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网络谣言传播及治理措施

时间:2022-07-27 03:12:28

司法网络谣言传播及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司法谣言借助这些平台迅速扩散和演变,使得司法谣言的传播变得更加具有不可控性,给司法谣言治理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司法网络谣言相较于传统司法谣言来说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缺乏真实性、易引发共鸣的特点,造成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急剧下降、司法谣言严重泛滥的后果。因此,司法网络谣言的治理迫在眉睫,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和治理。必须允许言论自由,加快完善辟谣措施;加快普法宣传,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做好信息把关,提升媒体职业道德。

[关键词]司法网络谣言;传播;原因;治理

在任何社会中,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个屏障,是一个社会稳定运行的强大的后盾,司法公正为社会公众提供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因此网民更加热切地关注着司法权力的运行和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多参与监督司法权力机关的机会。但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匿名性、广泛性等特点,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司法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新的温床。伴随着司法不公、以权代法现象的发生,网民逐渐对司法谣言失去应有的判断力,进而导致对司法机关产生不信任感以及对司法谣言进行二次传播,严重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一、司法网络谣言及其特点

(一)谣言及司法谣言。谣言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具体是指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意愿,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基本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①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谣言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司法谣言不断地涌现,并且呈现快速蔓延、歪曲夸大的趋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需要更多的重视。司法网络谣言是谣言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造谣者利用互联网这一渠道去传播针对司法机关或司法案件的一系列未经证实的言论。造谣者通过利用网民对少数司法不公现象的不满和仇富仇官的心理,在网上肆意散布司法谣言,此时网民极易失去理性判断,轻信谣言,进行大量转发或评论,掀起一股司法舆论的浪潮,加剧民众与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等的矛盾,如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辟谣的话,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会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我国司法进程的健康发展。(二)司法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1.传播速度快捷,影响范围广泛。传统谣言一般在人群中通过口头传播,其影响范围较小。而网络谣言的电子传播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谣言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几何式的增长,甚至演化成规模庞大、跨越国界的谣言。②因此,司法谣言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会呈现加速蔓延趋势。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快捷性、实时性,所以司法谣言一经网络传播,必然比传统的传播路径快速。并且随着“两微一端”的发展,谣言传播的平台更加简单快捷,易于操作。造谣者在网上发送谣言,再经由个别网络“大V”从各大热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传播,势必引起大批网民转发和评论,甚至将谣言从线上传播转到线下传播,形成了多渠道传播,影响的范围和涉及的群体十分广泛。2.严重偏离事实,缺乏逻辑常识。司法谣言是跟司法案件和司法机关紧密相连的,造谣者通过编造谣言来中伤司法机关和执法官员,但由于造谣者缺乏法律常识往往严重偏离事实。从表面上来看,司法谣言里清楚地说明了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案发经过,不过仔细分析,却是漏洞百出,缺乏法律常识。例如李芊非法行医案就是典型的例子。2014年6月27日,造谣者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名为“李芊非法行医案”的网帖。但他在网帖中提及的南京雨花台区法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师李芊后经证实均不存在,是虚构的。造谣的原因是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对医生约束多、权益少,医生紧急情况下的救助行为难以得到法律保障,对此心存不满而编造谣言。3.极易引发共鸣,激起舆论震荡。由于网民长期形成的仇富仇官的心理以及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感,造谣者在互联网司法谣言之后,网民大多是不去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的,而是凭着第一感觉去判断。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极易导致成见。①所以无论司法谣言的真实与否,一旦涉及官二代、富二代等群体,网民一律自动将其划入真实事件中,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来做出判断,认定该事件就是官员、富人的过错,随后大量的转发和评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在官方辟谣之后,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网民并不一定接受官方的辟谣。一旦某些公众号为了盈利,再次炒作营销此类事件,网民的第一反应还是相信谣言,此时舆论进一步地扩散和震荡,不会停止,反而有加大增强的趋势,加深网民对此类事件的固有成见。

二、司法谣言产生、传播的原因

(一)技术变革加快,信息监管难度加大。首先,从互联网本身来说,它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尤其是近年来手机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信息能够随时随地地、分享,信息传播呈现快速化、碎片化、短期化特点,所以这给司法谣言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平台。其次,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更加高速、快捷,但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现有的网络监管技术不到位,不能及时查找谣言出处,而司法网络谣言传播出来之后呈几何倍数的扩散趋势,等官方和政府出来辟谣已经为时已晚,这就给及时辟谣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二)存在刻板印象,网民法律概念模糊。从网民方面来说:首先,网民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如法院以及法院院长存在刻板印象。“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民众缺乏安全感,仇官仇富的社会心理和猜疑、恐慌、焦虑和不满等负面情绪随之加深,如果这种社会心理和情绪找不到理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的渠道加以释放,就有可能会通过谣言等形式来发泄。”②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不作为只会导致公众对司法权力机关极度不信任,网民的头脑中产生了司法机关不公正、不权威和只为官员和富人说话的刻板印象。所以只要有关司法的谣言一出,网民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它就是真的,并且通过传播谣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其次,网民对法律概念比较模糊,对一些谣言背后的真相和事实是不清晰的。一则司法谣言传出来后,与此相关的人物、事件和法院、办案人员以及办案程序都有提及,一般稍有法律常识的公众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而对于法律知识欠缺的网民来说则是比较困难的。例如李××案中就谣传李××的76人律师团领队、法律大学教授对媒体表示,李××因第一个与被害女子发生性关系,不构成轮奸罪,只是以判罚较轻的强奸罪批捕。而实际上最高法明确指出我国没有轮奸罪,只有强奸罪。而针对“76人律师团领队”,一个被告人只能有两个辩护人,即使有76人,法庭也坐不下。另外,中国没有一所大学叫法律大学。这些严重脱离法律常识,但网友还是全部相信了,纷纷表达对司法审判的极度不满。(三)出现执法不公,法律规制不够健全。从执法者方面来说:首先,为了尽早断案,国内逐渐出现一些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司法审判不够公开、透明,甚至有所隐瞒,造成一些冤假错案,法院和检察官互相推诿责任,不愿承担,公众也逐渐地失去了对法院、检察官的信任,严重降低了司法公信力。震惊国内的聂树斌案时隔21年后才得到平反,而当时所在的河北省高院在疑点重重,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却对聂树斌处以枪决,造成了一起惨案。事情败露后频频遮掩真相,拒不承认自己的错判,而涉及此案的判案人员也多次阻挠案件平反。这些行为都进一步地摧毁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其次,与网络谣言相关的法律不完善、不健全,对司法谣言没有进行定量、定性地界定,造谣者所受到的惩罚较轻。所以对造谣者来说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最终导致谣言四起。南京李芊行医案中的造谣者的这则帖子加剧了医患关系矛盾,污蔑了法院,对社会舆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事后却仅仅受到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显然这个惩罚力度是不够的,助长了造谣的风气。所以时隔一段时间之后,仍有不少涉及该谣言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天涯社团、知乎等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掀起新的舆论浪潮。(四)缺乏职业道德,媒体信息把关不严。从媒体方面来说:首先,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抢占头版头条,传播虚假信息,给谣言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媒体行业甚至主流媒体对信息监管不到位,跟风报道,没有做好信息把关的作用,不经核实肆意转发,导致公众不再信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大师库尔特•勒温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守门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把关人或称守门人,是在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①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提供了发表异见的平台和渠道,但是网络媒体却没有因为传播能力的增强而变得谨慎负责。尤其主流媒体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任何有关司法的谣言没有做好把关,传播出去都将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一方面,网民因为信任主流媒体而相信司法谣言;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传播司法谣言的同时又进行辟谣来推翻自己转发的谣言,导致网民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也降低了网友的信任度。2013年2月23日《新京报》在“李某江之子等5人涉嫌轮奸被刑拘”一文的报道中写道:“据知情人透露,被拘留的李某今年17岁,正是李某江之子。被害女子非京籍,十七八岁。”此报道一出,其中“被害女子十七八岁”的谣言很快被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在媒体引用《新京报》的虚假谣言的报道下,舆论掀起了第一波谴责李某江之子及李某江家人的狂潮。攻击的核心是强奸了“未成年少女”的虚假事实。经过公检法在案发后长时间的调查,证实该女子是23岁的陪酒女,与报道中的年龄不相符。

三、治理对策

(一)允许言论自由,加快完善辟谣措施。“言论表达具有完善自我、发现真理、促进科技、文化进步,以及促进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价值。言论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其限制问题需要小心翼翼地对待。基于保护其他利益的考虑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时,必须适度,不能根本性地限制言论自由。”②这也就是说网络异见是网民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也是网民逐渐了解事实的过程,相关部门不应阻碍和限制网民表达意见的渠道。在司法谣言传播出来之后,要让网民自由地进行讨论和分析,不采用禁言、删帖的传统手段,这样能让网民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提高自己对谣言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且专业的司法辟谣部门还可以就网民的疑点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与网友进行沟通互动,阐述谣言的出处以及明显的错误,让网民了解事情的真相。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辟谣措施。首先,相关部门要及时积极地回应有关谣言的不实之处,满足网民对谣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消除他们的怀疑心理和不信任感,增强网民依赖正规渠道接受信息的观念,从而达到有效制止谣言传播的目的;其次还要开辟网民反馈意见的新渠道,例如开通司法部门的邮箱、微博、微信等,及时接收和回应民众关于谣言的反馈、建议和求证信息,消除民众关于谣言的疑虑,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效果。(二)加强普法宣传,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司法谣言的传播主体广泛,涉及造谣者、传谣者,需要加强对司法谣言的法律规制和普法宣传,使得人人懂法、守法,不做违法的好公民。为了加强民众对司法谣言的正确判断,政府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网民的辨别能力。例如经常在各大网站和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等平台上发表常见的、易辨别的司法谣言,让谣言不攻自破。此外,司法部门主动与各大媒体和网站合作,在网络上及时公开发表司法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过程,主动给网友答疑解惑,消除他们的疑虑,提前挤压司法谣言的生存空间。还需建立司法辟谣部门,及时接收网民关于谣言的反馈和疑点,及时做出回应。除了加强普法宣传,还需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因为网络谣言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还需社会共治,这也契合国家主席提出的德治与法治理念。“我们要提倡的是,作为一名网民,在享受现代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和网络言论的相对自由的同时,也要时刻不忘公民责任。”③因为网络谣言的治理不仅仅依靠法律的建立、完善,还需要民众懂得尊法守法,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法制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完善关于司法谣言的法律法规,关于司法谣言的性质分类、惩治措施要做到具体量化,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目前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自律公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都有涉及传播网络谣言的处罚措施,但是尚未对具体的谣言进行分类、定性,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例如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通过并实施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两个司法解释是为我国刑法在新形势下打击网络谣言方面提供实施依据,但是其中关于诽谤罪的“情节严重”的第一个情形“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这一规定饱受争议,因为无法根据这一规定对一个信息是故意诽谤还是无意发帖做出明确的判断。④另一方面,网民要加强自身的基本法律素养,不轻信谣言,不做传谣者,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众和政府共同维护司法权威,打击司法谣言的格局,进一步建立和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三)做好信息把关,提升媒体职业道德。在网络高速发展和信息急速膨胀的时代,网络媒体的把关作用至关重要。在司法谣言出现的前期,网络媒体要担负起把关职责,进行信息筛选,关于司法案件的不实信息要及时制止,避免报道引起的舆论效应。尤其是主流媒体更要做好行业的领头羊,做好信息把关和筛选,不轻易转载别家媒体尚未核实的信息。除此之外,媒体行业和媒体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等要提升职业道德,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不做造谣者和传播者。这就要求媒体行业和媒体从业人员首先要经受得起诱惑,不因商业利益和抢占头条而发表不实信息;其次,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审核之后再进行发表。媒体行业也要定期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最后,媒体行业尤其是主流媒体要起到舆论引导作用,不能为了提升浏览量而完全依靠揭露和放大司法案件中的丑陋面和阴暗面来迎合网民的消极心理。还要客观真实地报道司法案件的处理过程,真切地回应网民真正关心的内容,消除网民的疑惑,遏制司法谣言的扩散和演变。

四、结语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司法网络谣言进一步地扩散和演变,导致网络谣言向现实社会转移,民众对司法权力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法网络谣言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公民与社会共同携手,建立和完善社会共治的局面。政府完善司法谣言的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宣传,严厉打击司法谣言;公民学习基本的法律常识,提升自己的法律修养,不信谣、不传谣;司法机关需秉承执法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作者:金琴芳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