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情况分析

时间:2022-04-08 11:08:28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情况分析

摘要:本文就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历程、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灌溉、灌溉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灌溉;灌溉管理

1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情况

会宁县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是基本县情,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难。20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据全县农业现状,确定了“南田北水”的战略发展思路,在北部干旱地区发展引黄提灌,在南部地区大兴梯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特别是70年代初,结合当时实际,确定了在降雨相对充足的南部地区修建水库、塘坝蓄水灌溉,在北部干旱地区以实施引黄提灌为主的“南蓄北引”水利建设总体方向,同时制定了“大、中、小”结合,“蓄、引、提”并举的建设方针,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成了靖会电力提灌、北川渠、西河渠、关川渠、宫家塬等5处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设施,从而奠定了全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会宁县多方筹措资金,通过政府补助、灌区群众自筹、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任务和部分小型泵站工程更新改造任务,灌区工程面貌得到极大改善。2007—2012年对北川渠、西河渠灌区所辖8座水库进行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实施了北川渠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0.07万hm2;2010—2012年依托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建设实施,靖会灌区完成大型泵站改造6座,小泵站55座,衬砌改造渠道280多km,改善灌溉面积0.58万hm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04万hm2;2012年关川渠灌区实施了引洮一期北部供水工程建设,改善灌溉面积0.11万hm2。2014年以来,全县灌区依托《河西走廊部级高效节水灌溉区示范项目》,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1万hm2。截至目前,全县耕地面积26.29万hm2,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8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主要分布于祖厉河沿岸、关川河流域及白草塬等区域。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统计数据,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84万hm2,节水灌溉面积1.12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5万hm2。全县实际灌溉面积1.46万hm2,实际灌溉保证率79.2%。灌区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胡麻、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灌区(含旱地)乡(镇)中,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4%,灌区粮食总产量19.48万t。

2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施情况

全县境内共有大中型灌区5处,设计灌溉面积2.4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81万hm2。1m3/s流量以上的渠道长度273.8km,已衬砌202.3km,渠系建筑物780座,排水沟道13.6km。末级灌溉渠道长2241.9km,完好率不到35%,而且多为土渠。大型灌区1处,即靖会电力提灌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03万hm2,会宁县控制有效灌溉面积1.41万hm2,渠系水利用系数0.6,灌溉水利用系数0.5,1m3/s流量以上的渠道长度178.8km,已衬砌178.8km,渠系建筑物428座,灌区有灌溉小泵站101座,装机163台,装机容量6807.5KW,工程完好率74%,末级灌溉渠道长度1781km,建筑物2019座,工程完好率40%。中型灌区4处,即北川渠、西河渠、关川渠、宫家塬灌区。设计灌溉面积0.46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4万hm2,渠系水利用系数0.55,灌溉水利用系数0.4。干支渠长126.58km,已衬砌44.2km,末级灌溉渠系渠道长度460.9km,多数未衬砌,建筑物920座,工程完好率30%。灌区有灌溉泵站12座,设计流量1.5m3/s,装机39台,装机容量2022KW,工程完好率60%。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会宁南部“四小川”地区,有效灌溉面积0.04万hm2。井提工程94处,渠系水利用系数0.5,灌溉水利用系数0.35,支渠9km,斗农渠85km,未衬砌,建筑物270座,完好率15%;灌区内机电井94眼,配套功率1627KW,工程完好率10%;小型水源工程塘坝5处,设计库容12.5万m3,工程完好率15%;集雨水窖(池)24.77万眼。

3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灌溉情况

会宁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导致全县农作物产量大部分集中于灌溉耕地中,而全县有效灌溉耕地仅有1.84万hm2。从现状用水量和粮食总产量来看,现状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国民经济全部用水量的83.8%,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约在12kg/m3左右。全县农业灌溉主要为常规灌溉模式,大部分是渠灌,即大水漫灌。节水灌溉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通过主干渠渠道衬砌提高输水效率,90年代以后,灌溉缺水日趋严重,渠道防渗衬砌和非工程措施节水等农业节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渠道防渗为主、管道灌溉为辅的节水灌溉措施,各灌区农业灌溉情况如下。3.1靖会灌区。靖会电力提灌工程年设计最大取水量为9600万m3,会宁县有效灌溉面积为1.41万hm2,灌溉用水的重点区域为祖厉河川台地和白草塬塬面。农业灌溉主要为常规灌溉模式,灌区灌水次数为每年45~60次/hm2,近几年由于在全灌区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平均用水4800~5700m3/hm2,灌溉定额为每年5250m3/hm2,年灌溉用水量7402.5m3。3.2西河渠灌区。西河灌区是水库自流和靖会工程干渠末端的混合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0.09万hm2。用水重点区域为会师镇、柴门乡的农业灌溉、县城生活及城区工业用水。水库工程由于淤积和降雨偏少等因素,目前已基本无供水。电力提灌工程位于靖会灌区末端,目前实际灌溉0.04万hm2,灌区灌水次数为每年45~60次/hm2,平均用水4800~5700m3/hm2,灌溉定额为每年5250m3/hm2,年灌溉用水量210万m3。3.3北川渠灌区。北川渠灌区是水库灌区,有效灌溉面积0.13万hm2。灌溉重点区域为新添乡和会师镇。由于水库运行多年,淤积严重,加之降雨偏少,目前仅灌溉0.01万hm2,灌区灌水次数为每年15~30次/hm2,平均用水6120m3/hm2,年灌溉用水量仅有61.2万m3,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兼顾区域内的人畜饮水。3.4宫家塬灌区。宫家塬灌区位于靖会灌区白草塬乡末端,有效灌溉面积0.07万hm2,灌溉重点区域为白草塬乡和草滩乡,农业灌溉主要为常规灌溉模式,实际灌溉0.06万hm2,灌区灌水次数为每年45~60次/hm2,平均用水4800~5700m3/hm2,灌溉定额为每年5250m3/hm2,年灌溉用水量315万m3。3.5关川渠灌区。关川渠灌区原水源为关川河季节性苦咸水,年设计最大取水量为420万m3,有效灌溉面积0.11万hm2,由于近几年降雨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河道来水逐年减少,无法保证灌区的正常灌溉运行,致使实灌面积连年锐减。2012年会宁北部引洮一期工程对该灌区进行改造,改造后灌区灌溉面积达到0.11万hm2,年灌溉供水量达721.34万m3。3.6井、塘坝灌区。井灌区涉及新添乡、会师镇及柴门乡,有效面积0.02万hm2,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机井出水量很少,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实际仅灌溉0.01万hm2,灌区灌溉水量15万m3。塘坝灌区主要位于会宁县南部,有效灌溉面积0.01万hm2,实际灌溉33.33hm2,灌区灌溉水量为7.5万m3。

4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情况

会宁县灌溉用水主要由灌区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在管理模式上进行统一调水、科学派水。靖会灌区干渠及以上由靖会电灌工程管理局管理,支渠由用水乡(镇)和村社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斗渠及以下由用水村组或农户自行管理,灌区管理单位根据用水实际情况制定用水调度计划,科学合理调度和派水;4个万亩灌区根据各自的灌溉实际情况由水管单位制定详细的用水和灌溉计划,分季节、分计划的进行灌溉;小型灌区主要为塘坝、机电井灌溉,由当地村社和农户自行组织灌溉。在灌溉用水的实际管理中,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灌溉,消除灌区大灌、漫灌等严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严格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灌区水资源许可量进行农业灌溉;在水价制定标准中遵循灌溉的各自分区并结合当地农业灌溉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灌区的农业灌溉水价;在水费收取和使用方面,结合全县的灌溉实际情况,水费实收率95.9%,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设施维修、电费、招聘人员经费等支出。

5会宁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程发展方向

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严格水资源管理,大力发展和提倡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农民增产,农业增收,灌区全面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明确责任,达到农民自己管水、用水,解决灌区斗、农渠管理责任不清,思想认识不到位,工程维护难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充实水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灌区管理能力;进一步稳妥有序推进灌区水价改革步伐,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灌区水费基本达到成本收费,提高用水能力和用水效率,随之推动全县水价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按照《会宁县灌溉总体规划》《甘肃省河西走廊部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结合会宁县域实际,通过6年的努力,在全县初步建立起农业用水规模和用水效率相协调、节水灌溉保障与农业生产布局相匹配、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体系。

作者:闫志鸿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水利建设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