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下的建筑与雕塑

时间:2022-06-05 03:07:34

公共艺术下的建筑与雕塑

公共艺术(PublicArt)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后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一些受战争损毁的街道城区要重新进行规划和整治,在当时科学技术的允许下,城市建筑突破了以往的高度,得以向高空发展,建筑之间便有了一定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艺术便应运而生。概括的说,现代公共艺术的开端主要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们在百分比程序①的支持下,将大量雕塑和壁画作品搬出博物馆,放置在户外的公共空间,由此掀起了空前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运动。与此同时,20世纪20年代的墨西哥壁画运动也可称之为公共艺术滥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流,公共艺术便由此产生[1]。长久以来,人们一提起公共艺术,就顺理成章地把雕塑纳入其中,但是很少提及建筑,其实建筑也是一种公共艺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建筑的艺术性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在西方国家建筑学专业至今还设置在艺术院系,我国长期只有在工科学校里设置的建筑学专业,近年来也相继进入了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等艺术类院校。从这个角度上看,建筑理应纳入公共艺术,因为它是与人的生活直接发生关联的一种大众实用艺术,甚至可以说,建筑是对大众影响力最大的公共艺术,无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这种影响几乎无所不在[2]。由于公共艺术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日趋变化发展,其内容与范围颇为深广,彼此界线也越来越不清晰,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义很难有统一而精确的诠释,但是以统筹归纳的方法对公共艺术的基本要素可予以扼要地阐述:“公共艺术的设置场所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精神及公共利益,它的实施方式和过程是创作者和观赏者共同参与和协作,它面向非特定的社会群体[3]。”这样看来,除了雕塑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外,从广义建筑学②的角度来分析,建筑与雕塑一样具有公共艺术性,建筑俨然也可以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它可以视为一种特殊存在的公共艺术形式。本文以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为例,通过对建筑与雕塑两者关系的研究,主要分析建筑的公共艺术形式特点,并以此希望读者们不要忽视建筑的公共艺术性。

1建筑与雕塑的亲缘

1.1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

目前,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范畴已经无可争议,然而建筑的公共艺术性很容易被忽视。从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看,从古至今,它们就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像人和影子的关系一样,相互依附,相互影响。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伴随着雕塑艺术的创作而发展。从古埃及开始,雕塑就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民在石器时代就已经用庞大的雕刻艺术来装饰建筑物。建筑发展到古希腊时期,雕塑成为神庙建筑装饰的典范,大量雕塑依附在神殿之中,以帕台农神庙建筑为主要代表,它是雕塑艺术与建筑工艺的一次完美结合。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建筑和雕塑主要为宗教服务,如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它融合了雕刻、壁画、建筑艺术,繁复精美的雕刻装饰在建筑内外融为一体,让人分辨不出到底是建筑还是雕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盛行,圣保罗大教堂便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教堂内外的雕塑为了配合建筑的曲面形态,大都设计为富有动态曲线感的造型,与建筑完美的配合营造出一种华丽的上升感。

1.2建筑与雕塑的同一性

建筑与雕塑还具有很强的同一性关系,首先从内在角度上看,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以及情感,它们最终都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改善环境的作用,建筑与雕塑不仅是科学的、艺术的,而且还是人文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性是建筑和雕塑共同的精神内核。其次从外在角度上看,雕塑与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共艺术形式,它们都具有三维形态的空间特征,是以实体方式来营造公共空间,物质性和多维度空间是它们统一的基本要素。在用材上,雕塑和建筑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主要材料都为石材。古代中国的建筑材料大多为木料和泥砖,而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类型也是木雕和泥塑。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日新月异,同时雕塑的材料也丰富了起来,大量玻璃、金属等综合材料都被用在雕塑上,建筑和雕塑在工艺和用材上都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最后再从创造者角度来看,雕塑家和建筑家一直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雕塑与绘画作为姊妹艺术,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我们的建筑是雕塑和绘画与宏大体量的结合,拉斯金就曾说:“没有一位不是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的人,能成为一位建筑师。因为他如果不是一位雕刻家和画家,他就只能是一位建造者③。”米开朗基罗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既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师。

2公共空间中建筑与雕塑的交融

2.1建筑化的雕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建设改变了以往城市的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的马路、高耸的大楼、开阔的广场等,城市空间的维度被扩大,这时的小型户外雕塑已经不能满足大空间的视觉需要和人们的审美追求。在材料和技术的推动下,新型的雕塑开始诞生,与其说是雕塑,毋宁说它是建筑化雕塑。此类雕塑作品不胜枚举,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就是典型范例。女神像高46m,加上基座是93m,它的底座是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另设有电影院,从底座到火炬顶端之间设有内部旋梯(图1)供游客使用,由于游客要攀登171级旋梯才能到达女神像的头顶,所以后来在女神像基座安装了电梯方便游客上下。顶部女神头冠上的25颗宝石其实是女神像的观景窗口(图2),从头顶位置开始再攀登60级旋梯便可进入女神像的最高点,图1自由女神像内部旋梯图2自由女神像观景窗口最高点的火炬边沿上还可容纳12个人。这些可供人进入的空间使得自由女神像具有一定的建筑感,因此,美国自由女神像不仅是一座大型景观雕塑,而且还是一座百米建筑。在现代公共空间中,这类作品使人与环境的亲和性得到了加深,作为城市的公共性标志物,雕塑和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类似这种的大型建筑化雕塑的公共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它们的雕塑特性使它们大都被归纳至公共艺术的范畴内。

2.2雕塑化的建筑

在现代主义建筑盛行时期,建筑以实用功能性为主,摒弃了大量装饰,提出少就是多的设计口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忽视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蔓延,到处都是高耸冰冷的混凝土方盒子,很难满足公共空间里对环境的审美需要,更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失之交臂,所以人们很少把方盒子状的建筑纳入公共艺术里去。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抨击了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风格压制了设计师的才能,而且形式单调无味,严重影响大众审美的需要。于是,他预示着后现代建筑的新时期即将到来,给后现代主义建筑拉开了帷幕[4]。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出现,雕塑也发生着变化,在波普艺术和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大量雕塑出现在公共空间里,这些雕塑作品无疑给公共艺术形式增加了新的亮点。与之对应的建筑也逐渐呈现出富有雕塑感和公共艺术性的特点,比如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裸露的结构和管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殊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效果,这座建筑更像是城市中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品,它是具有现代公共艺术性的建筑。再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被称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盖里在设计时扔掉了诸多建筑理论和经验,他更像个雕塑家,运用雕塑语言,通过艺术的手法把雕塑和建筑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对当代艺术的精神体味结合成一座巨型雕塑,这座建筑无疑是公共空间中经典的艺术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支持,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对雕塑化建筑的催生,雕塑化建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便是借用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富有动态的前卫建筑,她在北京的建筑作品银河SOHO就是其代表作,被誉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它同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以奇特富有流动感的雕塑造型成为公共空间中一座具有标识性的公共艺术性建筑。虽然现代建筑不像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那样与雕塑结合,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当代先锋主义建筑不是雕塑化的建筑,我们要区别以往雕塑与建筑结合的形式,现代建筑与雕塑的结合方式不是通过以雕塑附加在建筑内外的形式来看,而是现代建筑通过对雕塑语言的提炼,用艺术的手法更象征性更全面性的与雕塑结合了,建筑不再是一座通过雕塑依附而存在的建筑物,而是一座独立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库哈斯设计的CCTV央视大楼(图3)便是很好的例子,央视大楼完全超乎人们对以往建筑的概念,它以雕塑语言来诠释建筑的形态,它是以一座巨大雕塑的身份矗立在城市的心脏。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形状让我们想到了雕塑家野口勇的环形雕塑作品(图4),它们十分相似,两件作品的重心设置极其一致,而简洁的环形形态也大同小异,这就很好的说明建筑和雕塑具有同一性,库哈斯用这种纯粹的雕塑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如何用简洁的身姿与周围公共景观环境构成可以呼吸的关系,形成了让人过目不忘且精神振奋的公共艺术景观[5]。央视新大楼这座建筑与以往的建筑不同,它不仅与雕塑的表现形式一样,有着简洁和充满力量的外表,而且还和雕塑具有一样的隐喻功能。首先,它所代表的是社会公众心目中最信赖的媒体机构,所以它的建筑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是简洁、肯定、充满力量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其次,央视新大楼的设计理念也映射了当下的中国,大胆、创新、不羁,它摆脱过去所带来不必要的包袱,对未来充满信心及憧憬,它就像一个迈着大步的巨人,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佳写照。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来看,央视新大楼和雕塑同样具有公共艺术属性,它显然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图3CCTV央视大楼图4野口勇环形雕塑作品随着现代建筑与雕塑之间的有机结合,雕塑语言已然成为建筑构造中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正如英国学者彼得•柯林斯所说:“我们从过去40年中所目睹的变化,并非由于雕刻从建筑中消失的事实,而是由于建筑已经变成了抽象雕刻的一种形式的事实[6]。”如果说建筑化的雕塑是公共艺术的新形式,那么我认为雕塑化的建筑它就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和雕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在公共空间中都显现出同样的公共艺术特性,雕塑再作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建筑其实也悄然进入了公共艺术的领域。雕塑化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思维的统一,也是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日益追求精神内涵,这正与雕塑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建筑作为公共空间环境的大背景,被放置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面对大众,和雕塑一样体现着公共精神,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坐落在公共空间中带有浓郁的艺术色彩和极具感染力的雕塑化建筑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特性,这必然使雕塑化建筑的公共艺术倾向日趋明显。随着城市空间维度的变大,广义公共艺术的产生,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已然成为了特殊的公共艺术形式[7]。从辩证角度上来看,建筑向雕塑化和公共艺术化发展有利也有弊。首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建筑,需要一种与众不同、明显的建筑风格,这样会使人们从模仿的枯燥乏味与奴性中摆脱出来。建筑的雕塑化发展满足了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精神寄托,从这些方面来看它的发展是有利的。其次,建筑只有将实用功能性和审美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所以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建筑的形式化和艺术化,因为那样不仅会降低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而且还会因此产生大量费用。此外,建筑的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能单纯的为了建造标新立异的建筑而造成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景象,这些不利的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不能忽略建筑的公共艺术性,期待着未来的城市建筑在满足其功能以及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探索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公共艺术化建筑。

作者:许政 高峰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