民间化的表现提供广阔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西部民间艺术,是一座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和应用的文化宝库,蕴藏着弥足珍贵文化艺术资源,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元素植入公共艺术,使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设西部公共艺术的新空间,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艺术探索。

【关键词】民间艺术;元素;多元文化;公共艺术

21世纪是中国公共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时期,这一文化现象的蓬勃兴起,开创了公共艺术的一个新时代,中国公共艺术从理论引进到相关实践探索,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光景,时间虽然不长,但影响巨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广大公众,城市建筑和景观,艺术作品三部分构成的一种艺术。宏观上讲,公共艺术是存在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有着独特文化魅力和诉求的艺术载体,是特定环境和空间中的视觉形象与符号,也是公众耳濡目染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现代公共艺术具有传播文化艺术和审美价值,开拓艺术视野,引领社会文明,营造优美环境的功能。

一、公共艺术与多元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属于环境文化的范畴。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然而城市建筑,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关系等深层次问题研究,还处在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完善的阶段,取得的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扩张及其空间的不断开发,是世界性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公共艺术的美化、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的营造以及公共艺术重要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公共艺术不同媒介、特质和形态功能与表现,传统和现代两个不同时代文化融合及其艺术审美特点,对创作理念、表现风格和手法在公共空间艺术方面诉求所进行的全面研究。从美学的视野和角度对公共艺术的起源、形成、演进和发展的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进而对公共艺术的理念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趋势,公众化的前景进行了现实与未来的科学分析,对公众介入艺术创作和评价的参与性———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的新艺术观念、审美能力和价值方面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公共艺术其实就是公共空间大众化的艺术,着力解决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生存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的关系问题,然而,由于体制的问题导致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与文化艺术创作单位各自为政、互不关照、少有合作,使得公共空间和环境的艺术创作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提到建筑场所、居住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互相作用,许多人就直观地认为它是物理空间、自然空间和艺术空间不同学科的问题,看成是各自孤立的关系,忽略艺术与环境及文化生态和谐关系。而公共艺术的兴起,开启了人们对该领域的重新认识和探索。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是多元文化与环境之间关系问题。即把自然中的物理空间植入并赋予文化精神,并以艺术的形象呈现于公共空间,将建筑、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和谐的、有人文特质的空间整体,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文明与面貌[1]。近年来,人们对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普遍有所提高,本土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创新意识也有所增强,民间艺术这种古老的文化,成为目前人们热议的话题,并且影响波及到公共艺术领域,怎样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汲取最经典、最精华的元素,使中国公共艺术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多元文化共存的艺术特点成为研究课题。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都讲究文化的生存环境和艺术传播的氛围以及公众的参与性。可以说,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补益、相互趋同,正是这种共性的存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领域里有着合作与发展的巨大空间,通过艺术元素的合理重构、改造,实现民间艺术与公共艺术完美结合。

二、民间艺术图形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与创新

人类最早的艺术语言是以图形方式出现的,它是造型艺术始端。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先民就用图形符号记录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直观印象,并且用刻绘手法在陶器留存符号的图像,这是人类在生活中首次应用图形装饰生活器物的表现。其后,刻绘符号由“形”的美化装饰逐渐转向了图案化,图形符号由朦胧演化为比较成熟的图案,是早期实用艺术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图形符号化、图案装饰化在民间有了更广泛应用价值。时至今日,人们生活的环境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图形和图案美化装饰的影子,是名符其实的“生活艺术”。图形艺术是民众和民间孕育的艺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关系。当代人以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对民间图形、图案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提取传统精华在传承的实践中广泛应用。如敦煌莫高窟中的藻井图案就是经设计师移植和改造,成功地应用到人民大会堂外立面柱廊上面琉璃瓦门楣的设计上,图案与繁华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庄重而典雅。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部灯饰设计,依然受莫高窟盛唐时期壁画图案的影响和启迪,给予了艺术家构思和创作灵感,赋予作品以宏大辉煌的视觉效果。公共艺术是将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精神用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诠释的艺术。地处兰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的甘肃大剧院,是西北地区的一个文化标志,其内部构造和装饰设计的创意来自马家窑文化的陶罐。众所周知,彩陶文化是陇原大地灿烂夺目的文化遗产,彩陶的造型和纹饰被公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和价值,由简单的线条组合而成的装饰美令人赞叹不已。走进甘肃大剧院大厅内的共享空间,浓郁的彩陶文化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入口处硕大的黄土陶罐造型体上,绘刻有马家窑陶器上特有的装饰曲线,犹如兰州黄河卷起的浪花,彩陶顶端设计超大祥云图案的水晶灯,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祥云嵌入大厅顶部,敦煌图案之美在灯光照射中更显得富丽堂皇。步入演出大厅,跃入眼帘是一个巨大的、能容纳1500人的、彩陶罐形的大礼堂,雍容雅致,功能齐备。从大剧院内部屋顶、墙体、地面,甚至在不显眼的装饰材料上,处处都能领略到彩陶文化的印记。大剧院内的各地方厅的设计,也都采用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装饰和美化。如兰州厅以黄河文化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天水厅以麦积山为设计策划品牌;陇南厅则以摩崖碑刻文化为设计切入点;庆阳厅以当地特色民间艺术剪纸为表现形式;临夏厅则以民间砖雕为创意元素。独具匠心的地标设计把西北地区彩陶文化、黄河文化和敦煌文化串联汇聚一体,运用民间元素设计,凸显了地域文化的特殊魅力,使大剧院从建筑设计到内部公共空间装潢,从整体到局部细节以及公共空间的陈设,均具西北地区本源文化韵味,它的建成和启用,成就了陇原大地的文化标杆、建筑标杆、精神标杆。图形、图案是平面造型艺术,公共艺术大多是立体空间艺术,它们在两度和三度空间里表达艺术语言,展现艺术信息。两种艺术形态有很大差别,但也有密切关联,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空间形态和艺术,两者都可以在平面的基础上向空间维度发展延伸,如平面图形、图案根据构思需要,改造成半立体(浮雕),常见于民间艺术中的木雕、砖雕、石雕、瓦当、地面砖等,还可以经过制作成为完全立体化造型艺术,由金属、石材等材料制作的镂空状文化标志或符号、艺术墙等,成为一种既有平面图案构成美,又有立体艺术形象美的公共艺术。因此,图案应用与开发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另外将建筑实体作为平面艺术的载体,也能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三亚凤凰岛建筑,造型新颖、富于美感,建筑的墙体在夜空下,采用了数字技术灯光投射,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形之美,随着灯光的变化,整个建筑如巨大的彩色大屏幕,海洋生物和各式各样几何图形异彩纷呈,动态和不断变幻的图案,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在夜幕中使人产生一种图像艺术的特殊效果。

三、公共艺术中民间艺术题材的挖掘与应用

中国西部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然地理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原生态资源优势,在民间文化中,通过文字记载和口传心授及图像方式流传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这些都是西部题材公共艺术的素材。挖掘整理这些创作素材,完全能够产生一批反映西部历史和经典题材的优秀作品。在中国西部青海湖畔的日月山,由当地政府出资建造的《文成公主》公共艺术群,偌大的苍穹下,《山月山坊》《唐蕃古道》《文成公主纪念馆》《日月山神牛雕塑》《公主泉》《回望石》,以及高达9米《文成公主》雕像和其身后的长20米、宽6米的青铜浮雕,在山顶日亭、月亭的呼应下构成了宏大规模的公共艺术景观,再现了1300多年前的一段美丽感人的历史,将历史、自然之景和人文艺术融汇在一个特定空间,打造了公共艺术创作的大手笔,大创意,成为青海文化旅游风情线上独特的历史文化景点。西部历史典故和传说的题材很广泛,也很丰富,如位于敦煌市区中心《反弹琵琶》雕塑就是从敦煌壁画中挖掘出的题材,取材于中唐112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度》内的“反弹琵琶”壁画原型创作的,运用敦煌艺术中舞蹈元素,将壁画中舞者移至公共艺术中的雕塑,成为相同题材,不同艺术形式再创作的公共艺术经典之作。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建筑、历史和文化的交汇点,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城市特色建筑、古建筑和老旧街巷,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因为在这些建筑中仍然保存着许多民间、民俗特征的文化艺术,他们是曾经的历史记忆和见证,正是因为这些建筑的存在,才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能有一种归属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在社会变迁与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里,不会因为文化的不自信而迷失方向。当下,中国各地商业街、步行街、食品街、历史文化街的建设与改造都非常重视挖掘民族的、地域的、民间的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塑造“中国式”的特色街区,展现一种强烈的文化回归和怀旧情结。云南大理的“寺登街”,南京的“夫子庙”,西安“书院门”等古街道,既注重商业、休闲和购物功能,又体现了建筑上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等因素。街市和建筑、店铺牌匾、餐馆的装潢、标志幌子,照明灯饰以及不同材质雕塑和其它公共艺术,都呈现出许多民间艺术的特征。古旧的街市,怀旧的风格,让更多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联想,产生心理的共鸣。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改造,要尊重古城历史文化,植入一些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元素,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成都宽窄巷是一处承载300多年历史的古街小巷,它是旧时老成都建筑文化的缩影,记载着老成都市井文化浓浓的色彩。老成都建筑风格明显带有民间文化特质,对研究川西民居建筑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成都宽窄巷属于中国老旧街区文化范畴,其历史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商业价值,一条古街小巷,经过抢救、保护、改造和重塑,复原了成都老街巷的原真面貌,不仅成为“修旧如旧”老街改造的成功案例,还使它旧貌换新颜,改造后的街巷依旧是从前传统的民间建筑,但是环境氛围和人脉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当前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集购物、休闲、饮食为一体的商业文化街区。管理、设施、功能完善齐备,为参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能调剂和放松精神的去处。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宽窄旧街巷的改造创意上,突出民间文化和艺术元素应用,获得了成功,并且创造了民间文化题材在旧城改造中传统古朴美的范式。在题材和元素的应用方面,贵阳高铁站的设计,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独到之处。贵阳北站是贵阳高铁核心站,是西南最大的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设计创意以传统的黔文化做铺垫,突出文化旅游主题———“旅游天堂、贵州印象”。其设计虽然以现代建筑为主,但在外部造型上吸收了贵州民居形式,从鼓楼、花轿中提取出的“重檐”元素,与贵州的山水胜景梯田、瀑布的“层叠”线相结合,建筑外形勾勒出视觉与想象中的贵州,使贵阳北站建筑蕴含了现代与传统双重文化要素,成为建筑类公共艺术,运用民间题材和元素在空间形式上的新表达。

四、艺术形态的借鉴、转换与公共艺术多样性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新媒体文化在艺术领域广泛应用,给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使公共艺术载体和媒介由比较单一的传统模式,不断扩延为多元文化、多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最常见的剪纸,是传统的平面化的图形艺术,它制作的流程和工艺复杂,以剪、刻、雕、镂等方法完成作品创意,剪纸的基本材质顾名思义是纸张,艺术语言由点、线、面的组合构成了图形符号的装饰风格,但由于长期受到材料制约、剪纸艺术应用性和广泛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而艺术的功能和张力难以表现。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经过艺术家的大胆探索和创意,传统的平面剪纸工艺,完全可以新的艺术思维方式,打破二度空间束缚,把不同空间造型元素调动起来,使平面造型空间发生维度的转换,从静态转换为动态,从平面转换为立体,甚至是四维和更多维度的空间。除此而外,平面造型艺术运用材质的转换也能改变空间形态,达到新的视觉美感。西安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入口北侧悬崖上,雄伟而壮观的雕塑墙“惊世情缘”,是以唐代历史人物薛平贵和王宝钏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公共艺术,作品创意源自民间剪纸,而材料是由红色铁艺制作成长270米,高11米的巨幅剪纸效果的大型公共艺术,开创了剪纸艺术材料应用和空间表现的成功转换,赋予了古老剪纸在现代公共艺术多样性表现形式的有益探索。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借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创意无限。传统的书法艺术是绝对的平面艺术,然而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龙源”,以雕塑的造型把书法家王国文的书法“龙”,由平面变成了立体龙,坐落在黄河北岸龙源文化公园中,从不同视角观赏这条“龙”,竟有不同条“龙”的感受,这种独特的创意,来自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研究,运用艺术借鉴和形式的置换,创造了书法字体立体造型艺术的新思路,成为公共艺术中,传统书法新的视觉表现形式。传统的说唱艺术,是西部民间艺术中接地气的表演形式。以皮影为例,在西北地区广大农村是受民众青睐和欢迎的艺术形式。但是,它的表现方式既传统又古老,演出范围十分有限,艺术传播空间受条件的限制,影响到观赏艺术表演的受众不多,皮影艺术属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首先要考虑原生态的艺术形式的传人,培养一批热爱古老的传统说唱艺术,使之后继有人。其次,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视觉图像,完整保存、真实记录富有价值的原生态艺术。并且应用现代媒介和手段,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公众面前传播其文化艺术价值和魅力,使人们对该艺术从内涵到形式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让民间流行的皮影、地方曲子、相声等走向更大的艺术表演空间。最近,在甘肃景泰黄河石林景区举办的一场极具震撼力,有国内顶级民谣水准的“黄河石林•谣途”民谣音乐节,是一种以黄河文化为背景,文化旅游创意为引导的民间音乐的文化盛宴。西北是中国民谣的发祥地,以此为创意的艺术策划,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气势磅礴,音乐会用民谣歌曲和音乐拥抱自然,赞美自然,与东去黄河水形成了大自然最美的和声。开创了民谣表演艺术的新天地,使民谣真正回归于民间和大自然之中,演出环境和场地的转换,不仅给艺术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活了公共艺术更广阔的表演空间。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总结,特别在今天,当我们回眸昔日的辉煌文化之路,有一点总是在提示我们,永远不能忘却和丢失孕育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之根,它来自民族,生存并繁衍于民间,未来还将以新的面貌和形式传承和延续。民间艺术为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开掘了一条传统文化的“大运河”,不仅通到今天,也通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齐林华.贵州地域文化的理论建构———读蔡熙的《“多彩贵州”的文化蕴含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23-125.

作者:余婕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