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1-24 10:29:19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一、基础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工科院校中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模块主要由素描、色彩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素描部分含有写实素描、设计素描、速写等课程,色彩部分含有写实色彩、设计色彩、风景写生等课程。具体到实际教学,特别是工科院校中的设计专业,两大矛盾日益突显出来,一是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与大学艺术课程基础要求有差别;二是现有的基础类课程之间的衔接越来越弱。

(一)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较弱,达不到现有的教学要求

随着高校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日益降低,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与专业艺术院校录取新生的美术基础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在笔者近两年的基础课教学中,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静物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所有的基础课程中无论写实色彩还是结构素描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都需要通过“写生”作为基础的教学手段,而“静物”更是最简单和基础的写生对象。然而,近年入学的新生中,绝大部分在入校之前没有画过静物写生。绝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考前班学习期间,受到的是完完全全的应试教育,一切学习是针对考试过关而设计,他们所有的美术学习是通过画照片、临摹,而不是“写生”获得的,所以他们的观察方法、思维模式,都是应试的,而不是应有的、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艺术思维。这为具体的基础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与矛盾。一方面学生受到之前考前训练先入为主的影响,并不能很顺利的接受和建立正确的观察方式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正确的美术教育,学生的美术基础、造型基础非法薄弱。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使得学生不但不能快速的融入到大学美术教育中,而且之前所受的应试训练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干扰和负作用。

(二)现有的基础课程之间衔接较弱

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部分,素描、色彩是课程的两大组成。合理的教学安排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的原则。比如,在素描部分中,结构素描应该排在写实素描前面,这样才有易于学生在理解形体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明暗调子等的塑造。而意象素描,除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外,更需要学生能够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并且能够灵活表达与运用,所以这门课应该安排在最后。而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所有的课程前面,应该有一门基础中的基础课程——《透视》,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透视方法,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之后的结构素描、写实素描以及速写中提高造型的准确度以及观察的正确性。

二、改革及创新基础课程的方法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有效的基础课程模块

比如在入学阶段的第一门课程,不再直接安排素描或色彩等传统课程,而是增加一门新的课程,目的就是直接解决新生的考前训练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该课程将写生方法、观察方法、造型基础、色彩原理、透视等课程相揉合,从而在开学之初帮学生有效建立起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艺术思维。

(二)“一课一赛”,或“以赛代课”

良好的竞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在课程内建立小范围的竞赛模式,以年级为单位,所有的基础课老师参与评定等级,学生有了一个相对大一些的展示平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往往会更努力一些。还有一种比赛方式,可以是任课老师为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参加全对全省、全国等社会性质的比赛,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竞争机制,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三)“一课一展”

“一课一展”,可以给学生争取尽量多的展示舞台,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珍惜自己的作品,也会更好地把握每一个展示的机会。而作业的公开展出,会让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一课一展”模式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展到兄弟院校甚至是校外公共或商业空间,为学校起到良好的宣传与教学成果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实践以及后期展览提供多种可能和艺术道路后续发展的空间。

三、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工科院校中的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应该认识并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作者:孙春鹂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姚勇.论当代艺术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J].西部大开发,2011(6).

[2]王晓彤.《设计基破》课程教学新思路——“三引”教学法应用研究[J].装饰,2012(6).

[3]陈炜炫.构成基础与设计基础的改革[J].现代装饰(理论),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