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分析

时间:2022-06-14 10:48:19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分析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了新的保护模式,将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加深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度,增加了公众参与保护的途径。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需要定向培养相关人才,借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应用平台的构建,加强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保护传承

大数据即是指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来,急速产生和累计的海量数据,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各类发明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人们开始将大数据引入传统文化保护中,在政府决策支持下借助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将文本和图像进行数字化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库建设以及数据分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戏曲、歌舞、器乐、书法、绘画、民族文字等,大数据的发展也为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模式

中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就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彝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珍视文化、爱惜古书的优良传统。彝族人民把传统文化看作是自己生存发展的根本,将大量的彝文古书存下来,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以新平县老乡厂为例,老厂乡彝族人口众多,占总人口的70%以上,彝族文化底蕴深厚,从2011年开始,老厂乡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本辖区的毕摩人员进行了走访摸底,经过整理统计,共有80人藏书347册,古籍种类主要有占卜类、文学类、经书类,藏书主要有《拉差们书》《唐王书》《节提书》《看八卦书》《凤凰记》《董永记》等,分布于全乡7个村(社区)36个小组,持有者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员为主。因为彝文古籍一直是家族传承,所以现在所有的古籍均由各位毕摩人员保存,毕摩人员对其收藏的书籍视作珍宝,很少给外人识辨,导致书籍的珍贵程度、历史价值如何、研究利用或者复制都有较大困难。老厂乡现存的彝文古籍纸张多为绵纸,以手抄本为主,由毕摩人员保管、应用,个人保管条件有限,保存措施不当,有的古籍损坏严重,内容已经模糊不清。这种早期田野搜集和书面记录形式的保护方式,对于珍贵古籍和文献资料保护力度仍有不够。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形式发展来看,目前国际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模式都在从“记述民族学”向“数字民族学”过渡。

二、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出现新模式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及数据库的建设。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包括了资源采集和处理两个环节。资源采集一般是将文本文献运用数码相机或者高分辨率扫描仪进行静态采集,通过摄影摄像技术对戏曲、民乐、舞蹈进行音视频的动态采集。资源处理通常是通过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或者是图像制作软件对音频视频以及文本分类并区分不同的格式存储。资源数字化后是建立相关的图文影像数据库,便于检索、提取,为传统文艺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数字资源支持。数字化保护模式和传统保护模式比起来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异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可以提高数据量,数据库规模越大数据越全面,数据分析的信度则越高。[2](二)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需要极大的数据量,而数据量的扩大依赖于点击率和阅读量,因此,数据量的增加就必须将数据库对外开放,提供给公众。就目前而言,我国所建成以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据库多达十几家,这些数据库皆隶属于研究机构以及高校,其中极少是向社会公众开放,数据库中“死库”是普遍现象,大量的研究数据被作为各研究机构、高校甚至文化公司的内部资源,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很多学界研究没有办法在数据库之间展开交互性综合性的分析,数据利用率低下,无法达到数据库建立的优势。鉴于此类问题,我国在大数据行动纲要中提出了推动各行业、地区、领域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针对目前所存在的数据资源碎片化,文化部推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开始了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共享,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搭建数据应用平台。[3]以云南省为例,作为多民族省份,云南省在2013年开始建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将涵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间古籍文献、民族艺术等方面,全面采集各类资源,建成多种形式媒体统一存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入库数据标准拟定、栏目规划以及数据库展示系统设计论证和各类资源数据试采集工作已经完成,待建成后将向社会公众开放。(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进度加快。语言文字的数字信息化处理是对大数据利用的基础。最近几年,我国为常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制定信息编码标准,但大多数少数民族仍然难以使用自己的文字对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操作,建立数据库。目前我国的数据库几乎只能支持英汉双语检索,极少有数据库可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在内的多种语言。因此,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引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支持少数民族语言、语音、音像资料等软件开发,优先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覆盖。清华大学所研发的“统一平台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系统”是全球第一款能够在统一平台上支持识别6种中国主要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系统,这个系统对6种文字的文档能够自动识别。在文化共享工程的领导下,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将利用所研发的民汉智能互译系统,建成藏、蒙、哈、维、朝等语种与汉语同时使用的双语网站,实现文化共享。[4]这些新技术的出现,都为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数据库建立、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以及古文献的整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四)针对性培养少数民族大数据应用技术人才。大数据在统计分析上有着优越的信度和效度,但是其利用仍然有赖于人的分析能力。“通常所谓的大数据,其实指的是包括数据存储处理以及分析的技术以及能够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获得有效的实用性意义的人才。”[5]大数据在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保护中的应用,仍然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有效使用,这就急需一批懂得少数民族语言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复合人才。2012年,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成为了该项技术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工学院成立了“甘肃少数民族数字化研究中心”,主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品开发推广和数字化传承。依托这些培养基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缓解了民族地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李冬梅,黄文章.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现状及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14,21(04):44-54.

[2]刘家民.民族主义与少数民族现代文艺观念的嬗变[J].天府新论,2014,(04):148-155.

[3]杨曙光.“继承传统艺术,融汇时代新声”——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观后[J].中国音乐,2013,(02):186-188.

[4]严永和.民族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评价与反思[J].民族研究,2010,(03):10-24+107.

[5]黄龙光,徐娜.试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0):74-81.

作者:高会新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老厂乡文化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