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2-03-15 11:32:18

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新环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渗透式教育作为一种间接性、拓展性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借鉴美国渗透式教育的经验,构建全员育人、选树典型、社会实践、学生发展、校园环境和网络教育六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以生为本;全员育人

在社会高速发展、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事实上,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有一种逆反心理,其效果无法令人满意,现实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转型,使之迅速跟上时代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因此,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是摆在高校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渗透式教育作为一种间接性、拓展性的教育形式,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其应用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1]。

一、渗透式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1968年,美国学者P.Jackson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渗透式教育的轮廓初步形成;1970年,美国学者N•V•Owoler提出了隐性教育的概念,指的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其特点是在渗透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2]。从现有的文献看,国外的渗透式教育大多注重对个体特性的关注,提倡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准则和隐蔽性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国内对渗透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征、方法和对国外研究渗透式教育的介绍,对具体应用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本文认为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它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借助环境、角色榜样、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灌输式教育相比,渗透式教育能从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教育形式上,渗透式教育作为一种跨越时空限制的特殊教育形式,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资源,有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道德熏陶[2]。第二,在教育内容上,渗透式教育是根据社会价值标准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学生贴近现实生活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领悟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第三,在教育效果上,渗透式教育尊重个人的存在,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并产生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更易于为广大学生所公认和接受[3]。

二、美国渗透式教育的经验借鉴

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他们都十分重视隐性教育。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美国的渗透式教育实行较为弹性的管理,它反对强制性的教育,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注重发挥渗透式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环境和社会服务等途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其整个教育模式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实行全员育人

从美国高校外部来看,对于道德教育,美国从来都不认为是高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各种政治和社会机构结成一个有机的道德教育网络,通过发表共同的政治信息,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公民如何按照美国社会的道德规范来做人,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育人[4]。从高校内部来看,每一个专业教师、每一个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承担着德育的功能,真正将全员育人落到了实处。

(二)注重启发引导

美国德育教学强调由浅入深,认为不应把德育简单作为一个课程,而应使之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在美国大学本科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本科教学的各个课程。在德育教育方式上注重启发引导,通过教学和实例来塑造一个良好公民的心理和道德特性,使大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与他人的关系,通过教育,使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影响社会,成为合格公民。

(三)营造平等氛围

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灵的舒展和师生情感的融洽,美国学校十分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平等性,学校通过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德育教育氛围,确定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之间平等,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或认可,从而焕发出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活力,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探索未知领域。

(四)重视社会育人

美国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为社区服务,使学生在求学的同时不忘了解社会,不忘社会责任,并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宗教机构、民间教育群体、媒体等在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政府向年轻人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为学校开展社会活动提供便利,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美国的许多文化设施,如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等,不仅在日常展览中发挥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公共沟通和教育功能。

(五)重视环境建设

美国高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出符合大学发展所期望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灌输和传递其价值观念,给学生带来滋养和启迪。在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的建筑楼、教室和图书馆处处充满着人文气息,环境整洁无比,硬件设施良好,教学环境雅静;在软环境方面,高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学校重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庆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三、渗透式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鉴美国渗透式教育的经验,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力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一)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高校要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抓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变“管理育人”为“全员育人”,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良性互动,让高校每个部门和每位教职工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将渗透式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全员育人环境。一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的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渗透式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工作中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宽新的渠道;二是要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所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由“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满足学生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导师”,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三是后勤服务的教职工,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为学校的育人创造优美的环境,通过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二)选树培育先进典型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示范和导向作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做好典型的选树工作。高校要增强选树典型的意识,在典型选树的标准上,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确保典型选树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大学生发言权,使得选树典型的过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二要注重典型的跟踪培养。先进典型的成长既要靠自身的不断完善,更要靠组织的培养和帮助,组织要积极为典型的成长搭建舞台,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典型真正叫得响、过得硬,并且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以此带动大学生典型的不断涌现;三是广泛宣传先进典型。集中运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大学生典型的先进事迹,挖掘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努力营造崇尚典型、宣传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把宣传的过程延伸为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三)丰富社会实践途径

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高校要善于运用社会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一是要根据学生特长和需求,积极为大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暑期三下乡”、扶贫支教、文化下乡等,一方面使大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增长见识,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分辨出真善美和自觉抵制假恶丑,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广大学生对党、团和国家历史的学习,培养他们爱国拥党的情怀,增强对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同。三是要丰富社会实践的思想内涵,寓思想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随时都可以受到教育,最终达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准则的目标。

(四)关注学生成长成才

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重视解决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问题,只有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大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重视个体潜能、特长和兴趣的发挥。只有尊重个体的特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因素和主动性,使教育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高校要健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和心理需求的变化,通过开展个体咨询、团队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正确反应和合理处置能力;最后,高校管理者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真心地关心大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关爱;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五)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学生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高校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尽力发挥校园环境所具有的渗透式教育功能。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文化精神同时又凝聚大学历史精神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通过举办各类高质量的、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品牌活动、大众化活动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在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对校园整体的建筑、绿化设计等进行全面规划,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寓情于物、寓情于景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5]。

(六)重视网络育人工作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愿意用匿名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思想和感情,高校应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和进行引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6]。一是要建设融思想、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利用新媒体制作设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使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信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易于受到教育和感染;二是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提高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三是要通过QQ、微信、微博等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焦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内给予答复或澄清,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提升大学生的话语权,使原来的沟通模式由“一对多”转变成“多对一”,这种参与性与交互性可以拉近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距离,实现双方沟通地位的平等,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要实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整合一切可用的资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选择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提升。

作者:文鸿莹 单位: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晓慧,孙斌杰,欧阳漫.渗透式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27-30.

[2]李艺全.基于渗透式教育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6):84-86,139.

[3]郑传芳,潘玉腾.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3-39.

[4]杨红英.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116-119.

[5]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5-139.

[6]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