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02-06 03:37:01

导语:浅析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现状分析

1.网络覆盖提供安全高效传输通道。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河南省人社系统业务专网取得了很大进展。业务专网贯通了省、市、县三级178个人社部门和659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了业务应用系统数据的传输任务。统计应用系统生成的人社统计报表加密文件和为编制《统计快报》、《统计公报》汇集的外单位宏观经济数据则通过互联网传输,由此形成了业务专网为主、互联网补充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框架,为各级各单位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生成的统计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和通道。

2.业务软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发的统计应用软件经过不断补充、完善,实现了人社系统各项统计业务的集成和操作界面的统一,同时经过一系列优化和升级,系统功能变得更加便捷,各单位在数据审核和汇总方面的效率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加快了各级业务单位普及使用统计应用软件的进度,形成了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数据从基层部门生成到省、部级部门接收的信息化基础架构。人社系统各单位按照自身业务需要建立了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为统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来源。各级各单位在填制报表时,直接从业务系统内提取数据,或对系统内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生成统计数据,不仅减轻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3.统计人员信息化能力明显提升。据统计,河南省现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业务人员约300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90%左右。通过引进信息化人才,充实统计工作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考评体系鼓励自学等措施,提高了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目前,统计人员采集数据和填制报表普遍采用统一的软件系统操作,传输数据也实现了网络化,并且能够熟练使用QQ、E-mail等信息化工具。全省人社系统初步形成了一支具备较高统计业务水平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二、存在问题

1.业务应用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人社系统各业务部门很多都按自身业务需要建立了独立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在研发设计上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存在开发技术不同、运行平台不同、数据结构不同等问题,缺乏信息互联互通机制,这些业务系统内产生的统计数据,无法与统计系统无缝对接直接生成统计报表,只能采用手工方式填制统计报表,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2.统计软件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上报统计数据使用的是人社部统一组织开发的SMIS2012单机版软件,由各业务处室单独采集、汇总,纵向传输上级有关部门,但人社厅内部横向无法建立有机联系,不能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给统计数据的查询、分析带来不便。此外,现有软件没有达到完全智能化,只有数据填报、存储、汇总等,分析、预警和直报功能不强。一是导致了很多统计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及时向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和参考。二是下级部门数据报送途径多样,方式不一,上级部门接收数据不方便。

3.系统安全存在隐患。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信息泄露、信息窃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生产、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统缺乏安全认证,对填报单位身份的识别还无法做到自动化、智能化;二是在传输方式上没有一个可靠的机制,很多情况下未能通过业务专网直报,目前数据多通过E-mail、QQ和U盘等方式报送,可能造成数据错报和泄露;三是系统安全措施等级较低,网络容易被攻击,导致网络或应用系统丧失功能,统计数据被窃取篡改等。

三、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信息化资源。在充分利用现有统计信息化成果和数据基础上,把统计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内容,整体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推广电子统计台账,完善对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工作的技术支持,有效提高统计信息生产能力和统计保障能力。进一步整合统计软件系统和各业务应用系统,做到统计应用系统与各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实现对业务所有统计数据的自动采集,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2.统一和规范统计数据管理。建立以“数据集中”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通过“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的方式,使统计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数据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数据利用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减轻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完善数据采集机制,建立如从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的多样化数据采集渠道,加强外部协作的信息搜集与整理,建立信息采集、存储和整合利用的信息共享平台,完成数据深加工,使各级人社部门能够安全、高效运用数据。

3.提升统计软件的综合分析功能。按照业务要求深度挖掘数据,利用诸如多维分析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并使用多元化的图形技术来丰富分析结果的表现能力,为决策层和执行层各级人员直观反映业务发展变化和趋势,使数据的意义得以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上级紧急安排统计任务或分析要求时,统计人员可以快速方便地生成分析报表,迅速分析报告,以便领导能及时了解业务发展现状,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支持。将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也纳入统计分析范畴,在大数据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利用统计数据做出综合系统的比较分析,深度挖掘数据表象下的本质规律,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在指导科学决策中的作用。

4.加强统计信息安全防范。根据人社系统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法律、规章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评定安全等级,建立人社系统统计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提高统计信息安全防范的自觉性和广泛性。对涉密统计数据实行业务专网直报,堵塞报送过程中的漏洞;非涉密数据,研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报送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杀毒软件和保密检查工具定期对电脑、移动存储设施和网络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相关设施安全、高效运行。采用多级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根据不同的权限设定访问该权限下的内容,对敏感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作者:田刚韩方王啸扬陈亮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