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冲突与协调

时间:2022-02-26 03:38:53

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冲突与协调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表达意见的方式。由于其互动性和即时性,质量和共享的特点,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地位被削弱。也使网络舆论能在面对各种事件时快速发酵与传播。文章在分析2017年引起舆论热议的10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发现司法案件在面对舆情时大致有积极应对型和司法让步型。互联网舆论不应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网络舆论;舆论监督;司法审判

1问题提出

早在1997年,张金柱交通事故案就将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纳入了公众的视野。早期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勇案和孙志刚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其互动性和即时性,群众性和共享性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舆论传播的模式。弱化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地位,强化了公众对于各类事件的参与感,成为了网民能够随时公开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是保障自身权益,参与司法案件,进行司监法督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以近几年引起热议的10个典型案例为样本,从司法回应的现状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寻求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良性互动。

2司法对网络舆论回应分析

从表1当中可以发现,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表现为大致以下几类:1)坚守立场型。江歌案、于欢案、携程亲子园虐童案都属于此类型,虽然大众对于惩罚刘鑫的呼声很高,但如今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如此行为应当受罚,因此法律并不会对刘鑫进行任何裁决与审判,而凶手陈世峰是在日本被捕宣判,尽管当时征集了450万的死刑请愿,但最终法律坚守立场,陈世峰被判有期徒刑20年。引起了国内一片哗然,也有媒体称“正义没有到来”。在这类案件中,司法机关没有向网络舆论及社会各界的压力低头,网络舆论不是司法的操纵者,法官也不是舆论的木偶,司法审判始终遵循法律法规,对于案件的最终审判也是根据还原事实和充足的证据来认定的,保证了司法的公正和独立。2)积极回应型。在红黄蓝虐童案、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当中,司法面对舆论时都积极回应。红黄蓝虐童案最初激起了民愤,但案件也迷雾重重,随着司法的积极回应,官方信息的逐步公开,舆论也从一开始喊打喊杀的愤怒逐渐转为观望、保持理智、中立的倾向。在红黄蓝事件的回应中,官方的权威得到了一定体现,部分网友也选择了相信官方的信息。徐玉玉案件在网络曝光发酵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山东省公安厅通报,要求山东省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受立案机制,接到电信诈骗警情和群众报案,要第一时间录入信息,使群众清楚的看见了司法的态度,了解案情的进展。这类案件中,舆论监督对司法案件的进程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而司法正面积极的回应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形象,维护了司法的权威。3)逃避回应型。以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为代表,天津赵春华以摆设射击摊位谋生,2016年12月27日,却因摆摊使用的“玩具枪”被警方抓获,并因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2016年12月29日,澎湃新闻报道此案,引发舆论聚焦。公众一致认为如此判刑有违道德常理,且对于仿真枪的鉴定标准持怀疑态度,而赵春华又非主观故意行为,也没有构成任何社会危害,不应该达到定刑的程度。在舆论的压力下,2017年1月26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赵春华的各种情节,对其量刑依法予以改判。遂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上诉人赵春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案件最终以缓刑收尾可以看出在案件审理时,司法机关即考虑到法律事实,又要兼顾舆论压力,最终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收尾。赵春华案件其主体地位代表了大多数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许这在司法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却给社会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也许在社会转型期,司法审判有时候不得不“息事宁人”,以此来协调法律的正义与公众的正义。

3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协调

不论是对于常规案件或者社会案件的审理中,法院都应当遵从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但是对于社会案件而言,许多网民的发言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理、道德,有极大的个人情绪和立场在里面,主观色彩强烈。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1)加强舆论监督道德建设。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和网络舆论的匿名性等因素,使网络舆论也逐渐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舆论道德建设,是关键的一步。尽管各类新媒体平台都实行了后台实名制,但是网络上任然会充斥大量恶意、虚假的信息和言论,对于这种情况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惩罚力度,以免扰乱舆论环境,阻碍舆论监督。社会大众看热闹、随大流、跟风等心理也会导致对信息的真假不加辨别,长此以往,政府机关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2)增强媒体“把关人”角色。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真实性、客观性等原则,但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受到挑战,信息“把关人”的概念逐渐模糊。一些自媒体为了蹭热点、涨流量,破坏新闻报道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刻意夸大一方面或者缩小一方面,责任感淡薄,操控舆论导向,破坏舆论环境。传统媒体应当在新媒体平台上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增强“把关人”角色,做好信息过滤,同时也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而自媒体也应当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不要被流量带来的利益诱惑,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其行为。通过媒体与法律的相互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3)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目标和要求,从热点社会案件的网络舆论当中不难看见,许多民众对于法律法规依然不够了解,这里面也包括不少高学历的青年。因此,要加大普法宣传,培养法律意识,使广大网民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让人民在事实和依法的基础上了解最基本的司法原则。让民众相信司法机关的监督,不是对司法进行道德绑架、舆论绑架,而是对司法进行合理、积极的推进作用,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司法审判的公正。

参考文献

[1]降滃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与形式审判关系的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6.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BernardC,Hennessy.PublicOpinion[M].Belomont,Ca.: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1985:8.

[4]付晓晓.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5]崔永东.法律监督问题初探[J].法制研究,2012(2):36.

[6]孙旭培.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同舟共进,2007(7):18-2.

[7]李缨,庹继光.促进我国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的思考[J].新闻知识,2007(3):49-50.

作者:张荔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