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革新

时间:2022-03-10 04:41:00

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革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必然给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巳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存在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改革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并存,互相作用的局面。不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片面地把小学数学教学仅仅看作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把知识比喻成水,把学生比喻成盛水的容器,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积累模式。这一种模式曾被许多教师广泛应用,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初期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他的局限性:教学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积极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等。因此,探索出符合我区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其现实意义。二.理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Ⅸ数学课程标准》的推出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Ⅸ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实践依据

余文森教授指出: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一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2日)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规律三:温故而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简单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一兴趣一愿学一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一没兴趣—不愿学一学不会。

四.模式探索

基于以上有效教学规律探索: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边苦学为乐学。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新《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区的教育特点与传统,探索出本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情境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深化——拓展延伸。基本结构:情境质疑: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刨设各种情境(如:新授课,刨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刨设障碍情境,激化认知冲突,练习课、复习课,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自主学习: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是这条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举。布卢姆认为只要从每个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包括前提知识、先决技能、初始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地提供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就能够帮助“笨”的、“学得慢”的、“智力落后”的学生像“聪明”的、“学得快”的、“有才能”的学生那样学习,而且学得一样的好。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出还未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为此,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设计一些具体探索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请教老师(同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猜想、观察、实验、探究,认识事物的本质,积极主动地建构数学模型,自觉形成基本技能。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一起动手,找来一个圆柱体的白萝h,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喜悦之中。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巩固深化: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针对性极强的练习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将探究所学知识予以巩固,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强化体验得出心智,获得成功体验。拓展延伸:教师设计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题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诱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甚至是冲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上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逐步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将以这种教学模式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深入研究,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讲究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模式的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