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思想分化与溯源

时间:2022-10-27 03:25:00

摄影美学思想分化与溯源

摘要:一般美术建立在技能的训练与熟练以及达到的境界,摄影技术的产生在一般文化体系中分化出技术美学体系,这其中的关系需要进行科学表述,本文在解决技能文化与技术文化界定上,打开了逻辑与现实的视野。在技能与技术文化的“分化”与的“溯源”上讨论人类的美学,对美学的文化界定确立了大眼光,对确立传统技术的大文化在教育和训练中的价值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关键词:美术技能摄影技术审美文化

当我们欣赏到古人的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我们会体会到艺术作为人的技能的美学,因此,中国艺术强调反技术、反人工的所谓境界与品位。西方艺术虽然技术与科学原理都很突出,但是,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艺术一样,也是强调心智结合的技能,西方文化的历史扩散着这个芬芳的希腊美学精神。然而,当我们探索到工具时代的弯弓与快刀,回溯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尤其是当我们研究摄影技术的成熟以及大众化,在技术的背后,莫不是本民族对景点美学的弘扬——这就是我们的“技能”向“技术”转型的美学时代。

摄影,在回溯到我们自己的文化观念时,我们会发现广阔的时代在他的精神审美上的分化,本文将在这个文化分化中寻摸美术史的宏观规律。

(一)摄影技术与摄影艺术

摄影术发明之时,正是西方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正如蒸汽机、电灯、留声机等十九世纪重大的发明一样,摄影术的发明是技术革命和信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摄影是什么?它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技术?自摄影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一直围绕这两个问题纠缠不清。摄影是“用光绘画”,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一说法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在摄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难发现摄影技术对摄影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每一次摄影技术的更新与变革,都对摄影文化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美学表述中的“技术”与“艺术”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在“技”与“艺”之间的“术”,显然是基于人的深层文化属性,而不是人的浅表属性。

我们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教育的文化形式——强调“修身为本”、“齐之以礼”、“义以为上”的文化整体观;道家文化强调人本来具有的“意”,这个“意”普遍存在,就叫“道”。也既是说,“技”是人的技能的体现,使人与社会、自然的一种平衡、观照、审视,而“术”只是工具的观点。按照古人的观点,人应当遵循“虚”、“静”、“去欲”、“去己”的训练原则,在这个原则下,人才能实现“德教行为”、“知识体系”、“艺术技能”的目的。因此恰恰只有是“虚”才可以接受万物,而简单的“技术”完全不能达到古人说的关于“艺术境界”的认识。

确切地说,技术与艺术,分化点在于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因此,技术与文化以及艺术与文化,他们的观点成为了我们讨论的着眼之处。

(二)文化观念分歧对技术与艺术分化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是: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2003级硕士研究生曹昆萍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摄影文化是极其广泛的范畴,对于摄影文化的界定至今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解释。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有时文化也指文明。从文化的概念中明显地看出技术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技术具有文化的属性,属于文化的范畴之内。由此可见摄影文化应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摄影艺术文化,另一个则为摄影技术文化。

他说:何谓摄影技术文化?在西方,早在古希腊,甚至到了18世纪,西方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就把技术看作是人类文化领域之一并对其展开了研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技术本身和文化是相互对立的,文化论者和技术工匠是两个无法逾越的领域。也有些研究者认为技术是一种文化,例如,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文化定义中,把技术看成是一种文化因素;卡普则把技术看成是促进文化进步的手段;怀特把技术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埃吕尔、F·拉普和李克特等人则把技术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或“一种文化过程”。([日]栗原史郎:《未来的技术哲学》1987年,第107、81—85页;(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57、100页。)这些研究者多数认为技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技术就是一种文化。

(三)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点的分歧大致有以下几个视角:

手段论:文化一体,艺术也是手段。这个观点强调技术对文化的作用。在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阐述中,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最为重要的一位。他竭力推重技术文化的作用。他认为“技术上的更新应受到重视。”他对技术重新进行了界定,技术包括生产、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革新,形式手段的变革,还包括物质性的技术手段、工具等。本雅明之所以对技术持有这样乐观的看法,体现在他从摄影、电影这些新技术手段发明所受到的强大鼓舞当中。摄影技术的发展进步根植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摄影技术不仅表现出有形的物质性特征,而且它还体现出无形的文化特征,它是以“技术文化”的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的。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摄影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摄影文化发展的历史。

从达盖尔将摄影术发明公布于众的那一天,一直到数码摄影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以摄影技术改革发展为前提的摄影发展史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时期,分别为机械复制时代、电子影像时代。

环节论: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取决他的记录功能,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记录的任务,技术是保证社会文化认识、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据。因此,艺术就是适当的调节审美活动和技术活动。所有技术都承担着文化的任务,如属于技术的各种艺术活动都涉及感官,不仅承担着文化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社会方面的一些任务,因此,摄影在艺术中地位没有确定,文化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易被人瞧不起。

各种文化艺术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是都承认环境、教育在人性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不过是人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表明,凡持有不同的文化观的思想家、教育家,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思想与实践。由于在文化问题上的假设不同和认识分歧,因而在艺术目的、艺术作用和艺术任务上的主张也有根本的不同,对技术原则和教育及技术方法的选择就会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技术论乃是艺术的立论依据。具体而言,这里所说的艺术,就是“发展”、“改造”、“塑造”对文化的内容、方法都会各自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摄影”这一概念开始进入艺术范畴。

(四)诉求与追问: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文化的反思

记录、复制,乃至技术处理,摄影文化的机械功能引起了人们对摄影艺术以及摄影技术的诉求与追问。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摄影文化是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应文化提升的需要而发展的。回溯古今中外的美术文化史,莫不是源于劳动,竟于技艺,化于美学,劳动史、艺术史、美学史具有相关一体的特征。因此,我们说:艺术文化是“生成的”而不是“给定的”,是“多样的”而不是“同一的”,是“异质的”而不是“均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

视觉文化,就是对身体以及文明、竞争的广泛的认识,就是人类悟性的、文明的、行动的基础。古人就认为,自我与世界、自我与宇宙、自我与万物,都可以包容到知觉的意蕴中去。中国视觉文化在树立意蕴上能够包容西方美学的形式以及运作体系,随着国力的增长,摄影艺术运作体系的健全也一定为期不远。那么,如何把我们优秀的文化,发扬到现代艺术的技术和技巧中去,建立自己的艺术科学、艺术训练、美学系统,就成了研究者的追求目标。

相反,西方美学的“机械复制时代”,在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最先提出后。美学界对机械复制时代,就是工业时代,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农业社会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工业艺术作品同时具备了其它工业产品的特征,这就是可以在相同品质的基础上无限复制。技能表现向技术复制转化,一下子打破了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好感,使得摄影成了复制的代名词。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是区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复制技术带来的是大批量的生产和大范围的传播,不光对传统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就曾经断言:“复制技术把复制的东西从传统的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复制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自身的环境中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两方面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震荡——作为人性的现代危机和革新对立面的传统的大震荡。”照相摄影技术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又是机械复制技术的典型代表,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颠覆了传统艺术,迫使绘画艺术走向抽象的表达。“随着照相摄影的诞生,原来在形象复制中最关键的手首次减轻了所担当的最重要的艺术职能,这些职能便归眼睛所有。由于眼看比手画快得多,因而,形象复制过程就大大加快,以致它能跟得上讲话的速度。”照相摄影技术的特性在本雅明的话中得以体现。

遗憾的是,摄影的技术化、商品化,这个物欲文化倾向不仅冲击着摄影艺术,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前摄影技术与科技发展轨迹。在摄影技术出现以前,传统艺术依赖手工制作,一幅作品完成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艺术作品多数被用于礼仪仪式或宗教活动,这些艺术作品被赋予了膜拜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只能远距离的静观,必然会带有崇敬神秘的感受。因此,传统艺术作品具有原真性、永恒性、权威性、膜拜价值,它还带有个人独特的审美品味。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势。人们可以用一张底片复制大量的照片,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时间。照相摄影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人们触不可及的神圣之物,它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机械复制技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无穷复制性、可修改的特性、可展示性,给众多的欣赏者带来无距离的直接震撼。机械复制也有别于传统手工复制,它比手工制作更加独立于原作,另外技术复制能把原本摹本带到原本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些在照相摄影中表现尤为深刻。

(五)重塑现代摄影文化精神:摄影文化的艺术使命

摄影如何塑造现代人完善的人性,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衡量一切艺术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标准应当是:它的现代人性水准,它在传播促进现代人性的成长方面所作的贡献。摄影文化重新建构,其实质在于寻找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完整人性,达到对现代人及现代人性丰富内涵的全面理解,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新的摄影艺术理念。

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劳动在人类起源和发展中处于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的重要地位。按照重演律的逻辑,劳动技术(指里指广义的劳动技术,包括教育婴幼儿使用各种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具,以及借助最简单的工具和手段达到最简单的实践目的)在个体身心发育、个体社会化和个体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同样应该具有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的重要地位。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人类个体工艺结构(亦可称作实践结构)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并揭示其与个体语言、思维结构,文化、科学结构,意志、情感结构以及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导致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第一、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方向:机械复制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的复制可以独立于原作,也为作品的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如果说人们在以往时期欣赏传统艺术作品时,要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生产和大范围远距离传播特性为人们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这无论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对传统艺术作品都将是一个巨大冲击。摄影技术文化具有复制的特性,通过印刷、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使这种能力进一步得以扩展。电影胶片经过拷贝工艺也能复制出大量的拷贝影片。这就意味着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有可能同时观看一张照片或者一部影片。这是传统艺术所无法达到的。机械复制时代机械复制技术(摄影技术)能够大范围远距离传播大批量复制的作品,它为艺术作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融入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可能。由于摄影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在大范围远距离进行传播,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艺术事业,艺术真正地从神圣的殿堂中走出来,预示着大众文化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第二、摄影艺术在电子影像时代的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广告和MTV,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正如詹姆逊所认为“以大众文化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它的特点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文化”。摄影技术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超越文化的力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尤其到了电子影像时代,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构造了一种特定的“合理化”的现代文化制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它的复制性与传输的便捷性,还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摄影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以“技术”为依托的摄影,又恰逢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的出现必将是摄影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或者说是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