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课程要素分析

时间:2022-08-25 08:39:01

公共政策学课程要素分析

1前言

目前,公共政策学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1],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2]。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受到我国学界重视。2002年,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开展了公共政策学专业[1]。文献检索表明,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研究文献最近10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梳理显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文献主要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其中,关于案例教学的文献最多,此外还包括情景教学法[3]、Seminar教学法[4]以及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是近些年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多数高校课程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对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却少见论及;同时,少见将公共政策学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的课程系统性剖析的研究文献。公共事业管理对象涵盖了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领域[5],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因优势差别,其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潍坊医学院于1985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时为卫生管理),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公共政策学成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多年来,主讲教师积累了较丰富的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经验,也体会到该课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本文以公共政策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公共政策学的课程要素进行系统剖析,总结、归纳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为国内高校主讲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2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分析

公共政策学具有实践性、交叉性特征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政策问题、政策制定及政策执行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社会问题为起点,以政策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统计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对公共政策过程进行跨学科研究。公共政策学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授课教师需具备开阔的知识视野与一定的政策分析经验与能力,同时,由于本科学生知识结构及学科背景有限,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学期不能太早,放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为宜。基于专业发展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又是统领教学内容的纲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与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论,掌握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熟悉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方法。技能目标上,在熟练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容及政策问题分析方法基础上,能够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素质目标在于从公共政策分析的多学科视角,形成对社会问题及政策问题的多元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医学院校公共事业专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应侧重健康问题及卫生政策问题的分析,而非泛泛涉猎社会经济的多个领域。这与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特征及专业发展紧密相关。

3课程内容分析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作为一门本科生课程,同一高校的公共政策学有可能针对不同专业而设置。因此,如何将课程内容重点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也是课程定位考虑的重要问题。课程与专业的统筹考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定位。不同专业对公共政策学具有不同的定位,如基础课或专业课,定位越重要,课程内容覆盖就会越广,难度也有必要高一些;2)专业性质与所在学科。专业性质往往决定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决定了学生所形成的知识背景。潍坊医学院公共管理学专业依托于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的定位是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的结构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尽管目前各高等院校公共政策学所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但课程的内容结构基本类似。本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及政策过程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公共政策的含义、性质与类型、政策主体、客体及政策环境。第二单元主要介绍政策分析模型及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不宜作为本科生教学的重点。第三单元政策过程是本课程的重点,从章节上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终结四个基本环节,其中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重点;政策制定从社会问题的产生开始,到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规划及合法化,具有严格的事实逻辑。这一章是重点之重点。

4教学方法的适宜性讨论

适宜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案例教学[6]和实践教学[7]是公共政策学采用较普遍、教学效果较好的两大方法。基于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仍不失学术讨论的价值。案例遴选需要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案例式教学法是近些年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启发式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兴趣。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是沟通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能够将学生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融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公共政策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实际案例的能力[8]。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案例教学遴选要考虑授课对象的适宜性及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案例的遴选不仅考虑到目前的热点问题、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学历层次、专业类型及其培养目标。以专业发展为导向设计案例教学、遴选案例,就需要主讲教师熟悉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潍坊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来自高中的文科学生,知识视野较广,思维活跃,对案例教学的兴趣较高。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卫生领域的管理人才为目标,因而主讲教师所遴选的案例需要重点关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重要政策问题。2)案例教学最好是在大三、大四课堂上使用,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理论,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继续培养和锻炼他们面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而且会充分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3)案例在课堂安排次序方面的问题。有学者[9]提出“案例提出、主题界定、基础理论讲解、再对该案例进行分析”的循环教学模式。案例安排的次序应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可以将案例放置于中间和结尾,无固定的循环模式。社会调查报告是公共政策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教学也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可或缺。首先是公共政策学实践教学手段和方式问题。王琳[10]提出举办专题报告、开展读书活动、撰写学术论文等实践教学手段;万果[11]认为,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与毕业论文的方式实现。由于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存在差异,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不仅是科技创新项目、学术论文,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笔记、现场观察,最后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接下来的问题是公共政策学的哪些环节或内容适合社会调查。如果把公共政策分析的各个环节纳入社会调查的范围显然是不现实的。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环节对普通民众而言都是一个“黑箱”,很难参与其中,更不用说是一个本科学生了。因此,本科学生的社会调查应考虑到可行性,在内容上可以抓住政策制定过程的两个环节:1)针对某一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原因进行调查(如社会公众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看法),讨论这一社会问题是否应该上升为政策问题;2)对某一现行政策的效果评价(如居民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回答是否应该进行政策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

5教材选用及考核的建议

根据专业特点遴选教材由于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研究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内针对本科学生公共政策学教材种类相对较少,教材名称和编写体例差异较大。这就需要主讲教师充分考虑本科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背景,选择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框架为主旨的教材。多年来,先后选择宁骚主编的《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严强主编的《公共政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陈振明主编的《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3年确定了谢明编写的《公共政策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四版)。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这部教材具有难度适宜、篇幅适中、案例经典、更新较快的特点,授课教师及学生认同度较高。多元化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向。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法,不仅为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埋下隐患,也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12]。教研室对公共政策学的学生成绩考核由理论笔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分别占70%和30%:理论笔试为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实践成绩为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不难看出,这一考核方式与上述专业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6结束语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对公共政策学进行课程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公共政策学的课程设计体系及功能,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特点,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课程分析是围绕教学目标而构成的一个教学设计体系,教学目标是灵魂,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教学内容是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方式是课程目标的实现手段;考核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高等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在培养学生对医疗卫生领域政策问题的分析能力,因而课程设计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应有所侧重。同时,课程设计及分析高于教学实践,又源于教学实践,循环往复,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

作者:吴炳义 周建裕 宋棠 毕玉 马东平 林钧昌 杨晓 单位:潍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