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问卷调查心理倾向规律及应用

时间:2022-02-22 03:10:07

统计问卷调查心理倾向规律及应用

摘要:在统计问卷调查中,态度类问题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应用受到被调查者心理倾向的影响而存在系统性心理误差。文章设置对照实验组调查分析,发现系统性心理误差选择倾向来源于问卷答案设置且有规律可循,因此在统计调查实践中应遵循被调查者存在的心理倾向规律,科学合理地设置统计调查问卷,以提高调查数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统计问卷调查;心理倾向规律;数据质量

在统计数据质量受到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和数据质量的提高成为重中之重,且政府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更为丰富。从数据的获取渠道来考察,统计调查数据更加具有研究的意义,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调查数据因方便灵活且容易实现而应用性更强,可惜的是调查数据并非是无暇之玉,往往由于其随机性控制的困难而难以做到精准,幸运的是可以通过不断改进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调查过程的控制渐进精准数据。抽样调查中的调查方案顶层设计研究相对较为成熟,问卷设计技巧已经较多,这些技术包括了问卷中问题的个数、题干和备选答案的文字长度、问题的顺序等方面。其中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及应用方面的研究隐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借助于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过程不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假设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不亚于调查中小概率事件实际发生的情况。考虑到抽样调查因样本的随机性引起系统误差之外,调查问卷的语境问题也被纳入到调查数据质量的研究中来,可以认为这是从被调查者心理角度研究的重要成果,但人的心理因素影响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仅仅通过语境来控制心理因素很难达到真正规避调查的心理因素影响。由此,这需要将被调查者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心理反射因素纳入到调查数据质量的考察中来,问题在于即使做到“将被调查者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心理倾向因素纳入到调查中来”,依然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选择倾向对调查结果的客观存在。故将心理选择倾向融入到每个答题中考察数据质量不是为了规避调查中心理因素影响的风险,而是尽可能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调查中被调查者心理反射因素去调查分析客观研究对象。因为利用“被调查者回答调查问卷的心理倾向”进行问卷调查或许比改进调查方法减小调查误差的效果显著且更有实践意义。本文在设计对比性心理选择倾向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借助于实验结果研究被调查者回答调查问卷的心理倾向,归纳总结并提出尊重客观心理规律的实践方案。

1问卷调查中的心理误差假设

1.1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心理选择倾向——误差假设。统计调查受到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心理活动因素的综合表征。按照统计误差的分解思维,其心理活动误差来源的复合因素可以分解为心理登记误差、心理随机误差和心理系统偏差。(1)被调查者选择备选答案存在心理选择的随机性——心理随机误差这一假设认为,被调查者在回答问题时具有不确定性,同一问题和同一被调查者在不同的调查时间、不同调查条件下回答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且这些差异与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主要是因为被调查者心理活动的波动性引起。如果心理活动被确定,那么被调查者的心理误差就会消除,即心理活动受到环境影响的波动性与选择备选答案的关系是相关的。这种差异是符合统计随机性原则的,其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其波动项为一个平稳序列。(2)被调查者选择备选答案时心理与行为活动未必保持一致——心理登记误差与心理随机误差假设不同,登记心理误差假设强调在相同的环境下,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存在相关关系。此假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在确定的条件下,人的行为活动也会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这主要由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的不一致引起,这种差异类似于思维与书写的错位,故可以认为这种误差为心理登记性误差。(3)被调查者对备选答案的设计具有特殊的偏好——心理系统偏差前两个假设都建立在被调查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行为活动关系的基础上,这一假设关注被调查者对备选答案设计类型的选择倾向特征。该假设认为客观对象的表面现象会对人的心理形成有倾向的条件反射,有倾向的条件反射将作用于行为选择,即偏差来源于心理反射的过程。因为偏差的形成受到心理反射的刻板认识,且这一偏差是有规律可循的,故本文假设这是一种系统性偏差,调查过程中表现在调查问卷备选答案选择的系统性倾向方面。1.2研究内容界定。心理登记误差和心理随机误差可以借助于统计调查的误差解决方案来减小,但心理系统误差却最初由调查问卷决定,即调查问卷本身就影响着调查数据的质量。本文假设心理登记误差与心理随机误差为白噪声序列,对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影响不显著,而心理系统误差则显著影响着调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故本文专门研究统计问卷调查存在的心理系统误差问题,困难在于统计问卷调查的心理系统误差是贯穿于调查的所有过程和所有问题,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态度性问题答案设置对被调查者的选择答案的心理倾向研究。

2统计问卷调查的心理选择倾向实验设计及调查

本文研究统计调查的心理倾向是建立在设计性实验验证的基础之上,借助于实验设计和调查分析实现揭示统计调查存在心理系统偏差影响的目的。2.1实验设计的相关要求本文研究的实验属于社会科学的实验,其设计根据研究的属性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1)备选答案选项免干扰原则。抽样问卷的心理差异尽管存在,但是通过行为结果来分析时已经被成倍缩小,如果存在干扰,将会成倍地隐藏本质现象,并且比其他社会科学隐藏得更深。实验设计时,尽可能减小调查过程中的干扰项,这些干扰项包括了调查时间的差异和调查对象的差异。(2)问卷受干扰性。问卷受干扰性是指问卷里面的问题被干扰化,真实的实验题目只有一个,但为了模糊化所调查内容的特殊性,减小被调查者对调查问题的特殊情感,设计较多的题目,将真正调查的问题掺入到干扰项题目当中去。(3)相对比较性。实验设计中应该有对照组和实验组两部分组成,在自然科学实验中,标准型实验较多,容易设计常规的对比性实验,一些具有改进性质的社会科学也可以设定具体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但是本文研究的心理干扰问题不具有标准的参考,故所设计的对照组也是实验组,实验组反过来也是对照组。(4)问卷的问题为中性。所谓中性,就是指所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对特定的人而言不存在较强的短期波动性,即如果这种短期波动程度与被调查者心理品质的变动没有呈现相关关系,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那么认为问卷的问题为中性的。2.2实验设计根据假设和要求,本文对统计调查的心理实验组设计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为备选答案顺序的实验,这一类的问题备选答案是对称的,但是备选答案的顺序完全相反。第二类为备选答案非对称性的实验,这一类型的实验题目和第一类一样,但是备选答案设计为不对称的,互为对照组的两个题目答案分别倾向于两个方向。第三类为问卷中LIKERT量表与文字表述的实验组,这一部分主要设计考察用文字和量表数值来陈述问卷中问题备选答案的差异。第四类为LIKERT量表的量级实验,这一部分设计量级数不同的备选答案选项,考察量级对选择结果的影响。设计问题如下:①您认为在找工作时,机遇重要吗?完全不重要非常重要1234567②您认为在找工作时,机遇重要吗?非常重要完全不重要7654321③您认为在找工作时,机遇重要吗?A、不重要B、一般C、比较重要D、重要E、非常重要④您认为在找工作时,机遇重要吗?A、完全不重要B、不重要C、相对不重要D、一般E、重要⑤您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程度如何?A、完全不关注B、不关注C、基本不关注D、一般E、比较关注F、关注G、非常关注⑥您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程度如何?A、非常关注B、关注C、比较关注D、一般E、基本不关注F、不关注G、完全不关注⑦您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程度如何?不关注12345经常关注⑧您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程度如何?经常关注54321不关注2.3实验设计及调查说明8个问题中,第1个和第2个为一对照组,用来研究用李克特量表做问卷调查时,量表的备选答案陈述顺序是否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心理行为,从而形成调查的系统心理误差。第5个和第6个为一对照组,用来研究用文字设计态度型问题是否受到备选答案陈述顺序的影响。前两对照组共同验证备选答案顺序对被调查者心理倾向的影响。第3个和第4个问题为一对照组,用来研究问题备选答案用文字陈述时非对称性对被调查者的心理倾向影响。第1、5和2、6分别为对照组,用来研究用李克特量表和文字分别陈述备选答案对个人心理倾向的影响。第1、7和2、8分别为对照组,用来研究李克特量表的级数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为了满足问卷设计的第二个要求,设置找工作相关其他问题8个作为干扰项,分别将8个实验问题分成四组放进去,即每两个实验问题与8个干扰项问题组合成四类调查问卷。随机选择大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40人作为固定的调查对象。分别将互为对照组的两份问卷调查同样的学生,两次完成整个调查,且两次调查中每次调查时间间隔两个月。实验设计及调查方面需要说明以下问题:(1)两组问题的每个问题都既是对照项,也是实验项,即两者的地位是同等的。(2)实验的题目仅仅8个,并设置大学生就业形势认识及意向调查的干扰题目8个,分别将实验题目嵌入到8个干扰题目中形成不同的四类调查问卷。这主要是为了隐含真实调查问题的重要性,遵循受干扰性要求,避免诱导学生记忆。(3)选择大三学生第一学期,是因为大一、大二学生对找工作基本没有概念,而大四学生正面对找工作的现状,极端想法较多,影响调查的质量,大三学生开始关注找工作,但并没有正真去找,存在美好希望的同时不乏担心,故选择大三学生比较客观,符合免干扰性要求。(4)同一对照组的不同调查问卷调查相同的学生,且每次时间间隔两个月,是为了减小学生对第一次问题的记忆,但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掌握会影响选择的变异。(5)第一组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主要是因为这一组考察顺序的心理倾向对行为的影响,李克特量表可以达到目的,且减小被调查者的记忆。第二组因为是非对称的问题,李克特量表不能反映出非对称性,故没有使用李克特量表,但是在真实分析时依然要借助于李克特量表方法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分析

3.1实验调查及结果依据上述调查操作,并严格收回所有调查问卷。因为实验题目全部为态度状态变化的顺序数据,为了分析方便将态度类状态按照悲观向乐观的程度依次赋予数值,以便于量化分析,也是为了与李克特量表分析保持一致。经过整理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中被调查者编号从1~10为第一次调查结果,从11~20为第二次调查结果。表1中问题1、2、7、8为李克特量表选项,故直接根据回答结果编入表中。在第3、4个问题答案陈述赋予数值量化的过程中,将客观的中间状态“一般”规定为零。从“一般”向乐观方向的“比较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赋予数值1、2、3,从“一般”向悲观方向的“相对不重要”、“不重要”、“完全不重要”分别赋予数值-1、-2、-3。第5和第6个问题,为了保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从“完全不关注-不关注-基本不关注-一般-比较关注-关注-非常关注”的顺序赋予数值“1-2-3-4-5-6-7”,从“非常关注-关注-比较关注-一般-基本不关注-不关注-完全不重关注”的顺序赋予数值“7-6-5-4-3-2-1”。3.2调查结果的检验方法本文研究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时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倾向,换句话说研究的重心是不同备选答案设置方案对被调查者是否存在系统性心理偏差,这一问题可以借助于调查数据的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来判断。对于平均水平差异是否显著的验证,方差分析是较为合适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选择方差分析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所有对照组数据分别进行单独检验。假设第i题目的第j个被调查者数据为xij,则所有调查数据按照题目数量可以分为x1j、x2j、…、x8j八组。其中j=1、2、…、20。那么每一组数据xij(每个对照组单独检验,故此处xij的下标i和j仅指互为对照组的两个问题下标标号,计算中数据与对照组之外的其他数据无关)的组内随机误差平方和与组间误差平方和如式(1)和式(2):SSE=åiåj(xij-xˉi)2(1)式(1)中,xij表示第i组的所有调查数据,xˉi代表第i组的组内平均数,其中i为互为对照组的下标,该误差代表心里误差中假设的心理随机误差。SSAi、i+k=åiåj(xˉi-xˉ)2=åin(xˉi-xˉ)2(2)式(2)中,xˉ表示xij的平均数,xˉi为每组的组内平均值,其中i为互为对照组的下标。为了分析本文选项设置对被调查者心理行为有没有普遍的系统性误差,需要对比组间和组内误差有没有显著差异,按照方差检验的原理,可以构造F统计量检验组间组内差异的显著性。式(3)中,r代表参与对比分析的组数,本文中仅对相关的两个组之间进行对比,故r=2。将计算所得F统计量放入相应的F分布,按照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判断,如果P的真值小于0.05或0.10,则根据条件要求的严格程度判断为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应的本文则认为选项的不同设计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心理倾向,存在系统性心理偏差。3.3实验结果分析按照方差分析的原理,借助于EXCEL软件分析功能,计算得到各组的F统计量值和F统计量值的概率真值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七个对照组的检验中,第一个和第五个实验检验结果表明,备选答案顺序是否影响个体答案选择的心理倾向,主要取决于是否用文字陈述答案,第一个实验以李克特量表的顺序作为实验对比时,其均值差异的方差分析结果相对应的P=0.007104,显著地通过检验,即用李克特量表来设计调查问卷中的答案选项时其顺序影响被调查者的心理选择倾向,存在较为显著的系统性心理偏差。且从平均值可以看出,顺序排列的平均值(5.7)大于倒序排列的平均值(4.4)。说明从被调查者个体心理考察时,这种系统性心理偏差来源于偏右选择倾向的习惯。实验五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P值大于0.05,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与李克特量表不同,用文字作为态度程度变化问题的备选答案陈述时,备选答案的顺序并不影响回答结果。实验二的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52402,在放宽条件到0.1的临界概率下依然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可以认为即使用文字陈述问题备选答案,其态度程度的对称性也会影响最终调查结果。实验三和实验四同时用来分析问题的备选答案陈述用李克特量表和文字表述是否存在区别时,可以发现第三个实验通过了检验,第四个实验却没有通过检验,表现出矛盾的一面,如果结合第一个实验分析,可以发现第三个实验通过检验的本质不在于备选答案陈述是否用李克特量表或者文字,而是在于备选答案是顺序还是倒序排列。也就是说备选答案的顺序影响了调查结果,其对称的备选答案调查结果与备选答案是量表或文字陈述没有关系。第六个实验和第七个实验同时验证李克特量表的量级是否会影响调查结果,两个实验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这个仅仅说明了数字是有差异的,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可以认为数据的差异可能来源于量级的同比例增大或减小,需要结合题目的理论平均数比较分析。第六个实验中七级量表的平均数为5.7,处于理论平均值4和最大值7的中间水平,五级量表的平均数为3.4则显著比七级量表的5.7更加靠近于理论平均值3。故可认为量表级数的增多精确了考察评价刻度的同时,使得调查的结果偏大,第八个问题倒序陈述备选答案时两者之间的差异则有所减小。

4结论及应用建议

4.1结论调查问卷中态度类题目的备选答案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被调查者的心理选择倾向差异,且这种心理选择倾向受到备选答案陈述的影响存在系统性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最终从心理倾向转化为实际选择行为,表现为备选答案的选择差异。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李克特量表作为备选答案陈述时,量表的顺序影响个体心理选择倾向,表现出备选答案选择偏右的特点,但是这一特点在文字作为备选答案陈述时不够显著。(2)使用文字陈述态度类问题备选答案时,其对称性会影响个体心理选择倾向,表现出备选答案选择更加非对称。(3)量表级数的增多精确了考察评价尺度的同时,使得备选答案的结果偏大,倒序陈述备选答案时两者之间的差异则有所减小。4.2应用建议上述研究表明,在借助于态度类题目进行调查研究时,被调查者会因题目答案设置的特点而做出受影响的回答。故在态度类题目的答案设置时,尽可能根据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存在的系统性心理偏差规律设置。如果调查客观现象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时,为了让存在的问题显著地表现出来,可以采用放大问题的备选答案设置,具体可以将量表的数量级别增多,且备选答案选项从乐观向悲观依次排列,也可以设置非对称备选答案,备选答案的非对称性偏向问题的悲观方面。如果研究客观事物的优势或优点时,则可以按照相反的方向设置备选答案。调查问卷中题目所陈述的内容需要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时,则可以借助于李克特量表的级数来调控,量级越多,则调查结果越精确,但调查结果将会更进一步“偏右”,采用倒序的方式可以减小“偏右”的特征,否则相反。

作者:周庆元 陈海龙 单位:1.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2.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