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用典建筑文化元素分析

时间:2022-06-14 10:36:22

古诗用典建筑文化元素分析

中国古代社会有较强的历史意识,人们重视对经典的传承与利用,乐于也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寻找证据,由此形成崇古好古、以古鉴今、借古讽今的传统。作为古人记述和解读历史的重要体裁,诗歌既可阐发思古之幽情,亦可经世致用、讽喻当今、资鉴后世。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实践中,用典成为辑录历史、传承经典的重要修辞手法。古诗中典故的运用形式多样、内蕴深厚,涉及建筑的典故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代传统诗歌创作中,与建筑相关的典故大量涌现并不断丰富积淀,体现了建筑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传承、发展与利用。对古诗用典中的建筑文化元素进行梳理挖掘,分析其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实践特点,既可为文学创作和建筑遗产保护等实践提供灵感和思路,亦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所助益。

1古诗用典与其中的建筑元素

“典故”一词初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燕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意指旧的典制、成例、掌故。《说文解字》解:“典,五帝之书也。”“故,使为之也。①”对典故一词逐字拆分解释,可以看出典故兼具记载先贤圣迹的历史价值和作为例证指导实践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学领域重视对典故的传承和运用,将“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称为典故,形成“用典”的修辞手法。《中国典故大辞典•序》称:“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汉语典故大辞典》将典故定义为“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被定义为文学作品中引用典故。用典文字简练而内涵丰富,脱离相关背景知识即无法理解,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即强调读书对于初学用典者的重要性,并称“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可见典故的运用和鉴赏均离不开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礼记•礼运》记载先秦古制:“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上古时期“瞽史巫祝,事守相近”②。史官与掌管诗、歌的瞽蒙司职相近,诗与史也因此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③这种内在联系成为古诗用典的内在动因之一,使用典修辞手法与诗歌文学体裁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过程中得以融合。典故以独特方式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言行,其文辞凝练、意蕴深厚,用典的修辞手法与诗简洁含蓄的审美特点相契合,有效提升诗的表现力,使诗得以展现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故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随诗而广为传诵,也推动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历代文论、诗论中,不乏关于诗文用典的分析评述,对典故运用的方式、目的、意义等均有所探讨。如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以“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来诠释文学创作中典故的运用。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则以“水中着盐”“陈设古玩”譬喻文学创作中的用典④。中国古代好古重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学领域典雅含蓄的审美追求影响下,古诗中典故的运用蔚为大观,许多诗甚至通篇用典,堪称“无一字无来处”。在此之中,涉及建筑的典故亦占据一席之地。建筑作为历史事件发生、历史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文学创作中大量固化为典故。如赞美上位者礼贤下士,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用燕昭王礼聘郭隗的“黄金台”;感慨盛衰变迁或抨击统治者耽于嬉乐,用夫差为西施兴建的“馆娃宫”、隋炀帝为巡游而开凿的“隋堤”;赞美明君圣主用“尧阶”“舜井”“禹室”“茅茨土阶”;感怀忠义贤良用“堕泪碑”“孔明草庐”;抒发离愁别绪用“玉门”“阳关”等。在古诗中,这些语词既代表建筑本身,也记录着与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对古诗中与建筑有关的典故运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或可窥见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光芒。

2建筑相关的古诗用典特点

2.1建筑与历史人物和事件关联紧密。涉及建筑的古诗用典中,建筑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关系往往十分紧密。建筑或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因重要历史人物的行为活动而广为人知,诗中许多典故以建筑名称指称,或由建筑名和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名组合形成。通过古诗用典,相关建筑的物质实体与历史事件、人物古诗得以融合,使建筑的历史价值不断积累,文化底蕴日益丰富。如唐代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中“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用“圯桥”典故,引张良遇黄石公得传兵书的故事传说,诗人以张良自比,感叹己身怀才未遇的同时,不乏来日必将建功立业的自信与抱负。陆游《入瞿塘登白帝庙》中借用大禹治水典故品评公孙述,赞公孙述“力战死社稷”,虽败犹荣。唐代李商隐《闻歌》“铜台罢望归何处,玉辇忘还事几多。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用与铜雀台、昭君墓、章华台等宫阙、陵墓建筑相关的典故,引出昭君出塞、楚灵王好细腰、蔡文姬登铜雀台等历史故事,言昔时歌舞之地如今声消影灭,营造昔日繁华与今日萧瑟的强烈反差,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与王朝兴衰的感慨。2.2涉及建筑的地理位置相对模糊。诗歌用典中对相关建筑的名称、存在状况,乃至兴建原因、建筑风格等多有涉及。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建筑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体现的情感色彩,很少提及典故中涉及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信息。同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典故中涉及的许多建筑已经仅存其名而难觅其踪。许多故地、旧居的建筑物实体或已湮灭,无法确知其具体位置。尽管如此,这些建筑之名作为典故,在诗中依旧起到构建意境、引发联想、寄寓情志的作用。人们甚至在多地多处营建同名、同典的建筑,以满足感怀相关历史事件、品评历史人物故事的创作需求。同时,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名称在古诗用典中存在同名异事现象,无法仅凭典故本身确知其所在,需要读者借助上下文加以解读赏析。如杜甫《琴台》“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中所指琴台是司马相如琴台;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单父古来称宓生,祗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引述的是宓子鸣琴治单父故事;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中“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则蕴含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感慨。2.3涉及的建筑类别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多样、用途广泛,古诗中蕴含建筑文化的用典也相应展示出丰富繁盛的特点。相关典故既涉及小尺度的亭台碑塔、宅邸馆阁、祠庙墓葬等,也涵盖范围更大的道路街巷、城郭关隘等。如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中“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句,感伤绿珠坠楼故事的“金谷园”属于园林,凭栏咏叹兴衰的“天津桥”属于桥梁;沈约《八咏诗》中铺陈“游西园兮登铜雀”“佩甘泉兮履五柞”“簪枍栺兮绂承光”,提及的上林苑、铜雀台、甘泉宫、承光殿等属于园林或宫阙;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涉及城池;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中“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引老子骑青牛度函谷关传说,典故涉及关隘;汪遵咏《长城》有“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句,典故涉及宫室。贺铸《寓泊金陵寻王荆公陈迹》“宅枕谢公墩下路,诗寻萧寺壁间尘”引谢安登眺、梁武造寺典故,涉及台基、寺庙。2.4建筑在诗中被赋予独特感情色彩。典故多涉及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诗人用典的目的也常与感慨世事、品评人物有关。借助用典的修辞手法,诗在指点历史、品评人物过程中焕发出更多光彩,典故中涉及的建筑因此也被赋予与人、事相符的独特感情色彩。如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思及战国时期燕昭王千金招郭隗,发“昭王安在哉”之问;李白《南奔书怀》有“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李贺《雁门太守行》则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名句。“黄金台”“燕台”被用以赞美求贤若渴、慨叹怀才不遇,或表达亟待报效知遇之恩。又如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有“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陆机“华亭鹤唳,岂可復闻乎”的慨叹使“华亭”被赋予思旧或悲悔之情。又如灞桥、灞亭因其曾为汉人折柳送别之地而成为送别诗中常用典故,唐代岑参作有“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司空图亦有“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

3古诗用典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典故在诗中的运用以建筑为载体,而诗中有关建筑的典故也对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起到传承、保护、宣传、利用等作用。在诗文用典中彰显建筑文化价值,可以有效提升公众对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关注,为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营造社会氛围、提供文化素材,同时也为在建筑设计、旅游开发等领域弘扬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供灵感和思路。随着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一些历史建筑的物质实体本身业已湮灭,但仍作为典故的一部分代代相传。虽然通过典故中的只言片语可能已无法想见建筑原貌,但留存了相关历史记忆,因而可以跨越漫长时光而在现代社会重获关注。而对于一些物质实体尚存,亟需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保护的建筑遗产而言,相关诗文与典故的广泛流传有助于提升公众关注和社会认同,使保护建筑遗产、传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如张良圯桥进履的典故和由此而来的“孺子可教”成语使下邳圯桥获得更多关注和保护;以各种感情色彩评价项羽命运的诗作是“乌江亭”建筑文化价值的重要构成。同时,关注与建筑相关的典故是进一步挖掘建筑文化资源的途径之一,有助于人们进行相关旅游项目建设、书籍图集编纂等开发利用活动,进而更好地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兴山县“明妃村”的开发利用就离不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等诗句的传播。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科学地开发建筑文化资源,避免为了经济利益而生造“假古董”,或对诗文典故等生搬硬套加以附会,反而对资源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

[1]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望秦,张焕玲.古代咏史诗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郭东明.先秦史官文化及其文学意蕴[J].文史哲,1993,(02):60-67.

[4]赵应铎.中国典故大辞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同编纂处.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张晓敏.汉语典故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作者:张欣竹 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