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4-03 03:31:20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研究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理科课程之一。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习惯,与其他理科教师积极沟通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将学生进行正确分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考核;定位

一、引言

初中物理教学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课程。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遵循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要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并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语文、英语等形象化的课程相比,抽象的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各个地区的中学内,每个教师以及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以及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某些学生已经能够将重力定理以及牛顿定理熟记于心,而某些学生还不能理解基本的物理科学常识。面对一个班级中各种学习水平以及能力层次不相同的学生,物理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来判断教学方案的可行性,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实施层次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体会到物理课堂的乐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兼顾所有学生。由于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设备资源、实验器材是有限的,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学往往是实施大班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一次性面对几十名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遵循讲解定理——讲解例题——做练习题三大步骤进行教学。由于每堂课的时间都限制在40分钟内,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教师不得不加快日常教学的进度。在讲解例题、做习题的环节中,只能重点关注几名学生的情况,难以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逐一的考察。例如,在学习浮力一章中,有些学生始终无法正确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进行正确的浮力计算,跟不上教学进度。但教师为了保证课时的饱满度,往往会按照原定的计划继续开展教学活动,此时必定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二)学生学习情况不一致。对于一个50多人的大班而言,学生们总是处于不同的能力层次水平中。初二的物理知识比较简单,许多学生在初一就已经通过课外辅导、提前自学等方式完成了课本的练习,甚至能够自行解决简单的牛顿定律问题。因此,在正式的课堂上,对于某些成绩优秀,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往往会认为教师讲解的定理过于简单,书本的练习也缺少挑战性。而对于学习落后、思维逻辑习惯不够强的学生而言,时常认为课堂教学内容很难,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复杂的知识,如压强、浮力的理解、计算,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因此,若教师执意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不利于物理教学的正常开展。(三)教学进度难以把握。由于中考的压力不断增加,许多初中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学业后,都会报名参加诸多的物理课外辅导班以及竞赛活动,或者提前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对于物理老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之间越来越大的只是差距,难以把控教学进度。然而,为了保证所有在读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基础的理论知识,许多物理教师仍然会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也集中在简单的定理上,仅有一小部分的班级会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同时,我国也有部分学校会将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分配到不同的班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但也会为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应用对策

(一)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环节。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在正式开展物理课程教学之前,需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许多教师会在教学新阶段开始前通过考核测试的模式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物理教师也应该积极与化学老师、数学老师进行沟通,结合学生各门课程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推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成绩十分突出或者学习进度明显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定期向学生了解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听取学生对于物理课堂教学的想法。通过以上步骤,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并将学生初步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主要包括成绩优秀,逻辑思维能力活跃的学生,B层次则是成绩中等,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够解决基础问题的学生,C层次则包括成绩落后,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物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二)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目标,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资料以及学习考核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相应的目标水平。例如,针对初三物理的电学课程,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仅仅需要在课堂上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尝试,了解并连接和串联接等名词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理解书本上的定理即可。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要在掌握基础概念的水平上,解答出相应难度的课后练习题,并能够对较为复杂的电学问题有敏感的思路。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而言,不仅应该满足于课堂内的课本教学,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后的物理提优课程中,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增加对物理学科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物理综合水平。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三)分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也要按照分层检测的原则来评价各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例如,在进行考试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的划分试卷难度层次。例如,在进行牛顿定理的考核试卷设计中。其中,对牛顿三大定理的基础概念理解题占据70%的板块,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对基本概念融会贯通,充分理解牛顿定理的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为今后学习更加深奥的力学知识奠定基础。提高类型的题目应该占据20%左右的分数,包括稍微复杂的应用大题以及选择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优类的题目应该占据10%的分数。对于C类学生而言,主要考核70%的基础内容是否达标,而对于A类学生而言,则应该在70%基础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突破10%的提优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学生出现骄傲自满或者自卑的情绪。

四、结论

传统的中学大班教学模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升学压力。在此环境下,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物理作为重要的理科课程,物理教学是要与其他理科学科教师积极沟通,将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检测学习成功的过程中,也要仔细核对考试题目难度,保证题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让物理教学的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徐小红.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及实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杨春兰.中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金山,2010,(9).

[3]党宏哲.以网络课程辅助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刘阳.学科网站辅助初中物理隐性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作者:邓吉英 单位: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