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传播学》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11 11:13:42

互联网+下《传播学》教学模式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信息体验,整个社会无不受益于信息与传播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互联网+社会逐步成型,如何在这股浪潮里不被时代洪流抛弃,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警惕并深思的。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善用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如何打破线性教学带来的桎梏,更好地将传播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变革相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理论学习的短板,迎合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表1所示[1],与其他传播工具相比,微博,是Web2.0时代中国最大的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平台。这就意味着微博能够基于用户关系进行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以新浪微博为例,根据Q3微博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共3.76亿,日活跃用户达到1.65亿。作为新兴的分享和交流平台,微博以其便捷性、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和时效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追捧,作为一种具有平民和草根化特征的媒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作为一个流量巨大的UGC平台,微博凭借着较高的信息到达率、分享率,迎合了当下碎片化阅读时代的需求,更是容易被高校学生喜爱与接受,据调查,微博已经成为当下青年一代主要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源[2]。借助微博平台,进行“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式互动教学,探索传播学教学新模式,能够有效延展传统课堂边际,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参与度与实践能力。

一、微博作为教学理论平台

(一)理论传输由单向信息传递转换为多边互动。本文以我院专业核心课程《传播学》为例,传播学作为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本身传播学就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而微博恰恰是传播范畴的新模式。之前的传播学授课大多基于课本知识,进行一对多的组织传播。教师扮演的往往是信息传递的绝对主导。但是在当今时代,传统的单项信息传输的教育方式已经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当代大学生在传播工具的使用上,无论是频率、精度和广度都开始完成了对教师的追赶和超越[3]。在互联网社会语境覆盖下,《传播学》的单向输出模式必须进行调整,而微博恰巧为教师提供了调整的方向与平台。在微博中,每个注册用户能够互相联系形成双向互动,同时多个注册用户也能构成多边互动。(二)作为信息的平台。通过微博这一平台,教师可以注册一个新账户,将传播学理论的解读与分析进行上传,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学生对于艰深的理论进行多次阅读的需求。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留言,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通过课外互动的实施,借助移动社交网络把线下的课外答疑和微博互动相结合,将需要面授的知识通过网络快速传授。同时,可以借助此平台告知学生整个学习的流程安排,预习、复习、作业等等信息。不仅仅如此,在此平台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一些竞赛信息,可以让学生多开眼界,提升自己。(三)信息互动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传播学的教授不仅需要理论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地理解信息与知识,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为这种理论到现实的转化提供了很多案例。学生可以通过打#话题#,与教师、其他同学在“微博超级话题”上建群互动,或者直接@相关人员,完成一个网络案例与信息的直接连通与互动,达到多线程信息共享与接收,形成一个学习内容与资料交流的共享网络。

二、微博平台在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一)“认知——思考——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第一步,认知阶段,基于感性理解,在课堂授课开始之前,老师先在微博平台上关于白头盔的链接信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搜索“白头盔”相关资料,通过对信息的浏览与阅读,建立属于学生的感性认知。第二步,思考阶段,尝试将感性情绪排除,向理性方向靠拢。结合课堂的内容和学生自己截取的资料,将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不同平台进行对比和探讨。然后根据不同的媒体的立场探讨为何会出现不同倾向的报道。第三步,归纳总结,通过理性地思考,学生了解了作为传媒人判断新媒体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哪些因素会导致新媒体新闻的取材方向,并且如何去评价和辨别虚假新闻。在总结归纳后让学生返回微博将归纳好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寻找类似的虚假案例。这种“认知——思考——归纳总结”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例的感性认知到理性总结的过程能够将理论进行更好地吸收与理解。(二)实践性教学与探索。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论断[4]。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无论虚拟环境多么真实,都不如直接将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去直接感知变化。微博作为真实的媒介环境,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去感受新媒体的带来的事件与关注,感受到如何利用受众的兴趣去引发受众的关注。因此,在《传播学》的开设之初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营微博,并在课堂中期进行答辩与总结。通过理论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模式与内容,达到自身能做到的最好效果。(图1为学生的实践总结)以其中一组学生的微博“搜娱小分队”为例,刚开始以美食为主题——中期转为明星——后期对流量人物的信息,核心内容在不断调整,并且根据不同信息的热度进行调整删除。在实践中不仅得到了关注,同时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这种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结合理论的学习是最为深刻和牢固的(如图2和图3)。(三)建立综合的教学效果。考评办法和考评机制1.以“微博打卡”方式,进行电子签到。每节课制定不同内容的打卡方式,一方面避免了学生的虚假签到,达到了最终统计签到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与学生达到一个新颖的互动,一定程度解决课堂上手机使用失当的问题。2.调整理论考核分值与实践分值的比重。期末成绩占总分数的7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及作业构成,占30%。其中20%的分值为微博小组实践的分值,老师会在通过在本学期授课时间内,计算关注度、点赞量以及转发率,进行评分衡量。一方面注重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的合理对接,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快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传播素养的要求[5]。3.以微博为平台,建立师生互评机制。UGC平台的使用,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开放,也意味着与时代的接轨。根据齐美尔的传播网络理论[6],如果说之前的师生联系是课堂授课的网格联系,那么作为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微博的开放不仅仅是打破了教师为中心的藩篱,更多地是对师生角色内容的调整[7]。这种开放,在“ID”的掩护下,师生身份被弱化,能够提供一个良性平台进行互评,不再只是单纯地学生评价教师。“互联网+”不仅能改变学习,更加能够改变生活。对于《传播学》这门课程来说,利用互联网+环境带来的优势,特别是微博这一平台进行实践尝试,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学习内容这几个要素能够重新调整,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从成果来看,取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成果及反馈。可以看出,这种调整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良性地发展,也符合了现代教育教学地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基于微博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

[2]冀鹏飞,江玲.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9).

[3]朱旭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基础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11(7).

[4]施拉姆(美).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许心宏,潘惠琼.求本务实:秘书学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加减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刘茵 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影视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