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分析

时间:2022-12-27 09:24:42

云南昭通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分析

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集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要素为一体的文化载体。民居是民众生活安定的物质基础保障,是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同时也折射出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追求和物质科技水平信息的符号。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传统民居一方面反映社会区域的生态环境、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民居与乡村社会的结构、生活、功能密切相关。昭通传统民居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云南民居建筑群里有一席之地。[1]民居建筑是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承载内容丰富,涉及地域性、民族性,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昭通是多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期与中原文化、巴蜀文化、黔文化交融,甚至外来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在历史长河洗礼中形成昭通自己的建筑文化。昭通传统民居分为官式和民式两种。官式的建筑有宫殿、官衙、寺庙、宅第、城门等,民式建筑有民居、祠堂、园林、会馆等。昭通传统民居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还包容了外来文化,中西合璧,今天我们还能在尚存的民居建筑上找到相关痕迹。历史上的昭通开发较早,秦汉时期开凿的五尺道是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重要通道,晚清和民国初期盛极一时,曾有“小昆明”之称,商贾云集。这些商贾在昭通大兴土木,修建会馆、庙宇、居所,大量建筑群拔地而起,金碧辉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如今的会馆大多已消失殆尽,现存的龙、卢两家私家祠堂和昭通城内零零星星余存的老建筑,如挑水巷的衡器度量厂,还是可以让我们看到当年的风采。昭通传统建筑民居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海拔为界划分的话,一类是高海拔(1500-2000米)地区,昭通市的政府所在地就属于这一区域,该区域传统民居多为木架结构和土坯结合;另一类是低海拔(低于1000米)地区,如盐津县城、水富县城、彝良县城的牛街古镇等,这一区域因自然环境气候炎热,湿度大,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架结构和木板墙,一些在距离江、河较近的低洼地方还有吊脚楼民居出现,这也是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而建的实用性住宅。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昭通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是清代年间修建的民居多数以木料的柱梁为支架,墙体多为砖墙、土墼墙和夯土墙;另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木架结构,多用砖砌墙,在窗上的应用采用拱形,增强了室内的采光,同时也加强了外墙的装饰效果。在龙家祠堂展厅里,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当年龙云回昭通时,途径昭通西街、陡街的隆重场面,街道两边的民居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痕迹;昭通老城四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趣马门,这些城门和城墙建筑无不显示了昭通昔日的风光和辉煌。从造型上来看,昭通传统民居可以分为对称和非对称民居。昭通传统民居造型极大多数都是对称、规整、规律的。昭通合院式民居深受中原北方四合院建筑的影响,平面规划是左右对称。合院式民居因建造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建筑群的大小有别,院内大小不匀。主人政治、经济地位显赫的民居庄严、雄伟、内外装饰富丽堂皇,龙家祠堂就是典型代表;次之的是小合院落民居,主人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或文人雅士,小合院简朴、素雅,如老城区姜亮夫老先生的居所就是如此。非对称民居,相对于建筑群来说多为单体建筑,受经济的制约和地形复杂多变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地基建造,此类建筑形式自由,不受造型约束,不千篇一律,但缺点是难形成规模化,无庄严感。非对称民居多在丘陵地带、乡村民居和城区的旮旯角落处,当中有的民居有的有院落,平面呈“一”字形和“不规则形”;有的没有院落,这种没有院落的民居以临街就建的建筑为多见,平面错折多变;有的并列式,由多座毗邻的民宅组成一个连续多变的建筑空间,地面和立面都可能参差不齐,叠峦起伏。昭通传统民居总体上是以木料的柱梁为支架,墙体多为砖墙、土墼墙和夯土墙。合院式民居多数在城区和拥有经济实力的大户人家,院落为空间组合的、几重进深的、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墙体采用砖墙、木墙、土墼墙或者混合型,墙体高高而厚实,底层有铺设地板,墙壁起到挡风、保暖、防御作用;而单体建筑民居多数是在乡村,因为经济相对落后,主要墙体为土坯和土墼墙,少部分用石头堆砌墙壁,但防御可以,保暖效果不及土坯和土墼墙。

建筑风格的流向除了建筑本身的基本造型外,还取决于建筑的艺术装饰。昭通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多是木架结构建筑,装饰遍及整个建筑体,从屋顶到地面、立面、道路。昭通传统民居的艺术装饰,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雕刻艺术、屋顶装饰、绘画艺术、图形设计等方面。雕刻艺术。在昭通传统民居里随处可见,分为木雕和石雕两类,包括了圆雕、浮雕、透雕、缕空等多种雕刻形式。木雕多应用于樑、柱、门、窗、家具等,石雕多应用于柱础、地基、大门前放置的神兽。从现存实物和出土文物来看,昭通雕刻艺术在汉晋时期的是砖雕,石雕多为浅浮雕,木雕因时间久而保存不完整。整个雕刻艺术风格古朴、线条流畅、生动。木雕艺术应用最广在传统民居大门、窗户上,大门是民居的入口,门头往往是民居主人身份的象征,凭大门和门头的装饰就可探究房子主人的经济实力。窗户的木雕有浮雕、透雕、缕空,雕刻技术娴熟,雕刻内容都是民间富有寓意的动植物。出土汉砖上的浮雕流畅、线条飘逸、雕刻内容生动,给人以质朴、富有原始生活气息的艺术享受。到了清代的雕刻技术则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圆雕、深浮雕、透雕技法相互混用,雕刻风格有雍容华贵、高雅脱俗、秀丽清爽、浑然质朴,呈现出百花齐放形态。圆雕多为猛狮形象,放置于大门外的猛狮,还有许多建筑物中的附件,都是石头作原料雕刻物石桌子,护栏等都是圆雕,如龙家祠堂内那块闻名遐迩的九龙碑便是;威信观斗山的石雕群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石刻造象十尊,木刻造象已毁,佛吐连环,喜鹊闹梅,白鹤闹松等浮雕,刀法流畅,重在于神的雕工刻画上。雕刻内容有几何图案、有牧放畜牲的场景、传说人物、花鸟、梅、兰、竹、菊、松、牡丹及自然山水等。屋顶装饰。屋顶是建筑中最突出、最显眼、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她的变迁客观上反映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时屋顶本身也是一件人工雕琢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而且本色地直接反映着每个区域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屋顶文化和宗教信仰。昭通四季分明,春秋风大,传统民居屋顶均用瓦片堆砌做顶,保暖性好,透气,还有防风功能。昭通传统建筑注重屋顶装饰,一是为了满足审美需要,二是祈求保吉平安。在昭通传统民居屋顶上的图腾崇拜虽没有固定的统一物,但人们相信都是神、神兽的化身,能驱邪、保佑平安的吉祥物。这种吉祥物的丰富性要数“龙家祠堂”为最,有八仙过海、神器、神兽。云兴街老房子屋顶中心和屋顶四角边缘都有神兽在高高凝望。绘画艺术。

建筑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是紧密联系的。建筑是绘画的重要场地。绘画艺术在昭通传统民居中应用广泛,如墙壁、柱子、门头等,都是绘画的媒介。图画绘于建筑的墙面、立面、顶部、柱子等地方,既可以装饰民居,又可以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使室内的空间变得更加开阔和有趣。另外,绘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建筑的精神气质,强化建筑的艺术性。在传统的建筑当中,绘画艺术融入了建筑艺术,成为建筑艺术组成的一部分。[2]绘画内容寓意美好,具有象征性,期盼性,表现形式多为中国传统书画。昭通传统民居把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生发辉映。图形设计。图形的运用在建筑里是美术的基础,也要遵循美的法则。在昭通传统民居建筑中,地面的铺设(用砖、石板、鹅卵石铺图形)、墙面的装饰效果、窗户的布局、马头墙上的砖块的拼图等的处理直接影响建筑的美观,所以做好图形设计也是关系建筑艺术的一部分。总体而言,昭通传统民居吸纳了官式建筑、庙堂式建筑、民居式建筑等方面的精华,逐渐形成了以清代建筑为主体又包含民国、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多元建筑风格,具有显著的地区特色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3]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兴莲,等.昭通建筑艺术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3).

[2]习丽.“诗意居住”的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艺术的比较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5,(11).

[3]魏金龙.云南玉溪民间民居建筑雕刻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作者:张兴莲 魏蜻 单位:昭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