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4 10:15:47

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明互鉴,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做好中华文化的译介十分关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与交流中,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近年来,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在不断加强,该文结合先前的研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为今后的云南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综述

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不可或缺。在中国各省份中,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居住着彝、白、傣、哈尼、傈僳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其世代繁衍生息的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和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起着独特的作用。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有助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保持自己固有的文化地位,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彭杰2013)[1]。近年来,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多从宏观或整体的角度着眼,所分析的案例多为个别有代表性的民族,缺少系统化多层次地对一种民族文化进行细致的翻译研究。本文从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出发,按饮食文化、文学、风俗与图腾文化以及其译介传播和应用层面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思路进行思考与探索。

1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

在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中,研究者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翻译史、典籍翻译、文学翻译、对外传播、语料库翻译等,该类研究中以民族典籍翻译的研究最为突出。学者基于民族典籍,不断探讨译介理论。此外,也有学者从宏观着眼,对中华文化对外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不断重视,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在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传播中占据了突出地位。李正栓和王心(2019)对新中国成立后17年、“”期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典籍翻译进行了综合论述,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和研究的民族对象归纳了民族典籍的翻译实践结果,分析了基于民族典籍的翻译研究和人才培养状况,以及近几年来所召开的学术研讨与成就[2]。在宏观层面,学者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难题和矛盾对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进行了思考。刘汝荣(2014)从多维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翻译进行了思考。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译什么、如何译、谁来译等,中华文化的中译外理论研究较薄弱,少数民族作品翻译甚少[3]。贺桂华(2015)解读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多重矛盾关系。在先前的研究中,所采取的译介策略多以实例分析归纳为主,研究多着眼于微观层面,而翻译活动本身的整体观照缺乏,影响翻译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原语文本、翻译方式和传播手段[4]。二位学者阐释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总体认识,文本选择、翻译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的重要性。马晶晶和穆雷(2019)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翻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其中通过大量统计数据,从不同层面总结了少数民族翻译现状的特点,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设想和建议[5]。基于译介理论视角,学者结合了“功能对等”“文化翻译”“生态翻译”、翻译伦理等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进行了研究。翁明菊(2017)基于“功能对等”,以苗族服饰翻译为例,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6]。宋引秀和郭粉绒(2015)基于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文化翻译”观,指出文化是翻译中的基本单位,译者在传递字面意义的同时,还需传达原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加注、释义是有效手段;翻译应注重文化功能等值,译者的主体性十分重要,译者可根据语境、读者需求、翻译目的来选择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方法[7]。张娟与熊兵(2015)基于生态翻译学,结合“多维转换”“掏空”“补建”“依归”“仿生”和“干涉”视角来解读少数民族孝文化[8]。杨司桂(2017)着眼于翻译伦理,站在“学”的高度,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翻译进行多维阐释[9]。在译介理论的指导下,谢振天对文化“走出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翻译的认识问题、译入与译出的区别、文学文化跨文化传播规律的把握问题等(陆莲枝周艳群2018)[10]。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的好坏关乎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成效。基于先前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研究可见,少数民族文化的译介和传播有待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应用翻译理论探讨还需不断深入。

2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

云南拥有独特富饶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日益迫切,诸多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也应运而生。通过文献研读与反思,本文试从物质文化层面(饮食文化)、精神文化层面(文学、风俗与图腾文化)以及译介传播和应用翻译层面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进行综合概述。2.1饮食文化翻译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包括主副食文化、加工制作文化以及饮食习惯文化。学者结合了不同的翻译视角,对部分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了研究。陈丹(2015)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内容信息等效、文化信息等效和价值信息等效,对《舌尖上的中国乡土小吃》中云南小吃部分进行翻译研究[11]。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字庆锋(2015)结合目的语读者习惯探讨滇菜的英译[12]。侯丽香和王志雄(2016)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结合云南民族菜名的特点,探讨了翻译菜名的基本方法[13]。张建英和闵西鸿(2016)对云南特色小吃“粑粑”的基本的信息和所蕴含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翻译解读[14]。从既有的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翻译研究来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缺乏全面系统化。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涵盖了主副食、加工制作和饮用文化众多,对其多层次、系统化的翻译研究还有待加强。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在其繁衍生息的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对外翻译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加直接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2.2文学翻译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学翻译研究多以文学作品和诗歌典籍的翻译为主。郝会肖和任佳佳(2015)结合了近现代少数民族诗歌典籍的翻译,指出了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典籍翻译的现状与问题,包括数量有限,影响甚微,译本文体单一。针对诗歌典籍翻译的对策,二者指出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民族典籍翻译后备力量的重要性[15]。王刚喜(2015)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吉姆•古德曼(JimGoodman)所著《云南:中国彩云之南》(Yunnan:ChinaSouthoftheClouds)中第四章”游客云集之地”(BeatenTracks)的翻译[16]。高云柱(2016)在跨文化传播学的指导下,以《爨龙颜碑》铭文为例,实现了爨文化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的拓展[17]。吴炯(2016)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依据,对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召树屯》进行翻译实践研究[18]。在文学翻译研究层面,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所涉及的内容较碎片化,多以个别例子为主,对少数民族经典著作或文本的挖掘和翻译有待提升。2.3风俗与图腾文化翻译研究。风俗文化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聚居过程中保留、继承、发扬的风俗生活习惯,而图腾作为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宗教信仰,是维系社会群体与互相区分的重要标志。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民族的文明互鉴,保护传统文化。李晓燕(2015)针对新平花腰傣婚俗文化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英译策略,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培养和提高自身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19]。周颖(2016)基于文化翻译观,对《“非遗”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研究》进行了翻译实践研究[20]。张敏、毛瑾和王娅蕾(2017)着眼于生态翻译学,结合文献法、调查访谈、综合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彝族虎图腾文化的英译,论证了生态翻译学的适应性[21]。综合上述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基于的视角较广泛,但针对标志性的民俗文化如舞蹈、节日、婚俗、图腾和宗教等的翻译研究,涉足较少。云南少数民族风俗和图腾文化是其所特有的文化标志,加强对其对外翻译传播有助于彰显其独特的民族地位。2.4译介与传播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翻译和传播极具时代意义。张晓钟(2009)提出以英语翻译的形式向世界推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其根据外宣翻译的特点与要求,综合“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分析、功能翻译等理论,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提出了建议,同时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化信息翻译的处理方式[22]。彭杰(2013)从文化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了外宣翻译的意义与研究思路。其强调文化传播的目的性和文化性在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性,需考虑翻译的目的以及受众,而非停留在符号与编码的转换上。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决定了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翻译多带有文化传播的目的。马利飞(2013)在权力话语视阈下,从话语内容、形式、网络传播媒介等角度,以白族的乳扇及三道茶的翻译为切入点,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外宣翻译的特点[23]。2.5应用翻译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应用翻译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和公示语的翻译上,学者结合社会学理论以及翻译目的论对旅游文化和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周标和张瑾(2013)基于社会学理论,阐释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同旅游及其翻译的关系,并例证了其在民族旅游文化翻译中的运用[24]。李沛亭(2014)结合云南民族村导游的口译实践,提出了导游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25]。王紫君(2016)结合目的论,研究了昆明主要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26]。从近年来的研究分析可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应用翻译研究较分散,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商贸、医学等涉及面较窄,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实用文本、应用翻译理论和人才培养有待开展。

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新思路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可见,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个别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如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术语的翻译,对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挖掘与翻译研究。对此,基于对先前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研究和反思,作者尝试提出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可能研究方向和思路。首先,从文化译本的选取上看,译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作品的翻译需求进行研究,对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提取与翻译,如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达到民族文化快速和有效传播的目的。其次,从选择适用的翻译理论上看,可以扩宽到不同的理论领域,不仅仅只使用文化层面和对等等翻译理论,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理论。再次,应培养译者的文化素养,提升译者对中西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译出满足译语读者需求和思维习惯的译本。最后,如果可能,需对译本的传播实际效果进行研究,从而反思译文的质量和接受度。

4结束语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外翻译的实践和研究对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实际意义。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研究还只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所涉及的领域的研究等待展开,如何使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还是一个值得深深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肖光俊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