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听证制度创设规范论文

时间:2022-04-11 06:14:00

执行听证制度创设规范论文

近年来,法院审判制度改革已取得较大成果,在审理程序中,当事人举证、质证制度及法院认证制度已趋完善。相比之下,法院执行工作改革较为滞后,传统的执行工作重实体、轻程序。当事人在执行中或过分依赖或被动服从,形成执行工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局面。法院在执行阶段的裁判权、命令权、实施权三项权能中,与执行裁决权相关的法律规范相对较少,而在实践中,执行裁决权运用是否确当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到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使执行工作规范到整个法学理论体系中,使执行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笔者认为在执行程序中较好地适用听证制度,对规范行使执行裁决权有较大裨益。

一、现行执行裁决权行使之现状及存在缺陷

现行执行工作中,法院除了实施强制执行措施外,尚存在对被执行主体的扩张、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案件中止、终结执行等执行裁决权的行使,但因相应的法律规范较少,且理论上不成体系,故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是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习惯做法,是执行裁决的重要内容。最早源于80年代后期,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批复,后来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这一规定的适用,在实践中明确总结和概括为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其可以根植于判决效力扩张的理论,具体的说是判决的既判力和执行力的扩张。既判力是指终局判决内容的实质上的确定力,一旦作出终局判决,非经法律程序不能被撤销。他一方面约束双方当事人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议,同时法院也必须受自己作出的判断的约束。但客观事物往往发生变化,在法律文书生效后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即判决力及于的当事人(包括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如发生变动,则执行依据又依法及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同样,民诉法第208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这是基于执行工作的及时性特点所规定的。在执行中一旦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即应尽快采取执行措施,而执行机构对当事人所指认的被执行人的财产,只需根据表面证据进行判断,即根据执行标的物的外在归属情况判断,而不需要象审判机构那样事先对它是否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彻底的审查。在实务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财产所有权真实归属与表面归属不一致,因此法律规定了案外人异议权的启动救济程序。但是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由谁通过什么程序审查,上述条文中规定的“法定程序”并无其他的法律、司法解释进行配套。从法学理论上这可能是一个对标的物物权的审查,如租赁使用权、买回权、借用使用权等。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一个法律事实的确认过程。我们知道,法院任何裁判的作出,均需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里的事实,应理解为“法律事实”,即通过合法的证据证明的被法律所确认的拟制的客观存在。故法院首先应对据以认定事实之证据进行确认。根据证据学基本原则,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依据现行法律规范,执行程序中尚无质证的载体。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个方案:一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或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审判程序,使案件再回到审理程序之中,重新开庭,当庭质证,作出新的判决。二是在执行程序中构建新的质证载体。从理论和实践看,执行中变更和追加的情况,有关法律已规定较为详细,法律关系均比较简单,也不需复杂的事实认定和法律分析,不通过审判程序,而通过简易的程序作出补充性的裁定处理,较为合理。面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可以作出初步审查的理解,如果说这种审查处理意见是最终定论,也只能理解成是执行程序中的一种定论,不能排除将来通过审判程序纠正的可能。结合我国目前诉讼制度尚未足够发达,以及因审判力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全部通过重新提起审判程序是徒增讼累。①所以在《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及解释规定,因在执行程序中或贯穿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阶段,被执行人与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总处于不变的关系状态,而产生被执行人主体的扩张情形的,和因执行机构自行决定采取执行措施而引起对标的物的异议,由执行机构处理。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只由原执行员对证据进行简单审查,便作出裁决。因而在裁决文书中要么缺少法院查明部分,裁定书显得苍白无力;要么根据未经质证的证据随意写一段法院查明,违反证据规则,容易形成假案错案。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法院对公证书和仲裁决定书作出的不予执行和执行案件的中止、终结裁定中。

为解决此问题,不少法院已偿试在执行程序中引进听证制度作为质证的程序载体。上海、海南等高院颁布了在全省(市)法院系统内实施的执行案件听证程序规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1月颁布实施的《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则(试行)》第五章也列明了听证程序。但这些规定均较简单原则,实践中难以实施和操作。且各地方法院分别行事,百花齐放,不利于全国执行工作一盘棋,上下统一、互相协调地开展执行工作。据此,笔者认为,应尽快确立全国法院系统统一的听证程序规范,以完善执行裁决制度,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二、听证制度概念、沿革及执行听证制度的特征

作为制度,听证是指听取利害关系意见的法律程序,尤其是在作出不利于当事人的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从而体现公正。听证源于英美普通法系的“自然公正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听取对方的意见;二是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②它最初运用于司法领域,作为司法审判活动的必经程序,谓之“司法听证”,并逐步规范发展成固定的庭审程序。同时,听证逐渐为立法所吸收,称为“立法听证”。到20世纪晚期,扩张到行政领域并获得巨大发展。而现今随着司法制度的改革,诉讼程序中仅有庭审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程序要求,因此,听证又重新被司法领域吸收借鉴,可适用于除有明确庭审程序外需要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各阶段。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申诉复查听证程序,证据规则规定的开庭审理前的证据交换也可被认为是一种听证。

执行听证与民事庭审程序相比较,有如下特征。

1、开庭审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相关制度都由法律明确规定,可操作性较强。执行听证程序主要由法学理论所指导,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所遵照。

2、开庭审理是为解决案件实体问题。执行听证有些是为解决实体问题,如被执行主体的扩张、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也有些为解决程序问题的,如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听证,对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案件是否符合中止、终结条件的听证等。

3、开庭程序所需要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即原告主张是否成立,故每个案件在一审、二审、审判监督各个阶段,只能存在一个庭审程序。而在一个案件的执行程序中可以为解决几个问题,而实施几个听证程序。

4、开庭程序以当事人举证为主要举证证据来源,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由法院依职权调查。而因法院执行工作的特点,法院在执行裁决前可能已依照职权主动进行了调查,如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产权调查、工商登记状况调查及查询帐户、对被执行人住所搜查等,在这些过程形成的材料也应在执行听证程序中作为证据被采用。

5、经庭审而作出的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同一事实再次提起诉讼,且该法律文书未经审判监督程序,不得被撤销。而根据执行听证作出的裁定,应被认为是在该执行程序中的定论,不排除当事人通过其他程序撤销该定论的可能。例如法院对案外人异议作出驳回的裁定并不能阻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对该执行标的提起确权诉讼。

三、执行听证制度的构建与规范

1、听证制度适用范围。听证制度应适用于一切在执行程序中法院需作出裁决的案件,包括:一、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即通常所说的案外人异议;二、涉及当事人主体扩张的情形,当事人有异议的;三、当事人对立情绪大、对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争议很大,矛盾容易激化的;四、当事人对评估、鉴定结论有异议,法院认为有必要由评估、鉴定人员当面陈述评估、鉴定过程及依据的;五、需对具有强制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及仲裁裁决书进行审查核实,以确定法院是否继续执行的案件;五、在执行程序中其他涉及到证据确认事项的案件。

2、听证适用原则。听证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阶段,贯穿于整个诉讼程序的合议、回避、公开等制度。当然适用于听证制度。同时根据证据学中当事人意志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放弃听证的权利。申请人无正当理由缺席的,取消听证,根据现有证据作出对事实认定;相对人无正当理由缺席的,听证程序应继续进行,参照缺席开庭制度作出适当的证据确认。

3、听证组织应为合议庭。现阶段,执行机构改革方案已确立,执行局下设执行实施庭、执行裁决庭的框架已形成,这种框架也正符合听证制度“自然公正原则”基本内容之一,即“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的理论基础。虽然不少法院尚未设立独立的裁决庭,但最基本一点即原执行实施人员不得参与执行听证应被确认。虽然民诉法仅规定对仲裁裁决的审查以合议庭方式,但由于执行裁定的当事人没有上诉权,裁定为最终审查结果,故对其审查理应慎重,当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使裁决确认的事实,更符合客观事实,使裁决理由更符合法律精神。

4、听证制度参与人应包括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执行中的人、异议人、拟被变更追加的相关人,评估、鉴定、翻译人员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

5、听证制度程序上应包括听证准备、实施听证、合议并作出裁决三个阶段。

(1)听证准备阶段。包括确定听证、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作出公告(包括时间、地点、案由、听证事项)、通知听证当事人及参与人(包含送达听证通知书,并将申请人附交的相关证据一并送达,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以及听证的时间、地点、权利义务等)。考虑到听证当事人必要的取证及参与人的在途时间,又结合执行听证系整个执行程序中一个阶段的特点,应给当事人一个准备时间,但不宜过长,故在送达上述文书七日内举行为宜。

(2)实施听证是听证程序的核心内容,与审理中的庭审程序类似,应包括听证调查、听证辩论和听证小节三个阶段,并做好笔录。听证实施过程中法庭调查应包括当事人出示证据,双方质证,和法院认证三个层次。认证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一证一质一认定。是指单个证据材料在法庭上出示,经双方当事人质证后,由执行法官当即对该证据材料作出判定。其优点是使案件逐步简单化,但对法官素质要求高,并且在全部证据材料尚未完全出示质证前仅对其中一个证据加以认定,容易出现错误。二、分类认证。指听证时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事件,把相关证据材料分成不同类别,然后分别进行确认。这种方式要求法官在听证前对案情和证据材料有充分的了解,在听证质证后予以认定,缺点是容易先入为主。三、综合认证。指对案件的全部证据材料经当事人质证,后法庭对全案证据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综合、分析而作出认定。这种认证法官能把证据间的内在联系及案件事实的联系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判,能保证准确认定证据,但对法官素质要求更高。③听证人员可根据案件特点和自身能力素质选用合适的认证方式。

听证辩论,是执行听证有别于行政听证和立法听证的主要阶段,一般听证只需解决对相关事实的确认问题,而执行听证既要解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又需要对如何适用法律听取当事人,特别是人的意见,这是由执行工作的司法性特点决定的。听证案件类型多样,其中某些类型案件如涉及被执行主体扩张的案件,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等,本身就涉及对案件实体的确认,理论上应该通过开庭审理才能作出裁判,只是考虑到执行工作的及时性及我国目前诉讼制度及审判力量的各种因素的限制才规定由执行机构行使,故应从程序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给当事人一个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以利于法官更好地适用法律。所以,笔者认为执行听证中听证辩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是执行听证的特点之一。

听证小节既是对整个听证程序所涉证据和事实的确认,也是一个对相关法律宣传的过程,不可或缺。

(3)合议并作出裁决是执行听证的终结阶段,也是上述所有过程的目标所在。合议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文书的内容应包括当事人身份、简要案情、双方当事人意见、法院认定的事实理由及适用的法律、裁决主文。如涉及执行主体扩张,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的等涉及实体权利确认的,应允许当事人向上级法院复议,并交待复议权行使方式和期限。

[注释]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编,《〈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讲座》第147页。

2、参见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3、参见佴永年、张国军著:《浅谈执行听证程序中的认证》,人民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