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2-11-16 09:44:33

村落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原来村庄体系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村落。古村落是一种文化遗产的活的载体,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宗族文化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村落保护的积极力量,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一、宗族和宗族文化概念辨析

宗族是指生活在同一空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共同的祖先为认同基础的民间社会组织形态。《中国礼仪大辞典》引用班固《白虎通》的说法:“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族,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中国传统古村落是一种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这种以宗族为基础的村落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基本方面。鹤舍村就是一个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于字里行间,或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遗产的属性,宗族文化遗产分为物质宗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宗族文化遗产。物质宗族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祠堂、族谱、民居建筑等,非物质宗族文化遗产包括祖先崇拜、宗族感情、耕读文化、祖训家规等。本研究以鹤舍村为例,分析古村落宗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二、鹤舍村的物质宗族文化遗产

(一)祠堂。宗族的基本结构由祠堂、族长、房族、庙宇等组成。在宗族村落中,祠堂是尊宗敬祖最有力的物化表现,也是宗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实质载体。鹤舍村的祠堂建于明代天顺七年,后虽有修缮,但整体构架未变,距今已有550年历史,是供奉袁氏始祖袁宗美及其他列祖列宗的地方。鹤舍村祠堂属三进格式,分上堂、中堂、下堂,架构雄伟,气势恢宏。祖祠的门梁上挂有“汝南世家”牌匾,那是中国百家姓氏中袁氏发源地的标志。鹤舍村的居民全部姓袁,先祖袁安是东汉汝南汝阳人,字邵公,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此为“汝南世家”之由来。祖祠大门两壁有“卧雪家风”墨迹。祖传安公在朝时,钦巡洛阳,突遇大雪,他为公不扰私,为官不扰民,不入城门而僵卧于大雪之中。汉明帝敕此举为孝廉。袁氏后裔听从祖训,发奋读书,求取功名,鹤舍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古村。祠堂“三进”的最后一厅即上厅,正中间用于安放先祖的神位牌。最上面祭拜的是天、地、君、亲、师,接下来依次从远祖到近祖供设着先祖的牌位,牌位两边的白色上堂上写着亡故村民的名字。一切与宗族有关的事务都可以在祠堂举行或商议,大到祭祀、修谱、兴学、济贫等,小到赡养老人、解决纠纷等,体现了宗族的权威。时至今日,祠堂还是举办婚丧嫁娶、年节演戏等重要活动和村民议事、招待宾客等的场所,具有奖惩和教化族人的功能。(二)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宗谱、家乘、家碟等,是我国家族民俗发展中一种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表和文书。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是宗族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族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族规家则。族规是宗族村落的管理规章,是协调宗族内成员关系的依据;家则是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一般在初次修族谱时会被写进族谱。鹤舍古村袁氏家则主要在孝悌、读书、祭祖、家风、子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务孝悌往古来今,惟孝悌两端乃立业传家之本,斯二者根底至性也。……人生自不与草木同腐,若不孝不悌势将犯上作乱,酿祸天伦,无所不至矣。安望兴家旺族,凡我族人亟宜警省。2.教读书子侄气质清明者十之七八,昏浊者十之二三。虽禀赋不同而父兄师友以严督课之道大约过半耳。所以古人劝世语有曰:欲高门弟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3.尚勤俭家道之盛衰视乎勤惰,更因乎奢俭。农要胼胝三时,学须讽确五夜。饮食不妨菲薄,衣服不妨朴素。克勤克俭自在皆得乐,家道自尔日崇也。不然,非保世长久之道。4.重祖冢祖宗坟墓子孙体魄所系相关,最切识认不可有误,祭告不可有缺也。……倡率各祖冢遇清明时祭奠立碑指示,令卑幼者认某山为某祖、某穴为某坟,常加巡视培砌,严防侵伐毁坏。祖茔在目而孝思于不匮矣。5.惜谱牒谱牒既成,各房迎接须装藏严密,珍重爱护,毋致虫鼠蠹耗风雨油腻污损、毋为异姓窃视召人衅端、毋为典当起人迷乱、毋肆笔墨裁名书案致使误错。定专人收藏管护之。这些袁氏家则一直流传至今,袁氏子孙在族内大小事上一直遵从务孝悌、教读书、重祖冢、尚勤俭、端嫁娶等祖训,传承良好家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性。宗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依靠族规家则实现,族规家则一旦制定,宗族内的每位成员都必须认同和遵守,并主动向本宗族组织靠拢,这无疑增强了宗族村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古巷总门和麻石巷道。王沪宁先生认为,封闭性是村落家族文化的“基质”之一,宗族村落特有的防御措施体现了这种封闭性特点。在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和利益,都会修筑村门、村墙和巷道。鹤舍村的墙已毁,现尚存15条麻石巷道和3处古巷总门。麻石古巷建于清代初期至中期,一律用本地麻石(花岗石)开成厚约10厘米、宽约30厘米、长约1米的片石铺设巷道,巷道在村内纵横交错,迂回曲折,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巷道对居住其中的村民具有庇护意义,村民可以凭借线索找到从村外到自家的最便捷路径,而巷道由于立面和路径的相似性,对外来人具有排斥作用。巷道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宗族生活的需要。尚存的3处古巷总门建于清代,村庄原始风貌是围墙环村,外人进入村门后,必须通过巷道总门才能进入每户,这有效保护了族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鹤舍村的非物质宗族文化遗产

(一)祭祖。祭祖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宗族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在中国民间宗教与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汉学家大多把祖先崇拜视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基础。祭祖一般分为家祭、坟祭和祠堂祭祀。祠堂祭祀是最重要的祭祀方式。祠堂祭祀活动可以增强族内子孙的血缘认同感,联络族人感情,强化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鹤舍村隆重的祭祖活动一年有三次,其中一次是清明上祖坟拜祭,村里男丁全部参加,挂纸、敬香、供奉鱼肉瓜果食品,铳炮冲天,声势很大,意在告慰祖宗人旺族兴。另外两次在祠堂。一次是正月二十祖宗生日,全村男女老少在祖宗牌位前叩首、敬香、烧纸。过去还要在祖堂烧地火,组织村里曲班子围座在地火周围唱曲,为祖宗庆寿。另一次是腊月二十八过正年,在傍晚未吃年饭前,每户用饭盆或脸盆等盛具装上猪承福(即猪头)、鲤鱼、公鸡、猪肉(整条)、粑、果、酒等供品,捧到祖堂前,放在事先摆好的奉品桌上。每户都到齐后,统一敬香、拜祖、鸣放鞭炮,这叫“捧年福”,也叫“聚盆”,意在祭祖,祈祖保佑人寿年丰。鹤舍村祠堂祭祖习俗传承千年,从未改变。(二)耕读文化。耕即农耕,是农民的生活之本;读即读书,是农民的进仕之道。“读”以“耕”为本,“耕”以“读”为价值追求,耕种与读书相辅相成,同等重要。耕读文化是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理想,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一种文化。鹤舍村历代先人都注重读书,期望子孙后代“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鹤舍袁氏重视立校办学,成村伊始就请先生办起了私塾;清朝初期,家族投资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浣香斋”。明清时期,读书风气兴盛,男丁80%是国学生;民国时期,从浣香斋里先后走出十八位将校级国民军官。从此,书香门第、文武兼备的盛名远播百里之外,书香门第也成了鹤舍村的雅称,“学舍”随之成为又一村名。

四、宗族文化与古村落保护

古村落是传统文化遗产的活的载体,宗族文化遗产是通过祠堂、族谱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祭祖、耕读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并得到村民自觉保护的。鉴于此,我们要做好古村落的申报工作,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留住特色文化,在古村落改建过程中,做到拆与建有机结合,制定保护性建设规划,避免“拆旧建新”,应“修旧如旧”“去伪存真”,极大限度地维持古村落的原始原貌,使古村落承载的宗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宗族意识、宗族功能和制度虽然有了极大改变,但仍以潜在的方式左右着村民的日常生活,这恰恰是古村落得以保护和发展的源泉和力量所在。这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从古村落保护的角度来说,宗族文化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村落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周伯文.中国礼仪大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01.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143.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7.

[4]〔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M].周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93.

[5]王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原创性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作者:胡萍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