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时间:2022-06-18 10:54:24

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遗产是历经长时间的地质环境演变、历史文明更迭和人类活动变化所产生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的大量增长,现代文明的信息资源充斥着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致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极大威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包含了大量文化、历史、艺术、民俗等文化资源,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农村建设与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逐渐丢失,由此可见,全面保护与深入开发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促进传统村落长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荣誉感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发展意义。笔者在参与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YBA129)过程中,通过详细阅读《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一书并结合其相关内容,对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传统村落基本概述、作用价值和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而针对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与策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是一部由孙业红著、李文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著作,全书共八章,重点围绕着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建设及发展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前三章内容主要介绍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理论基础以及方法设计,同时简要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包括脆弱性、敏感性、分布范围和复合性等等,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有关内容。其次,第4-7章基于潜力研究这一核心问题,以浙江省青田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为参考案例,分别探讨并阐述了旅游资源潜力研究、旅游社区潜力研究、旅游客源潜力研究和旅游发展潜力对比研究等内容,最后作者总结了上述问题的主要论据,并且对未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总体来看,该书通过两个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试点案例,融合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系统性地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问题展开了研究与探讨,旨在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提供部分参考建议。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传统村落又名古村落,指的是村落形成在民国以前,且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社会和科学价值的村落,也是我国农耕文明发展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现存传统村落约200万个,这些村落大多数发展历史悠久,仍保存着原有的建筑风貌、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并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极具传统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我国传统村落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村落内部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久远度,现存建筑群、传统建筑占地规模以及环境保存情况具有一定完整性,其结构、造型及建筑材料应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同时村落建筑要达到文物保护标准等级。二是要求传统村落整体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特征,并且能够体现出历史文化、考古探究与科学研究价值,包含传统技艺传承和一定的“非遗”特性,以及能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融合。中国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以下特点:第一,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并能够使两者相互融合与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审美特色与文化内涵共存的独特整体;第二,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进程是动态且持续变化的,其建筑特点与古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村落建筑历经时代变迁沿用至今,只需维护和修缮仍具有生活、居住等功能性,而古建筑属于过去,仅供考古研究与美学欣赏。第三,传统村落属于最为基础的社会构成单位,是农村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其社会环境与农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相较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应当注重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第四,传统村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不仅包含历史发展印记、地方语言体系、宗教文明信仰、传统民风民俗和特色生产方式,而且具有多种“非遗”特质,多样化内容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文明,为传统村落的长远发展注入了生命活力。

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

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之一,中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农耕文明发展历程,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具有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第一,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者,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反映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精神品质,其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结构布局在生态建筑领域有重要的探索研究价值,而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特色习俗在文化艺术领域有重要的学习研究价值。此外,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农业文化遗产有助于引起当地民众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使他们时刻铭记传统村落农业文化的精神追求,同时保持着勤劳质朴、热情单纯的美好精神品质。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传统建筑群与村落空间布局都反映着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融,同时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坐落于山林之间,青山绿水环绕,村落环境、民风民俗与自然元素融合良好,是古代民众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有效见证,并且在长久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传统村落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要,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并汲取其中的生态文明智慧,有助于弘扬和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激励当地居民养成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第三,农村经济发展。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例如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耕种技艺的有机结合能够培育出独具地方特色与风味的农业产品并受到广大外地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整体格局、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等元素与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将会吸引到大量的游客朋友前来旅游,而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一是当地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长期的村落生活让当地民众忽视了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致于缺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相关行动。传统村落独特性和稀缺性突出,是极其宝贵且无法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我国许多传统村落往往会因为修缮工作不到位、保护方法不科学、民众保护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使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和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传统建筑可能会被恶意拆毁,而且部分新修葺的房屋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整体设计格格不入,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传统村落逐渐丢失原有的古朴风貌。二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遭过度开发。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推动下,开发旅游产业成为了推进传统村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并且这一举措能够传承与弘扬传统村落农业文化,使其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受到更多游客的欢迎,形成旅游产业与传统村落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但是部分村落在开展旅游产业建设后,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利益而选择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度开发,导致传统村落失去原本古朴纯净的历史气息与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质,逐渐变成了极具商业性的旅游景区。三是传统村落缺少充足的传承力量。大多数传统村落“空巢”现象严重,年轻人往往会选择搬至城镇生活或进城务工,村里许多家庭只有小孩和老人,他们的力量难以完成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与此同时,传统村落居住环境简陋、基础设施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在现代思想文明观念的影响下选择搬离老宅,从而导致传统村落渐渐失去人气,古建筑日渐破损,传统的民风民俗也会慢慢消失,最终,传统村落文化将会走向消亡。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效策略

首先,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培养传统村落民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以及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定合理有效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案,明确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同时采用一些科学的保护方法加强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以维护传统村落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地方广播、公众号、网络信息平台等现代媒介加强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村民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进而自发地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去。其次,基于活态保护理念制定适当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计划。传统村落的旅游项目开发应当与其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农业生态技术以及地方特色民俗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和历史氛围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田园风景观光、历史文化学习、民俗活动体验等旅游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灵活利用,同时能够让游客朋友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与了解传统村落文化并感受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进而促进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良好发展与推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最后,当地政府应该改善传统村落居住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在原有的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对房屋和基本建筑进行修缮与现代化改造,并且针对传统村落的安全隐患、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问题进行全面优化,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集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生活品质于一体的良好居住环境,使他们乐于留在传统村落,共同助力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让传统村落文化得以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

作者:刘益明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