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30 03:25:00

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心律失常痰瘀阻络温阳化痰祛瘀通络瓜蒌桂枝汤温胆汤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心电图可见频发、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房颤等。

1痰瘀阻络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因素

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袭,内侵于心;或七情损伤心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而发病;或病后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等。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生心悸;标实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血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心悸。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一般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辨证以虚实为纲。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浊、瘀血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为病。痰浊既成,留而不去,阻滞气机,气之升降出入不畅则血流滞缓,留而成瘀;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运血无力则留而成瘀。《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金鉴》云:“(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惊悸之所以肇端也。”《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可见瘀血可以转化为痰浊,瘀有坚结之性,痰禀胶着之质,无论何者为先,终成痰瘀互结之势。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13]。

2温阳祛痰、化瘀通络是其主要治法

此型患者除心悸外,还兼见胸闷胸痛、心慌气憋、脘痞纳呆、舌青苔腻等,痰湿化热者则有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候。治疗的基本方法是通阳化痰,祛瘀通络。笔者临床常用瓜蒌桂枝汤合温胆汤加减。方药组成:瓜蒌12g,桂枝10g,丹参15g,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远志10g,茯苓15g,陈皮10g,红花10g,炙甘草6g。方中桂枝、瓜蒌温通心阳,化痰宣痹;半夏、茯苓、远志、竹茹祛痰除湿,茯苓又有助桂枝温阳利湿的功效;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枳实、陈皮行气舒脾;炙甘草既可补益心脾,又能调和诸药[45]。

3体会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西药治疗有较好疗效,但长期服用西药出现疗效减弱,或限于毒副作用而不能坚持服药者,也不在少数。运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即可掌握心悸发生发展规律,认清病变深浅,悉知病情轻重,看透疾病转归,如心悸涉气、涉血病浅,伤阴者病深,阴伤及阳者病重,阳衰欲脱者病危。中医药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根本变化而治,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终末事件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可冀,陈耀青.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7):45.

[2]杨连利.心律失常的辨证治疗[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1,4(5):30.

[3]龚少愚.心律失常中医治法浅析[J].陕西中医杂志,2002,4(26):23.

[4]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5.

[5]孙建芝.痰浊证微观辨证指标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1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