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实践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20:23:52

工科实践论文

工科实践论文篇1

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可对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开拓创新,达到创新的目的。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概念及如何实施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通过实施部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具体如下:项目一般由3~4个成员组成,在指导教师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研究课题中选择;对这些课题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并和教师进行联系,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对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内容、课题的思路和方案等进行研究。整个项目需要经历团队的组织、项目的申请、项目研究和实施、项目结题等过程。

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1)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在校的学习生活,提升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技术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对以后工作的了解,提高认识。

(2)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现在的很多高校学生都注重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增加了大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学生可以走出校门,与社会进行联系,在外出调研、采购和联系加工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看清楚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知识,可以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些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片面追求高大上。在申请项目时不顾课题项目的实践性,只图吸引大众的眼光,而实际脱离了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初衷,导致很多项目不能顺利完成。

(2)学校教学计划上的滞后。很多创新训练项目都是为大三、大四的学生准备,很多学生都会在此时准备毕业论文,投送简历,寻找工作等,这样导致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中。很多学生都会为了结题而草草了事,他们不会从中获得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给他们带来的实践意义,违背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初衷。

(3)一些大学生在知识内容的准备上还有所欠缺。如需要运用到很多相关专业知识,涉及的层面也很广,他们现在所准备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在动手实践方面,还不能完全正确使用和操作,由此耽误了课题研究的进程。

四、几点建议

(1)学生应该尽早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尽早参加有助于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学生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也能让他们在宽裕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大学生在设立实践创新项目时要有所突破,积极创新。摒弃片面追求高大上,既要使项目合理,又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在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运用。

工科实践论文篇2

【关键词】工科类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实践

一、工科类高职高专学人文教育低下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新的社会思潮涌现,市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一)人文素质教育受忽视

所谓人文,并不仅仅是人的知识、品德、才能、气质,还有历史和环境等因素。虽然人文教育被重新重视,但是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当代工科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低下,不完全是学生自身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他们自身都有原因,是人文素质教育长期受忽视的结果。

首先,家庭忽视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人文精神,“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的人文历来都和教育连在一起,希望通过人文教化来达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如今忙碌的生活让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老年人的溺爱,甚至有些未成年人独自生活,这样的家庭传统教育几乎消失殆尽。正是由于家庭的忽视,学生从小到大就丧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时期。

其次,学校忽视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以实用为目的,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工科类高职高专就是要培养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完全不重视人文教育,不重视理论课,片面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最终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削弱,教育的整体质量下降,学生的伦理道德滑坡,出现了人文精神危机。

再次,是社会的忽视。虽然人文教育的口号越喊越响亮,但学生因为从小到大,对“实用主义”耳濡目染,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长期都奉行“成绩是一切评价标准”,应试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滋长了学生的功利性。到了大学以后,没有了人文意识,很多经典名著、艺术与品位都早已被抛弃。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变。市场经济下,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在脑后,利益面前人们尽显丑陋的本性,很多人迷失于追逐金钱、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唯利是图的风气弥漫整个社会,从而,整个社会也是现实的,是物质的。

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中国存在很多社会思潮如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宣扬西方新闻观、、质疑改革开放等,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很容易被负面和敌对势力诱导。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意识的侵蚀,导致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追求利益为价值取向,社会上一些不诚信、自私自利以及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成为现代青年大受追捧的世界观。

(三)高科技带来的负面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学科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的割裂,以及人们视野的狭窄。1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觉不自觉地削弱甚至遮蔽了人文教育,使教育忽视了道德、理想、审美、情操等方面,从而教育体系失去了完整性。

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止是生活上的便捷,也给学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工科类高职高专以男生居多,并且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自觉性弱,智能手机和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沉浸于网络的学生数不胜数,手机更是离不开手。在有的课堂上90%的学生上课玩手机,有些学生可以不吃饭、不上课、不睡觉地玩游戏。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也可以使人变得更堕落,更不像“人”。

二、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以“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自身发展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2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启发学生智慧,树立正确价值观

人文知识是感性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都属于人文范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文知识有益于学生丰富知识,认识世界,从而提高智力水平。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通过做志愿服务、公益等活动会逐渐认识到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满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和付出,因此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学生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价值观也会规范化,从而修正自我的人生价值观念。

以我校机电学院的志愿者为例,我院志愿者小分队长期服务于黄石市箭楼下社区。学生们平日里通过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帮助社区打扫清洁等活动赢得了社区人民的欢迎、校内校外的认可,并且获得了市里的“志愿者示范站”的荣誉称号,同学们做起志愿活动更起劲了,笔者亲眼看着他们从最初的稚嫩逐渐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二)增强综合能力,塑造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自我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塑造。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具有耐心,细心甚至是爱心。通常,学生深入基层,与各种人群接触,在有的农村活动中条件艰苦,还需要学会自己做饭,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学生的韧性,完善他们的品格。

(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审美情趣

现在人们比较浮躁,评判美的标准往往只看外表,很多人向往、追捧所谓的“网红脸”,而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工农、接触工农、了解工农、学习工农,工农群众身上那种勤劳、朴素、政治的品性使学生学会分辨真、善、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还能使学生感受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从而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拥有更崇高的人生品味。

三、提升社会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

1.提高意识

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意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普遍缺乏信心、对未来迷茫、思想简单、价值观偏失,所以,必须重视社会实践对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功能,引导他们走向社会,提高他们的人文综合素质。

2.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很多教师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的教师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师们平时工作繁忙,学术研究、行政琐事较多,容易忽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伤害学生自尊、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等情况时有发生。言传身教绝对胜过说教,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可以从基础的人文经典的阅读、比赛,到请教育大师来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再到评比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制定工作的考核等,把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津贴直接挂钩,奖励工作敬业、受学生喜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并且作为典型和榜样大力宣传。相信这样假以时日,工科类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会大大提高。

(二)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仅能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成功,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要调节、利用好学工、教务、保卫、后勤等部门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援和帮助,而相关教师的指导必须深入、有实质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挂名”而已。3教师要对学生开设社会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在社会实践和目的、内容、形式、方法、技巧以及活动的组织、公共关系处理、活动总结、实践报告的写作等方面进行专题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着力提高“面”上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协助学生处理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赢得单位的理解与支持;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思想波动问题,做好情绪主导工作,指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实践锻炼。此外,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时要认真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且学校相关部门要对参与的教师进行考核,只有教师亲自参与,教师们才能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渗透这一思想;同时,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既是重视和保障又有实质性的作用,防止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三、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和计划

(一)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和良性运转,学校必须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联系,本着从学生锻炼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结合国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国情和政策,制定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相关政策,又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首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校外人文景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在拓宽丰富社会见识与经验的同时,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无形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最终思想得到升华,使之内化为人文精神。

其次,可以结合主席一系列讲话内容,如“两学一做”,制定考察方向或调查报告的选题指南,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并完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全校学生中宣讲。此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深刻地学习和认识党的方针政策,更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固他们的信仰和信念。

最后,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生应与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参观名优企业,参与社会服务,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或是假期兼职以个人或集体进行,从而可以提高专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四)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尤为重要。因此学校一是要实行社会实践合格证书制和学分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践育人的效果。4二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评估机制,学校应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进现进行严格考评,其考试成绩计入学籍档案,纳入学生德智体美综合测评体系,与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挂钩。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上述考评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虽然人文素质教育呼声日益增强,但是很多工科类高职高专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有的不够深入,有的经费不足,有的流于形式。社会实践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手段,特别是针对实践性较强的高职高专院校,他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工科类高职高专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同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

参考文献:

[1]戴F,陈国生《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园地,2008,(2)

[2]张连生,《高职高专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月

[3]桂署钦,《社会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理论之窗,2009,总期323期

[4]冯刚,《辅导员工作培训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注释:

1.张连生,《高职高专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月.

2.冯刚,《辅导员工作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P114

工科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虚化的应对

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一、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存在课时少、时间不固定、内容随意、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有些高校推行思想政治实践课暑期教学,这种安排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由于经费、管理、师资等环节的缺失,造成教学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1.教学内容任意,形式随心所欲,学校考核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理应在时间、资金、制度、基地等方面予以保障,并形成长效机制。然而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不重视,对此类型实践课更存在应付心理,使得实践课成为“三无”课程:无真正具体领导机构、无充足经费的保障、无健全的基地实施。加之实践课无具体考核监督、评估检撕妥芙崽岣叩幕制,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任课教师重理论课、轻实践课,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经验缺乏。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有限,“双师型”教师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理论和实践课教学双肩挑,由于课时、经费等无保证,“全心全意去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就成了一句口号。由于许多教师只重视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毫无积极性,也不愿意花过多精力提高实践水平,因此,所安排的实践教学主题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背景,布置、指导、评定实践教学的随意性极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制约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学生重理轻文,对与理工科实际脱节的实践课存在应付心理。理工科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学、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思想政治实践课内容又不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反差。而且学校从安全角度考虑,实践课大多被安排在校内或假期,这样局限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接触以及对社会的深入了解,结果使学生对此类课更加敷衍。

二、采取切合理工科学生实际的措施,提高和改善教学虚化的问题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构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构建,加大人力、资金投入,建立奖惩机制,组建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对“双肩挑”的教师加大业务指导。针对理工科高校学生思想、心理、专业等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层面上的融合,最终使学生学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从行动上深入社会生活。

2.完善教学考核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运用一切教学方法教出理工科思想政治实践课的特色。完善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它能调动起教师积极性,激发其运用一切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学内容符合理工科特点,满足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树立起责任感和时代意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

3.发挥理工科学生自身优势,强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的基本原则,注意挖掘专业教育本身蕴含的丰富人文教育资源。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才会得到提高。要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实践课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磨练意志、提高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工科实践论文篇4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5-03

200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了重大调整,确定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国家计划五年内调整为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比例各占 50%,计划十年内调整为专业型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培养总量的 70%,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起步于1997年,经历了试点培养、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三个阶段[1],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40个授权领域,200多家培养单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类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我国首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9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9年招收128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2015年招收57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比2009年增加3.5倍。作为石油行业院校,具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石油化学等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领域,承担着培养石油石化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为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努力打造专业学位教育品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生成为能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它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工程实践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与工学硕士在培养体系上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和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础薄弱,对于如何提高实践能力、达到预期培养目标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失衡,体系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学生入学第一年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课程也就成为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中介与桥梁。因此,课程设置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能否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3]。

经过多年发展,学术型研究生在课程教学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之初,石油学科的课程设置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思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严重缺乏。选修课程偏少。除政治、外语和专业基础课外,选修课程所占学分相对较少,有些领域选修课学分仅占学生总学分的1/4。

(二)“双导师”指导效果欠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直接指导者,在研究生各个环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采取“双导师制”,研究生不仅有校内导师指导还拥有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的校外导师指导。双导师的设定就是为了弥补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达到共同指导的目的。

石油学科聘请100余名企业专家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但是校外导师因对人才培养认识不足,而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较少。即使在企业实践基地,工程应用工作并未让研究生过多参与,甚至个别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实践能力培养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教育部《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届本科生要参与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对学校而言,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加,增幅较大,而实践教学平台数量与学生规模相比明显偏少。管理部门对已建立的实践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一是学校和企业相距较远,与企业沟通不够,从而对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掌握不及时。二是培养基地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实践方案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影响培养效果。

(四)毕业论文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学位论文的选题强调应用性、开发性和实践性,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所依托的课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但在学位论文完成阶段,很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研究生的相似,在工程实践方面涉及较少,并且与专业实践环节相脱节,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石油学科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的问题,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实际,构建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工程背景等方面为组成要素的培养体系,这些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撑,逐步形成以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学位论文为载体的培养体系(见图1)。

(一)发挥石油学科优势,构建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满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该意见强化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1.优化课程结构,广泛开设选修课。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知识结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科领域和专业的性质,制定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适当调整开设的专业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在选修课方面强调涵盖内容广,除开设油味浓的专业课外,还开设交叉课程,包含现代管理、技术经济、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知识面得到扩充。

2.改变教学模式,增设实训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石油学科改革教学模式,采取“授课”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校内实训课程,采取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地质工程领域开设“油气勘探地质综合技术实训”、“油藏地质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实训”和“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实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开设“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油气井工程设计及应用”、“采油采气工程设计实训”、“油田化学工程与应用”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的开设,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得到有机融合,培养研究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实践问题和掌握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指导

学校在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大力探索,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双导师”指导作用,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1.加大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遴选力度,包括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主要采取每两年对在岗导师和申请新增导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遴选。采取能上也能下的制度,对不符合当年遴选条件的导师实行停止招生。将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在企业科研项目较多的教师选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更加结合实际。

2.加强企业导师培训,充分发挥企业指导教师的作用。企业导师对行业工程应用方面深入了解,对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等知之甚少。通过对企业导师培训,明确包括授课、讲座、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导师职责,使导师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发展规律,激发企业导师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热情。

3.全面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石油主干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导师,应逐步提高校内导师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校内导师参与石油石化生产一线的生产实践,参与应用型课题研究,也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三)深化与石油石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构建综合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是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载体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发展,石油学科建成了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相互依托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见图2)。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是依托学校建设的,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或者校办企业,除了开设一般实验课程,校内实践基地还着力建设高仿真训练系统,加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产学研合作,学校逐步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等石油石化企业建立石油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近40个,包括企业实习基地、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

图2 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后,如何有效管理、最大化地发挥其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是目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协商成立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其全面负责培养基地的运行。管理委员会人员来自校企双方,通过定期协调、沟通和反馈,有效保障培养基地的运行。培养基地如果连续三年没接纳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或不具备培养条件或管理混乱,协议将取消。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基地参与到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中去,使研究生能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企业同时将大量的科研开发资金投入到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攻关,来自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内在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开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为完成高水平论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将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学位论文阶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应和专业实践阶段紧密结合。首先,论文开题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此时学生对生产实际、行业现状有了一定认识,可以结合专业实践内容,选定论文题目,边实践,边开展论文。其次,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工程背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是导师已立项以及准备立项的技术课题,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最后,审查专业实践完成情况。学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的,不能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需要重新参加专业实践环节等。评定研究生论文还应参考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综合评定论文成绩。

通过专业实践环节,明确生产实际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论文选题,在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的支撑下,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开展学位论文工作,最终由企业专家为主导,进行质量把关。通过这些学习环节的衔接,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目标。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石油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为其他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树立了典范。培养体系建设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研究生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03-19.

工科实践论文篇5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土木工程

1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中锻炼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最后教学环节,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指标[1,2]。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情况,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查阅文献、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工作的通知”[3]中指出:“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增强社会意识、加强科研训练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应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特色[4]。然而,目前众多高校中该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较大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存在问题并做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2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选题与实践脱节

选取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由于很多院校缺少与企业合作,校外实习基地难以结合实际工程,导致在选题过程中出现题目宽泛、针对性缺乏、选题偏离本专业知识或缺乏新意等现象。

2.2缺乏科学创新性

随着本科毕业生与指导教师比例的增加,指导教师名下的毕业生数量增多,以笔者院系为例,每位专业老师所带毕业生数量在7-15个,超过了高校毕业生培养和教学评估规定的5个要求,且教学大纲要求本科毕业以设计为主,科研论文不超过总数的10%。难以制定多元化创新课题,毕业论文基本上以“公式化”设计计算为主,内容较为单调和理论化,缺乏创新性,该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和满足国家对土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2.3学生的重视度不够、论文时间冲突,存在严重抄袭或造假现象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在第八学期开展,而大四是最忙碌的一年,很多学生同时参加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及工作招聘,与论文实验和撰写时间相冲突,使学生无法安心做论文。此外,一些学校流传着“只要找到工作,毕业论文都会通过;只要考研成功,毕业论文等级就是优”的说法,使学生心里轻视毕业论文,答辩前从网上下载往年学位论文、敷衍拼凑了事。

2.4缺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师生比的减少使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无法针对每位学生选题和完成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其次,青年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但缺乏一线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有效传递给学生;再者,在现有教师职称评定中,较注重教师科研成果,使教师重视项目申报和科研而忽视教学;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多应付学校各种形式检查和表格填写,难以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工科实践论文篇6

摘要:岩土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岩土本科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提高这一环节的质量,本文从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

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1.就业与考研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面临着找工作、考公务员、研究生复试等诸多问题。所以说学生本身主观上非常想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力求呈现高质量的设计成果。但现实情况迫使学生不得不压缩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2.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3.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培养等都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参考文献

[1]章广成.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1(1):163-164

[2]陈鹤鸣,汝一飞.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1):107-109

[3]杨艾玲等.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J].广州化工,2011,39(18):176-178

工科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目录学 现状 讨论 评论

[分类号]G257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目录学学科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目录学学科现状,是目录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目录学的定位、网络目录工作、目录学学科建设重点与方向等问题的讨论进行回顾综述,期盼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推进目录学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2 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目录学科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得尤为充分。目录学学科理论与实践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无论是忽视实践的理论,还是忽视理论的实践,都会阻碍目录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目录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主要观点如下: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说

2.1.1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一般而言,目录学学科理论,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目录学基础理论及书目工作实践理论。1998年,张洪元先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指出:当前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书目工作实践理论研究发展极不平衡,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丰富、完整、系统,“而书目工作实践理论的研究,不论是其深度还是广度都没有达到更进一步的高度”。“诸多原因造成书目工作实践理论研究不够,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无法充分体现”。目录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偏离”、“脱节”和“割裂”现象十分严重。张洪元先生提出的观点切中时弊,引起了目录学界人士广泛关注。

2.1.2 从“书目情报概念”升值、拔高中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书目情报的概念是赵继生先生1959年首先提出的,专家学者给它的定义是:“关于文献的知识与效用信息的集合”,并将它作为现代目录学研究的“基点”。一时间,国内目录学界开始“唯书目情报是瞻”,并发表了大量论文。

针对上述现象,1996年刘国华先生发表了《评书目情报》一文,1999年张洪元先生发表《关于目录学研究的一点想法》一文,2001年6月,乔好勤、李锦南两先生发表《当代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文,均对“书目情报概念急骤升值、拔高”提出激烈批评。他们认为:①现行的书目情报理论研究大都缺乏对书目情报实践的总结,是在按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构筑着理想化的理论框架,理论与实践割裂非常严重,有“纯理论化的趋势”;②“在目录学这支研究队伍中,理论研究热超过了对方法技术的研究,某些理论(指书目情报理论)的阐释越拔越高,拔高岂能不脱离实际”。这些评论对张洪元先生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巨大脱节”和“严重割裂”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2.1.3 从当代目录学工作实践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的采、分、编、流等工作大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目录工作实践活动进入到网络信息目录控制的新阶段,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乔好勤、李锦南两先生纵观今天理论研究和目录工作实践的现状,从理论与实践应对关系的角度提出:当前目录学理论研究还没有找准自己的实践。与实践“脱节”的目录学,不是实践落后于理论,而是理论落后于实践。

2.2 目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新概念:“目录学科学研究实践”

2005年,刘国华先生等发表了《谈谈目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文,提出:“今天的目录学,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职能,或指导一个特定领域的实践,而没有一种对多种领域的实践都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多功能理论”。为此,他们郑重地提出了“目录学科学研究实践”这一概念,并据此提出:“目录学基础理论将认真地解释目录学、文摘学、索引学、图书馆目录学、档案目录学、文献分类学、情报检索语言学、文献检索学、计算机文献检索学、工具书学等”以及现在提出的“网络信息目录工作及其检索工具学”等概念。

2.3 小 结

目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研究应该与实践紧密相连。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录学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

张洪元先生提出了“先进的理论和落后的实践”“巨大脱节”等命题,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其基础理论与实践理论研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正是目录学理论研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而乔好勤、李锦南两先生所提出的“理论落后于实践”中的“理论”,笔者认为指的应该是指导书目工作实践的理论,正是它落后于实践。

对“书目情报”概念的迅速升值、拔高是目录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表现之一。理论来源于实践,缺乏对书目情报实践的总结而提出的“书目情报理论”是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构筑着的理想化的理论,笔者认同“书目情报理论是一个从本本到本本的概念”。

刘国华先生等提出的“目录学科学研究实践”概念,实际上是他们在传统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多种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概念,它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3 目录学学科定位问题

这里所说的定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关于目录学研究及发展水平的定位;二是关于目录学学科性质的定位。找准定位是目录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对目录学学科性质及其发展水平的定位,学界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高调”论成就:“强大”论居于主导地位

2000年,有学者在评论书目情报理论和目录学的成绩时,称(书目情报理论)“这无疑是近20年来我国目录学研究最大的成就之一”。

2001年,彭斐章等先生提出:“我国目录学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并提出了中国目录学“强大”这样一个崭新的目录学现状理论问题。其基本内容为:书目情报理论是传统书目工作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新思想,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目录学理论的彻底革命,结束了国外目录学以具体书目成果为核心的历史。这一成果的引进同样也结束了国内以具体的目录成果为核心的历史。正因为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目录学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围绕这个“极高水平”概念――在2001年前后,关于今天目录学水平、成就的评价与讨论中,充满了“最高水平”、“最新理论”、“伟大变革”之类的评价。这种“最”、“极”之类的极端评价,甚至在比较权威的《目录学》(修订版)中也存在:“以书目情报为现代目

录学的研究基点既是对20世纪目录学的一个最深入的总结,同时又为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关于目录学研究对象的讨论……可以说是20世纪目录学理论研究的最突出成就”。

3.2 “低调”说现实:“辅助”说显现“众家之言”

与上述观点相悖,2001年春,北京大学孟昭晋先生提出:“出版业、情报研究行业的活动方式及成果与目录学无疑有一定关系。但术业有专攻。仅提要的写作,就有相当的研究天地,遑论‘小序’之类。‘拣进筐里都是菜’的逻辑于学科、教育发展不利。目录学要警惕‘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我至今恪守着文献单元与知识单元这一目录学与情报学对象区分的界线”。他对目录学发展现状的评价持一种比较冷静、保守、低调的态度。

南开大学的徐建华教授在谈到目录学的地位时说,“目录学从开始出现直到现在,就一直是一门应用性较强、并始终处于学术辅助地位的学科。在古代,它辅助于经学、史学的研究;在现代,它辅助于文献信息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学术特质不断显露并日益明晰起来。更为严峻的是,无论是现代目录学理论,还是目录工作、目录服务的方法和技能,都已很难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或者说,很难独立于当代学术之林了”。他同时认为,目录学(包括书目情报服务)的最终发展,除了完善自身之外,剩下的大概只能是帮助其他学科工作者提高一些所谓目录意识,或干脆改称信息意识,给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技能,为现代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开展一些辅的“初始化”工作。

3.3 “积极”谈前景:“作为”说展现潜在优势

关于目录学的发展前景,北京大学王锦贵先生在2005年提出,“目录学在21世纪仍然大有作为,目录学是科学文化事业日益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产物。21世纪是人类文明空前发展的时代,事实必将证明,也应该是目录学大有作为的时代”。他认为,书目情报服务是目录学作用于社会的基本功能。只要充分发挥出“书目情报服务”的社会功能,目录学就会得到社会认可,就能够在学术界牢牢地站稳脚跟。信息时代的特征和信息时代的基本需求也决定了目录学的大有作为。在信息时代,目录学迄今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新时代里应扮演的角色。也可以说,“在当今的计算机和网络世界中,目录学还没有令人信服的上乘表现,但是这并不妨碍目录学今后有所作为”。

3.4 小 结

笔者认为,对今天目录学水平、成就的评价和定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4.1 要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目录学 要科学、客观地评价目录学发展现状及其学科定位,必须考察目录学的相关学科及其评价,特别是要考察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及其评价。包括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在内的学科,其实都还是处在发展中的、不够成熟完善的学科。如有人认为:“图书馆学的科学化至今还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过程中理性精神匮乏”。某些新理论、“新学科的生成不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动力,而是研究者个人的随意”。这类评价基本上也适用于目录学。

3.4.2 要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看待目录学 目录学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是与文献的产生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文献,就有相应的目录工作、目录工具(检索工具),也就有相应的目录学。在今天,既有以读者的文献检索需求为对象的文献检索学、网络信息检索学,有以图书馆编目为对象的图书馆编目(学),有以档案馆编目为对象的档案目录学,也有以研究目录编制中检索词表的制定的图书分类法学、检索语言学等。只有把这些学说综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目录学。仅仅把书目情报理论认为是唯一的目录学,其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

3.4.3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目录学学科现状、成绩的评价需要实事求是,需要科学、认真、严肃的态度。任何不切实际的“拔高”都是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越来越强”以及“最”和“极”等用词,对学科探索不利。

3.4.4 目录学学科地位的定位 笔者认同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观点:目录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并始终处于学术辅助地位的学科。”但是,目录服务的社会功能和信息时代的基本需求,决定了这门学科必将有光明的前途。

4 目录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方向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目录学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目录学危机的讨论。在目录学危机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目录学的“突破口”问题,即在危机与困境中,选择目录学的突破口、选择目录学新的学科建设重点与方向问题。

4.1 目录学应用理论重点说

在涉及目录学的学科建设重点与方向方面,占主流派地位的学人十分注重目录学应用理论研究,提出了“应用问题仍是目录学研究领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的观点,这些看法,实际上就是认为目录学基础理论已经比较完善,而目录学应用理论不完善,并认为书目情报理论就是目录学应用理论,把它作为目录学摆脱危机与困境的灵丹妙药。这种意见一直受到圈内人的重视,并就此开展了较多的讨论。

此外,乔好勤、李锦南两先生提出了“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无疑是重要的”观点,也非常难得。但是,究竟如何重要?如何开展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他们二人的文章涉及的不多。

4.2 目录学基础理论重点说

刘国华先生一直主张开展比较系统、全面的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建设目录学基础理论体系。1997年,他出版了《书目控制与书目学》一书,舍去了目录方法部分,提出了目录学基础理论的一种具体模式。后来,他还进一步地解释了目录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以目录学基础理论这一门学科‘为中心来研究目录学’一开展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他认为这是中国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次变革’或‘伟大变革’和进步。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加强以‘网络信息目录工作及其检索工具’理论和文献检索理论为代表――为‘表现形态’的目录学应用理论的研究,使目录学表现出更大的‘开放性’、‘社会性’与‘适应性’。

4.3 网络目录学与数字目录学概念

2001年,乔好勤、李锦南两位先生提出:“目录工作实践活动已进入网络信息目录控制的新阶段”,“目录学研究的重点应该尽快转移到网络信息目录工作及其检索工具上来”,并首次提出了“网络目录学”、“网络信息目录学”的概念。

2005年,柯平先生则提出“数字目录学”的概念。他认为,“这一理论(书目情报理论――笔者注)确立了目录学的基点”,“建立了以书目情报理论为基础的文献目录学体系,加强了目录学与情报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实际上,他承认我国目录学进行了一次

情报化改造――笔者注);并认为,“在以书目情报为基点的文献目录学的突破中,目录学研究和书目工作的信息化推动着新目录学――数字目录学的诞生”。他还提出:“数字目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领域: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等”。但在这个设想中的框架,还有待艰苦的实施与实践的检验。

4.4 小 结

综上所述,对目录学学科建设重点与方向问题,主要有“目录学应用理论重点说”、“目录学基础理论重点说”和“网络目录学与数字目录学重点说”三种主要观点。

笔者认为,乔好勤、李锦南两位先生提出的“网络目录学”与“网络目录工作实践”,无疑今天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新领域。他们比较及时地提出了目录学学科建设新的重点。近几年,学界关于网络书目工作方面的研究明显增多,笔者在检索中,通过篇名或关键词途径用“网络”和“书目”进行逻辑与组配检索,结果有340多篇文章,大多都是对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主要讨论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各种途径、方法、技术等,说明学界已经开始重视对网络目录学及其新技术的研究。

虽然今天的网络目录工作实践比较活跃,但是,要在短时期内形成网络目录学或网络目录学理论、数字目录学等,恐怕还有一定的困难。此外,目录学理论(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不是要简单的代替新技术研究,而是应该根据新技术、新情况去补充、修改原来的理论并建设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

今天,究竟应该以“目录学应用理论”还是以“目录学基础理论”或“网络目录学”、“数字目录学”等为中心、突破口来开展目录学理论建设?对于学科建设方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开展讨论甚至争论的文章并不多,说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5 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大大加快了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进程,也极大地改变了信息服务的环境。

工科实践论文篇8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部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 (9):56-59.

工科实践论文篇9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

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

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

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

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

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

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

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

资料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09)。

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

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3.

[2]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4.

[3]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0.

[4]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5.

[5]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

[6]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3.

[7]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5.

[8]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

工科实践论文篇10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事实上,茅以升给人更多的印象是“桥梁专家”,但凭着丰富的求学经历以及多年在教育岗位上的实战演练,茅以升拥有一套特色鲜明的工程教育思想和理念,尤其见诸于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茅以升既接受过传统私塾教育,也接受过近代高等工程教育(15岁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随后又接受美式工程教育(先后在康奈尔大学以及卡耐基理工学院求学)。学成归来之后,茅以升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并在多所大学任教并担任要职,从而奠定了他融东西方工程教育思念为一体的“习而学”工程教育思想。

(一)独特经历:跨界于工程与教育之间

茅以升在工程建设与工程教育之间来回穿梭,既是工程教育家,又是桥梁建设专家,这在今天这样的两栖专家也不多见。1921年,受恩师罗忠忱教授之邀,回国到母校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副主任兼总务主任。于1921年、1926年、1938年、1950年四度出任母校唐山交通大学校长或副校长。曾任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华北交通学院组成的中国交通大学校长。他在任校长期间,对校务管理、教学体制,课程设施作过重大改进,使学校出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深受师生的拥护与爱戴。1933年至1937年,任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的成就。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众多技术难题。

(二)独具慧眼:照搬美苏经验不可取

茅以升的丰富求学经历和辩证思维使他在如何处理国外办学经验的本土化问题上显得格外审慎。1950年,茅以升就撰文指出:“我们过去的工程教育,多半是抄袭美国制度的,我们过去办理不善的种种缺点(如同依赖性,盲目性,投机性),在美国一般的好的工学院里,是不存在的。然则我们纵然办得极好,而不从制度上、内容里去研究改革,其结果还不是和美国的工学院差不多吗”[1]?茅以升对这种照搬美式工程教育的做法表示了担心。在五十年代政治大背景下,苏联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有着不可抵抗的吸引力。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苏联工程教育模式的感性的崇拜时,茅以升做了理性思考,他充分注意到国情的不同,提出不能照搬苏联经验。他做了深入的分析,如中国大学生是高中毕业程度,比苏联的十年制多一两年(如数学里,我们学生是读过解析几何的);而苏联十年制学生,已知理论联系实际了,并有操作实习,而我们是没有的;同时,苏联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学生在未入高等学校之前,已经有了工程的认识和气息,而我们是没有的[1]。反映了茅以升力图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

(三)独到见解:回归工程实践的“习而学”模式

对当时工程教育的观察和充分的思考后,茅以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工程教育的各种弊端:一是理论与实际脱节;二是通才与专才脱节;三是科学与生产脱节;四是对于学生入学的要求,是重“质”不重“量”;五对于学生毕业的条件,是一切分数及格,而这分数,极大多数是指理论的课程[1]。种种弊端无疑将矛头指向了工程教育的理论传授与工程实际的脱节。基于此,茅以升创造性地提出了截然不同于旧时教育模式的习而学教育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一模式旨在改变传统的“学而时习之”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次序上有个“大翻身”,实现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的回归,促使工程教育遵循着“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再到“感性知识”螺旋式发展的教育规律,以期达到“理论与实际”、“科学与生产”、“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二、茅以升“习而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茅以升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习而学”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工程教育观,其思想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针对性。茅以升的工程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最早见诸于1926年发表的《工程教育之研究》,随后又撰写《教育的解放》、《习而学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的方针与方法》、《实行先习而后学的教育制度》、《工程教育中的学习问题》、《科学与技术》等文章。历史证明,茅以升“习而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丰富的,其高等工程的教育理念和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学而习”与“习而学”的理性思考

过去的工程教育,是先学而后习。所谓“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知而后行”,这种“唯理论至上”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工程实际的严重脱节,科学与生产实际的严重脱节。茅以升认为这种教育方式颠倒了“学”与“习”的次序,“致知在格物”而不是“致知格物”,忽略了这个“在”字就容易导致将“致知”与“格物”的重要性错位。所以他主张一种颠覆旧教育体制的“习而学”的教育模式,先让学生“知其然”,再让其“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科学与生产、学校与工厂的理想结合。茅以升指出:“先习后学,便是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习后学是先读专业理论,后读‘基本’理论”[1];“先习后学,是将理论来贯串实践,实践如是‘串’,理论便是‘贯’,当然是先有了串再去贯”[1];“先习后学,并非不学。相反的,先有了实际经验,再学高深理论,这理论的了解,将是格外的透彻和巩固,因而学生也更有创造力”[1];“先学而后习,是为了获得最全面的知识”[1];“先习而后学所需的时间,和现在先学后习,是相同的”[1];“先习后学,需要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有彼此呼应,由浅而深的步骤,因为实践必须要有规律,有层次,于是理论也跟着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知识”[1]。茅以升对“习”与“学”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无论是“学而习”还是“习而学”都不能顾此失彼,即使是“习而学”也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习而学”模式充分解答了“习”与“学”孰先孰后的问题。依据对教育规律的观察,茅以升认为工程教育尤其需要注重从“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的认识路径,先“习”后“学”,先“格”后“致”。事实上这种理念同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做中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培养学生兴趣,从感性知识入手,启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呼应。

(二)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习而学”并进

茅以升在评价过去工程教育的特性曾指出当时的“填鸭式”的教育有空谈理论而好高骛远的危险。于是在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习而学”模式设计的基础上,他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理论挖掘和实践探索。茅以升一直秉持“博闻强记,窦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治学经验,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限于“授业”,也要注重“传道”和“解惑”,即使“授业”,也不能把学生简单当作“受体”,而在教学中采用灌注式教学方法[2]。由此,他主张一种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为“以考先生来考学生”,即让学生提问题由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教师答不出,就给这个学生以满分,如果你提不出问题,那么就请你回答后面同学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提的问题的水平、深度打分数,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打分数[2]。所谓“好问为求学捷径”,“考先生以考学生”形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一方面通过提问题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意识,并可根据问题的质量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老师教学质量的考察,不仅如此,学生所提问题对教师有时候也是一种启发,成为老师的研究课题。比如茅以升曾回忆说当年某学生提问“什么是力?”,自己深感不能清楚解释这个已成共识的力的概念,由此茅以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文《力学基本概念应当是能而非力》,并试图拟定一本“能学”的教科书。“考先生以考学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很多时候“无心插柳”比“有心栽花”显得更为重要,“大科学家出题目,小科学家做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习而学”贯穿于高等工程教育全过程

茅以升曾比喻,与其要四年才能爬一座大山,何不改成四年爬四座小山。他把高等工程教育学习内容按学年分成四阶段,每一学年所学知识是完整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在任一学年选择就业,形成就业梯度。比如,为了训练桥梁工程师,建立桥梁工程系,招收高中毕业生于秋季及春季入学:第一年级新生先在造桥工地,实习半年,后在桥梁工厂,实习半年。同时实习测量、地质、工程材料、石工等课程。晚间阅读课本(包括政治课及劳动法令等),练习绘图。第二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与桥梁有直接关系的理论课程,如结构学、基础学、河工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等。后半年在现场实习木桥、钢桥的施工方法,运用器材,管理人工等技术,同时实习测量、地质、材料等课程。晚间阅书及绘图。第三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较为基本的理论课程,如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土壤力学、水力学及电机、机械、冶金等工程。后半年,在现场实习较为负责的施工、管理及设计等项目,同时实习测量、房屋建筑等课程,晚间阅书及绘图。第四年级,全年在校学习,读基本科学如微积分、物理、化学、机械学、高等数学、高等力学、经济学等课程,并在实验室做材料试验、水力试验等[1]。可以发现“习而学”贯穿于工程教育的全过程,不断的“习”、“学”反复,不断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不断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再到感性认识的螺旋式发展,学生也往返于现场与课室之间。同时,茅以升还设计了弹性化的学制管理,即在每一学年结束后都可以选择就业,拿桥梁工程系来说,第一学年学成之后可在实习处当桥梁工程的工人或领班工人,第二学年后则可任监工员或技师,第三学年后则可任助理工务员,第四学年毕业后则可任正式的桥梁工务员,以后按级升任工程师。这种学制管理不但可以灵活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可以达到妥善配置的功能,学生也可以从工程实践中发觉自己是否需要继续接受理论知识,达到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理性契合。

三、茅以升“习而学”模式对当代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茅以升的“习而学”工程教育模式是基于“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对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的重构,充分把握了工程教育的特点,将实践教学置于理论教学之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交替反复,从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得到彰显。这个模式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着不可比拟的前瞻性与针对性,但是正如茅以升所说这不是小修小补,这是几近于颠覆式的改革,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总是会被人贴上乌托邦的标签,因而“习而学”模式并未在大范围内推广。今天,高等工程教育的学术化和理论化倾向依然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习而学”模式的精神内核能给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带来诸多启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永恒主题

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知”“行”之辩;教育学上有课程中心论与活动中心论的分野,前者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为代表,后者以杜威的“做中学”为代表;就工程教育来讲,经历着技术时期到科学时期乃至到现在的工程时期的转型,沿袭着“行”主导到“知”主导到“知行结合”的路径。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高等工程教育永恒的话题,而几乎任何类型的教育会受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诟病,工程教育因其特性自然处在这种批评的风口浪尖。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曾指出工程教育的“学术化”倾向形成了“课题训练”的偏软现象,硬的实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内容逐渐减少,软的虚拟性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增加[3]。当年茅以升针对如此困境提出的习而学模式,在今天看来,至少有助于我们形成两点认识。一是以工程实际为主轴贯穿工程教育全过程。无论是90年代初MIT提倡的“回归工程实践”还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CDIO模式,都强调工程教育回归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工程教育只有以实践教育为基点才是有效的工程教育。二是似可接受的实践先行观念。既然以实践教学为主轴,但是不能忽视理论教学应取得共识,那么究竟是理论教学先行还是实践教学先行?“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模式一大亮点就是先“习”而后“学”,实践先行,理论跟进。“知其然”有助于“知其所以然”的论证逻辑似乎有足够的说服力。当代高等工程教育者也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因此,关键是切实推进实践教学才是真命题。如构建工程实践平台。一方面校内要及时匹配基本的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设计院;另一方面在校外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开发。同时,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茅以升就曾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自身缺乏“工程训练”表示担忧,试问一个没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何以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同等意义的命题。德国工科大学的教授一般都在企业中有十年以上的经历,而且有学术著作[3]。即在德国要成为一名工程教育者,首先必须是一名工程师或者与工程相关的工作者。

(二)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时代要求

茅以升对科学与技术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说:“科学是看不见的,是用文字、图画和数字符号表达出来的。技术是从实际工作的效果上看出来的,是从生产任务的完成表达出来的。科学的形成要经技术的检验,技术的形成要有科学的根据”[4]。归而总之,科学是理论,技术是经验,中国一直重视技术传统,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的提炼。茅以升认为技术即是实践的判断无可厚非。但在今天高等工程教育的特殊语境下,虽然科学理论课程表征着科学,但技术课程并不一定表征着技术。现在的课程有科学理论课程(如微积分、材料力学)与技术课程(如桥梁建造)之分,只是技术课程更注重实际操作演练,但是既为课程,就有理论色彩,就有脱离实际的潜在危险。技术教育部分表征着技术,并部分表征着科学。所以,高等工程教育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充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科学与技术的相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高等工程教育应对此趋势做出回应。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进程,交叉科学、横断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传统的学科划分,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上许多新兴问题的解决,需要拓宽工程教育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5]。茅以升当年也提倡任务带学科的学科系统化,以任务为先,然后学科化[1]。因此,各工程院校应成立更多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加强学科交叉,注重工程系统观念的养成。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网络的覆盖面给远程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了可能,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全球合作添加了重要砝码。同时,网络的易操作性为高等工程的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利用这样的技术契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可以充分借鉴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经验,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呼唤

茅以升曾对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通才”与“专才”有过深刻的思考,“我们高等工程教育的方针,应当培养专门性的工程师,亦即是应和苏联一样,造就高度的熟练专家。但应同时给他全面的启发知识,作为他扩充塔基的工具”[4]。茅以升的“通才”与“专才”之辨已充分注意到高等工程教育在给予学生专业的科学知识之外,还应当致力于人文素养和相关能力的培养。茅以升在做科研的同时,也编写大量科普作品,并针对当时的教材缺乏人文细节表示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