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特色栏目与名栏工程建设思考

时间:2022-06-23 04:49:22

期刊特色栏目与名栏工程建设思考

一、名栏类型状况分析

综观现有的三批名栏,从所属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8)等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情况来看,第一批入选以上三类核心期刊的10种,双核心期刊2种,普通期刊4种;第二批入选三类核心11种,双核心4种,单核心3种,普通期刊6种;第三批入选三类核心14种,双核心1种,单核心2种,普通期刊8种。4种类型分布的总比例为35∶7∶5∶18。从近年来的名栏入选情况及期刊入选三大核心评价体系的数据变化看,名栏的选拔有从核心期刊往普通期刊偏移的趋势,但核心期刊仍占主流。这与核心期刊更为雄厚的办刊实力、丰富的办刊经验以及毋庸置疑的稿源优势密切相关。相较之下,普通期刊的名栏建设之路更为艰难。但普通期刊在特色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后,出现了往核心期刊冲击发展的良好态势,印证了名栏建设对期刊整体发展较强的辐射推动效应。从名栏的研究范畴看,第一批名栏多以宏观性的学科研究为主,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世界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教育学心理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人类学研究”等,直接以学科或研究领域来命名;或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加以一个时间范畴的限定,如《经济学家》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等。而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青少年研究”这样以学术专题命名的名栏屈指可数。这一时期名栏的研究范围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宏观性、整体性特点。第二批名栏的研究领域开始趋于往学科的分支方向细化发展,如《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民办高等教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宋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修辞学大视野”等,逐渐彰显细化特征。到第三批名栏建设时期,涌现诸多以个性化、热点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名栏,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农村农民农业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经济热点”等。同时,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成为一种热门趋势,如《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等。对比名栏建设初期,单纯以学科命名的名栏不再占据主流,转由“学科———学科分支———学术专题”方向的细化发展。可见,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的甄选标准在不断地调整深化,而期刊本身也在探索如何将栏目与自身学科优势、学科热门问题以及当前时代热点相接轨,加快自身转型以应对更多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双重挑战。具体到各名栏的发稿情况,三批次名栏单类目与多类目的稿件发文比为7∶9、10∶14、15∶10,总发文比为32∶33。①近一半名栏依照明确的学科类目范畴来确定稿源,研究边界相对清晰。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稿件明确归为艺术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物流研究”稿件明确归为经济类。另一半名栏则出现多类目并置的现象。如《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自2013年以来,每期发文10余篇,占全部稿件一半以上。“藏学研究”仅作为一个框架范围,与其相关的论题均可杂糅收纳,涉及哲学艺术、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文化教育等多个研究领域,由此迅速成为该刊的重要支撑栏目。《装饰》“特别策划”栏目的稿件除文化、经济、社会等社科类目外,更涵盖了轻工业、建筑科学等工业技术类目,体现出多学科领域交相辉映的特色。名栏发文的类目设置折射出不同期刊在办刊宗旨、学科优势、研究视野上的差异,但最新刊文信息表明,名栏的多类目发展趋势渐盛,如《经济学家》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2019年第8期、第11期分别刊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议题的论文,《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6期刊发文化传播方向的论文等,预示栏目的综合化、跨领域化发展正成为高校学报名栏的一种尝试方向与融合路径。

二、名栏成长性矛盾探讨

近年来,名栏建设取得了不俗成效,主要表现为:其一,名栏建设推动了栏目本身的发展以及所属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较具代表性的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作为自身的特色栏目,大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东南亚研究等学科建设,突出栏目的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吸引并刊发了诸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的优质稿件,由此使该栏目迅速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②。2004年,该刊“人类学研究”特色栏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名栏,以此为起点寻求向更高的目标跨越式发展,2006年该刊成功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名刊,2012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2013年起连续三届被评为“百强社科期刊”。以特色栏目为起点,向外辐射、扩散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是期刊品牌塑造、水平提升、做大做强的重要策略。其二,名栏建设推动了期刊所在高校学科的建设进程。典型范例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学研究”是最早以编辑学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而设立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该栏目1985年创设伊始,作为新兴学科的编辑学还未能形成权威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也在酝酿中。以此为契机,该栏目及时推出了《信息智化编辑观》《文化缔构编辑观》《论编辑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编辑学整体性原理探析》等论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关于编辑概念、内涵的讨论,有力地促进了编辑学研究的纵深掘进与发展”①,引起学界的聚焦关注。与此同时,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1986年开始招收编辑出版方向的硕士生。栏目也多次组织专题论文或笔谈,从编辑文化、出版产业、专业教育等方面对编辑出版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展开讨论。前者标志着河南大学编辑学学科的诞生,后者推动了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学科的发展。如今河南大学成为“编辑学研究的重镇”,河南大学的编辑学专业也成为部级重点专业。而“编辑学研究”栏目也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14年入选第三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栏目早期负责人王振铎教授、宋应离编审最早在全国招收编辑学专业研究生,为河南大学编辑学专业的创办开辟了道路。现任负责人姬建敏编审也在2005年被聘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方向硕士生导师;2017年转评教授,现为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编辑出版学学科牵头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与学科建设互助互动共生共赢的思路和实践,无疑为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与借鉴。其三,名栏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特色文化的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增速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契机,使栏目所在的高校学报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显现。“服务社会是社科学报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衡量学报质量和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标准。”②现有名栏中多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名人为基石衍生的特色栏目,这些栏目对地域文化加以反哺,促进了当地以特色文化和名人效应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的兴盛。如《湖北工程学院学报》的“中华孝文化研究”是以发掘孝感市的孝文化为目标所设的特色栏目,该栏目以当地古代孝子董永、黄香、孟宗等人的故事原型为原点,以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梳理和探讨孝文化的历史传承、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学界和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从中汲取灵感,倾力打造“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组织开展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老年健康产业博览会、旅游资源推广以及楚剧展演等主题活动,以弘扬孝文化,实现人文资源向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成功转化。通过对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建设,扩大地方特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实力的提升。另外,本身就是多核心期刊的学报,其特色栏目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平台上,发展态势迅猛。如《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均属于名校名刊,其“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区域开发”“经济与管理研究”等特色栏目先后进入了名栏的行列,实现了强者越强的良性循环。即使是普通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关注大气污染、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等当下热门课题,论文的转载率很高,社会反响强烈。这类体现学术特点和学术前沿的特色栏目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体来看,自2014年第三批名栏尘埃落定以来,未再有新的栏目荣膺其列,而申报候选的特色栏目已多达200来个,这一方面体现名栏工程筛选标准之严、要求之高;另一方面也可见对名栏再建设的呼声之高。当然,就名栏工程建设的已有成果而言,大部分名栏的特色性日益形成,同时作为前路者为诸多期刊的特色栏目提供了探索经验与示范作用,但暴露出的路径取舍与现实性困惑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栏目特色化与综合化的较量。很多名栏从建设之初就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力求出新,但对独特性的追求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学科类目的包容性和广博程度,导致其发展路径的窄化。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哲学名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依托办刊单位的学科优势,成绩不俗,但2018年起,该刊更名为《新闻与传播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取代,稿件定位相对窄化,实际上放弃了名栏原有的部分阵地。与此相对应的是富于地域特色的名栏。地域性是此类名栏得以脱颖而出的契机,却也可能成为限制其壮大发展的不利因素。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等名栏,研究对象相对小众,受众多为依托当地研究机构的从业人员或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传播辐射范围也相对较弱。长远来看,若不能对后续稿源及研究领域做合理有效的可持续发掘,极有可能影响栏目的良性生长。二是栏目稳定性与热点时效性的抗衡。名栏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栏目设置4年以上、总发文量在80篇以上”。名栏的建设“是一个学术语篇由示例向系统以时间和质量为保障的积聚和渐变过程”①,必须有一个内具稳定性、持续性与逻辑性的发展思路,“重视栏目设置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稳定性,不贪图一时之名,不追求短期效应”②,但落实并非易事。如《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囿于办刊规模、办刊经费等,要在有限的版面里顾及所有栏目,必然挤占“中华孝文化研究”名栏的发文空间;《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2018年以来尚未刊发论文,其版面让路于政经法的热门专题,不可否认获得了更多关注度,但长此以往或将导致名栏萎缩。在学科热门化和研究对象热点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协调期刊栏目稳定性与热门时效性的平衡,尚待解决。三是栏目稿源数量与质量的冲突。当前名栏并非每期都发文,已不是个案问题。除了如上所述的权衡因素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优质稿源的稀缺。而名栏研究范围的圈定进一步限制了稿件来源,导致许多优质稿件不能进入其列。当名栏无好文支撑,就不得不面临如下问题:要么“宁缺毋滥”,坚持不发稿,栏目中断;要么“宁滥勿缺”,在审稿上降低标准,放低要求。显然两种结果都偏离了名栏建设的初衷。对于普通期刊来说,或许还存在另一种尴尬:即使名栏在该研究领域处于强势,也不得不面对核心期刊类似栏目抢占稿源的压力。另外,就具有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名栏来说,校内稿件和校外稿件的分配取舍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三、名栏再建设路径探寻

2017年,教育部启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这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跨越式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学科建设内在发展的逻辑是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到一流著作、一流期刊环环相扣的学术链条。很多入选名栏建设的刊物所在的是地方普通院校,整体科研实力不强,亟待加强学术建设以缩短与名刊、大刊的差距;而诸多尚未成为名栏的特色栏目也要力求突破,努力形成期刊强有力的学术增长点,以此推动期刊正向发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整合已有的成功经验,笔者试图从以下方面对名栏的再建设路径展开探考:(一)栏目研究对象的扩展深化。第一,扩展栏目的广度,调整栏目研究范围,重新界定栏目的研究边界。一方面,打通时间代际的研究界限逐渐得到诸多学科研究者的认同;另一方面,跨学科领域的融合研究已成为学界不可回避的趋势。基于此,通过拓宽研究路径寻求研究版图的扩张,不失为一种推进栏目建设的可行办法。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其名栏“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前身是“清诗研究”,此名栏前身的创办与当时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办刊单位的学科优势、科研力量的构成密切相关。为顺应和推进明清诗文研究,而后又历经了“明清诗文研究”专栏阶段。随着国内明清诗文和近代诗文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994年定名为“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从研究对象看,范围由清代诗歌扩大到明清乃至近代的诗与文;从时间跨度看,以清代为原点,上溯明代,下至近代,体现出文体与断代“打通”的努力。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型,丰富了名栏的研究内涵与厚度,使其成为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著名学术园地,反过来又为栏目带来了大量高质量的稿源。第二,探寻栏目的深度,纵深发掘与开拓研究点,促成栏目深化发展。从长远来看,栏目的再成长要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且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名栏的设立,表明其较之普通栏目,在研究视域、话题深度上具有更大的延展可能性。以栏目设定本身为原点纵深挖掘,或可开发出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有价值的研究话题。“通过整合优化相关学术资源构建特色栏目,以此规避同质化风险,进而取得局部竞争优势,以点带面提升学报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③。较好范例如《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的“青少年研究”名栏,2007年前以单篇形式刊文,2007年以后,以名栏为主干,串联多条枝叶发展,辐射孵化出“青少年与社会发展”“大学生与高校教育”“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等多个子栏目,形成一个名栏联合多个子栏目繁荣发展的态势。母子栏目互相呼应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名栏的建设力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子栏目迅速生长与成熟,为其成为期刊独立栏目积淀了实力、创造了条件。(二)栏目方法研究的转型升级。栏目在专业化、细致化的发展趋势下,还要寻求方法研究多方位的突破。一方面,可打破旧有以学科类目为依据的分类,向以问题为中心搭建专题研究的模式转变。已有学者意识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打破学科边界的学术专题是学术研究和学术管理中最有价值的关注点”①。从实践方法而言,“以问题为中心确定栏目选题、作者构成、研究方法、文章风格,等等,是对以学科分类为中心的传统编辑方法的革命性改变”②。如《江汉学术》(原《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现当代诗学研究”名栏,主要以选题为单元,每期集中一个诗学课题,对20世纪以来汉语新诗理论、思潮、流派、现象和新诗文本进行诗学意义上的专题研究,持续推出当下具有创造力和深邃视野的诗界学人研究成果,至今已推出“关于新诗的传统”“关于新诗的文体和语言”“关于新诗的出版”“关于‘中生代’诗人”“关于现代诗人与诗歌思潮重释”“关于新诗教育”等近50个专题。其对新诗诸多问题的探讨或可成为现当代诗学“新的思考的起点”。通过深度挖掘已有问题,精准捕捉研究热点,建构出新诗理论与批评的“当代意识”③,该栏目稳步成长为新诗研究领域的重镇。另一方面,突破以独立的宏观性学科为主导的模式,致力栏目发展路径的精准定位,促进栏目分支化发展。栏目的定位既不宜过于宽泛,过宽体现不出自身优于其他类似栏目的专长,从而丧失了独特性与辨识度;也不能过窄,过窄易导致研究视域的窄化,长线稿源不足,流失作者与读者的双重关注度。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等,均是学科分支化的典型,前者定位于农业科学中的三农问题,重点考察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农户生计与保障等当代热点三农问题,赢得诸多优质稿源,由此迅速推动名栏的壮大,推动了整个期刊的定位转型;后者定位于现当代文学中的诗学问题,栏目既不是依托地域性的人文资源、传统特色,也并非拥有目前在全国意义上的科研强项,而是独辟蹊径,选取一个看似传统、涉入门槛低却相对被冷落的“萧条”领域,通过长效口碑与品牌的打造,显现出持久的学术生命力和广阔的学术前景,在该研究领域日益凝聚广泛的号召力。(三)栏目平台的多渠道搭建。客观来说,后续优质稿源的不足是期刊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名栏而言,它关系到栏目的品牌效应、学术影响力、作者号召力能否得到有效积聚与传承。因此,名栏的建设不仅要“引进来”,还要打通自身与外界的联系,积极搭建学术对话交流平台,促使其良性循环发展。一种途径是引进栏目主持人,与栏目编辑形成内外呼应的交互关系。对栏目编辑来讲,告别“编研一体”的传统导致其与学术共同体分离,丧失了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加之与学者的互动交流有限,往往既发现不了也追踪不住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故无能力策划和组织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④,亟待与该学术领域重建联系。对学术研究者来说,“让前沿学者特别是某些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走进编辑部,以其独到的学术眼光主持选题的确定,以其广泛的人脉选择合适的作者,从而使得开放的特色专栏成为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平台,并由此开启了期刊及其编辑与学者重建关系的过程”⑤。目前,已有20多个名栏聘请了栏目主持人,他们对整体研究的现状把握到位,对学术前沿动态能够迅速洞察,对新锐作者的发掘敏锐而有效。编辑与学者的双向互动可为栏目搭建与外界交互传递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可积极推进作者稿件来源路径的扩建,对作者资源展开多渠道的吸纳。如《江汉学术》的“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不仅对大陆该研究领域的整体动态加以把握,同时及时关注港澳台和海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发表来自英、美、日、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专家学者的论文近200篇,形成与大陆研究互补的重要诗学景观。《装饰》“特别策划”栏目的稿件包含了学术论文、毕业设计、城建规划、服装设计图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涵盖学者、优秀毕业生、相关业内人士、海外设计人等多样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形式广泛,多元开放,为其可持续发展积攒了充足动力。另一种途径是多路径扩建学术交流的对话空间,为栏目走进学界视野,获得更多话语权而努力。一是组织召开栏目专题研讨会或研究论坛,增强栏目对作者的凝聚力,并为栏目的深化发展建言献策。如《河南大学学报》举办的以“编辑学论坛”为主题的“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暨《河南大学学报》创刊80周年庆典会”“‘编辑学研究’栏目创办3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江汉学术》举办的“共话‘潜江诗群’现象,探讨相关的诗歌和诗学论题”的诗学专题研讨会、《赤峰学院学报》举办的以探索名栏建设为主题的“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高峰论坛”等,通过学术观点碰撞与交流产生大量学术成果,为自身名栏建设带来反思与推进建议。二是对栏目论文精粹加以结集与研讨,及时回顾栏目的学术成果,为作者与作者之间、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二次对话提供平台。以此为基础,对其中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推广,为栏目和作者带来双赢,在增进双方感情黏合度的同时为后续合作做出了铺垫。(四)栏目编辑含量的全面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它决定期刊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影响力以及对读者的吸引力。但对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评判,编辑含量的考察必不可少,尤其对于名栏编辑来说,需要在栏目策划、组稿约稿、编辑加工各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名栏编辑只有对负责名栏的宗旨、定位有准确的把握,且自身是该研究领域的行家里手,享有一定的研究话语权,才能对来稿的选题、论点具备高度敏锐的判断力、分析力,以专业视角在众多稿源中筛选、捕捉到富有前瞻意义的稿件,乃至聚集方家形成研究方阵,引领和推动整个领域的话题走向与研究进程。而从稿件编辑校对的角度而言,栏目编辑是否严格执行编排规范和编校质量标准,影响甚至决定着栏目的优劣乃至成败。教育部在评选三批名栏的过程中,对错别字超标的刊物实行一票否决,印证了名栏作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优秀典范,对编辑含量的要求更为严苛。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对编校质量严格把关,不仅针对中文文献,还要涵盖外文信息。目前人文社科学报普遍包含英文目录及摘要,同时部分学报刊发国外论文的译文,对这些英文文献,尤其是对其中涉及人文学科专门概念、术语的翻译须有精准的把握。因此,高校学报名栏的再建设,栏目本身内涵要深挖,栏目的学术疆界要拓展,要实现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栏目水平的不断提高。编辑需实行学术质量和编辑含量两手抓,把“工匠精神”贯彻到审稿、加工、出版的全过程,在讲究学术特色的同时要把关编校质量,致力于期刊学术质量和编辑含量的双重提升。

总之,名栏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在探索过程中呈现出的经验和不足值得更多的栏目建设人借鉴、反思。高校学报面对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综合化与专业化等现实问题的种种考验,如何保持栏目的特色化与学术质量、学术热点、期刊整体目标的协调发展,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的议题。在栏目特色化发展成为大趋势的大环境下,名刊建设仍大有可为。

作者:倪贝贝 单位:江汉大学