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中分层教学运用

时间:2022-05-29 05:48:00

物理课程中分层教学运用

长期以来,物理学科的教学因对理性思维的要求较高,成为广大学生心中既喜欢又畏惧的主要学科之一,甚至成为不少学生转向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减小物理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成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不断钻研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限于班级授课的条件,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需要,采用面向全体的教学模式难以促进全部学生的整体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为此,我们需要实现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

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相关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因材施教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分层教学最为关键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差异,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不同时期、阶段都能得到最适合的帮助和启迪。主体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同时更是物理教学的现实需要,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探究、创造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和探究欲望,辅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能力。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然后确定科学的目标分层,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分层次的教学。

1.学生分层学生的合理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相关工作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之上。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必须充分调查,掌握学生学科成绩、智力因素、心理发展状况、学习表现、生活家庭情况等内容,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归类,通过研究分析将全体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其中优良生、中等生、后进生的分组需要以学生座位的调度来配合,通过优差搭配来促进学生整体的组织合作,更大化地发挥优良生带动学习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分组过程中,必须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消除等级观念,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分组是为了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去。决不能因分层刺激到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分层后的教育疏导工作是学生分层阶段的关键所在。

2.目标分层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大纲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先制订共同目标,再制订每个层次学生的目标,并尽量细化到具体的某一位学生。例如,在讲解重力知识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全班学生的整体教学目标,然后对优良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与重力相关的因素及其中的关系,尝试判断不同物体的重力情况;对中等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实验来了解与重力相关的因素及其中的关系,并了解应如何测量重力;对后进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为: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重力的方向、重心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等较为基础的知识。

3.教学分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分层教学开展的成效。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面考虑,面向全体的同时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上课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分类讲学、分层探究、集中总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相应的指导,使课前预习、新知识讲解、自学质疑、针对性辅导等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并解决学生间的互动矛盾[2]。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主要对中等生提问新知识相关的问题,而对优良生需要提问知识难点,对后进生提问知识复习阶段的基础知识,以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共同提高。又如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设置提高题、巩固题、放缓题,对于后进生的放缓题便是将习题进行分解,以减轻后进生的解题压力,培养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能力。再如在辅导、考查、评价时,教师应区别对待,分层开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侧重的考查,有纵向比较的评价,以保证分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总结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较为熟悉。受思维能力、生活经验、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跟不上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步伐,还有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因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节奏过慢而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意识。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实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相应科学、合理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障教学对于学生整体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