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资源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7-05 04:25:22

微视频资源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业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结合现代微视频技术的应用,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和变革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微视频;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验

1引言

物理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对于逻辑思维偏弱、空间思维较差的学生而言,课堂上所进行的物理教学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课后进行自学的效果又十分不理想,亟待教师给予随时随地的支持和指导。在这样的新教学背景下,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教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信息化和移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微视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加自由、自主地进行物理学习。

2微视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征

微视频教学并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学术语,而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新兴的教学手段与方式,逐渐形成的一套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微视频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主要是通过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短时段教学视频,将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类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学,然后通过课堂、网络乃至移动终端等平台进行播放演示,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快捷自主的教学方法。概括而言,微视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具备以下特征。教学目标单一且精准与课堂教学的综合性相比,微视频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通常是对于某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进行专门解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教学内容的范围,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具体的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重点解读,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自学。如电磁感应原理,有些学生对于法拉第定律理解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尤其是逻辑思维较弱的学生,难以将电与磁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关联。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磁场、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定律解读等多个短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选择性学习,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地观看视频,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师生对于微课教学有一种片面的误解,认为微课或者说微视频教学,就是将教师的课堂讲课过程进行视频录制,然后通过视频播放软件进行观看的过程。实际上,微视频资源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视频播放,而是多种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从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优价值。特别是在讲解一些需要进行空间想象或者逻辑推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技术,将PPT、动画、互动教学等有机地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最为适宜的教学。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共享”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赖。在教育教学领域,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也是不可阻挡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自己或者同事的教案,而是包括全国各地教师上传到网络上的微视频、教案等诸多资源。尤其是微视频教学,可以彻底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渠道与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优秀教师直接对话和交流,教师也可以在课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从而实现知识传授的普遍性和即时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3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发挥微视频资源的直观性功能,提高高中物理基本原理的教学质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学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对于部分理解力较差,特别是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偏弱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有些学生虽然通过死记硬背记下了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公式,但在具体问题解决和实践运用中往往存在困难,从而影响物理学习的效果。微视频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作用,将抽象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动态的画面进行详细描述,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高中物理“三大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描绘出能量、动量的流动、转移关系,在微视频上一边直播讲解,一边切换相应的动画画面,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守恒定律的含义和用途。又如摩擦力知识点的讲解,多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动摩擦力,但对于静摩擦力在判断上存在误区。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准备好一块摩擦力较大的木板,平放后在上面放置一个木块,逐渐抬升木板的一边,让学生观察木块。当学生发现木板在抬到一定高度以前木块始终保持不动时,告诉他们这就是静摩擦力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摩擦力是阻碍木块下滑的因素,即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进而引导学生理解“相对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方向、最大静摩擦力等知识点。发挥微视频资源的互动性功能,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课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物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普通物理课程存在实验课程少、教学时间短、教与学相脱节等问题,特别是在高中实验课中,通常采取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指导或者课本指定的方式进行实验,较少有机会进行自发性探索实验;即使进行了实验,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交流,无法将学习的效果放大。微视频资源的引入,教师可以提前对某项实验课程进行多样性操作,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观看;还可以采取直播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以弹幕等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由教师进行现场解答甚至调整实验,从而达到教学互动的最优效果。例如,在光的全反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好布、玻璃、纸、水、镜子等不同材质的实验器材,然后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的现象。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反射等知识,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已经见证或了解了彩虹、海市蜃楼、潜望镜等体现光学原理的事物,因此不会轻易满足于课本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会进一步要求教师进行深层教学。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视频弹幕的学生意见,选择一些合适的器材进行演示,甚至可以按照学生的建议进行探索性实验。虽然有些学生的建议并不科学,但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并且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微视频资源的针对性功能,提高高中物理重点难点的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部分知识点相对简单易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理解难度不大,并不需要有多深的知识功底,因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教学设计,可以直接切入重力加速度这一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也有一些物理知识点较难理解,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有关交变电流课程的讲授中涉及磁场、电流、峰值、周期、频率等诸多概念,仅仅是电与磁的关系就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多节课程才能够将相关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且还难以保证学生学懂、学透。特别是有些学生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知识点理解不透,但每个人受阻的点又各不相同,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进行针对性教学,而课后也很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解答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疑惑。借助微视频资源,教师可以将交变电流的相关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制作成若干个短视频,每个短视频教授一个或者几个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度,选择自己最为需要的视频内容进行观看,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微视频资源的共享性功能,提高高中物理综合教学质量无论是高中物理教学,还是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教学,微视频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都有一项无法替代的优势,那就是资源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共享。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受到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制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在信息化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制作教学视频,通过微视频传播等方式,向全国学生进行分享。因此,学生可以选择能力更高、教学水平更强的教师,听取他的微视频教学,从而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视频资源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现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这种共享性的功能对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尤为重要。

4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本教学,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将以微视频资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把相对抽象、复杂的物理学知识以更加直观、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了解物理,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更加高效地学习物理。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兴教学手段的学习和运用,探索和研究微视频教学手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领域,促进课堂教学与视频教学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雪春.试论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9):280-281.地理信息,2004(1):5-11.

[4]闵宜仁,石勇,牛凌峰.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3):184-192.

[5]纪龙蛰,单庆晓.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概况及最新进展[J].全球定位系统,2012(5):56-62,75.

[6]金双根,张勤耘,钱晓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J].测绘学报,2017(10):1389-1398.

[7]岳秀云.GI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4):115-117.

[8]潘立新,黄成林.3S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07(6):116-119.

作者:王静 秦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