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分析

时间:2022-09-10 04:29:45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分析

妇产科手术多是腹部手术,其术后感染多为切口感染,且因解剖部位特殊,若未给予及时处理,会增加患者宫腔感染、败血症、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几率,从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而管理、控制妇产科感染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行妇产科腹部手术1400例,分析其切口感染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00例行妇产科腹部手术者,年龄范围为24~75岁,平均年龄为(45.1±8.5)岁;病程范围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7±0.5)年;手术类型:子宫切除术者141例,剖宫产手术者490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者298例,卵巢囊肿切除者153例,子宫附件切除者318例。术后切口感染者75例,切口感染者术后4~10d时切口处出现伴脓性分泌物溢出,有不同程度红肿热痛及不同程度发热。根据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75例)及非感染组(1325例)。1.2方法。对已确诊感染者行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回顾性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住院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等。1.3观察指标。1)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2)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珔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进行描述,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应用抗菌药物与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明显相关,P<0.05。2.2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年龄≥60岁、体质量≥23kg/m2、手术时间>120min、合并基础疾病、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3讨论

3.1妇产科腹部手术感染情况。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是切口感染,感染后会使患者的正常机体代谢、功能及组织遭受破坏,从而使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加了患者心理及生理的痛苦,又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3.2护理对策。对于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及时对患者加强营养,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增强患者的抵御功能及机体抵抗力,对于体质量≥23kg/m2的肥胖患者,术中需慎用高频的电刀,以免反复切割机体组织,对脂肪组织出血点进行盲目的电凝止血,对伤口缝合前,需对出血点进行仔细检查,待对腹膜进行缝合后,可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破坏游离脂肪颗粒,同时对于此类患者,需给患者耐心的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康复知识等信息,以解除患者的疑虑,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对于手术时间较长者,需严格执行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手术的序次,以缩短患者接台的时间,同时需要规范手术的护理路径,严格行术中皮肤消毒,术中动作轻柔,尽量保护切口,器械护士需熟悉手术的步骤,准确的给术者传递器械,巡回护士需掌握管道、线路的链接方法。针对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可选择合理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应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减少感染率。3.3小结。评估患者的自身机体状态,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流程,合理应用抗生素,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董爱文.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02):291-291.

[2]董利芝,刘晓旭.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35(22):152.

[3]李青茂.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33):154-155.

作者:刘岩熠 崔 娜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