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作用

时间:2022-08-17 11:05:22

水泥行业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根本方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我国水泥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建设业特别是与建筑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产业链来看,水泥产业是建筑业的下游产业,它可以间接通过向建设行业提供绿色水泥产品,形成和谐建筑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水泥产业特别是绿色水泥的发展对于推进和谐建筑产业的形成、城镇化健康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节约生态型和谐城镇和节约绿色型和谐建筑、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水泥产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1我国水泥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绿色建筑”的概念下高举绿色建材的旗帜。所谓绿色建材,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以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水泥工业以其独特的设备和工艺,与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有着天然亲和关系。比如,余热发电、利用回转窑处理废弃物、利用其它工业废渣等项技术,无一不是在为生态工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证。从立窑水泥企业到现代化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工业走过了一个对环境的负效应到正效应的发展过程。现在,一种以低投资、低耗能、环保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已悄然萌发,“绿色水泥”、“生态水泥”、“环境材料型水泥工业”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同。发展绿色水泥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大事,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发展绿色水泥是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绿色水泥产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水泥产业将发挥重大作用。

(1)发展绿色水泥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生之本不固,和谐社会大厦就无从建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记得白居易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安居才能乐业,对于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住房更为重要的事了。而目前房价很高,口袋里钱少;贵的房子很多,便宜房子太少;再加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食品和绿色建筑的呼声愈来愈高,人们都向往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绿色的回归。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为迎合消费心理上的“绿色的朦胧”,常常建几块绿地为其周边,将一般建筑贴上“绿色标签”,乘着国家尚未出台严格规范和标准的当口,炒高房价,在消费者心上割肉、在腰包中捞金。高收入者叹息上当,购房官司成为社会热点,低收入者只好望楼兴叹。绿色水泥不绿色,节能建筑不节能,怎么办?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地区因所用廉价水泥的质量问题而引起楼房的倒塌而造成人员的伤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的因水泥质量的不合格、不绿色、不环保等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解决而越级上访,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住房问题和水泥问题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水泥是构筑高楼大厦的基本材料,在住房建设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水泥质量的高低,价格的高低,性能的好坏和是否体现出绿色,体现出住房的质量和价位,因此,水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住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因住房问题所引起的千家万户的稳定,关系到全体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向背。而发展、选用绿色水泥对于保证楼房的承重能力以及住房的安全有重要意义。人居问题一直是20世纪以来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住房建设中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影响人居环境的因素之一就是水泥,当然,传统的水泥是不能够担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水泥。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通过改善水泥产品质量与性能,发展绿色水泥。只有绿色水泥占领庞大的建筑市场,水泥产业发展好了,才能推进和谐建筑发展步伐,进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否则,绿色水泥这个基石不稳,绿色建筑就有倒塌的可能,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和谐社会的大厦就难以建成。

(2)发展绿色水泥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据统计,2002年全球水泥产量约为17亿t,我国就占了7亿多吨。由于水泥工业产量巨大,每年需耗用大量资源,其中绝大部分是化石类不可再生资源。比如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可用于水泥生产的主要石灰石矿物,储量约为450亿吨,可开采利用的约为250亿t,而现在每年生产水泥就要消耗大约8亿t石灰石。华东沿海地区石灰石资源极其缺乏,个别省份在30~40年后就会出现优质石灰石资源枯竭的问题。据统计,江苏的石灰石资源据目前水泥厂的使用量只能维持50年。我国水泥工业主要以煤炭为燃料,以大量电能为动力和代价,是典型的耗能大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水泥工业煤炭消耗量为9360万t,占全年煤炭生产总量的8.5%。虽然我国是煤炭大国,但世界七大煤炭大国中,只有我国的存采比不足百年,其余六国均在210年以上。尽管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很快,但电力紧张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特别是2003年以来,这个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电荒,对水泥企业的限电断电时有发生,许多水泥厂被迫停产,这也是2003年水泥供应不足,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水泥产业能源资源的消耗都较高。2004全国发电21870亿度电,水泥行业用电近I000亿kw•h,占到发电量的4.57%。而三峡电站全部机组运行时年发电量才850亿kw•h。2007年上半年水泥行业能耗总量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排名前几位,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成为当前议论最多的话题。我国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目前,我国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仍高43%,水泥生产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7%左右。在全国总能耗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加之我国的能耗结构是以煤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若以2005年I0.6亿t的产量计,水泥单耗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可年节约标煤106万吨。水泥节能潜力巨大。而绿色水泥产业在节能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它采用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粉磨系统和烧成系统的效率,并用余热回收技术发电量基本与水泥的综合耗电量持平,实现水泥厂对电能的零消耗。大幅度降低热耗和电耗。因此,建设绿色水泥产业不仅有现实的迫切要求,而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必须把水泥节能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说,水泥行业节能根本途径是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的立窑等工艺,实现行业结构调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2000年为6656万t,到2005年底,达到了43119万t,5年间净增36463万t,平均每年增加7292万t,年增长45.3%。但到2005年底,我国水泥立窑仍占5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仅占40%。据测算,水泥立窑的热耗比新型干法窑要高出15%~20%。若以2004年的水泥产量为例,新型干法生产的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以其所需熟料耗用的能源计算,可节约标煤32.74万t。“按照规划,2010年新型干法将达到70%,等于在2004年的基础上提高37.5个百分点。仅这一项,每年可节约标煤1228万t。这是水泥节能的大西瓜,要紧紧抱住不能放松。”作为水泥企业要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使生产工艺和流程进一步优化。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水泥产业,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3)发展绿色水泥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之需。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城乡二元结构与人口自由流动需求的矛盾、规模扩张需求与有限容量的矛盾、共同发展需求与地区差异的矛盾,以及土地征用与滥用等问题,都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水泥工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粉尘和废气废水和噪音。以粉尘废气的排放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水泥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总量是809万t(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水泥厂排放),占我国全年烟粉尘排放总量的近40%,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负荷量达6.2kg。废气污染主要是C02、S02、及N0排放。据有关专家统计,每生产一吨水泥就要向环境排放一吨有害气体。我国水泥工业的C02排放量约为4亿t左右,S02在80万t左右,N0在100万t左右。由此可见,水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势必关系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关系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对环境和生态的平衡与协调等等。在水泥产业所引起社会的突出矛盾都集中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方面。集体上访和堵厂门等恶性不和谐事件时有发生。发展绿色水泥则能够提高水泥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相容性。水泥厂要与其周围的环境完全相容,和谐共存,减少水泥厂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实现零污染。法国、瑞士等国对水泥厂长期全面的监测结果表明,按照各国的排放标准,水泥厂可以做到与其周围环境完全相容,其周围地区的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与没有水泥厂的地区并无二致,实现了零污染。因此,发展绿色水泥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之需。

(4)发展绿色水泥产业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如小水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如水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在污染环境的同时,却构成对生命的威胁。我国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遭受到水泥带来的各种危害,要求进一步发展绿色水泥的呼声不绝于耳。面对水泥企业的肆意攫取,不仅仅人类在哭泣,能源、环境也在呼救。而绿色水泥产业消纳工业废弃物,保护环境,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生态水泥厂不但要实现废料废渣(窑灰)的零排放,而且还要广泛地循环再利用各种能够低品位原料和燃料,处理其他工业的废料,以及可燃废料和城市垃圾等,用作二次原材料或燃料,以减轻全社会的环境负荷,争取早日实现水泥厂对天然矿物燃料的零消耗,即熟料的锻烧100%由可燃废料取代天然矿物燃料。因此,发展绿色水泥对于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保护我国环境质量有着特殊意义。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粉煤灰生产国,仅电力工业一项,年粉煤灰排放量超过亿吨以上,而目前利用率仅38%左右,并且我国城市的建筑垃圾日益增高,目前年排放量已逾6亿t,急待采取有效处理方法,而生产绿色水泥则对消纳工业废渣、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起到相应的作用。总之,使用绿色水泥对于提高我国消费者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保护我国的有限资源、减少废物的排放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力的促进我国水泥产业发展

(1)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水泥产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写照。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目标追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提升到关系民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国家对水泥节能工作非常重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一系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一系列节能环保行动集中展开。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指南。要看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未来的30年内,我国还需要建设400亿m2的新建筑,建筑的数量和建设速度都将处于世界发展之前。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历史关头,我国提出了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节能省地型”住宅一绿色建筑的理念,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方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民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之内,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材料、利用水,最低效率的影响环境的建筑。如何通过新农村建设绿色建筑来发展绿色水泥?关键是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型住宅!因此,我们必须围绕生态环保型住宅特点提供绿色水泥产品,及时地按新农村生态型和市场型的房屋的产品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这就给我国水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路径与方向。

(2)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促进我国绿色水泥产业的和谐发展,推动我国和谐水泥产业的形成。生态平衡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也就是说,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存在于地球之上,我们所依赖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自然界,如果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崩溃了,那么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立的。我们通常讲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全世界共识两大主线,两大核心内容。第一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肯定应当处理好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要正确认识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必须要了解如下的背景:世界上国土面积在700万km2以上的国家有6个,包括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等。在这6个国家中,中国的资源总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总体上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所有优势在被13亿人口这个分母一除掉之后,统统变为了劣势。例如,中国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我们要在这上面建设、发展,当然要比平地付出的艰辛更多。中国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区荒漠区,70%的国土上每年遭受到典型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区,东亚季风给中国带来的自然灾害在世界大国当中是罕见的。我们有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大陆的平均高度是世界大陆高度的1.83倍。我们是在高平台上搞建设,这样它的稳定性,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可想而知。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污染。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3.6%左右。中国的黄土高原(陕西安塞)近25万年以来生态环境在不断地退化和演变。到了现在,根据地球遥感卫星图片来看,已经找不到一片比较平坦的土地了。这种现象是有自然侵蚀的,但是自然侵蚀再加上人类不断增加的活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对地表面的需求量的增加,共同造成了这种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干扰的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里面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提炼。我们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这个索取包括了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整体环境条件,例如整体的温度范围、整体的湿度范围,整体的地表面存在的位置等等。还包括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以及有赖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人类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当中既索取了自然的各类财富,我们对自然本身的回馈的水平和强度是不是抵消了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的关键问题。如果我们实现不了索取与回馈的平衡,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为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水泥产业应该补偿步伐,充分利用河道湖泊沉积淤泥,对江河故道堆积,对以工业废渣、尾矿(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利用,这样,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回馈,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大自然的奖赏。

(3)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为我国绿色水泥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首先,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继续提高将会推动绿色水泥的需求。有资料统计,200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1.7%,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7%,2020年达到58%~60%;目前我国各类建筑保有量为(400亿m2),到2020年我国将新建各类建筑200多亿m2,平均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m2。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将促进建筑业的高度繁荣与发展,从而带动绿色水泥工业的大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近3亿住户的大国,尽管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27m2,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但尚有60%左右的农业人口居住在广大农村,随着“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计划的全面启动,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的过渡已是必然,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基础设施投入将会逐年增长,这些将拉动房屋建筑的提速,建筑材料用量增加将无容置疑,绿色水泥的需求将会进一步转旺。其次,建筑节能将为绿色水泥提供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以致建筑能源应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国家建设部已提出“到2010年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要基本实现节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超大城市要实现建筑节能65%的目标”。在我国近400亿m2的既有建筑中,约270亿m2属农村建筑;每年还有8亿多平方米农村建筑竣工,我国村镇住宅每年的建造量大约是城市的

2.5倍,所以关注农村绿色水泥应用,意义很大。再次,我国水泥发展面临的压力正在成为绿色水泥发展的动力,这预示着绿色水泥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加上,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环境保护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环境容量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这些重大变化,将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这些变化也将会进一步影响到我国水泥产业。生态水泥是以城市垃圾焚烧或污泥及石灰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烧成及粉末而获得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实践证明,采用城市垃圾焚烧灰或污泥作原料生产生态水泥,可以彻底解决城市垃圾和污泥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零污染最为有效的途径,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水泥量大面广,资源消耗惊人,从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有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替代天然资源制造水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改善材料的性能,是实现绿色水泥的重要途径。因此,绿色水泥发展前景广阔。

3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绿色水泥产业应如何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产业,复兴“天人合一”,发展绿色水泥是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内涵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水泥产业应把“天人合一”贯穿始终,把发展绿色水泥作为自己的目标,以最大限度维持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友好,坚持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把我国水泥产业打造成和谐产业。为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采取如下对策:

(1)加快水泥结构调整步伐,为绿色水泥发展腾出市场空间。根据《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确定的目标,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如果5年淘汰2.5亿吨立窑水泥,新型干法水泥可保持年增速10%左右。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说,水泥行业节能根本途径是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的立窑等工艺,实现行业结构调整。“按照规划,2010年新型干法将达到70%,等于在2004年的基础上提高37.5个百分点。仅这一项,每年可节约标煤1228万t。这是水泥节能的大西瓜,要紧紧抱住不能放松。”

(2)加强水泥矿山资源管理。加强石灰石矿产资源管理和建设项目审批。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的均衡,鼓励采用先进开采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制定和完善在石灰石矿山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尾矿资源利用、开采后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方面的政策规定。

(3)加快推进利用工业废渣做混合材,从而节省大量熟料,实现节能。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给经济日报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水泥产量以10亿t计,目前水泥行业废渣掺加量约为20%,如果提高到30%,每年可节约标煤1000多万吨,电100多亿度。利用可燃废弃物用作水泥窑煅烧燃料,也是一条重要节能路径。窑内高温,可使废弃物完全燃烧,残渣最终进入水泥熟料,对水泥质量无不良影响,从而做到既节能又环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水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处理工业、城市垃圾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大型高效粉磨系统、低效值燃料应用、低温余热发电、城市垃圾处理、工业废渣及可燃废弃物的应用、新型绿色水泥基料等研究,将“可燃废弃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及设备”等研究项目,列为国家专项重点研究攻关课题;加大科研及开发投入力度,建设示范线,力争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在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标准体系,引导水泥工业科学、合理利用和处理废弃物。

(4)建立国家产业补偿制度。目前,在我国水泥产业及其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和自觉养护的失衡。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当中,都要把自己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抛弃到我们的自然环境之中,丢来丢去,你丢我丢,直到最后变成了环境容量无法消纳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我们一些企业、生产者仍然对于环境容量还是抱有无偿占有的心态。什么时候它和自觉养护,自觉维护,自觉的保持,自觉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那么生态型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应当把每一个产业在它的产业链当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它对环境本身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补偿,这样随着产业链的产业增加,贡献本身的大小要进一步提升。根据产业链本身的位置及其所作出的对财富积累的贡献和对自然状况的一种干扰的净值来计算。

(5)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搞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出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更先进可靠的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热效率的综合措施,为水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水泥工艺大幅度节能,已经有了全新的、成熟的、系统的技术措施。只要按照这些技术措施,合理采用节能效果好的新设备,新工艺,不一定要花多少资金,就会实现水泥工艺大幅度节能。

(6)加快水泥节能立法进程,完善和研究长效的经济调控政策和机制。“相关节能政策的不完备,也成为水泥节能的制约因素。”仅就废渣利用而言,这本是既节能又环保的好事,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鼓励政策,一些企业人力抬高废渣价格,使水泥厂利废生产无利可图。要加强对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制造绿色水泥相关政策的研究和立法工作,使整个绿色水泥的发展尽快地纳入法制的轨道。

(7)加大资源能源节约和绿色水泥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绿色水泥知识的教育,使全民都要树立强烈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树立加快发展绿色水泥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水泥工作中来。通过开发绿色水泥产品,帮助企业树立环境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绿色水泥产品应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使用观念。要大力宣传节约资源能源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公众参与和媒体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8)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构建绿色产业。用现代科技成果打造绿色水泥产业,是对21世纪中国水泥业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推进中国人居环境事业发展的基点。“绿色”日益成为未来人居最为尊崇的人文追求,而科技则是实现‘绿色”与“人居”紧密对接的终极动力。积极推动绿色水泥的研究、开发和试点,建设优质水泥示范生产线和节能样板企业,要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加大投入,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水泥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以工业尾矿、粉煤灰、建筑渣土、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冶金和化工废渣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绿色水泥。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水泥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在制定有关行业政策文件,出台行业标准与改革措施,安排绿色水泥产品研发项目时,要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