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17 09:35:58

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网络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场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模糊认识,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本质,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与联动机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优势,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CNNIC第43次的《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到56.8%,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占上网上网人群的98.6%。[1]信息传播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短视频、直播为载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智能手机等网络智能终端上进行传播。网络媒体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育人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甚至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强劲影响力与冲击力。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否存在,主客体关系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如何转换?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特殊场域优势,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哲学的主客体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主客体研究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哲学范畴的主客体概念,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网络视视域下,充分认识主客体的存在性、特殊性及其内在关系,对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其重要。1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客观存在。网络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借助互联网,用一定的思想对网络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使网络人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推动网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有人认为,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存在,再谈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不再具有意义。其实,在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并没有消失,改变的仅仅是主客体的存在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主客体之间仍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或者条件,目的依然是利用网络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实践活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众人皆是“通讯社”,每个网民同时也是海量信息的接受者和受益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者他人,同时也通过浏览获取符合自身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信息的影响和感染。如果信息推送者能够代表某个阶级或集团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并带有组织性和目的性,去影响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那么这个信息的推送者或组织者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征。那些接收信息受到影响的人们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特征。只有深入理解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牢牢把握住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2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定位。在哲学上,主体是指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是主体,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教育,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两者共同承担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任务。两种主体的关系不仅是交互实践关系,还呈现出主次性关系,从而呈现出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次主体的主动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不再是身居高位命令式的实施者和灌输者,而是要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需求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不再是绝对服从的被动接受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接受教育信息并给予正向反馈,与教育者一起在交往和实践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是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辐射或影响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行为方式。网络技术环境大大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互动、沟通与交流的频次,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加速交替转化,并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看似主体间的作用更加模糊了,但主客体间的关系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进而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的需要。这不仅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而且明确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有利于深刻认识与精准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正确的定位与关系,进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时效性。3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互联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凭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以互联网为中介。网络前提一旦不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也就无从谈起。“人-网络技术-人”这一关联呈现的是人与网络技术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实践活动。人们创造了网络技术,并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交往、沟通和作用方式。以往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方式转变为以网络为媒介的间接交往方式。网络不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同时也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发生相互作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场域和空间,赋予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网络改变了主体之间“在场”的方式,更多的是以文字、图像、影音等信息方式展示出来,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虚拟在场。在虚拟场域中,真实世界的人也变成了虚拟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直接感知关系,要通过数字化的解析去感知信息背后的人。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不再停留在物理意义上,而是在虚拟存在下的沟通与交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想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和作用,首先要通过网络将自身所传递的信息数字化和符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是多向互动、历时叠加而成的。从横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多对多的。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主体之间多向度的发生沟通与交流,使得受教育者不断审视、检查自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从纵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可以是信息的推送者、评论者或者转发者,他们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逐层叠加、逐层发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收的信息,理解信息的过程,也是各种信息影响交互叠加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不简单是平面网络的直连关系,而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立体式交互体系。

二基于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网络视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是实现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水平和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升华,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方向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方向力表现为国家、社会、阶级、政党等各社会组织的教育要求,并通过“社会要求”的形式发挥其定向、导向作用。[4]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但是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唯一坚持不变的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和主导地位。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群体利益多元化的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主动坚守和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不动摇,是保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变、内核不变、灵魂不变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也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牵引力。教育者只有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沉浸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才可能逐步被教育者散发出的魅力所牵引,并自觉自愿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必须正视网络环境带来的社会变迁,通过升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艺”“新配方”“新包装”,创新网络话语体系,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渗透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之中,使“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意思”,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创新力。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认知革命、方法创新和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做好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准备,才可能在不断创新的信息浪潮中,拓展前沿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结合与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将长期实践的成功经验、优良做法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虚有实,又要有棱有角,还要有情有义,更要有滋有味。[5]2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主动精神。尊重内生需求,唤醒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兴奋点”。“平等自由”“自我表达”“创造意义”是每个网络个体渴望和追求的美好境界。在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不再盲目崇拜和迷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和信息权威。人们根据自己发展的需求,在网络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中适应和选择符合自身标准的信息。那些能够抓住网民内心需求的网络产品与应用,很好地提供了感情宣泄、精神刺激、解脱快感的虚拟环境,进一步点燃了网络“消费者”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兴奋点”。网络视域下吸引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头等大事。只有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真实的“痛点”“痒点”,从他们的时代价值和内生需求出发,充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正向体验与积极感受,才能真正唤醒其内在的“兴奋点”,并最终建立起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之间牢固的“羁绊”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实现思想的升华与行为的内化。提升媒介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信息判断力。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学习、生活、发展服务的能力。网络视域下,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使人们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去伪存真、明白是非、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培育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信息的判断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网络信息的真假、是非、善恶进行多维度的有效比较、鉴别和检验,逐渐提升其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政治判断的网络思辨能力。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刻保持信息理性,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解读”与“解毒”。寻找价值认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获得感。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决策是建立在对网络信息判断的基础之上,它是认识选择、方向选择、价值选择的相互统一结果,更是价值认同、内化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与升华的过程是要经过个人主观筛选和扬弃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规范自觉纳入自身的态度体系与价值体系,并最终成为自身践行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但这个内化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与强化的过程。主观决策付诸实施后很可能会遇到干扰和障碍,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判断与决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将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个人预期与实际所得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获得感,进而形成和谐、稳定的价值观认同。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自我发展的需要,更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精神品质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进而有效调度自身参与的主动性,实现获得感和认同感的统一。3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协同发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与内外联动。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要通过提升价值引领的外在牵引力,努力引导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意识上的转化。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次主体,只有调动内在因素,主动接收教育、谋求进步,才能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不断改造自身,实现自我完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上要更具网络时代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用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体现自身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产生主动提升思想境界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愿望,不断调试自己,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价值目标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将这种价值追求转化为满足自身成长需求的有效动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一起在互动、联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上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需平衡。网络时代人民在物质、精神、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特征。这种需求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需平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给”与“要”的矛盾不平衡逐渐显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要通过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保证教育内容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优质教育内容的供给力。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侧应充分重视需求侧的客观需求、利益诉求,既不盲目迎合需求侧,也不被动缩小供给侧,既要强调供给内容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多元性,又要把握好需求侧主体发展的多样性,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动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媒体融合和环境优化。媒体是链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和触手。互联网在媒体领域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6]网络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统筹处理好网络媒体与主流媒体、社会化媒体、商业化媒体的之间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优化、协同发展的融媒体传播体系,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话语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公信力重要保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加快思想与行为转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9-2-28

[2]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D].长沙:湖南大学,2016.

[3]张耀灿,郑永廷,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徐菲,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迁的社会动力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7).

[5]陈宝生.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7-08-04.

[6].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作者:李杰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