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思考

时间:2022-09-28 08:40:44

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思考

护士作为临床一重要角色,其工作能力不容忽视。如何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牢固,临床操作能力强,并且个人素质又高的护士值得深思。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课程,各种注射、插管、急救等技术都离不开解剖学知识的指导。因此,在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过程中,解剖学教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理应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解剖教学大都集中在这两方面:①理论为主;②系统解剖为主,致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解剖学知识掌握的比较片面,在临床工作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及操作的不准确性等。鉴于此,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1护理的概念及社会现状

美国护理学会1980年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现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趋交叉渗透,护理学科也呈现综合化和全面性发展趋势,护理人员的技术工作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或只与血管打交道,他在健康保护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护士的素质、价值以及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所起的作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护理范围增大、内容增多、水平增高和时间延长等等。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精心安排。

2革新教材

张善强等[1]在“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浅析”一文中阐述了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方式。笔者发现张等提到“菲律宾护理解剖学课程不拘泥于一本固定教材,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添加其它教材的优秀内容”。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锦上添花”,有针对性的编写真正属于护理专业的解剖学书籍。笔者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紧密联系临床,重点突出;②适当添加部分局部解剖知识,如:人体结构层次配布、胸壁结构安排,臀区结构层次特点等等,不能仅局限于系统解剖学知识点;③对神经系统的内容安排进行调整:以周围神经系统为主,以中枢为辅。通过给护理专业学生适当添加少量解剖操作的实验课内容,既掌握了局部结构关系,亦锻炼了操作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建立足够的自信心。

3教学方法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高校解剖老师教学方式基本类同,如:PPT教学,实验标本观察,并配合多媒体、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近年我室还采用了新的拓展性教学方式——对学生24h开放的数字化3D标本虚拟教学,促使尽可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对有关PBL教学模式的思考。PBL教学模式是由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1969年首创。它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围绕现实案例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2]。笔者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一经问世,各大高校各个专业都争先恐后实施,并高谈其优越性和带来的正面影响。仔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量体裁衣,并非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适用该教学方法。护理解剖教学就不甚合适。我校像其它多数高校一样,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是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要实行PBL教学方式,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有目的的围绕问题进行网络查询、形成观点并讨论,而我国的医学生包括护理专业学生在内高中毕业直接进入医学领域,并不具备医学基础知识;此外,学生刚刚从十几年的“你讲我听”环境中来到略显开放的高校并不能尽快适应这种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式。因此,PBL在我国高校的医科院校低年级阶段实施可行性并不乐观或者说很难实施:课堂上学生不会讨论,也不敢讨论,更不用说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了,于是结果变成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总结问题。经过实践,笔者针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状况,将PBL教学方式稍做修改:可以将一学期分3个阶段:①开始阶段授课时,每次课堂均以临床案例篇抛砖引玉讲解课堂内容,并做相应知识的延展。这一阶段中,案例选取很重要[3];②中间阶段,布置作业,独立查资料,独立完成作业;③最后阶段,可开展课堂后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一方面在一学期的时间内快速适应大学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学会带着问题进图书馆,独立解决问题。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4革新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常采用的考核形式即期末考试,该学科是否过关拿到学分,期末成绩具有决定性。因此,学生平时不努力,全靠考前突击,考过之后,很快对学习的内容变得很陌生,如此各门学科最后都学的很不扎实,进入临床工作,导致基础差,基本功不过硬等现象。这与我们培养人才的最初目标显然有些差距。近年我室推出了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的考核新形式——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将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总评中来,平时成绩包含了学生实验课表现情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实验报告、网络作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护理解剖学科终成绩也不能一锤定音,需要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总和。但平时成绩如何设置尤为重要。为了能够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独立工作思考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建立良好的职业责任心,我们将上述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平时成绩可如上所述的分阶段教学样,第1阶段授完课之后行第1次正式考试,标本考试或理论考试,占期末终成绩的25%;第2阶段结束后随堂考试,题目可以安排与临床有关的案例来分析形态结构之类的题目,可查资料,占终成绩的20%;第3次考试即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形式,占终成绩的50%;尚有平时的出勤和上课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占5%。通过近年的护理课堂实践,学生带有一定的压力,上课期间积极努力,很快便养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效果明显。除了上述诸方面,伴随而来的当然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如学时安排的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课时调整、实验操作课时安排等等。教学内容计划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线路,需要始终贯穿针对临床护理专业,培养能够满足临床护理的实际应用和良好的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根据我国现状,我们需要客观的评判新教学方式,特别是国外新教学手段,不能盲目挪用。因此,一本合适的护理解剖学教材,通过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同时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使我们的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真正上一新台阶,为我国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朱淑娟 盛华均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善强,姚立杰,沈雷.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浅析[J].解剖学研究,2015,37(4):306-308.

2AlderedMJ,ArdredSE.Problembasedlearning:thegood,thebed,andtheugly[J].JDentEduc,1998,62(9):650-655.

3王之一.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临床案例的选取[J].解剖学研究,2015,37(4):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