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24 08:26:15

互联网+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就“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探索。对于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1引言

“互联网+”战略实际上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纽带,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紧密的结合[1-6]。同时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发展出一种新的生态。换言之“互联网+”并不是单纯的叠加,创新才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奥秘。互联网+教育也不仅值得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更专注于一种思维模式上的转变。作为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学生也应经尽快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微课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其内容简介、情境真实以及主题突出等特点在业界被广泛推广与应用。笔者在组织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结合微课的实际开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样也是创新的本质内涵[7,8]。

2“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12年。最初有关于“互联网+”的设想是通过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与不同行业产品以及服务进行结合,继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更是就“互联网+”的发展予以了明确的指导与定义。“互联网+”是通过经济社会各领域与互联网创新结果的充分结合,推动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组织变革等。教育工作作为时展的重要保证,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是肩负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如何加强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下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便是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传统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充分结合,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全新发展。

3微课教学的优点

(1)课程的内容。相比于传统一个课时四十五分钟,微课的课时基本就保持在5~10min左右。同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复杂教学内容,微课所讲解的知识点往往只集中在一个或是两个。所以总体而言,这种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课程更以为学生所接受。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所予以的专注度及参与度都较低,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反而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工作。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教师采用连续的若干操作引导学生的练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混淆动作,而且难以保证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每次教学都围绕一个操作重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2)课程的趣味性。由于微课的课程内容十分的短小精悍,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课程的设置时无疑也降低了相应的工作难度。相比于传统的课程设置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糅合,微课主要选择性的选取一部分知识点进行设计,使得课程的整体参与性更强,课程本身更有趣味的一面,也能更好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教学过程,趣味性的高效应用无疑会使得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这是因为学生在参与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这种趣味性会演化为学生注意力的提升,由此所促进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学习效率的提升,不仅是学生当下学习生活的有效支持,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3)课程的可移动性。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设计,微课学习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便在于可移动。课堂的组织不仅可以设置在课堂之上,还可以应用在课堂以外的环境。更为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借助于相应的网络终端进行学习,对于学生回看或是温习都能够提供便利。同时这种移动便利的学习方式,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能为其自身知识基础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宝贵的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4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加强微课预习。对于多数学生,对于课前的预习工作通常是置若罔闻的。很难有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主动的预习。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没有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这无疑也是教育的失败之处。为此可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组建属于教师自己的微课堂。在正式课堂之间将事先做好的微课内容到课程平台上,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浏览。同时完成第一轮的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同学已经就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经过相关课程的组织便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于另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再经过了初步的预习之后,也有助其激发对于课程内容的好奇心。对于课程中并不了解的内容,在课程之上也能予以特别的关注继而更为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2)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时代最为重要的标志。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学资源的共享显然也是提升教学效率,保障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当下可用于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十分丰富,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均可用于学习知识的。作为教师可将一些教学的感受与关键点与其他的教师实现共享,以此来逐步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在与学生的衔接过程中,则可以将一些教学视频进行共享,为学生课后实现的学习与温习提供支持。就学生而言,在课堂之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之上找到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课堂加课后相互融合的学习方式,为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可靠地支持。除此之外,网络平台也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靠地渠道,这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营造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完善与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有效保障。(3)加强微课助学。微课的应用并不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冷冰冰的电脑设备,教师的人文关怀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够因噎废食。应明确微课的辅助手段,同时围绕微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保证学生更为高效的融入学习环境中去。结合微课中所提出的问题及知识点进行解读与讲解,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解“进制转化”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自身没有二进制的相关概念,所以对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概念也无法有效的理解。此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微课的形式来予以化解这一教学难题。通过Flash小动画为载体,模拟一段通话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学生在观看之后能够对整个过程中数据的传递流程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课堂组织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5结语

新媒介的加入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宝贵的契机。科学合理的微课设计不及能够在课堂巩固、课堂教学以及课前预习等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微课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也是传统课堂教育能够有效组织与升级的必要前提。本文所述内容都是立足实践,就“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教育方式的践行与优化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永玲.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以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9):111-112+114.

[2]贾红军,徐博文.高职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7):172-173.

[3]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156-157.

[4]张小强.微课与高职课堂教学结合的有效性探索——以高职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71-73.

[5]钟林.“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5):133-134.

[6]孙海霞.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8):83-84.

[7]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05):99-101.

[8]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252-253.

作者:沙晓漫 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