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10篇

时间:2022-03-08 04:00:37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新课改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综合提高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获得综合发展。而学生只有学到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才能够提高自身应用数学的能力,也才能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情感认知,这也就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走向生活化。下面,笔者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化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寄宿制小学中,师生之间的接触十分频繁,这就为作为班主任的数学教师展开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更高的可行性。下面,笔者作为一所寄宿学校的数学教师,从创设生活情境、加入生活素材、使数学教学走入生活三个方面,讨论展开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的具体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方法,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也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若置身于实际生活之中。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兴致高昂的学习数学知识。另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活动,还可以让小学生接触到生动、形象、真实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渐渐消除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在《图形的面积》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观看了一些由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组合出来的建筑物,比如学校的教学楼等。然后,我再播放多媒体动画,这个动画可以将这些建筑物的基本图形抽象出来,这可以让小学生们直接观察这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们在看到这个动画的时候,都表现出了浓烈的好奇心。于是,我再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求法教学,便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加入生活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应用于生活之中。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数学教材,挖掘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出紧密联系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该利用教材中的具体知识,找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实际例子,让小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生生活中的具体资源,从小学生的周边入手,使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在《数一数与乘法》一课中,我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计算班级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们。我鼓励学生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有个学生提出意见:“站起来,一个一个地数过去就可以啦。”有个学生结合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报数经验,提出意见:“我们可以报数,最终报数报到多少就有多少学生。”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先数出有多少排学生,再数出有多少列学生,直接乘法计算就可以了。”等等。在看到学生们都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之后,我表扬了每个学生的想法。然后,我让学生们亲自在课堂上体验这三种方法,并且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学生们在实践中,很快便发现,利用乘法来计算班级人数,又快又准。由此,便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数一数到乘法计算的过渡。再者,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让学生们在教室内找到形状为长方体的事物,在查找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班级随意走动。学生们很快便发现,桌子、窗户、铅笔盒等都是长方体。于是,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直角尺、铅笔等学具将这些实物画出来。学生们在这个绘画过程中便可以了解长方体的性质。总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利用教室内的实物来展开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事物来学习数学知识。

3使数学教学走出课堂

一直以来,小学教师总是将数学教学局限在数学教材以及课堂之上,殊不知,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就必须要让小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因此,教师要使数学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其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养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尤其是同时担任班主任和数学任课老师的教师,他们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爱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学习数学。在《倍数与因数》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天晚上,我在学生宿舍巡视的时候,看到学生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于是,我灵机一动,与学生玩起了数学教育游戏。这个游戏规则为:学生依次轮流说出一个数字,每当说出3以及3的倍数时,学生需要以“咕咕”的声音来代替这个数字。如果学生出现错误,需要接受惩罚。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在玩游戏时注意力十分集中。有一个学生说错之后,还被要求表演了一个歌唱节目。我发现,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状态十分放松,学习速度很快,质量也很高。在《正负数》一课中,我看到学生用凉水兑热水的时候,问学生:“老师知道你们这是为了快速喝到水,那你们知道这个举动之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吗?”学生们刚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表现得十分惊讶,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在生活中司空常见的现象还与数学有关。于是,我告诉学生:“那是因为凉水与热水之间的温度差异十分明显,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水兑到一起让原来的热水变凉,也可以让原来的凉水变热,从而形成温水。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么,在数学中的正负数,也是可以彼此抵消的。”学生们听了我的解释,都恍然大悟。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该要为小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活素材,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与他们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他们学到实用性的数学知识;教师要使数学教学走出课堂,在小学生的生活中融入数学教育。

作者:周金晓 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永安镇九年一贯制

参考文献:

[1]张秀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1(6).

[2]吴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6).

第二篇:小学数学即时评价教学手段研究

摘要:教学评价已经成为制约新课改发展的瓶颈,是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的重要因素。评价所要发挥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传统的“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手段过于单一,评价内容过于片面,使得很多小学生由于无法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而感到自卑,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要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小学生因为自己的进步而欣喜,激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下面,本文便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即时评价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即时评价;闪光点;尊重个性;结合延迟评价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即时评价是指在每堂数学课中,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及时并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下面,笔者从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即时与延迟相结合三个角度,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即时评价的教学策略。

1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虽然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十分显著,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够好,但是情商很高,他们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总是发挥着领袖作用;有一些学生虽然计算能力较弱,但是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总是能够提出一些十分有创新意义的见解等等。在这种时候,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的努力与进步,让学生们感觉自己被肯定,从而在数学课堂之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在《分类》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观看了汽车、坦克、苹果、橘子、沙发、桌子等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平常不善言辞,在数学课上也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分类的时候,又快又准确。我让学生回答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的时候,她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了。面对他这个变化,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她:“她的观察能力与判断能力很棒,希望全班同学可以向她学习。另外,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够更加积极地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希望你每次都可以像今天这么勇敢。”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展开即时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在即时评价中,老师要将目光放在全体学生之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有着不同的评价态度。这个评价态度并非是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颜悦色,如“春雨润物”,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严厉责骂,如“暴风来袭”。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以一种既不上伤害学生自尊心又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学数学。在评价班级里的数学学困生的时候,我总是以微笑面对他们,鼓励他们能够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只要他们能够回答正确,我便立刻向他们竖起大拇指,如果他们回答错误,我也会用“没关系,别紧张,你再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等比较委婉与温和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在评价班级里的中等生的时候,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以免让他们产生自己被轻视的感觉。在评价班级里的尖子生时,我主要是点拨他们,并且将重点放在他们的思路是否新颖、思考角度是否全面等。

3将即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结合在一起

即时评价倡导的是鼓励并肯定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要一味地表扬学生,只表扬不批评只会使学生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只是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先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凑十法”,即让学生了解10以内的哪些数字组合是等于10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总是学不会。在这个时候,我并没有立即指责他,而是先让这个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思路。这个同学说:“5加5怎么可能等于4呢?”我一听,愣了,原来这个同学将10听成了4,而我也没有板书,所以他就只能听我的发音。我对他道歉:“对不起,是老师的错,老师没有板书,发音也不够标准……”如果一开始不思考原因便直接指责学生,势必会由于误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在了解原因之后,便可以对症下药,更好地教导学生。总而言之,即时评价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清自我,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信,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在数学课堂中大放异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将即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孟庆江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吴限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5).

[2]赵彩文.浅谈即时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

第三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主体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到课堂是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乐园,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让学习更为有效,让学生的成长更为健康。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方法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分析

小学正处在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并且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长久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形式太过于单一,以至于这个过程的开展成果一直以来没有什么成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有效地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程成了每一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

1融入游戏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实践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小学生有本阶段特有的性格特点,爱玩、好奇心强占据着主要的心理,老师要牢牢把握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把游戏式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习知识。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数学语言变的生动形象。学生接受起来更为的容易,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去,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小笑话,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开始数学课堂,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更加活跃。然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融入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基本的加减乘除的时候,可以找几个学生在课堂上玩一个游戏,先把学生简单地按三人一组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老师说“四”,意思就是每一个小组中要有四个成员,让学生自行地组合,这个时候可能有没有配对成功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就会受到惩罚,最后教师可以多换几个数字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途径,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并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数学方面的不足,并据此改变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简单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实行小组积分的制度,教师每一周将学习小组积分进行汇总,然后给学习小组积分较高的几个小组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小组共同努力。另外教师还可以优化课堂上提问环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提问,可以允许小组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这个老师提问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提高课后习题的质量,适当的增添一些附加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的差异选择性做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通过课堂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每个小组间的竞争学习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交流中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用别人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增加学习信心,在课堂上也会表现的更加活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3完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为了更好的顺应新时代教学理念的要求,构建一个新型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除了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外,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不强,并不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但是也并不代表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不管,教师要充分起到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在讲述课本主要知识点的同时,还要不断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把自己的眼界放宽,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激发起学习的欲望,通过这样才能把数学生态课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用,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不足或者是错误之处不能及时察觉,甚至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并不能自己去解决,这都是因为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并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时候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并且在评价修改的过程中指出该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列出正确的思路步骤,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在课堂上也会表现得更加活跃,有利于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阶段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需要每一位数学老师在实践教学中认真思索,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小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江介彬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林大贤.浅析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4:84-86.

[2]戴厚祥.关于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思考和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8,15:46-48.

第四篇: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法制教育而言,由于教师法制意识淡薄、考核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缺位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通过有机的法制教育渗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法制教育;现状;对策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人才的全面发展才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其他辅助知识的学习。如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社会背景之下,从小学阶段开始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深入人心,不仅有利于让学生遵纪守法,还有利于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青少年事件的发生。本文结合当前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法制教育。

一、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缺乏渗透法制教育的意识

要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很多数学教师都会不以为然。因此,“数学”这门学科于所有人而言,都是理论意义上的理科类科目,而法制教育,则一般是文科类的内容。所以,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法制教育的渗透,理应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或者学习开辟专门的法制教育通道,让学生充分地学习法律知识。殊不知,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法制教育应当有机地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和各个环节。由此可见,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是就实际的课堂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意识,从而使得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缺失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的提升。

2、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虽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阶段的法制教育予以了明确的要求:渗透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各门学科的职责,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渗透法制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考核过程中,往往以学生实际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学校考核缺乏科学合理性,而对法制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缺失,是导致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缺失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考核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法制教育渗透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教学中应当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诚然,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培养出了大量的“考试机器”,但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精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法制教育,促进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的提升。

1、不断提升教师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强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法制教育。针对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懂得法律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而教师对自身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的再学习,在强化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从根本上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此外,一些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等,都应当是教师学习的重要课程。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促进自身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的提升,才能够让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良好的法制教育。

2、结合教学内容,找准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记得有一次,笔者在观看生活类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话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小学数学的应用题考试题目,是这样写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210公里的速度行驶,4小时之后,行驶了多少公里?这道题,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应用题,但殊不知,已经违反了交通法规。试问:谁敢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210公里的速度行驶?而这样的题目,会在潜移默化中,误导学生,给学生传递一种错误的生活常识。在那之后,笔者就格外注意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举例方式,尽可能地避免一些错误的例题,违反法律的规定。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笔者有自己的思考: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找准法制教育的渗透点。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则是教师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应用题,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和新生力量。针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居高不下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遵守生活规则和学校规则起,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用法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总而言之,在法制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法制教育的渗透。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法制教育而言,由于教师法制意识淡薄、考核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缺位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通过有机的法制教育渗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能力。

作者:袁天华 单位:贵州省毕节二小

参考文献:

[1]蒋铖.小学生法制教育走进课堂——浅谈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年第1期

第五篇: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属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有效运用,具体来说,生活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期间的导入教学、例题讲解以及数学思维培养等的意义重大。采用正确的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进而热爱生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数学素养。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以及运用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原则;策略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活就是教育,大多数日常生活当中的事物都能够当作教学素材,进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得到充分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对于外界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勇于探索知识,因此,教师合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以及形象性,而且能够让小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相关数学知识有效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去,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1]。

1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所具有的年龄特点,科学化创设生活情境,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对知识所具有的认知特点,从而做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规范化[2]。现阶段,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往往需要强化抽象思维锻炼,从而为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当教师在小学高年龄学生课堂教学中运用低年级适用的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时候,学生通常会出现一定的排斥心理或者是厌烦情绪,因此,小学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特点,合理化运用生活情境。

1.2符合实际生活经验:实质上,小学数学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度是非常高的,因小学生已经对日常生活当中的经验有了部分积累,所以,教师在生活情境设置环节需做到与日常生活的完全相符,使学生更好地产生共鸣,从而准确把握数学内容的实质。若是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场景存在较大差异性,则非常容易让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最终造成教学重点的严重偏离。

1.3准确把握数学教学重点: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情境运用上的理解程度不够,在实际教学期间,过度运用生活情境,甚至认为没有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教学的模式都是陈旧的,从而把一些传统的优秀教学模式抛诸脑后,比如采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模式被忽视[3]。实质上,该做法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做到重点把握,借助生活情境来很好地辅助教学,坚决不能颠倒主次。

2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导入阶段教学中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数学教学导入环节就像乐章的前奏,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生活实践中充满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情境,教师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来展开新课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新鲜感,进而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从根本上改变数学给学生们带来的抽象印象以及枯燥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平均分”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六根香蕉作为对象进行分配,首先将其分给两个学生,第一个同学分5个,而另一个同学分1个,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会说不公平,认为两个同学的香蕉数量存在差异。然后,教师从第一个同学那里拿出一根香蕉给第二个同学,但是这时学生们还是认为不公平[4]。这种情况下,教师继续从第一个同学那拿出一根,第一个同学那里有三根香蕉,第二个同学也是三根香蕉,两位同学的香蕉数量是相同的了,分配具有公平性,接下来教师再正式引入平均分概念。在整个分香蕉期间,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平均分的真正含义,借助类似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学习的内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效果显著。

2.2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例题讲解中的运用: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更加生动形象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例题讲解当中创设生活情境,进而使学生充分体验教学乐趣。实质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小学数学新知识教授的时候,教师应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合理化讲解以及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的相关问题。比如,在人民币认识章节内容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所有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模拟购物活动,一部分同学扮演文具店的老板,而其他同学去购买文具。借助这种真实性的生活情境模拟来体验购物的乐趣,从而在模拟中熟练掌握了不同价位人民币之间的相互换算关系,真正体会人民币的运用价值,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5]。让日常生活情境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有意识地去观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进而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改革已经提出,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借助生活理念来开展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在实际数学教学期间有效创设生活情境,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实施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层面的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多边形面积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关于多边形的常见事物,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测量不同多边形物品的实际面积,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期间,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4情境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质上,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知识的学以致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有意识地强化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的联系。比如,在关于统计知识学习期间,教师需引导学生统计某年级的期中考试分数,在加强指导以及教学启发的基础上,实现师生情境对话教学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让学生借助实际观察更为准确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相关问题,最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6]。此外,教师创建合理化的生活情境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稳固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的关系,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然后再把所学习到的相关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与教学效率,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促进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作者:巩桂常 单位:平邑街道济容希望小学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10-112.

[2]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51+153.

[3]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44-145.

[4]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69-170.

[5]郎东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89.

[6]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1:177-178.

第六篇: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刚了解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与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和相应练习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脱节、各学科作业相互割裂、未能有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改进作业形式等问题,以致许多教师虽然布置了作业却成效不彰。鉴于此,创新小学数学作业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设计方向

1引言

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已经明确的指出了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要求。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与练习的重要纽带,是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性。“作业的选择必须把从事作业的人和发展着的生活的基本需要联系起来。”一百多年前杜威(Dewey,J.)的这一见解至今仍发人深省。时至当下,作业选择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脱节、各学科作业相互割裂、未能有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改进作业形式等问题随处可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超越,破除旧有桎梏,设计新型作业,已是当务之急。

2小学数学作业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存在很多小学数学作业练习的设计单调的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练习中,多以单一的题海战术为主,缺少多元化的作业练习设计,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乏味无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得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学习效用等大打折扣,成绩一蹶不振。下文就对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重视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看法。过去,数学作业经常是重视知识与技能巩固而忽略生活应用,这让学生感觉数学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长此以往,数学学习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

3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练习是教师提高学生成绩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学习的重要环节。课后的作业练习是对课堂上知识的复习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学习效率的保证。因此,重视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3.1课堂作业练习的有效设计:数学课堂上的作业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课堂的作业练习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是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知识以及掌握解答技巧的关键,同时也促进小学生从多方面深层次发展。所以,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平常的课堂作业练习设计中。如何使课堂作业练习设计更为有效,其方法是有很多的。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有关分数除法的这章知识中,我相信许多教师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其商为什么会大于被除数”这样的问题都比较难以理解。因此,我布置了一项课堂作业练习,让学生间进行讨论。题目是这样的:8里面分别有几个1/2、1和2?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后,平日里成绩不太起眼的一个学生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由于这次创新式的课堂作业练习,使得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3.2课后作业练习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练习同课堂作业练习具有一样的重要性。课堂作业练习的设计是巩固知识的需要,那么课后作业练习的设计就是复习和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师应加强对于学生课后作业练习的有效设计,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设计课后作业练习。例如:针对小学二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这章知识点的内容,我给学生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小明有9支雪糕,如果平分给2位同学,那么每人多少支,还余多少支?如果平分给3位同学,又余多少支?这类问题的设计,很好的把学生引入到一个较为容易理解的坏境,使学生更容易通过练习掌握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内容。注重课后作业练习的有效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3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保证学习热情的持续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一定要能做到勾起学生学习的渴望,让学生随时都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和情绪。例如:教师在平日里的数学教学中,针对某章知识难点,创新授课模式,设计较为有趣的游戏作业,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了原本枯燥无味,还难以理解的知识难点等,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在游戏中对于知识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4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练习中,应避免传统上的“一刀切”状况,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此供学生自主的学习和选择。这种“作业超市”的创新型设计方式,方便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作业选择,学生可以从作业练习的不同内容,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等选择适合自身作业练习的需求,从中体会作业练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创新形式,让不同的学生掌握了不同的练习重点,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5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要有实践性:新课程的贯彻落实,要求了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结合日常生活和数学知识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练习中,应遵循新课程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结合实际生活,增加作业练习的实践性,让学生不单单局限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贴切生活,更具实践性。

4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设计作业与练习时,务必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考虑学生可承受能力范围,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作业与练习,以此达到作业练习的有效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来决定,不在于所设计作业练习的数量大小,关键是作业设计的质量能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作者:王磊 董计莉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唐兴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占勇.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点滴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2]宋蓉蓉.“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

第七篇: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1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特点

1.1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主要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会发现,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主导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帮助学生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1.2学生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的应用,不仅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可以根据数学学习内容进行自我监控。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形式比较活泼,让学生可以更愿意参与其中,逐渐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1.3课堂结构的变化:翻转课堂的应用在课堂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时间上发生了改变。把一些在课堂中需要讲解的内容变到了课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时间过多的问题。翻转课堂在教学安排上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式探究,让学生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时间变长了,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2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2.1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上课之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明确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性学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利用视频、微课等形式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有针对性的{地}进行学习,对于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再次进行学习,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学习速度进行条件{调整}。可以通过视频、微课等方式,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反复的进行学习,尤其是针对教学重难点对其进行反复练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在线交流,寻求教{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可以快速的进行浏览,节约学习的时间。

2.2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往的数学课堂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翻转课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翻转课堂主要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导入,在课上教师和学生通过交流把知识进行理解、巩固,课后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进入学习,更乐于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3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召开家长会或者电话与家长沟通,在沟通的效率上比较低。教师很难和家长一起探讨学生在完成作业质量和课堂表现如何。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学习的时间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让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学习中,与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这样让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让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3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翻转课堂能够顺利的进行,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翻转课堂中需要的视频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思考。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让学生充分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学会如何计算周长,学会利用公式。”在明确好目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所(说)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物体,让学生会(把)这些物体进行测量、记录。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自己准备的视频,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公式进行认识,再让学生把测量出的物体数据带入到公式中,给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2开展小组讨论: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适当的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时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入到讨论中,让大家集思广益一起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过多的干预,要让学生自主讨论。在遇到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的进行引导。

3.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反馈主要是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要像传统教学中那样主(只)看学生的成绩,要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比如,某小学同学合作讨论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总体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调查表进行填写,了解学生对于数学课堂讲解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对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全面的分析,保证翻转课堂的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所以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理解知识,再加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利用翻转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作者:刘林钦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艳.关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6,14:84-85.

[2]杨璐铭.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85-86.

[3]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4]郭鹏飞.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11-13.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

摘要:一些数学问题在低年级同学看来是有些晦涩难懂的,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大家每天直接接触的生活情境中,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解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情境来解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的重要意义,合理运用生活情境的方法以及在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由于数学有些抽象难懂,所以在积累了越来越多不理解的知识后,同学们会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甚至厌恶数学。但是小学数学是基础,对于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是必要的,因此必须学好它。在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很有用处。把抽象的东西化为生活中易懂的东西,抽象化变具体化是一个学好小学数学的重要方法。当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他们也将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多的热情。

1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的重要意义

1.1将数学题目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得问题更易被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能无法理解,只是用传统的说教来讲解知识,有时候是会事倍功半的。如果把数学问题放在合理的生活情境中,就会让数学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当同学们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就会真正地爱上学习,爱上数学。

1.2生活情境的运用使得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的抽象化使得大家可能认为数学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对它不是很重视。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学,需要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通过情境解决数学难题,使得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更有热情去学好数学。

2如何运用生活情境

有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其实,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艺术,它也是这样的。在运用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也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1生活情境源于生活:在题目“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中,看到这么多数字和较长的文字,同学们可能失去解决它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如果学会把题目放到生活中,整个过程都会是有趣的。首先,让同学把小明想成自己的小伙伴在和自己讲述他看书的事情,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一句一句前进,直至解决问题。做完这道题目的同时就好像完成了一番和自己好友的对话与交流,好像在游戏中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这是十分有趣的。另外,当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和数学相关的事情时,也会引起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对数据进行思考。生活与学习的交融,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2有时候生活情境要高于生活:在题目“199-25等于多少”中,看到数字比较大时,同学们容易产生恐惧和畏缩心理。这道题目通过列算术的方法是可以解出来的,但是数学教给大家的不只是解题过程,而是学习和认知事物的方法和思路。这时,可以创建一个购买东西的情境。在付款给售货员时,可以给他200元钱,然后他找回175元,因为多给了他1元,所以他多找回1元,因此答案为175-1等于174。这道题目本身看起来是和生活无关的,但是当我们赋予这些数值某些含义时,整个题目就变得生动有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通过这种凑整法来计算题目,其实是种思维的转换,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活跃性。

3在运用生活情境时的注意事项

3.1注意客观性:在创建生活情境时,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过分违背客观事实比如,在“1000÷15等于多少”时,我们可以举例1000米的路程,速度为15m/s的汽车需要多长时间,但是如果举例速度为15m/s的人需要多长时间,这就是不合理的。一般人的速度是达不到那个数值的,如果举例人,可能会误导同学们以为平时生活中人的速度是15m/s左右,这对学生在生活中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情境的合理性是很重要的,同学们也能在这些数据中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常识。

3.2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年龄情况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同学们的年龄段不同,那么他们所接触的东西就不一样,理解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要根据他们自身情况来创建合适的情境,将题目代入。较低年级同学需要简单的情境来方便理解题目,而较高年级的同学则需要深奥一点的情境,在理解题目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思考能力,不应该一直停留在简单的思维情境中,阻碍思维能力的增强,固步自封不利于成长。

3.3情境要健康,不能隐含低俗内容:比如在创建情境时,要尽量不代入小偷等含有不正确的人生观的人物,不代入错误的生活习惯和观点等,避免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相反地,可以在创建情境时,建立积极向上的故事情节,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的教学情景才是真正的合格的。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会运用《感动中国》等更加富有正能量的内容来构将课堂教学情景,在教学之前,笔者会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而后笔者还会让学生观看影片后说说看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找到学习的重点,找到影片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随着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将小学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这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对生活情境的灵活运用,数学教学将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的同时,将增加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在情境中,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常识和人生观点,这也是生活情境运用的又一优势。

作者:张玉兰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李庄子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姚定香.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2]王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现代阅读,2012,(8).

第九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用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为了对生产和生活中的量进行描述,产生了“数”。人类为了描述对象的集合,产生了四则运算。人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通过图形来描述,产生了解析几何。人类为了研究事物的内部性质,对理论性的问题进行探索。例如:对图形性质的研究、对集合间映射关系的研究、对数的类型的研究等。

1数学的研究对象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空间存在和数量关系,数学通过抽象的方法对这些事物进行描述。对空间形式的描述涉及几何领域中对物体形状、大小、相互关系的研究。数学在描述数量及数量关系时,涉及代数、算术等领域。

2数学学科的建立

2.1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人类通过将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存在和数量关系研究得出的规律进行系统化、抽象化、形式化,建立了体系化的数学学科。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有自身的完整性、独立性、客观性、知识性、思想性。数学学科依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建立数学教学的目标;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力建立学科知识体系。

2.2数学学科活动的进行:与数学家独立进行创造、探索、发现活动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可以利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进行模仿数学家进行创造、探索、发现活动。

2.3面向对象的数学学科:数学家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则、符号、概念和开放的逻辑系统进行数学发现和创造。学习数学学科的学生以接受这些发现和创造为学习目的。因此,数学学科的对象是直观、具有经验、几乎封闭的逻辑系统。

3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

3.1小学数学学科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儿童在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时,需要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就要求数学学科必须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蕴含在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探究、发现、认识、掌握数学学科。

3.2小学数学学科以研究现实世界为目的:儿童在与现实世界沟通和交流时,会遇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这种经历和经验会构成他们学习数学学科的起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规律、逻辑系统研究生活或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抽象的数学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回归到研究现实世界的最终目的。

3.3小学数学学科提供探究问题的体验: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儿童获得探究问题的体验。儿童可以通过小学数学学科学习求解问题的步骤体验问题求解过程,而不是仅仅记忆问题探究的步骤。儿童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包含模式的探究可以加深对小学数学学科中公式的体验。儿童通过对问题的猜测,可以在做数学题的同时获得数学学科中问题探究的体验。儿童通过观察、发现、证明,在教师提供的证明资料的帮助下,可以获得问题探究和解决的体验。

4小学数学课程的任务

4.1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了解数学的价值;对自身数学能力建立信心;具有解决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解释证明自己对问题的猜测、解决过程、解决结果;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数学的思想方法包括:对应、变量、统计、模型等思想。

4.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概括性、间接性的反映。数学思维是运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研究对象在数、形、数形结构关系方面的本质和数学规律的一种理性活动。数学思维可以分为:数学逻辑思维、数学形象思维、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以严密性、划分清楚、一致性为特征。数学形象思维以形象性、想象性为特征,通过整体把握、模糊判断实现。数学直觉思维可以迅速、直接领悟对象的性质。数学直觉思维过程具有分散、省略、迅速的特征。

4.3提高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小学生应学会运用数学考察现实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联系实际对数学内部规律加深探索和理解。在面对新事物时,小学生应会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进行有创意地逻辑思考。在处理信息时,小学生应学会运用数学工具。在与人交流时,小学生应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5.1通过提问法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讲授的知识、联系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可以将教师的意图传递给学生,引导其进一步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调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5.2通过练习法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练习和测验可以检查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引导,为教师提供知识讲授和演示被学生接受程度的参考,进而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5.3通过探究法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于实际问题或数学知识、规律的探究,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作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通过合作和小组学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使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的渠道。通过思维的碰撞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运用意识,进而增强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信心。

6结语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协调入手,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储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立时应注意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内容适度。在教学方法选择时应注意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作者:范爽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镇兰字中心校

第十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型,可塑性还比较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思维的塑造以及逻辑能力的增强提供更好的引导。这也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出发,提出有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1前言

在学校教育中,传统的教育理念记忆教育方法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更不能培养出具有逻辑思维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入手,探索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营造开放性课堂。在教学理念上,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尊重学生主体,营造开放的数学课堂环境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好数学必须要经常练习,反复练习,这样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明白学习的主体其实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而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为越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越频繁,课堂的效果反而难以提高。相反,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越多,思维越活跃,那么数学课堂的效果反而会更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准确定位,明白自己是一个引导者,只有在学生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教师才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注意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人认为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就是没有纪律没有秩序的课堂。其实不然,开放的课堂环境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的课堂。教师要营造开放性的课堂环境需要运用科学的引导方法。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面对数学问题也不知所措,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更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很难形成逻辑思维。好的课堂引导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三角形图形,然后进一步设置问题: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这些三角形图形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学生简单讨论后会有很多答案,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生活现象引入到数学中来,让学生比较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是否与数学中的三角形的性质相同。通过具有生活情境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实非常近,课堂的氛围也就提高了,学生更愿意去思考数学问题,会主动去寻找更多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良好的课堂引导能够创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置有引导性课堂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创新数学教学方法要注重课堂问题的实效性和引导作用。学习的意义不在于懂得了更多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设置一些课堂问题,通过课堂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重温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这种方法确实能够帮助学生重温课堂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更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很多课堂提问都不存在引导性,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很多学生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要么太难根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要么就是太容易,缺乏挑战性。因此,教师要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课堂问题要贴近生活,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发展性。既要让学生觉得这样的问题不是完全不能解决,又要让学生感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比如在学习货币单位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具有生活情境的画面。老师用PPT展示一些商品并标出它们的价格,如铅笔5角、文具盒2元、糖果5分等,学生观察这些商品和商品的价格。这个时候,老师设置一个问题;“同学们说说这些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它们的价格单位分别是什么?”学生们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能够回答出问题。等学生都理解了元、角、分等单位之后,就可以提升问题的难度,如“同学们,一个文具盒能换多少支铅笔?一支铅笔能换多少颗糖果?”数学课堂问题要体现出层次性,一步一步慢慢提高难度,循序渐进,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智力,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复习课堂知识,还能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具有生活情境的问题。这样就更容易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就更容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营造开放有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张敬玉 单位:临沂育才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管曙光.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裴朝霞.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