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误吃毒菌中毒护理体会

时间:2022-03-05 04:41:00

探讨误吃毒菌中毒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实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误食毒蕈中毒患者12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16例,22~65岁。均为食用了自采的野生蘑菇4-29h后相继发病,所有患者诊断依据充分,论断明确。潜伏期4-29h,平均10.3±7.6h。轻度中毒患者5例,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乏力、出汗、胸闷。

1.2临床症状:中毒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剧烈恶心、流口水、流泪、出虚汗、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耳鸣、虚脱、发冷、小便色黄、肝区叩击痛(+)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急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总胆红素97-128UMOL/L,A/G1.52-1.84:1,GOT210-260U,GPT226-285U。

1.3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解毒(血液透析排出血液中的毒素)、利尿(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增加尿量促进毒素的排出)、护肝(静脉滴注维生素C、ATP、肌酐、肝泰乐)、护胃及保护脑细胞(能量合剂+CYC30MG静脉滴注),氧气吸入2-3L/MIN,绝对卧床休息,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复查肝肾功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医嘱。

二、护理体会

2.1早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血液透析,促进毒物排泄: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血液透析用碳酸氢盐法,血泵100ML/MIN,肝素40MG,超滤0.5KG,补充碳酸氢钠250ML。公务员之家

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面色变化,透析前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使患者配合治疗、消除顾虑。透析后观察针刺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12H后放松止血带。

2.2根据中毒各期的不同表现制定护理计划

2.2.1胃肠炎期本组病人5例在院外耽误时间长,未进行积极洗胃,入院后表现在内脏损害期,但胃肠炎症状仍然很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性质的观察非常重要。

2.2.2内脏损害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告病危,遵医嘱给予护肝、解毒、利尿药,严密观察肝区痛,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出血倾向等。预防肾功能损害,观察尿量变化,及时查肾功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预防心衰。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为病情的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2.3恢复期病情稳定后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合理饮食,做好卫生宣教。

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中毒后症状明显,病情危急,大多产生恐惧、悲观、厌世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家庭贫困出现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同时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健康宣教:保持口腔和皮肤卫生,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完整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由于患者反复呕吐、腹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坚持服用护肝药,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对有毒蘑菇的宣传,预防同类疾病再次发生。

三、结论

通过积极地治疗与护理,中毒患者得到了有效地救治。毒蘑菇中毒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时常出现,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4-455

[2]丁茂柏.蘑菇中毒的诊断与临床处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9):15-16

[3]迟明娟.毒白伞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实用内科学,1996.9.407

[4]邱厚兴,蒋召伦等.小儿中毒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5-389

[5]方克美,杨大明,常俊.急性中毒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9-223

[6]柴湘平.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J].华中医学杂志,2002,26:286-287

[7]陈亦江.急性中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