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的赞赏教育

时间:2022-04-25 08:30:00

谈音乐教学中的赞赏教育

【内容摘要】:音乐教育中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显露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关键词】:赏识教育;自信

音乐的启蒙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者要在教育中使学生懂得失败仅仅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成功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学生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那么对于一切困难他们都能够勇敢、自信地面对。我们认为,这是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重申着一个教学方面非常重要的东西——表扬,教师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会被学生欣赏。音乐课上,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满意的回答、漂亮的表演之后,心理的感觉是美好的,作为音乐教师,要懂得欣赏,及时发现、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并巧妙地运用鼓励艺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音乐教师必须注重评价的艺术性,运用情感的“点金石”,让学生品味成功的甜蜜,看到明天的欢乐。

一、尊重个性,分层施教

㈠如何表扬低年龄段孩子

1、诱

针对学生天生好奇好表现的特点,教师应及时诱导儿童跟随音乐大胆地演唱和表演。不论儿童唱多唱少,唱好唱坏,只要开口就表扬。

如运用一些诱导性的话语:“ⅹⅹ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我们为他鼓掌。”“我相信ⅹⅹ小朋友会唱得更好”,“大家都大胆地唱,看哪位同学能成为我们班的小歌星。”适时诱导、循序渐进,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2、激

低年级学生,把老师的话视为“圣旨”,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有很高的威信,因此老师应该充分运用激将法,激发他们歌唱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歌唱,引导他们由“不敢唱”到“大胆唱”。只要开口就表扬,尽量让他们放开唱。会唱什么就唱什么,爱唱什么就唱什么,能唱多少就唱多少,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感受音乐之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唱歌的兴趣。

如:“谁能比他唱得更好?”,“ⅹⅹ同学,你敢站起来大胆地唱吗?”这样长此以往,儿童将会产生学习音乐的极大热情。

㈡如何表扬高年级学生

对中高年级一些调皮淘气的学生,有些老师对他们总是批评指责,认为那才是教育。然而教师不是法官,不必把学生所有的过失记得一清二楚,教师应以正面引导、表扬为导向,这样才能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让学生懂得:只有表现好才会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赞赏。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某些消极行为暂时假装视而不见,或者装聋作哑。

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他身旁低声的称赞比在同学面前公开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样做能避免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孤立的尴尬局面。除与学生个别沟通时教师可私下表扬外,有时在人多的场合,教师同样可以在走动中使用耳语、轻声告白等办法表扬学生。甚至教师一丝欣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学生们也能心领神会。

㈢如何帮助音乐学困生

1、从“平面镜”里看学困生

从“平面镜”里看学生,就是应该承认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失败,应充满人情味,特别是音乐学困生,更要宽容、善待。从“平面镜”里看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在教师的赞赏中,每个学生将会变得更加自信。

2、从“放大镜”里看学困生

即当学困生演唱、表现等方面有点滴进步时,应立即表扬,并拿着“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例如: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后,有意识地请学困生回答,给他们以自信。经过多次自我肯定沉淀后,会由自信转入自我赏识的阶段,让音乐学困生感到“我行”、“我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有意识地走进“音乐”。慢慢地,他会与“音乐”牵手前行。

二、奖励强化,愉悦心灵

怎样使用有效的奖励机智,把表扬用在“刀刃”上,使他真正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用有“针对性”、“鼓励性”、“层次性”、“期望性”的评价来提高表扬的含金量,这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㈠针对学生好胜的特点,激发竞争意识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点。在竞赛中,学生本能性自我实现的需要十分强烈,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竞赛时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都比平常要好得多。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挥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优势,适时采取一些竞赛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组织“歌唱小擂台”、“音乐知识竞赛”、“小小演奏家”、“黄金组合评比”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㈡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采用奖励手段

要想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荣誉,这样才能发挥奖励的作用,如果每次只奖给几个优等生,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例1: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表扬,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不点儿”,他们幼稚、天真、可爱、活泼、好动,采用“小金星”这一招,非常管用。我给三种不同颜色的“小金星”分别取了“智慧星”、“进步星”、“乖乖星”三个名字。“智慧星”奖励给最善于动脑筋,学得最快的小朋友;“进步星”奖励给进步大的小朋友;“乖乖星”奖励给上课最遵守纪律的小朋友。

例2:在执教音乐《叮铃铃》时,我设计了“采最美的花”这样一个活动,有自信花、勇敢花、合作花、演唱花等等,当学生回答很棒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采花表扬自己;当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时,可以让同伴表扬他;当不自信的同学敢歌唱时,教师为他采一朵勇敢花;当学生表现精彩时,提议大家为他鼓掌等等。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信。只有学生具备学习的信心,才能“加倍地感到自尊、三倍地感到自重、四倍地感到自信”。

相对来说调皮的孩子更渴望老师的鼓励,经过引导他会改变很多,甚至成为老师组织教学的得力助手。希望广大的音乐教师能够发挥奖励的优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荣誉,让音乐课堂的每个成员都活跃起来!

三、巧妙欣赏,情感互动

㈠直接的语言表扬:“好”、“对”、“不错”等都是肯定而精辟的语言欣赏,会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㈡表情欣赏:点头和微笑,加上慈眉善目,是音乐教师表达满意的心声流露,足以激荡起学生心海中愉悦的涟漪;

㈢行为欣赏:对学生意想不到的成功或乖巧的表现,教师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顺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就如送上一份厚爱。这种行为鼓励,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㈣信号欣赏:对学生个人或集体的称赞,教师带头报以掌声,会引发全班学生的响应。这种信号鼓励也会促进集体友好、融洽氛围的形成。

㈤格外欣赏:学生受到教师的单独器重,常会流露得意之情。让学生做一次示范表演,帮助邻座完成乐器吹奏任务,乃至完成一次教师提名的服务性劳动等,学生都会格外“卖力”,感到“虽苦尤荣”。

四、遵循原则,收放和谐

让学生介绍某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为“放”;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倒好处,既有肯定,又有补充和休整,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二次构建和完善,是之为“收”。在这个方面,教师要做好评价上的“收”——如果一味肯定学生的观点,无疑是误导学生进入自大误区。因此在评价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例如:“绿色评价”

绿色评价是充满温暖阳光的评价,宽容、有弹性,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和参与过程,会给孩子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观看了别人的表演之后,总是能仔细地找到各种缺点来评价,这样会使表演者很自卑,以后羞于主动表演,而且影响了同学间的友谊。针对这些现象,我引导学生多注意别人的优点,从他人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来评价。针对一些表演中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让学生互相鼓励,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使平时比较散漫或胆小的同学也勇于参与、乐于参与。慢慢地学生之间的互评开始变得温存了,孩子们养成了相互鼓励、相互尊重的好习惯。

五、实事求是,把握分寸

我认为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哄”出来的,但赞扬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恰如其分,必须真诚的发自内心。倘若孩子发现你故意夸大其辞,言不由衷,那么你赞扬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敏感的孩子就会有“你在做戏给我看”或“你在故意作弄我”的感觉。对于那些真正有缺陷的孩子,我们应该中肯地分析,让孩子明白:也许我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但我在另一方面却比他强。如有的学生嗓音不佳,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可以在乐器演奏或节奏模仿等方面超过别人。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增强自信,战胜自卑。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音乐的天赋,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首乐曲都会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各有特长,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注意引导,并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

赏识会让落后的孩子从黑暗中看到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赏识会让优秀的孩子喜出望外,备受鼓舞,充满自信。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学生增强信心,产生争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课堂评价的艺术,唤醒他们的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音乐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一样,不时地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每个学生的点滴精彩鼓掌,让每个孩子在音乐中自信地成长!

参考文献:

【1】2007年NO.06总第183期,《奖励,是否都有效》;

【2】2008年NO.02总第191期,《让艺术课堂多点人文关怀》;

【3】2008年NO.04总第193期,《音乐教学中要树立“镜”意识》;

【4】2009年NO.01总第202期;

【5】《音乐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