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观与学校德育研究

时间:2022-05-13 09:19:45

传统文化观与学校德育研究

摘要:传统文化观与德育相融合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命题与新途径,两者在理论渊源、思想内涵、价值观、目标和内容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传统文化观在提升人际关系、品德修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应以学习原著为前提,以第一课堂为主导,以第二课堂为拓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全员、全程、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观;德育;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形成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观点———传统文化观。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传授中,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新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命题,为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拓展了新途径。

一、传统文化观与学校德育关系密切

1.理论渊源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传统文化观和学校德育的理论前提。传统文化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科学对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创造性地展现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承载传统文化观的重要内涵,以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开展传统文化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前提相一致。

2.思想内涵的一致性

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观和学校德育文化思想基础。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推崇以“仁”“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影响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在文化趋于多元的今天,儒家文化的地位依然十分牢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继承与发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仁者爱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文化观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文化思想前提和重要教育资源,与传统文化观的文化思想内涵相统一。

3.价值观的一致性

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和信念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成果相承接的结果,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给出了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教育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主导,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与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有德育价值的内容,比如:民本思想、义利观念、“以天下为己任”“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等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形成了中华民族看似无形却影响深远的文化资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相通,今天在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新时代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目标的一致性

学校德育目标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治学等方面的思想道德要求。这些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均有丰富的蕴含和表现。传统文化观中包含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包含注重培养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传统文化观中关于治学理念、道德品质和社会伦理的阐述,案例丰富,说理透彻,从立德树人角度而言,传统文化观与学校德育目标的育人属性相同,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5.内容的一致性传统文化观所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基本统一。以“仁”为例,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中的这段话指出了作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不是单一的品德,而是综合道德品质的概括与体现。“讲仁爱”在日常生活中也包含多方面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尊敬他人、讲求诚信、团结同志、礼貌待人等都是“仁”和“讲仁爱”的道德体现。“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包含着大量德育资源,从传统文化观着手,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才能使传统文化德育内容更契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格与品德。

二、传统文化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1.用“讲仁爱”“尚和合”帮助学生提升人际关系

“仁爱”是儒家仁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以“仁”为根本,以“爱人”为核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也是仁政、和合、大同等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精神基础。“仁爱”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友善”作为其字面表达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仁爱”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立足于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今天以“仁爱”精神来处理自己和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将来以此来处理自己和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使自己成为“友善”的君子,拥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合”语出《国语·郑语》,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基于这一文化基因下的事物矛盾和人际冲突都能得到调和化解。“和合”不是指混合、混同,而是在承认差别基础上的求同存异,以此达到和谐共存的目的。在“尚和合”的处世哲学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与理解,引导学生用宽厚、博大的胸怀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今天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发展到今后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进而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2.用“崇正义”“守诚信”帮助学生提升品德修养

“正义”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法治、诚信依然是公民个人的道德标准和基本准则。“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这是正义一词最早的出处。正义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包括天下为公的精神、人人平等的关系、重义轻利的思想。它不仅在政治上强调“以正治国”,而且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诚信”二字在古代分别指真实、诚实和求真、守诚,诚是信的内在道德前提,信是诚的外化体现,两者逐渐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正义”“诚信”的例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子·渔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笃行”是儒家务实的体现,与“诚信”关系紧密,孔子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君子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今天,在学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崇正义”“守诚信”既代表着表里如一、诚信做人,在商品经济时代不为物质利益驱使的能力,也代表着明辨是非、诚信待人,在网络时代追求科学真理和胸怀正义的品格。

3.用“重民本”“求大同”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

“民本”是中国古代明君贤臣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可见,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已将人民放在了比国家、君王更为重要的位置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也发展了更为丰富的民与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远古传说到儒家经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表达。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进而形成“胸怀天下”的入世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趋于“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于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国理政方针,让“求大同”的中国智慧在世界政治舞台发出了耀眼的光彩。青年学生要从“重民本”“求大同”的传统文化观中确立“推己及人”观念,通过换位思考,解决因强调个性张扬与自我膨胀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传统文化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1.以学习经典为前提

梳理的讲话与文章,引经据典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经常引用典籍中的原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当代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原文阅读较少,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了解不深,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推广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因此,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通过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使其从原著中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完成从文化知识的积累到文化自信的提升,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心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各类专业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观教学内容,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开发与地方优秀文化相关的校本文化特色选修课,使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

3.以“第二课堂”拓展为补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要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应先落到立德树人上,发挥“德、技、能”兼备的文化教育功能和“产、学、研”融通的文化服务功能,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发展等内容有效结合,将传统文化观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第二课堂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做好第二课堂的制度规划。通过完善第二课堂顶层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兼顾教育的普遍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二是要做好第二课堂的内容规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体现必须与第一课堂、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形成有效衔接,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效。

4.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

互联网是当代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和思维方式,使得学生表现出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对热点问题敏感度更高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形式,加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展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开展网络文化知识竞赛、阅读之星微信投票等活动,形成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效应。通过学生一站式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利用网络及时、迅速和便捷等优势,监测学生的学业、思想、心理等发展状态,更好地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空间等立体三维空间,多角度开展师生在线交流咨询,从而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的育人覆盖。传统文化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从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等维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意义深远。

作者: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